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承天博士.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研究生:林承慧 中國民國一O二年一月.

(2) 本論文承蒙 財團法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補助中國大陸田野調查經費 在此致謝.

(3) 謝. 辭. 會踏進中國宗教的研究,一方面因為我是基督徒,對於宗教問題稍有粗淺的 認識;但更重要的是宗教發展在中國,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也是政府最棘手 的問題之一,只是多數人對中國政教關係的情況,還是停留在比較片面、純粹壓 迫的印象,實則在時代的發展下,已經歷了許多變遷,也難以用二分的思維方式 處理之,值得社會各界投入更多心力關注。 這本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郭承天老師,記得老師剛答應指 導論文時,就語帶威脅的說「我會三振學生喔!」意思是論文三次未達進度就不 再提供指導,嚇得我從來不敢延誤,但也正因為老師的嚴謹,才讓我能順利畢業。 在論文寫作上,老師一直給我很多發揮空間,每次談話也都親切地給予指引,尊 重我天馬行空的想法,包容我邏輯不清的表達,如果說這一年來我有什麼進步, 或論文有什麼成果,郭老師都是最大的功臣。 另外,也很感謝我的口試委員─林端老師、郭文般老師和趙星光老師,給我 許多鼓勵,使論文能有更多地進步。並且碩士班所有給過我指導的老師,特別是 寇健文老師,我很慶幸能在碩一時就修到寇老師的中共政治發展,奠定了對中共 政治基礎的認識,也開啟了我對中國基督教的研究興趣,之後雖然沒有修老師的 其他課,但每次偶遇,老師都會關心我的學習狀況,並給予鼓勵和叮嚀。還有從 大學以來,就無條件接受學生糾纏的溫洽溢老師,對我來說溫老師既是令人尊敬 的師長,也像是個親切的大學長,和無窮的知識寶庫,無論什麼領域都有深入的 見解,也都願意傾囊相授。 在預備和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我接受到的幫助更是無以計數,包括在中 國受訪的許多牧者、老師和弟兄姊妹,即便他們和我素昧平生,即便談論基督教 問題仍然敏感,他們都未曾拒絕我的訪談,甚至主動提供資訊。還有居中聯繫的.

(4) 吳誠牧師、吳師母、李恩耀牧師、許淑真牧師、黃志堅醫師、曼德傳道、李前明 牧師,幫我寫推薦函的北大張風雷老師等,沒有大家無私的幫助和代禱,就絕對 無法完成這次的田野調查。 還有張姐和所有東亞所的朋友們,雖然大家現在各自忙碌,但曾經聚在一起 的時間都是我很珍惜的回憶,在東亞所的這些年之所以有意義,也正是因為有你 們,特別是幽默可愛的繼中,還和我在北京相依為命了一個月,很感謝妳願意和 我有許多不官腔的談話!最後,是謝謝我的家人們,包括肇平,你們總是分擔我 最多的喜怒哀樂,雖然我時常讓你們擔心,但謝謝你們還是無條件的包容、肯定 我,也盡全力滿足我的一切需要。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陳之藩的〈謝天〉,文中說「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就感謝天吧!」確實在這一路上,得知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但謝天對 我來說,卻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因為神,才能享受現在 所擁有的,而上帝的帶領和陪伴,也是絕對的真實。願將一切榮耀、讚美都歸給 祂,也願有更多人一同來經歷祂的恩典。. 林承慧 2013 年 1 月 31 日 於政治大學東亞所.

(5) 摘. 要. 改革開放後,宗教活動再度死灰復燃,教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發展至今信 教群眾可能高達一億人,對政權及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即便中共對宗教組織仍 有多方限制,落實到地方往往就產生極大的歧異性,看似百依百順的三自教會, 和理應對黨國體制充滿叛逆的家庭教會,竟不約而同的產生灰色地帶的宗教行 為,而與地方政府形成一種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局面。本研究即企圖使用宗教 市場理論(Theory of Religious Market),以分析影響教會生存的四個關鍵因素: 組織成員、神學立場、宗教市場、地方政府態度,探究當前三自和家庭教會在政 府限制和教會間的競爭下,實際的互動、發展過程,了解促使三自和家庭教會同 時往灰市移動的原因。本研究一方面能細緻化中國大陸的國家社會關係圖像,提 供面對中國政教關係問題的新思考,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台灣政府及宗教界未來進 行兩岸宗教交流的依循管道,使其擴大展開,並增加台灣宗教界在大陸宗教市場 的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大陸、基督教、宗教三色市場、灰市.

(6) 目. 次. 目. 次. I. 表. 次. III. 圖. 次. IV.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二章. 14. 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模型 本文研究架構 研究假設與個案選擇 研究方法. 14 22 30 31. 改革開放前後的政教關係. 3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1 4 6.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背景 文獻檢閱.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三章. 1. 緒論. 中共意識形態與宗教政策 三自教會的發展沿革 家庭教會的發展沿革 小結. 北方三自與家庭教會個案.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34 47 52 58. 60 60 62 71 79. 甲地基督教發展 甲 1 個案 甲 2 個案 小結. I.

(7) 第五章. 南方三自與家庭教會個案.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六章. 84 86 93 101. 乙地基督教發展 乙 1 個案 乙 2 個案 小結. 105. 結論. 第一節 第二節. 83. 影響灰市的四個因素分析 研究限制. 105 111. 112. 參考資料. II.

(8) 表. 次. 表 1-1. 分類控制模式. 7. 表 1-2. 中國政教關係的學者觀點. 12. 表 2-1. 新、舊範式的比較. 17. 表 2-2. 中國教會行為模式分類. 26. 表 2-3. 訪談對象表. 32. 表 2-4. 訪談內容焦點. 33. 表 3-1. 改革開放後的重要宗教政策法規文件. 46. 表 4-1. 甲地教會發展的整理. 80. 表 5-1. 乙地教會發展的整理. 102. 表 6-1. 四個教會的特質. 110. III.

(9) 圖. 次. 圖 2-1. Stark(左)與楊鳳崗(右)的管制和宗教參與關係圖. 21. 圖 2-2. 楊鳳崗的宗教三色市場. 23. 圖 2-3. 修正後的宗教三色市場. 25. IV.

(10)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後毛時代的中國,在改革開放衝擊的三十年間,社會各層面產生了巨幅且持 續的波動,具有群眾性、長期性、複雜性的宗教問題自然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 環。從理論上看,Juan Linz曾分析後極權主義的國家,在經濟、文化、社會等面 向雖可能打破單一形式,但特定黨所代表的意識形態、對社會生活的限制卻還是 存在, 1 康曉光在描述中國的國家社會關係時,也強調政府會依據不同社會組織 的屬性,採取不同嚴密程度的控制。 2 對政府具有高挑戰力、低輔助力的宗教團體,自然就歸類為需要加以限制的 範疇,特別是基督信仰一直被視作外來宗教、歐美國家滲透中國的力量,其積極 入世的教義與嚴謹的組織方式,相對於佛、道教,對中共更是一種潛在威脅和挑 戰。故政府從宗教的成立登記、活動場地、人事財務、神學思想等均予以限制, 從中央到地方都設專職的宗教事務管理局進行控管。 但由於中央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宗教法規,在倡導宗教自由的口號下,對於 不合法的教會組織或行為,往往留給地方領導人充分的處理空間,這使得不同地 區出台各自的宗教政策,或隨領導人好惡,影響宗教團體的生存空間,導致各地 教會發展出現顯著的差異。在一些大城市和少數民族地區,基督徒占有很高的比 例,教會也是數以千計,每逢基督教重要節慶,都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甚至政 府還必須進行交通管制。 3 但相對地,在中國也有更多案例是對家庭教會的取締 1.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38-51. 2 康曉光、韓恆,「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 ,社會學研究,2005 年第 6 期(2005 年 6 月),頁 73-89。 3 Nanlai Cao, 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 Christians,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11), Ch1. 1.

(11)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與施壓,持續為各界人權組織所關注。 從宗教市場的角度來看,管制(regulation)與取消管制(deregulation)的概 念,是影響一地宗教變化的關鍵因素。 4 管制愈嚴格,雖然會降低檯面上信教人 數的比例,但卻會促使地下化的宗教活動蓬勃發展, 5 套在中國基督教發展的經 驗上,就是官方三自教會與非官方家庭教會之間的關係。目前三自教會聚會人數 約有 2 到 3000 萬,家庭教會則約有 5 到 6000 萬,是其 2 到 3 倍的數量, 6 而這 還僅是保守的估計值。 確實,當前中國的政教關係難以用單一現象一概而論,改革開放後黨意識形 態的調整,也使得情況更為複雜。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已不像建政初期壁壘分 明,許多新興城市家庭教會雖然不願登記在三自體系下,但多半保持井水不犯河 水的中立態度或友好的互動往來,甚至固定舉辦聯合聚會。而沿海城市出現部分 以資本家、商人為主要成員的家庭教會,也因經濟因素,得以和地方政府建立良 好的關係,其存在也相對獲得保障,不僅有公開的聚會、明顯的教會建築物,甚 至架設網站公開其活動訊息。 另一方面,在政府控管下的三自教會,『出軌』的事例也與日俱增,一些官 方的教牧人員可能違背禁令,去未經批准的聚會點講道,或是到所屬行政區外宣 教,在家中及教會也可能向未成年者進行宗教教育, 7 有些三自幹部可能也是家 庭教會的會眾,諸如此類的情形在天主教及佛、道教中也同樣存在,甚至有政府 支持成立的廟宇,形成寺廟經濟。 有鑑於當前對中國基督教發展的關注,多集中在政府積極且主導的角色下,. 4. Fenggang Yang,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no.47 (2006), pp. 93-122. 5 楊鳳崗將檯面上的宗教活動稱為合法的紅市(The Red Market) ,將地下化的宗教活動稱為不合 法的黑市(The Black Market)。 6 「中國家庭教會調查」,鳳凰網,2010 年 7 月 6 日, http://phtv.ifeng.com/program/shnjd/detail_2010_07/16/1783447_0.shtml 7 政府對宗教限制的若干規定,可參考本研究第三章、改革開放前後的政教關係。 2.

(12) 第一章. 緒論. 三自教會的官方性與家庭教會的對抗性,較為忽略了如上述在合法與不合法間的 模糊地帶,還存在幅員廣大的灰市(the gray market), 8 灰市的具體定義,包含 兩個層面,一個是指合法宗教組織或合法宗教從業人員的不合法宗教行為,另一 個是指政府機關或官員所支持的合法性/不合法性邊界模糊的宗教組織和活 動, 9 而這些遊走在灰市的行為,也是本文主要要討論的對象。 在神學思想建設及愛國主義教育下,中國教會的思想體系相較於民主國家的 教會,已發生了許多變化,無論是三自或家庭教會,愛國愛黨已成了必備前題, 但兩者又都不如外界想像的百依百順,或是充滿對黨國體制的叛逆,從其行為層 面即可觀察出,這兩者原本分別在紅市和黑市中的組織,竟在持續的轉變過程 中,無可避免的朝向灰市聚合。而本文即企圖在三色市場的前提假設下,探討灰 市中三自與家庭教會的發展,了解形成灰色行為的關鍵因素、在灰市中三自和家 庭具體與地方政府的互動過程,一方面期望細緻化中國的國家社會關係圖像,提 供未來面對中國政教關係問題的另一層思考。 另一方面,則是在兩岸關係部份,儘管因中共中央的政令限制,兩岸進行宗 教交流,尚有層層困難與限制,但不容否認的,宗教交流活動仍在各個層面擴大 展開,探討中國當前宗教灰色市場的形成與擴張,也將有助進一步推動兩岸宗教 交流活動,在尊重中國大陸政治現實的情況下,展望可能的發展方向,確實達到 雙贏效果。 本文總共會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背景,及檢閱 既有對中國政教關係,特別是基督教發展持以不同觀點的文獻;第二章為本文採 用之理論架構、研究假設、研究方法與個案選擇,除了討論本文使用的宗教三色 市場理論,也會納入相關的宗教社會學研究,以使理論在論述上更具完整性;第 8. 楊鳳崗將灰市分成「內隱的宗教性現象」和「外顯的宗教性現象」 ,前者以文化和健康科學為 表現形式,如宗族祠堂和氣功;後者則指合法宗教組織/個人的非法宗教活動、政府機關或官員 所支持的合法性/非法性邊界模糊的宗教組織和活動。 9 Fenggang Yang,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no.47 (2006), pp. 93-122. 3.

(13)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三章為改革開放前後的政教關係,為更了解當前宗教現象的來由,就必須回顧中 共政權歷年來的宗教政策,了解宗教政策的轉變和現況,再分別以三自和家庭教 會為核心,觀察其階段發展;第四及第五部分,則透過實地考察中國北方和南方 的三自與家庭教會個案,分析兩類教會向灰市靠攏的因素,包含教會內部組成和 具體的對外關係;第六章為結論,綜合前述各章節的歸納整理,匯集成教會走向 灰市的不同因素,兼論基督教未來在中國的可能發展,最後檢討本篇論文在研究 上的限制及其他不足之處,希望也能幫助未來研究者有更多突破的空間。.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中國的宗教發展,和經濟、政治體制一樣,都可以說是在走中國特色的道路, 即便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不曾經歷過在中共領導下的模式。從對宗教的理解 來看,中共是延引自馬克思主義對宗教一貫的主張,認為宗教是唯心的上層建 築,受到下層的經濟基礎影響,是一種人類幻想的反映,統治階級使用宗教作為 政治工具,被剝削階級也因宗教帶來的慰藉,而麻醉被奴役的痛苦,只要改變了 經濟條件,宗教這個附屬品就會自然消亡。 但是在實際對付宗教問題的時候,中共又不完全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改革開 放前,中共不僅用人的意志,改變了中國的經濟制度,強行跨越了資本主義的歷 史階段,企圖提前實現共產的美好遠景,在對待宗教上也同樣,化為無產階級革 命事業的一部分,以各種改造方式,來打擊宗教人士和活動,信教在此時就象徵 著一種腐敗和羞恥。 在馬克思的意識形態之外,被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情緒,也一直參雜在中共 當局的腦海中,以至於基督宗教的生存環境始終要比佛、道教更為嚴苛。無論是 協助帝國主義武力入侵的海外宗教組織,還是開展教育、醫療、福利事業,實際 上對中國有功的海外宗教組織,在中共看來都是不懷好意,差別只在於一個是武 力的進逼,一個是文化的潛移默化。即便是到現在,中共都還時常強調,要防範 4.

(14) 第一章. 緒論. 境外敵對勢力對中國進行的和平演變。 經歷了改革開放前狂風暴雨式的鬥爭,1978 年後,中共在意識形態上,逐 漸回歸馬列主義起初的主張,認為宗教儘管是鴉片,卻不能以行政手段強制消 滅,考量實際的國家運作,要想振興經濟,恢復社會穩定,也不能再動輒把人民 當作階級敵人,而恢復宗教活動,就是這個國家重建彼此信任的其中一步。 關閉了十多年的教會就在這樣的契機下,重新豎立起十字架,被勞改下放的 牧師、傳道人,也得以平反重新站在講台上,雖然中共始終透過登記制度,劃分 著合法與不合法教會,但打擊的態度卻不再堅決。在 19 號文件中,提到「關於 基督徒在家裡聚會,舉行宗教活動,原則上不應允許,但也不要硬性制止,而應 經過愛國宗教人員進行工作,說服信教群眾,另做適當安排。」10 就可以看出此 時期政策的模稜兩可,而也正是因這樣的態度,才造就日後灰色市場的廣泛存在。 往後在宗教問題上,中共又提出了 6 號文件、國務院 144、145 號令,具體 規範宗教活動場所的登記辦法、管理條例,及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從事宗教活動的 規定,算是宗教問題邁向法規化的開端,1993 年,江澤民提倡「宗教與社會主 義相適應」的口號,成為全國貫徹的共識,2005 年又推出新版《宗教事務條例》, 是為中國首部綜合性的宗教管理法規。 改革開放至今 30 多年,中共對待宗教問題,看得出在執行層面多有調整, 但心態始終是政治工具的邏輯,一方面以嚴密的管理,抑制與共產黨相衝突的宗 教發展;另一方面,又積極鼓勵宗教團體,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盼望調動宗教關 懷社會的積極性,2012 年國宗局就發布了《關於鼓勵和規範宗教界從事公益和 慈善活動的意見》,明確指出宗教團體,可設立專門機構或基金會,開展公益活 動,同時還可因此享有政府的扶持和優惠政策。 11. 10.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大陸地區宗教法規彙編(台北: 陸委會,1995 年),頁壹-27、28。 11 國家宗教事務局政法司, 「關於鼓勵和規範宗教界從事公益和慈善活動的意見」 ,2012 年 2 月 5.

(15)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宗教團體在此背景下,配合政府政策,強調社會和文化使命,積極投入社會 參與,可能會因此拓展自身的影響力,增加和政府的博弈籌碼,但相對地,也可 能使自己陷於工具化的窘境,而喪失了信仰本身的價值。總歸,無論是中共或宗 教界,在這樣一個中國特色的環境底下,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第三節. 文獻檢閱. 在討論中國的政教關係之前,由於宗教團體本身也屬社會組織之一環,約略 從國家社會關係的角度開始回顧,可以發現其中爭辯最激烈的兩者,一是主張社 會具有獨立自主空間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理論,另一是強調國家仍扮演重 要角色的統合主義(corporatism)理論。但無論何者,往往都將國家和社會視為 統一整體,忽略當中的歧異性,國家內部在不同部門體系的分工下,自然有不同 的利益考量,社會組織之多元性更是不能一概而論。康曉光在描述中國的國家社 會關係時,就特別強調政府會依據不同社會組織的屬性,採取不同嚴密程度的控 制,主要是依據社會組織對於協助政府提供社會服務的『輔助力』、及對威脅政 權的潛在『挑戰力』,兩個變項進行分類(見表 1-1)。 12 第一類同時具有高輔助力和高挑戰力者,有工會、社區居委會等,此類組織 有助於國家對特定人群提供管理和服務,但同時又具有極高的組織動員能力,故 政府採取由上而下主動成立的方式,高度介入其運作;第二類是行會、商會等輔 助力強、挑戰力弱者,由政府鼓勵成立,干預較少;第三及第五類主要是草根組 織和公開挑戰政府的反對組織,前者採放任,後者則直接全面取締。第四類是宗 教團體,也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對象,在政府的認知中,宗教團體能提供政府所需 之社會服務的能力較弱,但卻有極高的組織動員能力,足以構成對政權的潛在威 脅,故政府雖然在統一戰線的考量下不予以一網打盡,卻採以限制成立的方式,. 27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www.gov.cn/zwgk/2012-02/27/content_2077338.htm 12 康曉光、韓恆,「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 ,社會學研究,2005 年第 6 期(2005 年 6 月),頁 73-89。 6.

(16) 第一章. 緒論. 新成立者需經政府審批,並納入政府認可的官方系統,國家並設有專職的宗教事 務管理局進行控管,凡事經審批。. 表 1-1 分類控制模式. 組織類型. 輔助力. 挑戰力. 政府對社會組織的控制方式. 工會、城市社 區委員會. 強. 強. 主動成立,高度介入(專職業務管理部門包 辦重大決策、經費來源等). 協會、商會、 官辦 NGO. 強. 弱. 鼓勵成立,政府干預較少,但仍受經濟支持、 日常活動要匯報. 草根 NGO、非 正式組織. 弱. 弱. 草根 NGO,作為企業由工商部門管理,沒有 過多干預,非正式組織則採間接控制或放任. 宗教組織. 弱. 強. 限制成立,設專職機構嚴格控管,凡事審批. 政治反對組織. 無. 強. 全面取締 資料來源:本表為筆者依據康曉光分析結果自行整理. 誠如康曉光所言,分類控制模式的提出,主要就是為了修正過往研究,對中 國社會組織現象以偏概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個更宏觀的框架,概括當前中國國 家社會關係的基本特徵,然而若細究分類項目中各社會團體的運作,可以發現當 中仍有許多歧異,以宗教團體來說,不僅不同宗教的發展境遇有別,同一宗教官 方及非官方的聚會點、所在區域的不同,都會影響其發展及與國家的關係,特別 是地方政府在處理宗教問題上享有極高的自主權,各地宗教管理條例都不盡相 同,故探討影響社會團體與國家關係歧異的原因與過程,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的 圖像,也就為全面瞭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必要之舉。 當前關於中國基督教的研究,由於範疇很廣,學者的研究雖然多元,涉及歷 史、經典、文化、現狀等各個領域,但卻普遍缺乏系統性。 13 現狀的部分也多停 13. 卓新平, 「二十世紀中國學者的基督宗教研究及其對未來的影響」,吳梓明、吳小新編,基督 7.

(17)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留在官方態度與制度層面的討論,但中國的政教關係,不僅在中央和地方之間有 落差,各區域之間也不盡相同,實難建立一普遍通則,因蓬勃發展所引起的各類 關注,也尚未出現完整的理論對話。因此這部分的回顧,主要會先將現有文獻, 置於國家和社會視角之下,大致將學者對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態度,分為強調政 府控制能力,和強調教會逐漸擴大的自主性和影響力兩種,試圖從不同的關注 點,來理解當代中國基督教的發展狀況。 一、強調政府的主導力量 在討論中國的政教關係時,多數學者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強調黨國體制的 主導地位,教會無論合法與否,都尚不足以形成相抗衡的力量。主要代表學者有 邢福增、高師寧、卓新平、張家麟等人。邢福增長年關注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 著述《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當代中國政教 關係》、《新酒與舊皮袋──中國宗教立法與〈宗教事務條例〉解讀》等書。 他認為,黨國除了在法律及政治體制上強調支配地位,亦實際介入宗教組織 的運作,特別是對已登記的愛國宗教團體,不僅會調派人員至組織中工作,審核 宗教負責人的換屆任免,宗教團體的重要會議、典禮,黨國幹部也必然列席,並 發表講話,積極要求宗教界革新思想。雖然宗教信仰自由相較過去有所跨越,但 卻是建立在對政治妥協及對黨國效忠之上,基本上仍難以期望宗教團體成為改變 政治的力量。作為一黨專政的政權,中共也絕不會揚棄對宗教的管理和控制。14 高師寧則從協助政府理解與處理宗教問題的角度出發,著述了《新興宗教初 探》和《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宗教社會學個案研究》,透過實際的田 野調查,了解宗教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她認為,宗教現象是很重要的社會問 題,但基督教在中國雖然發展迅速,80%的信教人口卻仍位於農村,且有『老人 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一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頁 8。 14 邢福增, 「當代中國政教關係探討──兼論對基督教發展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 2 卷第 2 期(2003 年 12 月),頁 1-29。 8.

(18) 第一章. 緒論. 多、婦女多、文盲多』的結構性問題。儘管當前新興城市教會慢慢在改變這一形 式,但整體來說,基督教對中國社會、政治的影響力還是有限,不僅只是處於非 主流的社會邊緣,政治變化也可以決定宗教命運,宗教在此環境下只能被動調整 自身以適應,相較於社會參與,生存問題才是目前宗教團體的首要考量。 15 卓新平作為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長期關注基督教在西方和中國 的發展。對他來說,看中國的宗教發展,不能以西方模式的政教關係來理解,而 必須注意實為『政主教從』的特殊形勢,基督宗教發展至今,雖說已擴充了規模, 形態也漸多樣化,但在整體上仍然處於與政府對峙、較量的情況,兩者並沒有完 全的相遇。 16 從宗教自由的實踐程度來看,張家麟將新興宗教的發展列作考量,認為中國 目前僅承認五大合法宗教,其餘宗教團體則一律拒於門外,即便在合法宗教中也 尚未平等,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顯然較佛、教更被防備。中國宗教自由不僅是顯 而易見的有限,更嚴重的問題似乎是,多數宗教團體竟滿足於現階段的空間,甚 至和黨政系統形成恩庇主義(patron-clientism),享受在政府領導下的經濟支援 及寡占市場利益,實難期待宗教團體成為市民社會的轉化力量。 17 二、強調教會漸增的自主性和影響力 另一派對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則持以較樂觀的態度,雖然也認同政府的主導 地位,但卻強調教會實際上的自主性和影響力都逐漸在擴大,代表學者有Pitman Potter、David Aikman、梁家麟、曹南來和劉同蘇。Potter認為中共在改革開放後 逐步增加的宗教自主性,並不全然是邢福增所認為的因果關係,相反的,更是政 府基於宗教長期存在的實際考量,希望以此換取宗教團體的效忠,使其能夠對和. 15. 高師寧,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宗教社會學個案研究(香港:道風書社,2005 年) , 頁 298-305。 16 金澤、邱永輝,「不平凡之年的宗教和宗教研究」,金澤、邱永輝編,中國宗教報告(2009)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年) ,頁 10-14。 17 張家麟,社會、政治結構與宗教現象(台北:蘭臺出版社,2008 年),頁 63-85。 9.

(19)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提供社會福利和社會穩定層面。雖然主控權還是 國家在掌握,但政府此種交易(trade-off)行為,實際上已象徵了國家的弱化。18 梁家麟也認為,國家雖然不承認家庭教會,目前也不願意開放獨立登記的管 道,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始終沒有全面取締家庭教會的決心,從 19 號文件 看來,態度就十分模稜兩可,即便有打擊非法宗教聚會的政策,也從沒認真貫徹。 事實上,在和諧社會的主張下,政府決不允許輕易製造事端,爭取信教群眾的團 結和穩定,降低對立和動盪,才是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標。 19 David Aikman和曹南來,也透過實際採訪和觀察的經驗,判斷中國在追求經 濟成長訴求,及後毛時代意識形態的真空下,將使宗教獲得很大的發展機會,如 溫州的經濟發展就緩和了教會與地方政府的關係,許多經濟菁英型的基督徒興 起,成為政府拉攏的對象,也拓展了教會自主空間,即便是家庭教會都能建立公 開的教會建築,這些企業主也毫不避諱向外界承認基督徒身分,許多公司名稱, 和員工管理條例,都直接取材於《聖經》。 20 雖然民主化與宗教自由不會很快到來,但Aikman仍樂觀預測中國在未來 30 年,將會有 20%到 30%的人口是基督徒,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徒國家之一, 基督教世界觀也將成為中國政治、文化建設中的主流。21 儘管這樣的看法可能帶 有西方的本位主義,但其觀點仍提供了當代中國政教關係的另一層面思考。 擔任《舉目》 、 《恩福》 、 《生命季刊》等雜誌編委的劉同蘇,撰寫大量有關中 國政教關係、註冊登記以及教會發展的文章和書籍,也從牧師的立場,認為北京 和上海已經歷了福音化,並且成為中國福音運動的主導力量,雖然農村信徒仍占 大多數,但城市化的發展,已使城市人口從 90 年代的 3%提升到現在的 35%, 18. Pitman B. Potter, “Belief in Control: Regulation of Religion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4 (June 2003) 19 梁家麟,中國教會的今日和明天(香港:建道神學院,2006 年) ,頁 51-63。 20 Nanlai Cao, 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 Christians,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 Ch1. 21 David Aikman, 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 c2003), pp.13-285. 10.

(20) 第一章. 緒論. 和所有的文化潮流一樣,城市新興教會也將由上而下的影響全國教會,只要教會 有效地對現存文化和社會議題作出回應,就可以對主流文化產生影響。 22 三、雙方各具優劣勢 裴士丹(Daniel H. Bays)則總結性的分析,理解中國的基督教發展本身就 有許多矛盾性,因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出發,似乎都能找到相應的證據。中國既 是過去 20 年來全球基督教發展最快的地方,有許多公開的教會,並印刷大量的 《聖經》,但它同時也是迫害基督徒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幾乎每天都有教徒被騷 擾或拘捕。從較客觀角度來看,儘管目前教會的發言權還十分微弱,但基督教的 規模、資源和全國性,已然成為今日非官方組織中最重要的一環。 23 為釐清、解決中國矛盾的宗教問題,劉澎創辦了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 積極推動中國宗教法治化。他認為中共從建政至今,中央和地方始終處於一種與 宗教力量鬥爭的情況,包括合法教會也同樣和政府存在嚴重的不協調,而這些問 題都是肇因於,政府過度將宗教定位為政治問題、社會組織問題,而非純粹的私 領域和文化問題,也就是在思想認識上有偏差。唯有導正這樣的偏差,制定全國 性的宗教法,開放宗教市場、實行政教分離,才能有效促進政教關係的穩定。 24 于建嶸也主張將宗教問題去政治化,亦即主政者不應將基督教視作西方國家 侵略中國的戰略武器,一般民眾及宗教人士,也不應視其為中國民主化的工具, 而單純將宗教視為一種精神和社會生活,教會和政府間的關係也絕非零和博弈, 許多情況下其實是一種互動、相互依存的關係,同樣的,三自和家庭教會的發展. 22. 田偉,「中國福音化從都市至農村,各類家庭教會的角色與互動──劉同蘇牧師談中國家庭教 會現狀系列報導(二)」,基督日報,2010 年 07 月 20 日。 23 Daniel H. Bays 著,劉賢譯,「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現狀與展望」 ,吳梓明、吳小新編,基督 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一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頁 18-28。 24 劉澎,「關於宗教的定位與管理模式問題」,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2012 年 1 月 19 日,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72 11.

(21)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也會互相促進。 25. 表 1-2 中國政教關係的學者觀點. 代表學者. 代表著述. 主要觀點. 邢福增. 《當代中國政教關係》. 強調政府在政教關係. 高師寧. 《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宗教社會 學個案研究》. 卓新平. 《基督宗教研究》系列. 張家麟. 《社會、政治結構與宗教現象》. Pitman Potter. 〈Belief in Control: Regulation of Religion in. 中的控制能力,教會無 論合法與否,其內部結 構和對政府的依附,都 尚不足以形成相抗衡 的力量。. China.〉 David Aikman. Nanlai Cao. 強調教會在政教關係 中逐漸擴大的自主性 《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和影響力,即便政府還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具主導地位,卻因經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濟、社會的各方因素被 《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 Christians, 迫向宗教讓步,教會的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 發展指日可待。. 梁家麟. 《中國教會的今日和明天》. 劉同蘇. 「劉同蘇牧師談中國家庭教會現狀」系列. Daniel H. Bays 「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現狀與展望」 劉澎. 「關於宗教的定位與管理模式問題」. 于建嶸. 「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合法化研究」. 認為政府與教會在博 弈中各有優劣勢,要解 決政教問題,就必須落 實法治與政教分立。. 資料來源:本表為筆者依據上文學者之論點自行整理. 立基於學者對基督教發展的研究,欲更深入了解基督教在中國的現狀,或許 還是必須回歸到實證性的區域研究,由此也才能真正了解教會和政府間的互動,. 25. 于建嶸, 「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合法化研究」,戰略與管理,2010 年第 3 期。 12.

(22) 第一章. 緒論. 並相互依存的態勢。如邢福增所言「基督教在中國內地不同區域的發展並不均 衡,…認識基督教在不同區域的特色,比我們從“大論述”的角度來談論中國基督 教更具價值」。 26 2007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問題研究中心,針對中國 20 幾個省份, 進行實地調查,並召開各類研討會、案例分析會等,是為實證資料的一項突破。 總體來說,目前基督教區域研究成果以廣東、上海、福建、北京和少數民族地區 為多, 27 陳村富在 2005 年對溫州基督教做過不同類型的個案研究,以新興的老 闆基督徒現象為研究重點,實際調查溫州平陽縣、蒼南縣幾個堂點近 20 年的教 徒職業變化、老闆基督徒占全體的比例、及教徒對宗教活動(如做禮拜、金錢奉 獻等)的執行和觀念,是從量化角度,統計普遍的數據資料加以分析; 28 2009 年吳梓明和李向平、黃劍波等人則是對上海、溫州、泰安、天水四地的基督教歷 史、教會制度的演變、現今狀況作深入的調查研究。 29 總體來說,不同學科的學者對近二十年來中國基督教所出現引人注目的增長 態勢,展開了許多成果顯著的研究,但多以思辨性、抽象性為主的哲學、文學、 宗教學研究為主體。30 而本文一方面除了要根據田野調查得來的第一手資料,進 行實證性(empirical)研究,補足當前研究的缺乏,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跳脫傳 統國家社會關係,對教會和政府互動較為制式的認知框架,為細緻化此領域的圖 像提供些微貢獻。. 26. 邢福增, 「20 世紀中國內地基督教的區域分布」,陳建明、劉家峰主編,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 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 年),頁 1-3。 27 陶飛亞、楊衛華,基督教與中國社會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年)頁 147。 28 陳村富,轉型期的中國基督教─浙江基督教個案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年)。 29 吳梓明、李向平、黃劍波等,邊界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視野中的中國城市基督教研究(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0 何哲,城市中的靈宮──一個知識分子及其家庭教會的發展實錄(香港:明風出版,2009 年) 頁 243。 13.

(23)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有關宗教的相關理論,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被學者們廣泛討論,從將宗教現 象視為社會附屬品的世俗化觀點,到宗教市場理論,認為政府對宗教的管制力 度,及宗教團體自身的作為,才是宗教興盛與否的關鍵。近年來,楊鳳崗又在前 人的基礎上建立了宗教三色市場理論,將新興宗教、非制度型宗教都納入考量, 並依政府的管制,劃分了紅、黑、灰三類宗教組織,套用在中國的情況上,就是 合法的愛國宗教團體、不合法的宗教團體,與法律地位模稜兩可的宗教團體和宗 教行為。本文的理論架構,主要就是採用宗教三色市場理論,從組織成員、神學 立場、宗教市場、地方政府態度,四個變項作切入,並挑選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城 市教會,共四個個案,探討促使三自和家庭教會往灰市移動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模型. 一、舊範式世俗化理論 70 年代以前的宗教社會學研究,多把焦點集中在人的心理層面,將宗教的 發展因素,歸結為需求無法在現世被滿足下的感性驅動力,其中也內涵了將宗教 視為落後的前提假設。世俗化理論(secularization thesis)即為當時西方宗教社會 學的主導範式,代表的學者有Peter L. Berger、James Davison Hunter、Frank J. Lechner。所謂世俗化,是指社會和文化活動領域,脫離被宗教象徵及宗教制度 支配的過程, 1 而世俗化理論的主要論點認為,隨著現代化發展,宗教將淹沒在 追求經濟發展、科學的潮流中,宗教制度、行為和意識都將失去社會意義, 2 從 而逐漸降低神聖性,趨向世俗化。在此架構下,宗教和政治一樣,是立基於整個 社會,當面臨現代社會國家和教會的制度化分離,宗教組織將只能擴充其教義的 1. Peter L. Berger,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69), p.107. 2 Bryan Wilson, Religion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49. 14.

(24)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普遍適用性,趨向多元發展以適應世俗化,或者堅持故有的價值,拒絕世俗化, 從而由公領域轉入私領域,最終迎來宗教影響力的下降甚至是衰亡。 3 Berger又具體從客觀社會結構和主觀價值,兩個層面來解釋世俗化過程。從 客觀的社會結構面來看,宗教內涵在哲學、文學、政治、法律、教育等領域會逐 漸式微,對社會不再像過去居於絕對首位的宰制性,反被科學、世俗的世界觀所 取代;從主觀的價值層面來看,由於宗教從政治社會等領域退出,導致宗教私人 化,信仰的選擇與遵從是屬於個人事務,宗教的解釋也不再是人類認知世界與生 命的主要來源。 4 雖然世俗化的提出始於 50、60 年代,但宗教衰亡的觀點,其實從十九世紀 開始就充斥在包括Auguste Comte、Herbert Spencer、Max Weber、Karl Marx等學 者的觀念中,他們認為經過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之後,現代化的力量將橫掃 全世界,以至於世俗化成為宗教發展的必然結果。事實上,從後工業化國家的發 展經驗來檢視,也確實符合世俗化理論的觀點,因為幾乎整個歐洲的宗教參與比 率都在逐漸下降。根據蓋洛普調查 1947 年到 2001 年,歐美各國宣稱信仰上帝的 人口比率,瑞典從 80%下降到 46%、荷蘭從 80%降到 58%、英國下降了 16.5%、 法國、希臘等數十個國家,也全都是負成長。 5 然而,在眾已開發國家的世俗化經驗中,美國卻成為這股洪流中的異例。在 其發展過程裡,現代化與信仰的蓬勃似乎沒有任何衝突,不僅人口中信徒比例從 1774 年 17%上升到 1990 年的 62%, 6 1939 年蓋洛普針對美國成年人的信仰狀況 調查,約有 40%的人會固定每周聚會,而時隔近六十年,同樣的問卷調查在 2003 年所呈現的結果,卻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並且至今仍有穩定超過 90%的人相信上 3. R. Steven Warner, “Work in Progress 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8, No.5 (Mar., 1993), pp.1046-1047. 4 Berger,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pp.127-135. 5 Pippa Norris, Ronald Inglehart, Sacred and Secular: religion and politics worldwid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90. 6 Roger Finke, Rodney Stark, The churching of America, 1776-1990 : winners and losers in our religious economy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c1992). 15.

(25)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帝,70%的人相信死後復活(life after death)。7 而美國例外的宗教發展經驗,不 僅為世俗化理論的適用性帶來挑戰與辯論,也成為日後宗教社會學新典範──宗 教市場理論(theory of religious market) 8 崛起的重要根基。 二、典範的轉移─宗教市場理論 如果說世俗化理論是將宗教現象的形成,歸結在『需求方』(demand-side) 的動機,那市場理論即是將焦點放在『供應方』(supply-side)的推銷上。前者 是指一種由下而上推動力,普羅大眾有需求才使得宗教組織有機會提供服務,是 故在分析宗教現象時,往往企圖追本溯源到各種社會成因,諸如社會動盪、經濟 蕭條等,也就是將宗教復興歸因於這些促使人們煩惱的事情,忽略了從宗教組織 自身而來的可能企圖。 9 宗教市場理論,是Rodney Stark等學者透過對歐美各國的實證分析所系統化 確立,代表學者還有Roger Finke、Laurence R. Iannaccone、Andrew M. Greeley等。 新範式的提出,就旨在補足世俗化理論對供應方的關注盲點,而兩者最主要的分 歧,就在於宗教原因的解釋。舊者強調造成宗教現象的心理性,重視個體屬性, 新者則更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將解釋的範圍部份還原給團體現象,把宗教團體和 其他社會組織,置於整個社會系統中的子系統來重新檢視。10 一方面承認宗教現 象可能由世俗危機引起,另一方面也否認世俗社會因素是必然的構成基礎,宗教 的興盛與否,更關鍵的應是由上而下的力量,宗教本身可能就是所引發現象的根 本原因。 之所以使用『市場』,這一經濟學路徑來分析,最基本的就是內含了『理性 人』的前提假設,認為每個人在訊息和理解侷限之內;在可行選擇範圍的制約下; 7. Gallup. 1990. Religion in America,1990—Approaching the Year 2000. Princeton, N.J.:Princeton Religious Research Center. 8 又可被稱作宗教經濟論(a religious economy) 、宗教的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Religion)、供給方理論(supply side theory),本文採用宗教市場理論一詞。 9 Rodney Stark, Roger Finke,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33. 10 Talcott Parson,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Ill.: Free Press, c1951). 16.

(26)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及在其喜好和趣味的引導下,總是試圖選擇符合最大利益的行動路線。而整個宗 教系統又和一般商業系統一樣,都具有有價值之產品的供需互動,包含現有的和 潛在的信徒,也就是需求市場,服務於這個市場的一些組織,也就是供應者,及 可視作產品的宗教教義和實踐。 11. 表 2-1 新、舊範式的比較. 世俗化理論. 市場理論. 理論起源時間. 16、17 世紀. 20 世紀 70 年代. 宗教成因. 個體心理因素. 社會結構、團體屬性. 宗教發展走向. 線性世俗化. 非線性常規化. 關注焦點. 需求方(現有及潛在信徒). 供應方(宗教組織). 關鍵影響因素. 現代化、科學發展. 國家管制力、多元競爭程度. 人類行為模式. 非理性選擇. 有限理性選擇. 宗教生存模式. 獨佔、壟斷. 多元、競爭. 主要理論依據. 西歐經驗. 美國經驗. 代表學者. Berger、Hunter、Lechner. Stark、Finke、Iannaccone 資料來源:本表為筆者自行整理. Stark在理性選擇的假設下,將宗教經濟的概念從微觀到宏觀,分別套用在 個體、群體和市場三個層面。宗教個體的討論,主要在探究個人選擇『改教』或 『改宗』的原因,前者是指不同宗教間的轉換,後者則指宗教內部宗派的轉換。 市場論認為,造成這兩種現象的因素,有由人際網絡和人際依戀構成的社會資 本,及個人對宗教文化的掌握和依戀程度所構成的宗教資本,兩種資本擁有的程 度愈高,代表個人對該宗教組織的投入也就愈深,反之,若是對其他宗教或宗派 11. Star k R, Finke R.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pp.35-41. 17.

(27)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的團體產生更強的依戀,也就會產生改教或改宗的情形。 12 宗教群體的部分,則是討論教派與教會的演變、循環過程。當宗教團體與外 在社會環境的規範、價值落差愈大,亦即區別、對抗程度愈深,則兩者間的張力 (tension)就愈大。市場理論認為,當一個群體和周圍的張力愈高,其組織排他 性和成員的投入程度也會相對愈高,因為以宗教價值做為動力時,人們必定會選 擇一個更高價格與價值的供應者,從而獲得較高的宗教回報與情感回報。小教派 一般來說就處於一個張力較高的狀態,以致能持續吸引到堅定的成員投入,但隨 著人數漸增、組織擴大,為了吸引不同群體、階層的信眾,小教派將透過修正教 義逐漸降低與外在的張力,13 讓自己更有包容力和適應性,進而成為大教會。但 相對的,在張力較低的大教會中,更多對於宗教回報的理性追求,會促使部份成 員脫離原有群體,分裂出新的小教派,這也就促成了宗教組織在教派與教會間的 循環互動。 14 三、宏觀的宗教市場理論模型 「宗教市場是由一個社會中的所有宗教活動所構成,包含一個現在的和潛在 的信徒市場,一個或多個尋求吸引或維持信徒的組織,以及這些組織所提供的宗 教文化」。15 對於市場論支持者來說,宗教需求長期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宗教現 象的變化卻頻繁在發生,這樣的變化主要是供應方面的轉變所造成,如前述宗教 團體與外界的張力大小,就影響了信徒不同的投入與收益,造成了教派與教會模 式的運動,而討論整個宗教環境繁榮與多元的關連,多元和壟斷所牽涉的管制問 題,也就構成宗教市場理論宏觀範疇的主要命題。 市場論首先提出市場區位(niche)16 的概念,將消費者的喜好,以張力為軸 12. Star k R, Finke R.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Ch2. H. Richard Niebuhr, The Social Sources of Denominationalism, (New York: Holt, 1929). 14 Star k R, Finke R.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Ch2. 15 Rodney Stark, Roger Finke 著,楊鳳崗譯,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頁 237。 16 「區位」是指一群特定消費者構成的一個特別市場區段,套在宗教市場上,就是具有特定宗 18 13.

(28)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線,按程度劃分出不同區塊。由於不同人的喜好和需求是多元的,市場區位在各 國的宗教市場中多半相對穩定,沒有一個宗教組織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在正 常的自由宗教市場裡面,將會有各式的宗教組織相應而生,以提供不同區位的需 求,但在國家高度管制的宗教市場,就無法達到這樣供需的平衡。 市場論認為,一國宗教環境的興盛或衰微,主要取決於政府的管制力度。一 般管制的方式主要有壓制和補助,透過改變宗教生產者(教會、神職人員)的激 勵和機會,與宗教消費者的可能選擇範圍,達到限制競爭的效果。17 當管制程度 很低,如美國提倡的政教分立制度,國家不可支持或打壓特定宗教,在最大的程 度上落實宗教自由,則整個宗教市場會傾向於多元,亦即市場中的公司數量會愈 多,並且為爭取到足夠的客戶,宗教組織也會因競爭而提升商品素質,進而提高 總體宗教參與的程度。 相反的,當國家對於宗教自由有所設限,如英國設立國教,則宗教環境將會 因缺乏多元競爭,而變得沒有活力,一方面受支持的宗教組織有政府做屏障,不 會為了生存積極扮演好廠商的角色,另一方面信眾也會因為無法獲得好的宗教產 品,而降低宗教參與的程度,進而引發宗教的衰弱。然而,即便是國家用強制力 量規定,也無法創造出一個徹底壟斷的宗教環境,只能迫使相競爭的宗教團體轉 入地下活動,並在政治環境放鬆的隨時,重新浮出檯面。 四、世俗與市場的對話 關於世俗化理論與市場理論的對話,主要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觀念上對宗 教本身的認定,包括宗教存在的原因、價值、方式,另一則是關於實證研究上的 解讀。在宗教觀念上,Stark曾歸納世俗化的核心概念予以反駁:首先,宗教並 非錯謬及有害,它維繫了許多正面的道德價值,在宗教參與程度高的地方,犯罪 教喜好的信徒,會聚集在一起,選擇投入能夠滿足喜好的宗教組織。 17 Roger Finke, “The consequences of religious competition: supply-side explanations for religious change,” in Lawrence A. Young ed.,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Religion: Summar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50. 19.

(29)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行為也顯著降低,18 並不妨礙理性思維與社會發展;其次,從實證經驗來看,宗 教與現代化發展的關係並不一致,更無注定走向消亡之說;第三,宗教並非只是 心理現象或社會現象的反映,同時也是真實存在的集體社會現象,並具有自身的 價值;最後,世俗化理論認為,當宗教存在有壟斷性優勢時,才能穩定發展,多 元宗教競爭的環境,只會降低其影響力與信仰可信度,19 但Stark卻恰恰相反地認 為,競爭才是宗教繁榮的原動力。 20 曾為世俗化理論大師的Berger,也在認識到今日世界的宗教狂熱後,一改過 去的立場,坦言世俗化理論的著述在本質上有很大的錯誤,因為世俗化現象並不 是單獨存在,反世俗化(counter-secularization)的浪潮同樣在強烈運作,甚至興 盛的宗教景象多是拒絕適應的保守、傳統派,而努力適應現代化的宗教組織反而 經歷了衰退,如美國福音派與更正教的情況。無論如何,不能一概而論宗教與現 代化之間的複雜關聯。 21 Grace Davie同樣也從世俗化理論中轉向,認為西歐宗教參與人數下降的現 象,並不等於世俗化,因為參與宗教制度與否,和個人意識形態的宗教意向不是 完全正相關,更遑論世俗化與宗教滅亡間的必然推導。在歐洲框架下建立的世俗 化論點,雖然有其適用性,但當被推及為全球宗教發展的原型時,就會是一極大 謬誤。而更多非西方國家的例子也證明,美國興盛的宗教現象並不是舊範式中的 例外,相反地,西歐世俗化的存在可能才是整個宗教發展中的異例。 22 當然在典範轉移的過程中,世俗化理論學者Mark Chaves、Steven Bruce、. 18. Rodney Stark, William Sims Bainbridge, Religion, 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9 Steve Bruce, Religion and Modernization (Oxford: Clarendon, 1992), p.170. 20 Star k R., Finke R.,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pp28-31, 248. 21 Peter L. Berger,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A Global Overview” in Peter L. Berger ed.,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 (Wm. B. Eerdmans Pub Co, 1999), pp.1-18. 22 Grace Davie, “Europe: The Exception?” in Peter L. Berger ed.,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 (Wm. B. Eerdmans Pub Co, 1999), pp.68-78. 20.

(30)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James V. Spickard及Frank J. Lechner等人,仍對市場論提出諸多質疑,23 包括理性 選擇假設、張力與教會增長的關聯、市場論的邏輯與普適性等。Stephen Sharot 24 和楊鳳崗 25 就都特別指出市場論在非西方國家的適用性問題,由於Stark等人的觀 察主要是立基在西方基督教的發展經驗上,故套用到東方社會及非基督宗教,不 僅文化、宗教內涵有歧異,理論中各概念的定義可能也有所不同,且中國還有許 多非制度化及非組織化的宗教行為,都極大地挑戰市場理論的解釋維度。. 圖 2-1 Stark(左)與楊鳳崗(右)的管制和宗教參與關係圖. 資料來源:本表為筆者依據 Stark 與楊鳳崗分析結果自行繪製. 就宏觀層次的宗教市場模型來看,盧雲峰更具體指出,傳統中國的統治集團 雖然和西方一樣都會企圖控制宗教事務以強化權力結構,但中國統治者的方式, 是管制宗教維持多教平衡,避免任何宗教團體發展為足以對抗政權的組織性勢. 23. Mark Chaves, “ On th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to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 34 Issue 1 (Mar. 1995), pp.98-104. Steven Bruce, Choice and Religion: A Critique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V. Spickard, “Rethinking Religious Social Action: What Is ‘Rational’ about Rational Choice Theory?”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 59 Issue 2 (Summer 1998), pp.99-115. 24 Stephen Sharot, “Beyond Christianity: a critique of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religion from a Weberian and comparative religions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 63 Issue 4 (Winter 2002), pp.427-454. 25 Fenggang Yang,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no.47 (2006), pp. 93-122. 21.

(31)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力,和西方維持基督信仰的壟斷地位有很大差異。26 楊鳳崗也認為市場論對國家 管制力量的命題尚不完全,雖然管制較嚴格的西歐確實較美國的宗教參與程度 低,但在新興宗教(new religious movements)的部分,歐洲每百萬人中有 3.4 個,美國卻只有 1.7 個, 27 這些處於邊緣或非正式的宗教組織數目,顯然並不與 管制力量成反比。故此,楊鳳崗提出宗教三色市場理論作為補充,企圖提供更有 效的框架,以更深層地分析市場力量在宗教現象中的作用(見圖 2-1)。. 第二節. 本文研究架構. 一、宗教三色市場的定義及具體行為範疇 本文主要的分析架構,是建立在宗教三色市場理論之上,並在灰色地帶的部 分加以擴充,在此首先先就原始的三色市場理論進行論述,了解其觀點及不足之 處,再進而解釋擴充後的三色市場理論之適用處及操作問題。 宗教三色市場理論,是楊鳳崗針對 Stark 宏觀宗教市場模型所作的補充,具 體描繪出國家管制下的宗教發展。楊鳳崗認為,管制力量的強弱,固然會影響宗 教參與率,但主要降低的僅是正式(合法)宗教組織的參與,非制度化(非法或 非組織化)的其他宗教表現形式,則會變得複雜難以控制,並傾向於增加。而所 謂宗教三色市場,即是將宗教劃分為紅、黑、灰三個區塊,依據政府管制程度和 執行有效性,觀察三區塊不同的大小變化。 套在中國的經驗上,紅市是由所有合法(官方批准)的宗教組織、信眾和宗 教活動所構成,如基督教三自教會;黑市是由所有非法(官方禁止)的宗教組織、 信眾和宗教活動構成,其宗教活動多在地下或秘密進行,如家庭教會和邪教組 織;而灰市則是由合法性和非法性地位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狀態的宗教組織、信眾 和宗教活動構成,包含以文化和健康科學為表現形式的『內隱宗教性現象』,如 26. 盧雲峰, 「超越基督宗教社會學──兼論宗教市場理論在華人社會的適用性問題」 ,社會學研 究,2008 年第 5 期(2008 年 5 月),頁 81-97。 27 Fenggang Yang,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p.95. 22.

(32)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宗族祠堂、氣功,甚至是針對特定人的個人崇拜、政治宗教等;和『外顯宗教性 現象』,包含合法宗教組織/個人所進行的非法宗教活動,不合法宗教組織所進 行公開但未被取締的宗教行為,或政府機關或官員所支持的合法性/非法性邊界 模糊的宗教組織和活動,均屬灰市的一部份(見圖 2-2)。. 圖 2-2 楊鳳崗的宗教三色市場. 資料來源:本圖為筆者依據楊鳳崗的理論所繪製. 「宗教管制的增加將不會導致宗教本身的減少,反而會造成一個三色宗教市 場的出現」,28 因為只要宗教組織在數量和活動上被限制,使得某些市場區位無 法在開放市場中得到滿足,則檯面下的黑市就必然會出現以填補空缺的區位。同 樣的,當紅市與黑市都被嚴格管制和取締時,處於邊緣地帶的灰市就會因應而 生,畢竟有更多人不願付出投入黑市的高風險代價,而轉向較不敏感的灰市尋求 滿足,並且灰市的組成也有部份是合法宗教所提供的非法宗教服務。整體來說, 隨著管制愈嚴格,黑市、灰市的情況也就會愈蓬勃。 28. 楊鳳崗,「中國宗教的三色市場」,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5 卷第 4 期(2008 年 12 月),頁 98。 23.

(33)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相較於傳統的宗教市場理論,三色市場基本上更清楚的描繪出國家管制下的 宗教圖像,並且更多將焦點放在內隱的宗教性現象,企圖討論過去較少被學界觸 及,卻佔整個宗教市場極高比例的非制度性、非組織性宗教行為。但在實際應用 層面,本文認為三色市場在市場範圍的界定上,或許有部分概念略有混淆,而本 文也將在提出問題後,加以修正和補充。 二、修正宗教三色市場理論 首先,是『不合法』與『非法』的概念。從對宗教活動的中央文件來看,早 在 1982 年 19 號文件中就明確提到「關於基督徒在家裡聚會,舉行宗教活動,原 則上不應允許,但也不要硬性制止。」29 。葉小文也曾說「無論是否登記,他們 (宗教活動場所)都可以進行祈禱和讀經活動。…對這些尚未登記的宗教活動場 所,我們只是以說服教育的方式勸說它們向政府登記,並不妨礙和干擾他們在法 律許可範圍內的宗教活動。」30 故從法律地位來說,家庭教會應屬不合法,而不 是非法。倘若將現行的家庭教會和被列為邪教者,同視為非法,勢必將造成許多 理解上的困難,故本文將使用不合法的概念,來取代原先黑市的非法,以較大範 圍的涵括以上兩者。 其次,本文認為中國宗教的情況,較楊鳳崗所定義的更為複雜,在其概念中, 認為三自與家庭教會在向灰市移動的過程裡,性質已逐漸趨同,而沒有顯著的區 別。但實際上,三自和家庭教會非但有不同的外顯性行為模式,在朝向灰市移動 後,也會因其原先法律地位的不同,而造成不同類型宗教組織的存在,若單以灰 市來概括,將無法辨識其差異性。故本文欲在三色宗教市場理論的基礎上,進行 修正和補充,除了將黑市調整為不合法區域外,也將灰市再進一步細分出『紅灰』 與『黑灰』兩個市場,分別代表合法三自教會的出軌行為,與不合法家庭教會公 29.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大陸地區宗教法規彙編(台北: 陸委會,1995 年),頁壹-27、28。 30 劉威、陳紅星編,「加強了解,擴大共識--會見美國基督教廣播網董事會主席羅伯遜一行 談話紀要」,把中國宗教的真實情況告訴美國人民-葉小文答問實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年),頁 91。 24.

(34)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開但未被取締的行為,或政府所支持的合法性/不合法性邊界模糊的宗教組織和 活動(見圖 2-3)。. 圖 2-3 修正後的宗教三色市場. 資料來源:本圖為筆者自行繪製. 在此重新定義補充後的三色宗教市場理論。首先,紅市是由所有合法(官方 批准)的宗教組織、信眾和宗教活動所構成,包含三自教會及原先雖是家庭教會, 而後登記在三自體系下者;黑市是由所有不合法(官方未批准)的宗教組織、信 眾和宗教活動構成,包括未登記的家庭教會及邪教組織;而灰市整體來說,還是 由合法性和不合法性地位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狀態的宗教組織、信眾和宗教活動構 成。一般的灰市(G1)範圍是楊鳳崗原先定義的『內隱宗教性現象』,新增的 紅灰市(RG)與黑灰市(BG)則屬『外顯宗教性現象』,前者是指合法宗教組 織/個人所進行的不合法宗教活動,後者是指不合法宗教組織所進行公開但未被 取締的宗教行為,或政府機關或官員所支持的合法性/不合法性邊界模糊的宗教 組織和活動。 25.

(35)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了解不同宗教市場的法律地位後,跨入灰市中的三自和家庭教會主要涉及的 就是宗教行為的層面。縱觀目前中國教會的行為模式,大致包含以下幾類(見表 2-2)。紅灰市中的情況較容易理解,亦即三自教會所有不在政府同意內的活動, 皆屬之;第三類,半登記且有公開活動者,情況比較複雜,包括部分地方實行的 兩軌制登記,一軌是正規經過基督教兩會認可的登記程序,一軌是僅向政府備 案,就進行公開活動,並以程序進行中為由,躲避更高層的查緝或檢舉。這種情 況的發生,可能是因地方的政績因素,或者領導人本身對宗教寬容所導致,雖然 此舉並非中央所認可,但確實有地方在採行;另外,也有一些由三自自行成立的 家庭教會,以三自作為屏障來開展活動,實際上並沒登記。以上這些案例,都可 以說比一般三自教會享有更多自主性,又比一般家庭教會更有生存保障,處於紅 灰與黑灰之間,但由於情況特殊,在教會發展中也算少數,在此將暫不做討論。. 表 2-2 中國教會行為模式分類. 中國教會行為模式 屬性 登記. 灰色行為. 取締. 紅市. 登記. 無. 無. 紅灰市. 登記. 部分行為超出法規認可. 未干預. 紅灰/黑灰市. 半登記. 公開活動. 未取締. 黑灰市. 未登記. 公開活動. 未取締. 黑市. 未登記. 未公開. 未取締. 黑市. 未登記. 公開活動. 取締 資料來源:本表為筆者自行整理. 第四類的黑灰市,是沒有任何登記行為,但卻公開活動,且沒有被取締者, 包括因為教會組織成員的人際、財力因素,和地方政府、三自教會關係良好,或 26.

(36)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政府本身就對宗教態度友善,認為宗教團體可以穩定社會、提升道德水平而主動 鼓勵支持。總歸,在眾多的行為模式中,第二和第四類,有部分行為超出政府核 可的三自,及公開聚會但未被取締的家庭教會,因行為模式最敏感,也漸漸成為 現在中國教會發展的趨勢,故將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對象。 三、觀察變項 理解三自與家庭教會走向灰色市場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面向: (一)組織成員 組織成員是構成每一個團體最基礎的單位,不同的信徒組成,就會影響教會 往不同的方向發展。過去基督教在中國被形容具有婦女多、老人多、文盲多的三 多現象,但現在城市中新興的教會,卻愈來愈多屬個體經營者和私營企業高層的 經濟菁英,與教師、律師、醫生、大學生等為主的知識菁英,甚至是海歸派教徒, 也實際參與教會活動並投入教會運作。 31 另外,教會的主任牧師,也是一個影 響教會發展的組織成員因素,由於主任牧師是教會的主要負責人和領導人,其信 仰理念與目標,也是本文要觀察的對象。 以宗教團體內部的組織結構來說,大致上可分成敬拜、聖樂、關懷、教育、 禱告、福音事工及行政等部門,分別處理每周主日聚會事宜、詩歌敬拜、會友關 懷、聖經課程、對外宣教等不同工作。雖說是各個不同部門,但彼此的工作又環 環相扣,一個部門發展起來,就需要其他部門進行搭配,如當信徒人數漸增,為 維持聚會品質和程序,會友年齡較小的子女就必須有人照顧,和他們講聖經故事 或帶遊戲,這部份無論是家庭或三自教會,多半都是如此實行,但這卻觸犯政府 禁止向未成年者進行宗教教育的規定。所以這些組織結構的激勵,及前述組織成 員身分上的轉變,是否造成家庭教會走向公開化、三自教會走向自由化,都將是. 31. 李平曄, 「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透視」 ,卓新平主編,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基督教卷(北 京:民族出版社,2007 年) ,頁 128。 27.

(37)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本文欲了解的問題。 (二)神學演變 各種宗教在面對時代變遷時,為適應社會,維繫生存,往往必須從經典中, 尋求神學理論來為其行為、支持的理念、社會現況提出合理的解釋,或開闢新的 神學詮釋來配合社會環境的需要,以維持自身的正當性。而中國基督教的發展, 在經歷西方國家對中國武力、文化的侵略後,民初的中國教會開始對西方基督教 『正統』提出批判和改造,逐漸走出屬於中國的本土化政治神學,它是基督信仰 與中國情境相互結合的成果,也就是對聖經做本土化的詮釋,拒絕直接移植西方 的釋經模式,這樣的政治神學一直影響到日後中國教會發展的詮釋傳統。 32 特別是支持官方意識形態的三自教會,在與無神論共產政權的矛盾、及建立 整體教會統一戰線的考量下,勢必要發展出新的神學論述。目前三自愛國教會主 要經歷三個歷史階段的運動,分別是 1950 到 1966 年肅清帝國主義階段、1979 到 1998 年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階段、及 1998 年的神學思想建設階段,33 其中最 具代表性者為丁光訓的博愛神學。 34 而家庭教會雖然較不受政府意識形態的控 制,但在愛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是否也發展出不同於以往和政府、官方組織對 立的態度和詮釋,而導致靠攏灰色地帶,也是本文要處理的關鍵問題。 (三)宗教市場 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之間的信眾可能因各人的需求不同,時而會互相轉移, 較多是三自的成員,甚至是牧師,因為不願處於政治氣氛濃厚的教會環境,而選 擇加入家庭教會的行列。從宗教市場的角度來看,教會之於信眾,就好比廠商之 於消費者,在宗教這塊供需市場中提供各式各樣不同的服務,信眾可以自行選擇 32. 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較關係的解析(台北:久大出版社,1992) ,第 2~4 章。 33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編,基督教愛國主義教程(北京:宗教文 化出版社,2006),第 4、5、9 章。 34 趙士林、段琦,基督教在中國─處境化的智慧(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頁 26-29。 28.

(38)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合適的宗教場域滿足所需,身為廠商的教會也可能會為了吸引人信主、進入教 會,而調整自己的組織活動、宣教策略、甚至是神學論述。 一般來說,三自『廠商』提供信眾『消費者』較多活動上的公開性、聚會上 的安全感,家庭『廠商』則提供信眾『消費者』較多心靈上的照顧、自主的空間、 也有較多信仰上的建造和關懷。兩者各有優劣,但若以提供更完整、全面的服務 為目標,使『消費客群』不會輕易流動,教會勢必會尋求兩個極端的調和,走向 既能滿足心靈上的需要,又具備能公開活動卻不被取締的安全感,如此也就間接 造成三自、家庭教會不約而同往灰市聚集的現象。80 年代三自所推動的組織『教 會化』目標,就可視為宗教市場概念之一環,雖然剛開始是為團結信教群眾的政 治需要,但卻也因此驅使其更多朝向維護信徒及教會利益的方向發展,甚至與原 本的官方政治角色產生不協調和衝突, 35 故觀察兩方教會的互動與對彼此的影 響,就成為本文檢視灰市擴張的關鍵變項之一。 (四)地方政府的態度 在倡導宗教自由的口號下,中央對未登記的家庭教會,及不合規定的行為, 其實主要是希望以勸導為主而不採強制性手段。但由於政府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 宗教法規,並給予地方政府十分寬裕的判斷、處理空間,所以各地宗教發展的狀 況,往往會依地方領導人的好惡、宗教傾向,而有很大的差異。一些地區因為政 府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未登記的家庭教會也能公然建立教堂,為振興經濟發 展觀光、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發揮社會救濟功能,有些地方甚至會提倡宗教理念, 支持建立宗教建物與活動。 但相對也有另一些地區,因為地方領導人的敵視,導致即便是單純在家庭裡 進行宗教活動,都會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騷擾甚至拘捕。丁光訓就曾對廣東取締. 35.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頁 62-131。 29.

(39) 中國大陸擴展中的基督教灰色市場. 家庭教會表達不滿,36 並批評許多宗教幹部的思想太左,仍存在視宗教為和平演 變的溫床、社會主義異己力量的錯誤觀念。37 以致損害政府宗教自由政策下應保 障的權益。因此,地方政府的態度,包括制定地方宗教政策的省級單位,及執行 政策的縣、市級,都將是本文觀察的目標。.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個案選擇.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差異極大,為降低因地理位置不同導致的差 異,本文刻意在北方和南方,各挑選一個三自教會及一個家庭教會做對照,總共 四個個案作為調查研究的對象,雖然灰市行為的發展有各式各樣,城市教會數量 也不及廣大的農村,但鑒於城市發展是全國的指標,教會影響力也較農村更大, 故本文的四個個案都還是選擇位於城市的教會,也期待這些觀察能對中國其他教 會的發展有助益。 北方的甲城市和南方的乙城市,都是中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前者鄰近 政治中心,後者則是沿海經濟要地,在中國的基督教發展史上,也都是海外傳教 士和自立教會積極耕耘之地,現在兩地的基督教發展依舊興旺,有大量的知識菁 英型和經濟菁英型的教徒聚集,影響力不容小覷。 甲 1 和甲 2,分別是筆者在甲地的觀察個案。甲 1 是三自教會,19 世紀就由 傳教士建立,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後信眾迅速增加,教會也易地 重建,目前已為甲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教堂,雖然是合法教會,和政府間也 關係密切,但甲 1 相較於當地其他三自教會,卻有更多的灰市行為。而甲 2 身為 家庭教會,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是當地人數增長最快者,聚會地點在熱鬧的寫 字樓,還公開建立教會網站刊載聚會訊息,成立至今也並未遭受政府的取締。. 36. 「丁光訓反對廣東宗教政策」 ,百姓,第 187 期(1989 年 3 月) ,頁 17。轉引自邢福增,當代 中國政教關係,頁 103。 37 丁光訓,「在全國政協八屆一次會議上的發言--圍繞黨的一個中心,使宗教工作為改革開 放提供有利環境」,宗教,第1期(1993年),頁4。 30.

(40)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乙 1 和乙 2,則分別是筆者在乙地的觀察個案。乙 1 是三自教會,同樣也是 19 世紀由海外傳教士所建立,目前也是當地人數最多的教會之一,乙 1 雖然在 中共建政初期就選擇走三自的道路,但黨國政治色彩卻不若一般三自教會濃厚, 作風自由,現在和海外教會時常保持密切聯繫。而乙 2 作為家庭教會,也是當地 人速增長最快者,甚至和政府合作舉辦慈善公益活動,顛覆了傳統政府與家庭教 會勢不兩立的印象。 這四間教會的法律地位,雖然分別處於紅、黑市,但行為模式卻與他們扮演 的角色有所出入,公開朝向灰市移動,成為本文理論架構中,典型的紅灰市、黑 灰市個案,故也因此挑選作為本文的觀察對象。 本文的研究假設,主要是認為在灰色市場的三自和家庭教會,都在慢慢突破 中共原先對宗教的劃線,無論導致這種情況的因素是黨有意識的放手,還是教會 漸增的自主性與談判能力,隨著開放腳步漸深、黨國意識型態削弱,灰色市場的 範疇將會愈來愈大,從而使教會跟黨國形成,既非鐵板一塊也非二元對立,而是 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的新型態互動模式。.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文之研究方法主要計畫採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和實地研究 法(field research) 。先透過蒐集相關書籍、報紙、期刊論文、網路資源等文獻, 經過整理和分析,來檢視有關三自和家庭教會的相關背景資料,包括對其發展歷 程、政府各階段的宗教政策等。資料來源的部分,書籍和期刊論文主要是各大院 校的圖書館館藏、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台灣博碩士論文網、中國知識 網;新聞及網路資源則有,基督教兩會網站、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中國基督徒 博客網、中國基督教網站、中國福音會、聖山網,及《中國宗教》 、 《新世紀宗教 研究》、《天風》、《中國與福音》、《舉目》等期刊文章。. 31.

數據

圖  次
表 3-1  改革開放後的重要宗教政策法規文件  年份  性質  政策及法規文件  影響  1998  全國行政 法規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規範了包括宗教團體在內,所有非政府組織的基本登記條件。  1982  中央宗教 政策文件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 策》  確立了新時期宗教問題的定位和政策目標,往後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多依循此文件開展。  1982  地方宗教 政策文件  雲南省兩會《關於維護正常宗教活動的決定》  確立了三定政策。  1991  中央宗教 政策文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目前數學家所採用的集合論稱為 ZFC 集合論, 這是基於 Zermelo 和 Fraenkel 在 20 世紀初發展出來的 ZF 集合論, 再加上 C 所代表「選擇公設」(axiom of

in the Prasannapada and the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This paper explor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ew of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He espouses that the foundation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includ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colour theory 色彩理論 colour wheel, colour circle 色輪. column

市場學原理 電子商貿概論 營運管理學 商業財務學 專題習作. 選修單元(專修會計及財務) 計算機化會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