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歷程-量化分析

5.1 數學學習態度量表問卷調查之成果分析

5.1.2 第三階段:數位分組合作學習

本研究在第三階段是進行以數位資源平台及數位資源輔助分組合作學習,稱為數位 分組合作學習。相對於第二階段的分組合作學習,是加入了「數位資源平台」及「數位 資源」等數位科技元素到課程設計。因此,以下將比較分組合作學習與數位分組合作學 習在學習認知負荷上是否因為增加了數位科技元素而倍感負擔或壓力。接著,討論學生 在第三階段中,對學習操作數位平台及數位資源等科技使用、接受程度做相對的比較分 析。

為了瞭解學生在接受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後,在學習認知負荷上是否有別於分組合作 學習。所以研究者在此項目的問卷調查裡,前測成績指的是在接受「分組合作學習」的 方式下,學生所問答學習認知負荷量表之成績,而後測成績指的是在接受「數位分組合 作學習」的方式下,學生所問答學習認知負荷量表之成績。利用 PASW 採用相依樣本 t 檢定的方法,將統計結果整理,如表 8:

表 8 「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學習認知負荷相依樣本 t 檢定結果

N

前測成績 後測成績

t P

M SD M SD

25 24.56 10.95 24.40 10.43 0.124 .903

*p<.05 ,**p<.01,***p<.001

由表 8 可知,學生接受「分組合作學習」後在學習認知負荷量表上之平均得分為 24.56,接受「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後之平均得分為 24.40,t(24)=0.124,p=.903,故可 了解學生在分別接受「分組合作學習」和「數位分組合作學習」教學後,在學習認知負 荷上雖然後測得分低於前測得分,但不存在顯著差異。

在此可以說明,學生在接受數位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之後,並不會因為增加了數位 資源的使用、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及融入數位資源的教學活動,而感到困難、挫折、壓力 及負擔。雖然只有些許的減低學生的學習認知負荷,因差異不達顯著水準,不足以認定 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具有降低學生學習認知負荷現象。但是,據研究者在實際課室的觀察 及反思,若學生在較高階數學課程(例如:八、九年級的數學課程)使用數位分組合作學 習,或是將實驗第三階段的期程延長,預測是數位分組合作學習也許具有降低學習認知 負荷所帶來壓力的趨勢。這方面研究可待後續追蹤觀察並加以討論。

接下來,將要探討學生在實驗第三階段對數位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課程中,對所使 用的 Moodle 數位資源平台、YouTube、iPad、GGB 數學繪圖軟體等,是否容易接受系 統的操作、學習的模式。因此,在本研究問卷調查中,對數位分組合作學習科技接受度 的項目,利用 PASW 採用單一樣本 t 檢定的方式,因此項目是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做為設 計,故研究者將考驗值設定在較嚴格的 3.5(一般設定在考驗值設定在 3)做比較,希望能 診斷出較明確的統計結果。將問卷調查此項目的統計結果加以整理,如表 9:

表 9 學生對「數位分組合作學習」科技接受度問卷調查之分析 考驗值=3.5

題號

N M SD t P

G301 25 4.12 0.78 3.97 .001**

G302 25 3.92 0.76 2.77 .011*

G303 25 3.84 0.80 2.13 .044*

G304 25 3.92 0.86 2.44 .023*

G305 25 3.64 0.86 0.81 .424 G306 25 3.88 0.78 2.43 .023*

G307 25 3.56 0.77 0.391 .700 G308 25 3.48 1.05 -.10 .925 G309 25 3.48 0.77 -.13 .898 G310 25 3.72 0.89 1.24 .229 G311 25 3.60 0.71 0.71 .486 G312 25 3.76 0.83 1.57 .131 G313 25 3.96 0.74 3.13 .005**

G3 25 3.76 0.57 2.28 .032*

*p<.05 ,**p<.01,***p<.001

註:因為在本研究中「科技接受度」此項目所使用的問卷題目字數太多,故將問卷 題目在本表中依序編列題號為 G301~G313,最後 G3 表示為此項目 13 題的平均分數即 代表科技接受度整體。為方便閱讀比較,特將所編列題號 G301~G313 相對應的題目內 容,整理如下表 10:

表 10 本研究問卷調查中科技接受度項目所編題號與相對應之題目內容整理表 題號 題目內容

G301 我覺得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讓學習活動的內容更豐富 □1 G302 我覺得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對於我學習新知識很有幫助 □3 G303 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所提供的引導機制讓我的學習過程更為順暢 G304 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可以幫助我在需要時獲得有用的資訊 □4 G305 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可以讓我學得更好

G306 本次學習活動中,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比一般的電腦輔助學習更有效果 G307 在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的過程中,系統的操作並不困難。

G308 我在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的過程中,並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精力 G309 本次學習方式(或系統)的活動內容對我而言是清楚且容易理解的

G310 我很快便瞭解本學習系統的操作方式

G311 本次學習活動中,操作學習系統的過程對我來說沒甚麼困難 G312 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的介面很容易使用

G313 整體而言,本次活動的學習系統是容易使用的 □2 註: □1 ~□4 依序代表平均數最高的前四題排序

由表 9、表 10 可得知:就「科技接受度整體(G3) 」而言,平均數為 3.76 > 3.5,t 值為 2.28(P<.05),達顯著水準,表示實驗組學生在第三階段的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對於 課程設計中所使用 Moodle 數位資源平台及相關數位資源的科技接受度達到中上的程 度。

就「科技接受度細項(G301~G313)」而言,各題的平均數都比一般設定的考驗值 3 都來得高,表示學生對科技接受度的反應普遍較為良好。其中又以「G301 我覺得使用 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讓學習活動的內容更豐富」反應最佳,平均數為 4.12 > 3.5,t 值為 3.97(P<.01);其次為「G313 整體而言,本次活動的學習系統是容易使用的」,平均

數為 3.96 > 3.5,t 值為 3.13(P<.01);第三為「G302 我覺得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 對於我學習新知識很有幫助」,平均數為 3.92 > 3.5,t 值為 2.77(P<.05);第四為「G304 這樣的學習方式(或系統)可以幫助我在需要時獲得有用的資訊」,平均數為 3.92 > 3.5,t 值為 2.44 (P<.05)。

依照學生對「科技接受度細項(G301~G313)」反應最佳的前四個題目內容來看,學 生對於第三階段數位分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或系統),讓學習活動的內容豐富且使用 方便;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感到這學習方式(或系統)很有幫助,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可 獲得有用的資訊。

在這裡,研究者得到一個啟發:在設計數位資源融入分組合作學習的課程時,應該 以教學目標為基準,考量「內容豐富的多樣性」、「操作使用的方便性」、「友善的幫助」、

「提供有用的資訊」。當然,這也將會影響到教學者如何「解構教材」及「課室佈局佈 題」的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