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為教學者本身、六位研究夥伴、國中七年級數學課程教材、

Moodle 數位資源平台、數學學習態度評量、學生定期評量紀錄、學生學習成果及心得 感想。分別說明如下:

1. 教學者:

研究者即是教學者,在國中數學領域任教有 7 年以上經驗,為了在行動研究過程進 行教學反思與擬定下一階段行動方案時,能有較客觀與多元的意見得以參考。因 此,研究者找尋 6 位研究夥伴,在課程及教學相關的場域中提供建議及支援,研究 夥伴資料如表所示。

表 1 研究夥伴個人資料一覽表

教師姓名 編號 服務單位 任教科目 服務年資/經歷

陳老師 T1 新竹市立某國中 輔導教師兼教學組長 16 洪老師 T2 新竹市立某國中 資訊老師兼資訊設備組長 16 洪老師 T3 新竹市立某國中 數學老師兼研發組長 10

李老師 T4 新竹市立某國中 數學教師 12

張老師 T5 新竹市立某國中 數學教師 7

張役男 T6 新竹市立某國中 數學專長 台師大畢

註:本研究中,提及參與活動的老師皆以代號 T 表示,依本表序編號為 T1~T6。

2. 國中七年級數學課程教材

本研究教材採用 97 年教育部發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網要」為課程目標 所自編之教材、課本及公開使用的數位資源(詳細內容,請見附錄 A),為教學主要 內涵,運用 Moodle 數位教學平台再設計課程並進行教學。

3. Moodle 數位教學平台

本研究是由研究者透過 Moodle 數位教學平台,在課前提供課程相關數位資源、多 媒體教材,讓學生課前預習及自我探索;課中,藉由 Q5 重點的教學模式,將預習 的數位資源及多媒體教材所呈現的學習內容作為課室的連結,利用小組討論及活 動,達成學習的目標;課後,根據平台提供的分組分享、作業、討論區的系統功能,

將學生學習歷程的結果、心得感想作為教學評量的指標之一。

4. 量性問卷

(1)數學學習態度問卷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學學習態度調查問卷,是摘取台科大黃國楨教授所整理提供 已被使用頻繁的學習活動問卷。問卷題目的類別向度分為:學習態度、學習動 機、個人自我效能、群體自我效能、對於學習模式的滿意度、認知負荷、科技 接受度等七大類別。本研究的問卷共分成三部分:「分組合作學習」對七年級數 學教學狀況調查表(前測)、「分組合作學習」對七年級數學教學狀況調查表(後 測) 、「數位分組合作學習」對七年級數學教學狀況調查表(後測),如附錄 B1、

B2、B3。

為了探討學生在接受傳統教學和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後,在學習態度、學習動 機、個人自我效能、群體自我效能是否有所差異,所以在附錄 B1、B2 的問卷 中,相同的部分是將這四大指標的題目內容設計完全一致,再利用 PASW 的相 依樣本 t 檢定的方法來觀察。不同的地方是附錄 B2 的問卷在相對應的指標多加 設計了開放式問題,希望能得到更細膩的資訊。也增加了「學習模式滿意度」

的量表,用來瞭解學生接受分組合作學習後,對此學習模式是否滿意。

後,是否在學習認知負荷有所差異,所以分別在附錄 B2、B3 的問卷中都設計 了題目內容一致的「學習認知負荷」量表。最後,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學生在 接受數位資源後,對數位科技的接受度。因此在附錄 B3 問卷中,放入了「科技 接受度」的量表,以做測試。

(2)數學定期評量

在認知上所使用的測驗評量是採用研究者所服務學校之七年級數學教師聯合命 題的數學定期評量(如附錄 C),由 102 學年度上學期三次定期考、下學期二次定 期考,共五次評量結果。

5. 質性工具:

本研究除量性問卷以外,會使用其他質性的成效評量工具來記錄成效(如附錄 D)。

質性的過程評量或成效評量紀錄,可呈現出本研究及學校在執行學校計劃的過程中 的動力過程,以及量性問卷測量不到的內涵,具備特殊性與多樣性。大致分成以下 幾項:

(1)學生學習單 (2)學生學習成果

(3)訪談大綱或心得感想、心得報告 (4)其他:如會議紀錄

圖 8 行動研究蒐集資料類型舉例論

資料來源:仿自教育研究法(P514),王文科,王智宏,2012,五南。

6. PASW 統計分析軟體:

本研究將依數據不同情況,利用 PASW 進行統計分析。其使用之方法將會於第五章 各節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