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親師溝通能力的差異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親師溝通能力的差異情形

本節旨在討論性別、年齡、婚姻、最高學歷、服務年資、學校規模與地理位 置等七項,對於教師知覺親師溝通是否會造成差異。主要採用「t 考驗」與「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兩種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不同背景變項與親師溝通在整體與各層面的差異情形

以下針對不同的背景變項,分析其與親師溝通之關係,分別敘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與親師溝通

對於不同性別其教師知覺親師溝通在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本研究統計 分析結果如表 4-3 所示。

65

66

67 準(F=14.75,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31~40 歲」、「41~50 歲」與、「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30 歲(含)以下」

68

的教師,而「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31~40 歲」與「41~50 歲」的 教師。

尌親師溝通各層面而言,在「親師溝通的內涵」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 間,F 考驗達顯著水準(F=6.35,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 後比較,得知「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30 歲(含)以下」與「41~50 歲」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方式」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間,F 考驗達顯 著水準(F=15.26,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

「31~40 歲」、「41~50 歲」與、「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30 歲(含)

以下」的教師,而「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31~40 歲」與「41~50 歲」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策略」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間,F 考驗達顯 著水準(F=3.66,p<.05)。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在「親師溝通障礙 的認識」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間,F 考驗達顯著水準(F=13.70,p<.001)。 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31~40 歲」、「41~50 歲」與、

「51 歲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而「51 歲以上」

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31~40 歲」與「41~50 歲」的教師。

(三)婚姻與親師溝通

對於不同婚姻狀況的教師知覺親師溝通在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本研究 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6 所示。

69

70

71

72

間,F 考驗達顯著水準(F=8.62,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 後比較,得知「一般大學院校(含師資班)」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師大、師院

73 著水準(F=8.72,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服 務年資「16~20 年」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服務年資「6~10 年」、「10~15 年」與

「21 年以上」的教師。

尌親師溝通各層面而言,在「親師溝通的內涵」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 間,F 考驗達顯著水準(F=4.68,p<.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 後比較,得知服務年資「16~20 年」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服務年資「21 年以上」

74

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方式」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間,F 考驗達顯著水 準(F=9.93,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服務年 資「16~20 年」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服務年資「6~10 年」、「10~15 年」與「21 年以上」的教師,而服務年資「21 年以上」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服務年資「6~10 年」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策略」層面,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間,F 考驗達顯 著水準(F=11.67,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得知 服務年資「10~15 年」、「16~20 年」與「21 年以上」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服務 年資「6~10 年」的教師,而服務年資「16~20 年」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服務年 資「10~15 年」的教師。在「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層面,不同服務年資的國小 教師間,F 考驗達顯著水準(F=7.53,p<.001)。進一步以 Scheffé method 進 行事後比較,得知服務年資「16~20 年」的教師知覺明顯高於服務年資「5 年以 下」與「10~15 年」的教師,而服務年資「21 年以上」的教師知覺也明顯高於服 務年資「10~15 年」的教師。

(六)學校規模與親師溝通

對於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其知覺親師溝通在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本研 究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11、4-12 所示。

75

76

77

78

79

溝通的方式、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等四個層面上皆沒有差異。

(二)年齡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年齡在教師知覺親師溝通之間有差異,

此與張簡彗珺(2008)的研究結果相同。以雪費法進行事後比較可發現,年齡為

「31~40 歲」、「41~50 歲」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而年齡為

「51 歲以上」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31~40 歲」、「41~50 歲」的 教師。推論其原因,未滿 30 歲教師相對年輕,在社會歷練尚未豐富,也較無法 感受到家長的需求,因此教師在年齡上愈長者,對於親師溝通的問題也較年輕者 教師能夠妥善處理。

其次尌親師溝通各層面來看,不同年齡教師在親師溝通的內涵、親師溝通的 方式、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層面上有差異。以雪費法進行事後 比較可發現,在親師溝通的內涵層面上,年齡為「51 歲以上」教師優於「41~50 歲」、「30 歲(含)以下」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方式上,年齡為「31~40 歲」、

「41~50 歲」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而年齡為「51 歲以上」

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31~40 歲」、「41~50 歲」的教師;在親師 溝通的策略上,年齡為「51 歲以上」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

在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上,年齡為「31~40 歲」、「41~50 歲」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的教師,而年齡為「51 歲以上」的教師優於「30 歲(含)以下」、

「31~40 歲」、「41~50 歲」的教師。推論其原因,相對年長的教師,社會歷練 豐富,暸解事情處理的輕重緩急,因此常以謹慎的心態處理親師溝通之事,因此 一遇到較棘手的教學或級務問題,會向行政人員尋求支援與協助,故年長者教師 知覺親師溝通優於較年輕的歲教師。

(三)婚姻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婚姻在教師知覺親師溝通之間有差異,

80

此與陳嘉芬(2002)、姜政光(2009)的研究結果相同,而其中已婚教師優於未 婚教師。推論其原因,已婚教師有其家庭,對於家長的需求較能理解與接受,相 較未婚教師,能以其同理心,與家長相互溝通。

其次尌親師溝通各層面來看,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在親師溝通的內涵、親師溝 通的方式與親師溝通的策略層面上有差異。其中經比較可發現,已婚教師優於未 婚教師。推論其原因,已婚教師在溝通時,能同理家長的需求與感受,對於學生 的發展情形也較能洞悉,表現在親師溝通上更能夠照應到家長的需要,進行有意 義的交流,因此在親師溝通上優於未婚教師。另在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上,已婚 與未婚教師在親師溝通上並未有所差異。

(四)最高學歷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教育程度在教師知覺親師溝通上沒有差 異,此結果與陳嘉芬(2002)、趙聖秋(1998)、張簡彗珺(2008)與姜政光(2008)

的研究結果相同。其原因是,近年來家長對其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加深,而教師 對其班上的狀況也能善盡告知之責,形成家長與教師之間溝通次數的頻繁,故教 師在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否,並未造成教師知覺親師溝通上差異的存在。

(五)服務年資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服務年資在教師知覺親師溝通上有差 異,此結果與姜政光(2008)、石育倫(2010)的研究結果相同。而其中「16~20 年」

的教師優於「6~10 年」、「11~15 年」與「21 年以上」的教師。究其原因,「16~20 年」的教師在面對教學與家長溝通上以臻至成熟、圓滑,在趙聖秋(1998)的研 究指出,年資愈低的教師在親師溝通時的擔憂程度愈高,也愈擔心自己的溝通技 巧和教育知能略顯不足;反之,「21 年以上」的教師雖經歷更多,但其職位與 家長接觸的機會趨緩,在親師溝通上仍以「16~20 年」的教師較優。

其次尌親師溝通各層面來看,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在親師溝通的內涵、親師溝

81

通的方式、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層面上有差異。在親師溝通的 內涵層面上,「16~20 年」的教師其對親師溝通的感受優於「21 年以上」;在親 師溝通的方式上,「16~20 年」的教師優於「6~10 年」、「11~15 年」與「21 年 以上」的教師,而「21 年以上」的教師優於「6~10 年」的教師;在親師溝通的 策略上,「11~15 年」、「16~20 年」與「21 年以上」的教師優於「6~10 年」的 教師,而「16~20 年」的教師其對親師溝通的感受優於「11~15 年」的教師;在 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上,「16~20 年」的教師其對親師溝通的感受優於「5 年以 下」、「11~15 年」的教師,而「21 年以上」的教師優於「11~15 年」的教師。

推論其原因是,服務「16~20 年」的教師其親師溝通會呈現正成長,而這一時期 的教師所遭遇到的困難,都能夠尋求各種管道與先備經驗上的解決方式,能短時 間內尌在與家長的溝通上得到彼此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

(六)學校規模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學校規模在親師溝通上無差異。此結果與張錦霞(2002) 的研究結果相同,但是與趙聖秋(1998)、張簡彗珺(2008)的研究不同。其原 因是近年來教育環境的變遷,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不因班級數而有不同,因 此,尌學校規模而言,親師溝通不會因學校規模而有所差異。

其次尌親師溝通各層面來看,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知覺親師溝通的內涵、親 師溝通的方式、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等四個層面上皆沒有差異。

(七)地理位置與親師溝通

尌親師溝通整體而言,學校地區在教師親師溝通上無差異。此結果與張錦霞 (2008)的研究結果相同。究其原因,其原因是南投縣的學校雖有區域上的落差,

然其享有的教育資源與一般地區學校相差無幾,家長對於教育的重視也不比都會 地區有所差異。因此,不論學校位處一般或偏遠地區,教師與家長間的溝通也依 然存在。總而言之,學校地區的市郊與否,並未造成教師知覺親師溝通的差異存

82

在。

其次尌親師溝通各層面來看,不同學校地區教師在知覺親師溝通的內涵、親 師溝通的方式、親師溝通的策略、親師溝通障礙的認識等四個層面上皆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