• 沒有找到結果。

三、外籍配偶子女

隨著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投資,以及於八十三年推動「南向政策」,鼓 勵台商前往東南亞地區投資,國人與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通婚的情況日益 普遍與增加。

從八十七年起,每年總結婚登記中,外籍配偶均佔 15﹪以上,其中以 九十二年的 31.86%為最高。據內政部統計,至 2008 年 6 月底,台閩地區外 籍配偶人數共有 406,036 人。其中大陸及港澳配偶人數為 267,706 人,外籍 配偶人數為 138,330 人。

而這些「新移民女性」由於來自夫家傳宗接代的壓力,其中高達 95%於 結婚後第一、二年便有了下一代(夏曉鵑,民 89)。九十四年,外籍配偶 嬰兒出生數已佔當年度總出生數之 12.88%(內政部,民 95),亦即台灣每 八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新生兒的母親為大陸或外國籍,其所佔人口比例之 高,勢必將對整個教育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東南亞國家女子其母國語言文字,與我國迥然不同,不若大陸籍女 子在語言溝通上無障礙、文字使用上也能容易適應繁體字,因此在子女的教 養上,比大陸籍新娘面臨更多的障礙與困難。然而大陸籍配偶家庭同樣普遍 存在著經濟弱勢以及社會生活適應等問題,因此同樣列入弱勢族群之列,必 須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與輔導。

(一)外籍配偶及外籍配偶子女人口統計資料

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自民國 76 年至民國 97 年 6 月底,外籍與大陸配偶 之新移民人數共計為 406,036 人;其中外籍配偶為 138,330 人,占 34%,大 陸配偶人數為 267,706 人,占 66%。其中,外籍配偶人數從民國 87 年陡升,

民國 86 年至 88 年以印尼籍的配偶較多,民國 89 年以後,越南籍女性配偶 則逐年增加。目前為止,外籍配偶之國籍別,以越南籍最多,將近 8 萬人,

約占全體新移民人數的 20%,其次則為印尼籍約占全體新移民人數的 6.4%。

在外籍與大陸配偶的區域分布上,以臺北縣最多(77,245),臺北市居次

(43,183),桃園縣第三(42,332),高雄市、臺中縣、高雄縣皆在 20,000 人以上。

表 2.6 各縣市外配人數統計表(76 年 1 月至 97 年 6 月)(內政部統計處,2008)

區域別 外籍配偶人數 比率 ﹪ 大陸(含港澳)

配偶人數

比率 ﹪ 總計

1 台北縣 23,180 30.01 54,065 69.99 77,245 2 台北市 10,137 23.47 33,046 76.53 43,183 3 桃園縣 15,328 36.21 27,004 63.79 42,332 4 高雄市 6,620 24.96 19,906 75.04 26,526 5 台中縣 8,979 37.51 14,958 62.49 23,937 6 高雄縣 7,496 32.63 15,474 67.37 22,970 7 台中市 4,360 24.55 13,398 75,45 17,758 8 彰化縣 8,697 49.84 8,753 50.16 17,450 9 屏東縣 7,226 43.87 9,247 56.13 16,473 10 台南縣 6,182 38.91 9,704 61.09 15,886 11 雲林縣 6,014 47.91 6,539 52.09 12,553 12 嘉義縣 4,966 45.64 5,915 54.36 10,881 13 苗栗縣 4,633 42.89 6,168 57.11 10,801 14 台南市 2,845 28.24 7,231 71.76 10,076 15 新竹縣 4,724 49.03 4,911 50.97 9,635 16 南投縣 4,377 49.94 4,388 50.06 8,765 17 基隆市 2,075 25.22 6,152 74.78 8,227 18 花蓮縣 1,767 24.19 5,539 75.81 7,306 19 新竹市 2,322 36.02 4,124 63.98 6,446 20 宜蘭縣 2,740 42.62 3,689 57.38 6,429 21 嘉義市 1,174 31.97 2,498 68.03 3,672 22 台東縣 1,328 37.89 2,177 62.11 3,505 23 金門縣 272 16.26 1,401 83.74 1,673 24 澎湖縣 861 56.31 668 43.69 1,529 25 連江縣 27 5.92 429 94.08 456 總計 138,330 34.07 267,706 65.93 406,036

由內政部及教育部民國 91 年至 93 年資料可見,外籍與大陸配偶約占全 國總結婚對數 24%至 32%。民國 94 年政府加強結婚面談後,外籍與大陸配偶 結婚數與全國總結婚對數占比則降至 20%。

外籍與大陸配偶的嬰兒出生數,民國 87 年占全國嬰兒總出生數的 5.12

%,民國 90 年突破 10%。民國 92 年外籍與大陸配偶初生嬰兒數為 30,348 人,占全國總出生嬰兒數的 13.36%,為最高峰,而後逐年下降,但至民國 96 年,外籍與大陸配偶初生嬰兒數為 20,905 人,占全國嬰兒總出生數的 10.22%,還是維持在 10%以上。

表 2.7 歷年嬰兒出生數一覽表

年度 總計 本國籍母親 比率% 外籍配偶 比率%

87 271,450 257,546 94.88 13,904 5.12 88 283,661 266,505 93.95 17,156 6.05 89 305,312 282,073 92.39 23,239 7.61 90 260,354 232,608 89.34 27,746 10.66 91 247,530 216,697 87.54 30,833 12.46 92 227,070 196,722 86.64 30,348 13.36 93 216,419 187,753 86.75 28,666 13.25 94 205,854 179,345 87.12 26,509 12.88 95 204,459 180,556 88.31 23,903 11.69 96 204,414 183,509 89.78 20,905 10.22 97 上半年 111,852 100,923 90.23 10,929 9.77

總計 2,538,375 2,284237 100 254,138 100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08)

近年,外籍配偶子女逐漸邁入國民教育階段高峰期。96 學年外籍配偶 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總人數為 103,600 人,占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之 3.83%;其中國小學生 90,958 人,占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之 5.19%;國中 學生 12,642 人,占國中學生總人數之 1.33%。(教育部,外籍配偶子女就 讀國中小人數分部概況統計,2008)

表 2.8 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單位:人;%

桃園縣 10,129 人(11.14%)、臺中縣 6,081 人(6.69%)、臺北市 5,880 人(6.46%)、彰化縣 5,769 人(6.34%)、高雄縣 4,911 人(5.40%)

及屏東縣 4,664 人(5.13%)等 7 個行政區,累計人數為 52,638 人,

占總數之 57.87%。

至於 96 學年國中外籍配偶子女分布情形,經排序結果顯示,比例在 5%

以上之縣市依序集中於臺北縣 2,180 人(17.24%)、桃園縣 1,672 人

(13.23%)、臺北市 1,275 人(10.09%)、屏東縣 779 人(6.16%)、高雄 市 759 人(6.0%)及臺中縣 647 人(5.12%)等 6 個行政區,累計人數為 7,312

96 2,707,254 103,600 3.83 1,753,930 90,958 5.19 953,324 12,642 1.33 95 2,751,078 80,166 2.91 1,798,436 70,797 3.94 952,642 9,369 0.98 94 2,783,149 60,258 2.17 1,831,913 53,334 2.91 951,236 6,924 0.73 93 2,840,460 46,411 1.63 1,883,533 40,907 2.17 956,927 5,504 0.58

表 2.9 外配子女占縣市學生比例比較表

440,668 263,533 202,943 271,391 101,463

外配子女占 21.3%。而其臺籍的丈夫之教育程度,國中初職以下約佔 53.7%,高中職 35.4%,因此大多屬於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型態。而所有的外籍配偶來到台

夫家支持度高,外籍配偶則能放下部分家務,外出學習;若夫家不重視,那 麼外籍配偶則需犧牲自己的意願與需求,先照顧好家人、小孩與家務後,有 餘力時才能外出學習中文。

3、照顧教養子女的需求

對於教養與照顧小孩一直是外籍媽媽最大的需求。如同天下的母親一 樣,愛小孩、照顧好小孩是外籍媽媽最大的願望,然而,有些外籍媽媽中文 閱讀能力不佳,無法督導孩子功課,連帶也畏懼或疏於和學校老師溝通。林 燕宗就指出參與親子共讀團體的外籍配偶,識字能力、自我概念、人際互動 及教養觀念均有顯著的進步;而幼兒的表達能力、學習信心、認知發展及親 子親密關係也都獲得明顯改善。

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新移民女性等名詞,近幾年不只大量出現於報章 媒體與政策關注之中,學術研究的成果在短短3、4年間亦非常豐碩,可見 台灣社會對這一群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關心與重視。

瀏覽目前的研究成果與相關文獻,大部分的研究以外籍配偶本身的生活 適應、婚姻適應、識字運動,以及跨國婚姻遷徙為主題(蕭昭娟,2000;王 宏仁,2001;吳美雲,2001;夏曉鵑,2002;顏錦珠,2002),並漸漸將研 究焦點由外籍配偶本身轉向家庭生活、母職經驗以及外籍配偶子女的生活與 學校適應(王光宗,2004;王雅萍,2004;林璣萍,2003;車達,2004;陳 美惠,2002;陳湘淇,2004;陳碧容,2004;熊淑君,2004;劉秀燕,2002;

蔡奇璋,2004;盧秀芳,2004;謝慶皇,2004;黃琬玲,2005)。

(三)新臺灣之子—外籍配偶之子女面臨的問題

因為外籍配偶移入人數大增為最近十年內之現象,現階段外籍配偶子女 的問題與需求並未清楚浮現,但就目前之現象觀察外籍配偶家庭對於孩子教 養上的需求有:

1、課業教導與監督的需求

外籍配偶對中文的閱讀能力較弱時,對已入學孩子的課業輔導,則需仰 賴其他人,包含其他共同居住的家人、孩子的父親甚或是安親班。謝慶皇

(2004)就指出,外籍配偶受限語言文字使用的限制,不易參與子女課業學 習活動。然而,實務觀察中,大部分的父親或忙於工作,或無力教導孩子的 課業,那麼學校免費的課業輔導班就相形重要。黃琬玲(2005)也指出,安 親課輔班替代了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的課業指導功能。

2、對公共學習資源的需求

囿於家庭經濟,大部分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十分歡迎公共資源,如:公 立托兒所幼稚園、國中小學資源等。然而,大部分的外籍配偶並不清楚臺灣 的社會福利資源體系及其他相關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因此各項公共學習資源 機構,應主動提供必要之協助,比如陳金蓮就建議開設外籍配偶子女課後輔 導專班。

3、族群標籤負面影響

少部分的外籍配偶之子女,因為校園內同儕對其外籍母親的標籤或恥 笑,而拒絕讓母親到校,或甚至引發怠學的狀況。

秦富珍(2003)就指出,近四成的外籍配偶子女適應能力差,其他例如:

外籍配偶的國語表達能力,影響其子女語言發展(黃婉玲,2005);外籍配 偶受限語言文字使用的限制,不易參與子女課業學習活動;外籍配偶中文語 文程度,影響其在教導子女課業方面的信心(謝慶皇,2004);以及外籍配 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於其國語文能力發展有所影響(吳宜錞,2005);

甚至「新台灣之子」將在未來成為台灣教育上的第三波「雙峰現象」(張芳 全,2005)。

林璣萍(2003)以問卷調查法的方式普查高雄市所有一、二年級外籍配 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發現外籍配偶子女確實存有整體學習弱勢的現況,

且其學習適應會受到父親社經地位與母親語文能力的影響。

盧秀芳(2004)採質性研究的方法,藉由外籍配偶子女、父母與教師的 訪談和觀察,發現外籍配偶子女在國語學習以及口語表達上的困難,形成了 學習成就偏低以及學校生活困難的現象,除了母親對子女語言學習的影響之 外,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是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的重要因素。黃琬玲

(2005)分析指出,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國語表達能力影響其子女語言發展。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柯宇玲表示(聯合新聞網 2004 年 4 月 8 日):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健康上都很正常,但語言發展上比較慢。這些孩子 因為外在刺激較少,語言字彙能力會比一般孩子差,且發音不清楚。

楊淑朱等(2003)根據 61 位國小教師所提供的問卷資料中也發現:外 籍女性配偶子女普遍較為被動且學習意願低落,學習較容易分心,且學習緩 慢及學習意願低落,普遍有語文能力的問題,一般來說,數理能力及理解力 較差,有些學童作業常無法依時完成;有些教師反應,不少學童家裡無人指 導。……國小教師對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語文能力」及「數理能力和理解 力」的建議是「有待加強及必要補救」。

教育部委託嘉義大學師範學院所進行的「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現況調 查」專案研究。此研究以台灣目前就讀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為母群,分為北、

中、南、東四區,依外籍配偶子女就讀人數比例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外籍配 偶子女的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情形與學業成就表現,發現整體上國小外籍配 偶子女的學業成就偏低,且北部地區顯著高於南部地區,並受社經地位影 響;在生活適應上,外籍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普遍良好,並不因為不同 地區、母親國籍與家庭社經地位而有所不同(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

中、南、東四區,依外籍配偶子女就讀人數比例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外籍配 偶子女的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情形與學業成就表現,發現整體上國小外籍配 偶子女的學業成就偏低,且北部地區顯著高於南部地區,並受社經地位影 響;在生活適應上,外籍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普遍良好,並不因為不同 地區、母親國籍與家庭社經地位而有所不同(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