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數位落差的內涵

(一)數位落差的面向

過去數位落差的議題大多著重於「接近使用」的定義與研究,由於資訊 科技具備多樣特性,因此這樣的解釋可能有所侷限(曾淑芬,2005)。究竟,

數位落差應包含哪些概念?至今說法未有一致說法(李京珍,2004)。可以確 定的是,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發明,數位落差的定義及內涵也將持續改變。

Paul and Eszter(2001)提出數位的不均等可以從五個面向來探討:

1.科技工具(軟體、硬體及連線品質)的不均等:由於網站的內容越來 越多樣性,越來越多的網站不僅有圖片、聲音、甚至有影片,在這種情況下,

如何能使使用者不需花費購置一些昂貴的系統便能完全取得網路上的內 容?因為較差的資訊設備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用者從網路上獲得資訊 的優勢。上網速度慢、較舊版的軟體及老舊的硬體都無法讓使用者確定能夠 上網,再者,這種總是無法令人滿意的不好的經驗,會使得使用者較少使用 網路且無法獲得較好的技術,導致無法獲得網路能夠提供的一些好處。

2.使用者的自主權(上網地點)的不均等:每個使用者上網的地點不同,

其上網的規定跟限制也會有程度上的差別。如在家裡上網,是否因家中其他 成員或 ISP 公司的政策因素等使得上網自主的程度被限制?或在家裡以外 的場所上網,能夠上網的使用彈性有多大?是否使用了什麼樣的監視系統及 有哪些嚴格的規定?Paul and Ezster(2001)假設上網的自主權愈高,能 夠從網路中獲得資訊的優勢愈高。

3.技術(有效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均等:網路使用者至少擁有四項相關 的知識,這四種知識可以稱之為「網路能力」,亦即「如何登入的方法」、

「搜尋的行為」、「資訊下載」、「背景知識」等,這些能力有益於網路使 用者整合有關網路使用方法,讓使用者能夠更有效率的搜尋。

4.社會支援(使用者可以從網際網路得到的)不均等:大部份上網的新 手可以從有經驗的使用者當中獲得一些技術,也因此能夠很快的擁有網路能 力。科技要能夠讓新的族群接受,社會支持顯得更為重要,有效的社會支援 可從三方面考量:一、雇用有技術的人提供幫助(例如教師、圖書館員、職 員);二、當使用網路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朋友或家人可以提供技術上 的協助;三、與朋友及家人建立良好的情誼,當遇到問題時可尋求解決且一 起分享新的發現。Paul and Ezster(2001)假設任何一種的社會支援都能 增加使用者使用科技的動機且能加強他們的數位能力,更進一步影響他們使 用網路。

5.目的(使用者使用科技的目的)的不均等:網路使用目的區分為增加 經濟的生產力(提高技術、工作機會、消費資訊或教育)、政治的或社會成 本(使用網路注意新聞、收集有關資訊做決策、公共議題、與人民對話、參 加或組織社會活動)以及娛樂資訊等。以教育程度、收入和其他因素及政府 的政策來看,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另一方面,NTIA(1998,2000)

的研究顯示較低收入及較低程度的網路使用者較可能透過網路尋找工作機 會,Spooner 及 Rainey(轉引自 Paul& Eszter,2001)也發現非裔比起白 人有更高比例透過網路找工作。

Pille(2003)引用 Carpentier 提出數位落差的三個面向,如圖 2.2,

指出為能夠使用任何工具(科技),必須得到網路近用機會,並且必須擁有 使用科技的技能。使用科技的技能從三個層面來看:Structural(結構)、

Strategic(策略)、Instrumental(方法)。Structural 技能跟資訊結構 的使用有關,Strategic 技能包含了搜尋資訊的預先動作、找資訊的基本策 略及相關資訊環境的整體檢視,Instrumental 技能為處理運用操作的技 術,及 instrumental 的技能處理運用操作的技術。

圖2.2 數位落差的三個面向 資料來源:Pille(2003)引用Carpentier

自 1995 年美國在調查研究數位落差問題時,多著重在資訊量能方面,

近幾年,諸多學者在探討數位落差內涵時,主張應包含兩個部份,一是「資 訊接近使用」量能方面,一是「資訊素養、資訊技能及資訊進修機會等」質 的方面。其中「資訊接近使用」至少包含了「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與「使 用資訊科技的內容」(access to types of content)(陳敬如,2000;方 念萱、林麗貞、曾淑芬,2001;黃柏叡,2002;蕭佑梅,2003;楊榮宗、李 京珍、黃嵩傑,2004;滕英文,2005;研考會,2006),茲將依文獻年代歸 納彙整數位落差之內涵於表 2.11:

Access (近用)

Skills(技術) Tools(工具) Contents(內容)

Strategic (搜尋策略)

Instrumental (操作技術) Structural

(資訊結構)

表 2.11 數位落差內涵彙整表

曾淑芬、吳齊殷(2002)以「量能」和「質能」二部分進行數位落差問 題研究,量能主要為「資訊接近使用」上的落差,其中包括「電腦擁有」和

「網路近用」、「網路使用行為」三項。另外,由於資訊技能進修機會的有 無,對於個人來說也會影響到個人在資訊技能素養上的養成,因此就質能而 言,則主要為「資訊素養」和「資訊進修機會」上的落差,其中在資訊素養 部分包括:傳統之「問題解決能力」、「語文數理能力」、「媒體素養」、

「網路素養」以及「資訊技術素養」等五項,如圖 2.3。

圖2.3 曾淑芬、吳齊殷(2002)定義之數位落差內涵(面向)

楊榮宗(2004)修正曾淑芬、吳齊殷(2002)的觀點,並綜合美國圖書館 學會(ALA,1989)及 McClure(1994)界定資訊素養的四個方面:傳統(語 文、數理)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及網路素養;及「確認、評估、尋獲 和使用」四項能力,在質能的向度加上對「資訊內容(網站)取用適合度」

的內涵,並重新繪製數位落差內涵圖,如圖 2.4,重點不僅在於使用者本身 的能力,還在於內容提供者能否考量對弱勢族群的負荷程度。

圖 2.4 楊榮宗(2004)之數位落差內涵圖

由以上歸納整理之文獻可知,現今在觀察數位落差的現象時,應區辨「量 能」(資訊接近使用的分析)和「質能」(資訊素養與技能的分析)的不同,

質量並重,方能瞭解數位落差意涵之全貌(曾淑芬,2002、2003)。且發現 數位落差的內涵至少包括了三個向度: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 的內容和資訊素養三個向度。也因此,研究者在數位落差的內涵上,主要以 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和資訊素養三個向度並參照曾淑 芬、吳齊殷(2002)所定義之數位落差問題向度,亦即分別就「量能」部份的

資訊接近使用與「質能」部分的資訊內容使用與資訊素養進行討論。

(二)資訊近用

接近使用電腦並不意謂著學生將有效學習電腦,但接近使用電腦是培養 電腦資訊素養和科技能力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有能力機會使用科技、掌握關 鍵資訊的人,就有較多的機會去分配到資源,獲得較多的利益。資訊科技接 近使用主要包括下列幾個層面:(一)接近使用是屬於一種能力。(二)接 近使用主要是利用資訊科技來獲取各種不同的資源。(三)接近使用包括了 獲取、處理並運用各項資源。同時,資訊接近使用是一種社會正義的課題,

若人人能夠在接近資訊科技、資訊的處理、資訊的結果上擁有相當程度的均 等,則數位落差不平等的現象,將能獲得消弭(陳敬如,2000)。

有能力機會使用科技的人,即是接近關鍵資訊的人,也就有較多的機會 去分配到較多的資源,獲得較大的利益,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與階級地 位,因此,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在數位落差的成形上,具有相當關鍵的地位。

有關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多以是否能夠接近使用資訊基礎設備,即有能力購 買電腦、軟體、數據機、通信設備及負擔撥接網路的費用等來看,此階段著 重能否使用電腦相關設備與網際網路。依據現有文獻,歸納使用資訊科技的 機會課題上,至少可分為以下幾方面:(一)資訊科技設備/服務普及率:

與電腦、網路使用相關的數位化資訊科技設備或服務,在設備方面包括:電 話(可供撥接連線之用)、家用電腦、有線電視(未來可供寬頻上網)、數 據機(用以連接電話線撥接上網)。(二)上網地點:若家庭中擁有電腦者,

即可在家中連網,其餘連往地點包括:學校、社區網路中心(李京珍,2004)。

國外的學者 Harvey(1980)從「均等」的概念出發,分析「資訊均等」

的觀念;指出資訊的均等要考慮的不是普遍一致的等同或者形式上的均等,

而是實質的均等。因此資訊的均等概念必須包含接近的均等、資訊處理的均 等、資訊結果的均等三方面。

1.資訊接近的均等:包括接近使用管道、資訊接近機會是否有均等。在 這種意義下,減少或彌補資訊接近使用上的限制,成為一個極重要的環節。

2.資訊處遇的均等:在資訊輸入過程中,給予相同情況的人相同的處 遇,不同情況的人不同的處遇,被視為一種合乎正義的均等。包括資訊的傳 播、資訊使用能力的訓練、資訊需求的考量、資訊傳播與利用的規則應用等,

都應該合乎個別差異的處遇。

3.資訊結果的均等:在資訊結果的輸出時,要能認可資訊運用的成果,

並具備瞭解與使用當前與擁有資訊的能力。而資訊結果的均等是建立在資訊 近用與資訊處遇皆達成均等的基礎上。因此在資訊科技設備以及資訊內容的 接近使用上,要能夠達到機會上的均等;在處理資訊的能力上,也要使用人 能夠具有足以適切處理、利用資訊的能力。如此,真正的資訊結果上的均等,

方得以真正的達成。因此在資訊內容的取得與使用上,要特別強調「普及取 用」(引自蕭佑梅,2003)。

此外,亦有學者強調在資訊科技接近使用上必須符合(一)可得性

(availability),(二)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三)可用性

(usability),(四)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五)訓練(train)。

讓人民不會因為所處的位置、費用、經濟能力,操作上、閱讀上、軟硬體的

讓人民不會因為所處的位置、費用、經濟能力,操作上、閱讀上、軟硬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