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下背痛已成為象徵現代人高度緊張繁忙的一種症候群,雖不會影響到自身安 危,但卻會著實的降低生活品質。然而,下背痛並非是一個醫學名詞,有些人會 使用下背痛症候群(low back pain syndrome)來表示,大致的位置在軀幹背部之 腰帶上下,由脊椎往兩側延伸,未到達身體側面的那一部位。只要在這個部位感 受到所有的酸、緊、痛等不適症狀,都屬於下背痛(胡新實,1998)。

下背痛(low back pain),是人類常見疾病。雖然不會引起死亡,但會嚴重 影響人的生活品質(陳怡如,2000)。影響人類主要原因為罹患率和再發率都很 高,且容易形成慢性病(丁如真,2002;黃湘棉,2004)。下背痛除了盛行高以 外,一年內再復發率約為 20%(黃湘棉,2004)。下背痛依年齡分布在青少年下背 痛之盛行率為 18%到 35%(丁賢偉,2003),25 歲到 60 歲之間為高峰(孫明輝,

2004),並隨年紀增加。

下背痛雖不比癌症致死危險,但對一般人影響至鉅,疼痛症狀經常是多樣化 且常呈現間斷性的發作,在站或坐姿時會加劇,而平臥時疼痛會減輕。下背痛雖 然不會要人命,但長期的腰痠背痛無意識形同精神及肉體上的折磨,尤其會造成 情緒上的低落、降低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進而影響到平常的日常生活。

故本節從造成下背痛之原因,再從下背痛的治療方法來探討,並為本研究之 參考依據。

一、下背痛的定義

背部的解剖構造有表皮、脂肪、肌膜、肌肉、脊椎、血管及神經,若因某些 原因,如使用過度、外傷、感染或腫瘤而造成這些構造的損傷則會產生疼痛的症 狀,當侷限於腰薦部時就會產生下背痛;而依照下背痛症狀持續的時間分為急性

16

(少於 6 週)、亞急性(6 至 12 週) 及慢性(超過 12 週)(賴彥妙、賴世偉、劉秋 松,2007)。急性下背痛指發作後症狀出現不超過 3 個月,通常原因很明確,有 80%-90%急性病患會自動復原,但復發率也相當高;慢性下背痛指發作後症狀持 續 3 個月以上,往往由隱約部舒適的感覺逐漸轉變成明顯劇烈疼痛感,過程可達 數年,且沒有可明確指出導致之原因(謝霖芬,2005)。

本研究下背痛定義為下背發生疼痛,下背範圍包括後背肋骨以下,腰板腰椎 兩側延伸至臀部,合併或不合併神經症狀,而神經症狀包含下肢的酸、麻和無力。

在這些範圍內感覺酸、緊、痛和僵直等不舒服症狀都應屬下背痛(胡新寶,1998)。

二、下背痛的成因與症狀

通常發生下背痛的受傷族群是常搬運東西、久站久坐、常彎曲(如身體彎曲 抱小孩之影響,而引發疼痛)以及上課症候群(如座椅高低度之影響,而引發疼痛),

另外過度疲勞(如肌肉受疲勞之影響,而引發疼痛)和運動強度不當造成運動傷害 等。嚴重受傷時傷患可能感到腰部有「嘎達」響聲,隨即出現劇烈腰痛,疼痛呈 持續性、侷限性。而患者都能準確指出疼痛部位,傷重者則完全不能活動,當翻 身、起床、咳嗽、深呼吸時疼痛感覺都會加劇(顏振國,1996)。

謝霖芬(2005)指出雖然引起下背痛的病因很多,但分析起來,95%以上都 是屬於「一般性」或「良性」的下背痛,其特徵是除下背痛之外, 病人看起來 好好的,沒有發燒、倦怠或體重減輕的現象,胃口也很好。疼痛部位侷限於腰薦 椎、臀部及大腿,且疼痛性質是屬於機械性疼痛。所位機械性疼痛性質事指疼痛 與身體的活動,如站、坐、運動等有關,且其症狀會隨時改變。曾雅莉(2006)

也依照下背痛的成因,分類如下:

17

(一)非特殊性因素(nonspecific factors)

非特殊性下背痛造成的原因不明確,如姿勢不良、長時間工作、處於壓 力的環境之下、活動量不足及生活緊張所帶來的肌肉緊繃,都是現代人下背 痛常見的原因。

(二)特殊性因素(specific factors)

可以找出背痛的原因,包括脊椎的病理變化如:骨折、腫瘤、感染、 馬 尾症候群(cauda equine syndrome),其它如腹部或骨盆腔的病變也會使疼 痛轉移到下背部(Margareta,2002)。

(三)機械性因素(mechanical factors)

指腰部軟組織與結構受到不正確或成受過度外力所導致的症狀,常見的 傷害包括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韌帶扭傷(ligament sprain)、椎間盤 突出(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HIVD)、腰椎退化性關節炎(lumbar spine osteoarthritis)及坐骨神經痛(sciatica)。

綜合以上文獻,瞭解造成下背痛原因多樣也較為複雜,由此可知,現代人下 背痛的原因通常都是因為姿勢動作的不正確或缺乏運動所造成的(賴彥妙、賴世 偉、劉秋松,2007);而生理因素是引起下背痛的主要關鍵,心理因素則是惡化 下背痛的殺手,當缺乏運動時也會使肌肉失去力量,如果腰部和背部的肌肉都沒 有力量時,則無法有效的固定腰椎,無法支撐,因此加強驅幹肌肉的力量和改善 姿勢不良,對於預防下背痛是很重要的(楊建志,2010)。本研究藉由身心動作教 育課程,結合生理與心理因素進而改善下背疼痛或許值得讓人試為一探的方法。

18 三、下背痛的治療方法

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背痛,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愈早治療,效果愈好。輕度脊 椎部位拉傷或經前期緊張誘發的下背痛自然可以緩解,無須特別治療。至於體位 不對稱所誘發的下背痛,即可調整體就好。脊椎側彎的部分 可以以增強腰部及 背部的肌肉訓練、脊椎矯正支架、外科手術,或合併以上各種措施來治療。僵直 性脊椎炎的治療目的則是緩解症狀、控制疼痛與預防畸形。透過文獻的查證,整 彙出以下治療下背痛之方法:

(一)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含有非類固醇發炎藥物、鴉片類治療藥物、肌肉鬆弛劑、

外用貼布或藥膏、外用藥膏等以上藥物,做為下背部疼痛治療。

(二)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如增加腰椎穩定度(張曉均,2011),除了可以訓練大肌群 及肌耐力,也可以訓練幾諄爭邊小肌肉群的穩定性。電療:如經皮神經肌肉 電刺激(TENS)可減輕疼痛麻木的感覺,而干擾波可使肌肉放鬆、改善肌肉痙 攣現象(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復健科,2012)

(三)運動療法

慢性下背痛患者只要以減低疼痛、減輕椎間盤的壓力,提高腰椎與身體 軀幹肌群的支撐力量為主,訓練背肌及柔軟度將可以預防下背痛發生(王秀 華,1999),背肌肌力運動有:趴姿,雙手往後身直拉緊(可手握毛巾或彈力 帶)吸氣,將上半身抬起,維持 5 到 10 秒,慢慢吐氣回到趴姿。

19

曾雅莉(2011)指出 12 週改良式彼拉提斯和心運動訓練(王嬿婷,2010;

張曉均,2011)可以改善下背痛患者之日常生活功能與降低疼痛程度。90%

下背痛患者,以保守治療即可改善疼痛程度,常健保守治療有藥物治療,物 理治療,中醫(推拿按摩、氣功、針灸、穴道治療)等等(陳律文,2001;謝 麗貞,2001)。相關資料也顯示下背痛可經由改善生活習慣而減輕或預防,

如運動強化肌肉力量,為持理想健康體重和維持良好姿勢減少風險,學習正 確且省力的搬重物技巧,睡在較硬的床鋪,坐在支持性比較好的椅子和穿適 合且支撐較佳的鞋子等等,都有助於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 Melodie(2005)。

四、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得知,下背痛是一種常見的病症,然而罹患下背痛的比率已嚴 然到不可忽視地步,不僅年齡層有逐漸下降之情形,因文明所帶來的後遺症,在 當然之急情況下,積極預防下背痛,且改善下背痛情形是目前所要探討研究的課 題。以往的下背痛治療方式,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等這些由外而內的療 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有別以往之治療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疼痛的改善 是有效的,對此第三節將所要探討有關於身心動作教育之相關文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