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

2.1 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S. Vygotsky,1896~1934),在他最主要而且也是最早英 譯的著作《思想與語言》(Vygotsky, 1962)一書中,被後人歸納了「維果茨基認知發展理 論」的三點重要的因素:

2.1.1 社會文化是影響認知發展的要素

Vygotsky 認為人從嬰兒出生的自然人,逐漸變至成年的社會人,個體始終生活在人 的社會中,必然受到社會的文化、語言、風俗、宗教、習慣、制度、行為規範等薰陶與 影響,成為一個符合於當地社會文化要求的成員。

如此看來,兒童的認知發展,無異是在社會學習的歷程中進行的。因此改善兒童的 社會環境,自將有助於兒童的認知發展 (張春興,2004) 。

所以在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論中,強調個體認知的改變,乃是個體經由與他人互動 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中又以「社會文化脈絡」與「社會性互動」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

雖然 Vygotsky 強調社會文化經驗對個體認知思考改變的重要性,但卻忽略個體在生物層 面的議題,乃美中不足之處;而相關研究對兒童如何內化社會經驗,至今仍不清楚 (蔡 啟達,2012) 。

2.1.2 認知思維與語言發展有密切關係

Vygotsky 曾設計實驗情境,使兒童在有目的的活動中接受挑戰,發生違規犯錯,甚 至遇到學習上的挫折,藉以觀察挫折情境對兒童的影響。結果發現兒童面對類似的挫折 情境時,經常進行「為自己而說」的「自我對話」過程,Vygotsky 將其稱之為「私語」

(private speech),以有別於皮亞傑的「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

Vygotsky 將兒童的「私語」(private speech),視為調和其思維與行動,從而助益其 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利於促進兒童心智思考的發展;不僅可以藉此舒解其情緒,更

重要的是能助益其心智發展。

2.1.3 從實際發展水平延至可能發展區

Vygotsky 所提出的「近側發展區(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概念,指的 是當兒童以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實際認知發展水準(獨立的表現水準)」與經由同儕、

成人或教師的協助下所達到的「潛在認知發展水準(接受協助的表現水準)」,兩種水準之 間的一段差距,則稱為該兒童的近側發展區(ZPD),如圖1。

圖 1 近側發展區示意圖

Vygotsky 認為兒童的學習與成長,如果家長、教師或知識豐富的他人,能與兒童進 行「合作對話」或「協助學習一些其他能力以外的事物」,則有助兒童將其對話的特徵 內化,加速兒童思維的建構和行動,藉此得到新的學習與成長。

「當兒童不知道或不清楚如何做時,父母、教師、成人或經驗豐富的他人,提供直 接的刺激、引導、回應或協助,可有效促進兒童認知學習與思考的發展」,則這種給予 兒童協助的行為作用,正是 Vygotsky 提出的「鷹架作用」(scaffolding)。將「鷹架作用」

應用在認知發展與教學相關上,便是 Vygotsky 所提出著名的「鷹架學習理論」(scaffolding learning theory),如圖 2。

圖 2 鷹架作用和近側發展區關係圖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得到從維果茨基的觀點,看到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如果 能夠營造一種「社會性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私語」的閱讀及自白 時間,再安排時時可以「鷹架」的安心協助,將會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方式。這樣的教 學設計與活動內容,將會是本研究最中心的思維。而本研究所採行的「分組合作學習」

教學與學習方式,則非常符合以上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的要素和優點。

然而,現在數位的時代蓬勃發展,如今的學子所運用的學習資源愈趨多元,教師的 觀點及教學資源也該與時俱進。若將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加上「數位資源」這要 素加以討論,也許能夠為教育環境現場帶來一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