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改革開放前後的政教關係

第二節 三自教會的發展沿革

三自的概念,早在20 世紀初,就在中國教會間陸續被討論與實行,主要內 涵就是自治、自養、自傳,象徵著教會在人事、財務、傳福音及實際的教務發展 上,都要走向獨立自主,而不是一味依靠外國差會的幫助,事實上由當地人經營 的教會,也確實較能掌握中國社會的需要,對整體宗教的傳播具有正向意義。早 在中共建政之前,其實許多教會就已達到三自目標,只是在往後中共大力推行的 三自運動上,原先在客觀條件中獨立自主的概念,竟遠遠不足以理解其內涵,而 更深一層是涉及到整個基督教精神的教義問題,當然其中所隱含的也就是政治態 度的問題。

總的來說,三自教會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階段沿革:

一、肅清帝國主義影響,貫徹三自目標:1950─1966

三自革新運動的推行,在教會間一直頗具爭議,但起初各教會雖有分歧,卻 並非往後廣泛認識到的那種壁壘分明、勢不兩立。對於1949 年後留在中國的基 督教人士來說,除了抱持著要將福音繼續留在中國的堅持,其實絕大多數也並非 反革命份子,相信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仍有生存空間。1950 年正式定稿的「中國 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又稱「革新宣言」,象徵了基督教在新中國 的轉戾點,也是瞭解當時政教關係的代表性檔,該檔由部分基督教人士聯署發表 後,並要求全國基督教負責人簽名支持,作為一種政治表態。雖然一開始許多教 會人士有所反彈,拒絕簽名,但抱持的僅是教會已實現三自、宗教應超越政治及 否認基督教與帝國主義關聯等理由,38而不是抵制共產黨領導,或不願貫徹三自 目標。

中共對基督宗教的芥蒂,一直以來就是其帝國主義成份,宗教與馬列主義無

47

38 田景福,「有關宣言簽名的三個問題」,天風,第 242 期(1950 年 12 月),頁 2-3。

神論的價值衝突,反倒不是最主要關注。而帝國主義的問題,也是革新運動引起 爭議、並使教會愈趨分歧的主因,深刻地影響往後基督教在中國發展。在中共及 吳耀宗等人的認知裡,帝國主義、資本主義殘餘,是基督教的原罪,無形的存在 於基督教既有教義、傳統和制度中,並非單純貫徹三自就能擺脫,三自中的『自 傳』,也不僅是字面上由中國人自己傳福音而已,更是要在神學詮釋上走出屬於 中國自己的路,排除掉舊有與社會主義不相符的腐敗思想。39

1951 年中共召開北京會議,成立中國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 籌備委員會,呼籲徹底割斷與美帝國主義的聯繫,正式停止外國差會在中國的活 動,並開始從意識形態層面進行反帝鬥爭,也就是號召基督教界進行長期的控訴 運動,以「協助政府檢舉潛伏在教會中的反革命分子和敗類,堅決揭穿帝國主義 和反動派破壞三自運動的陰謀。」40控訴運動幾乎全盤否定傳統基督教價值及對 社會的貢獻,認為其與帝國主義的關係並非個別或偶然,所有教會和傳教士都是 文化侵略的工具,具體表現在逃避階級鬥爭、反對用革命手段推翻舊制度、不關 心政治和國家等,並肅清教會學校與出版事業。41

控訴運動是中共達到教會革新的重要手段,其目的不只是要清洗帝國主義影 響,更是要藉由過濾原領導階層,鞏固黨對教會組織的控制,形成『黨─三自組 織─教會』的三層領導體制。至 1954 年,總計全國有 133 個城市進行了 228 場 大規模控訴會,之後並逮捕反三自革新的王明道、倪柝聲及其教派信徒,為建國 後最大規模的反革命案件。42同年,革新籌委會改組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 委員會,象徵運動進入較為穩定的階段。整體來說,革新運動雖然成功將黨的勢 力伸入教會,但也在教會間形成一股紅色恐怖,縱使在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愛國運 動動員下,擁護革新者看似增加,但實際上卻大大打擊了統一戰線效果,往後極

48

39 邢福增,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香港:道風書社,2008 年),

頁61。

40 「中國基督教各教會團體代表聯合宣言」,天風,第 262-263 期(1951 年 5 月),頁 3。

41 邢福增,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頁 119-140。

42 邢福增,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頁 75-96。

左思潮在中國愈演愈烈,至文革時期甚至全面取締宗教,使得中國在往後的政教 關係和教會組織間均蒙上難以抹滅的傷害。

二、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1978─1998

停頓了十多年的統戰工作,在文革結束、鄧小平上臺後又重新展開,為要維 護新時期的政治局面,及政府四個現代化目標,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 成了工作項目之一。431979 年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重新恢復五大宗教的愛 國組織活動,教會也正式於80 年開始重建,82 年 19 號文件又確立了愛國宗教 團體的基本任務:

各級愛國宗教組織的基本任務,是協助黨和政府貫徹執行宗教信仰 自由的政策,幫助廣大信教群眾和宗教界人士不斷提高愛國主義和社會 主義的覺悟,代表宗教界的合法權益,組織正常的宗教活動,辦好教務。

此時期的三自組織,不同於5、60 年代,全然以貫徹革新目的而存在,其政 治任務非黑即白,面對不認同、不確實貫徹政府三自目標者,唯有控訴肅清一途。

但到78 年過後,特別是 19 號文件所確立的基本任務,即可看出此時期的三自,

不只扮演傳達、貫徹黨意志的官方角色,還同時要在統一戰線訴求下,發揮反映 宗教界利益的非官方功能,具有二元雙重性質。44

但這樣的二元角色,對三自組織而言卻並不容易。面對過去控訴運動,及文 革期間中共滅教,所造成教會、信眾間的裂痕,一方面仍堅持三自革新的正確與 必要性,強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卻也必須承認極左路線帶來的傷害:

自1957 年以後,我們在對宗教的工作中的“左”的錯誤逐漸增長,六 十年代中期更進一步地發展起來,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強行禁

49

43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編(北京:中共 中央黨校出版社,1986 年),頁 47。

44 劉澎,「中國政教關係的特點及發展」,鼎,第 88 期(1995 年 8 月),頁 6。

止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生活,把宗教界愛國人士以至一般信教群眾當作

“專政物件”,在宗教界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45

1980 年,為在三自基礎上,進一步落實『辦好教會』的目標,除原本的中 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之外,又另成立了中國基督教協會,兩者合稱中國 基督教兩會。前者之作業主要為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政治性較濃厚,後者則 專責處理宗教工作恢復後,極需重建的神學教育、文字出版等教務工作,此舉不 僅是為業務分工,一方面也是想營造出在黨國之外,與信教群眾靠攏的形象,和 過去三自組織的負面形象作出區隔。

然而,中國基督教協會的成立,卻並未如預期,達到有效團結信徒的目標,

這也迫使三自反思自己的定位,若真想要落實『辦好教會』,不只是要注重政治 教育,也要重靈性層面,且不能一味的以領導者角色,指揮信教群眾,把教會當 下屬單位,必須認知兩會的存在是要為教會服務,教會才是主體,並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提出三自『教會化』的概念,重新調整三自與基協、教會間的關係。46

總的來說,此階段三自組織定位及職能上的調整,儘管打著教會化這個非政 治口號,保守來看,大抵還是為達成團結信教群眾的統戰任務,所做的調整也都 是在政府許可範圍內,並非真源於非官方的自主性。但另一方面,樂觀來說,雖 然有關三自組織與教會關係的討論,是出於政治目的考量,但整個改革過程,卻 也無可避免地將三自更多帶往非官方的思考角度,使其二元的雙重角色,產生更 大的張力,突顯和黨國不完全是單純的立場一致,更含有衝突、矛盾之層面。

三、神學思想建設階段:1998─

90 年代「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成為黨新時期的宗教口號,雖然相較過 去的鴉片論,似乎降低了對宗教的敵意,但在黨國定義下,適應論的含意,終究

50

45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 號檔,1982 年 3 月31 日。

46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 年),頁 82-99。

不是尋思黨對宗教的讓步,而是要求宗教團體改革制度中與社會主義相衝突的部 分,發揚教義、教規中的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早在20 世紀初期,在一連串帝國主義侵略、五四愛國運動的意識高漲下,

關於基督教本色化的思考就一直存在,所討論的不僅是形式上是否自立,同時也 包含了神學詮釋權的問題,許多中國基督徒並不甘於用西方語境來理解基督教,

而強調要符合中國實際,使其擺脫洋教的帽子,真正為現實社會作出貢獻。這個 中國特色的神學建設,到吳耀宗在解釋『自傳』內涵上,要求排除舊有與社會主 義不相符的腐敗思想,在神學詮釋上走出屬於中國的路,根本上是同一概念。

在適應論口號提出後,不僅從行為層面,更重要且實際的是,如何自神學基 礎上發揮基督教積極性。1998 年,丁光訓就指出「今天基督教神學思想已經落 後於時代,我們要更新思想,努力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之後《丁光訓文集》

在適應論口號提出後,不僅從行為層面,更重要且實際的是,如何自神學基 礎上發揮基督教積極性。1998 年,丁光訓就指出「今天基督教神學思想已經落 後於時代,我們要更新思想,努力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之後《丁光訓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