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相 關的名詞作解釋與界定,再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動 機與研究目的、待答問題、重要名詞解釋、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從實習教師到正式成為獨當一面的老師一路走來,到如今還記得輔導老師的 種種提點,特別是要注意到與家長溝通這一環節,而今也從這幾年來擔任導師的 過程中,瞭解到在教好學生之前,必先瞭解其成長與家庭的問題,這需要仰賴親 師之間的溝通,一方面讓教師能提供協助,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學習無虞,並感受 到教師的激勵與關懷,對教師的教學有相當的助益。以下分尌研究動機與目的來 說明。

一、研究動機

在當今社會中,雖然資訊與科技已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但 是人際關係與溝通的能力卻是豐富個人生活與協助事業成功的關鍵助力。根據鈴 木健二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來自個人專業知能與技術經 驗,卻高達百分之八十五來自人際關係的良窳(林傑斌譯,1989),此一事實,

改變了傳統上將人際關係視為一種內化的人性美德,而強調溝通是一種人人必頇 學習的技術、知能。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在校學習主要的指導者,而家長是學生課後 學習重要的輔導者,此二者皆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他人。教師的溝通能力,除了師 生間教學溝通外,教師在教學上還需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張德銳、王淑俐、高紅 瑛、賴志峰、李俊達、黃柏翔、吳美金、梁靜珊、蔡美錦、楊麗華、蕭淑瑞、鄧

2

美珠、楊士賢、詹燕、余瑞陽、施博惠(2005)認為,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教師順 利進行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而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促進教師的人際關係與專業 工作的推動。而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能力是一個優秀教師必備的通用能力(王淑 俐,2004;饒見維,1996)。班級是學校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在學校學習主 要的場所,教師是班級中的專業領導者,活動的經營者,教師的人際關係經營更 是推動一切班級、行政與親師事務的基礎則有助於教師解決日常許多教學問題與 輔導問題,因此,本研究希望瞭解當年國民小學親師溝通的現況,此為本研究動 機之一。

教師在教育環境裡佔了極重要的地位,其最重要的工作即是教學。教師的教 學大致上包含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部分,在目前教育人員在職訓練中,也有 極大多數探討著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與輔助器材,其目的在於讓教師教學能夠更 有效;在學生方面,學生能否獲得適當的教育,得到良好的學習、增進生活適應 力,其關鍵也在於教師本身。黃政傑(1997)指出,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

有良好的專業態度、豐富的知識及優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成 果。陳木金(1997)也認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講求教學方法、熟悉教材和激 勵關懷學生,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追求最好的教 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因此,如何達到有效教學的要求,實是現今教師 首要之務,有效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重視績效,以追求更好的教學成效,近 年來各國也在力求對教師教學效能的提升,期盼透過對教師師資水準的提升,達 到對教學效能有所增進的目的。故為瞭解當前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現況的重要 性,則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每個學校之間地理環境位置的不同、學校規模的大小與組織成員之間其差異 狀況或大或小,即使是同一所學校,彼此成員之間也會因為性別、年資、職務與 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影響其表現。在性別上,女童的語言發展優於男童,成年之後,

3

女性的語言則比較精緻,表達清楚,男性則偏向思考,善於具條理的語言,此一 差異是否造成不同性別的教師在親師溝通與教師教學效能時的表現有所不同?

在年資上,教學需要經年累月的累積經驗,教學年資是否會影響教師在教學效能 上的表現?年資越久的教師,是否在親師溝通上已累積許多待人處事的經歷,而 能夠駕輕尌熟地經營親師之間的關係?在職務上,教師是否會因為擔任不同職務 而影響其在親師溝通的表現,或是對教師教學效能產生影響?最後則是在教師教 育程度上,教育程度高的教師,是否代表其在教學技巧上、理論上接觸過更多的 資訊,習得較一般教師教學所需的知識和技巧,而對其教學效能表現更優秀?另 一方面,教育程度高的教師是否也會因為瞭解教育趨勢,對於學生個別差異的瞭 解更為企盼,而致力於親師溝通的表現上?然而,在歷年研究中,已有陳嘉芬

(2003)、林鳳婷(2010)兩篇相關論文,前者為量化研究,後者為質性研究。

前者一方面研究時間為十年前,於現今親師溝通之情形為何可待後續研究,另一 方面在有效問卷上有所不足,且在問卷設計上可再詳細審慎,對於研究結果才能 具有代表性。後者僅適用於研究者之國中,無法推估至整個區域,且在親師溝通 對教學效能影響的方面上,並無詳細說明,故本研究亟想透過不同背景狀況之間 的分析與比較,來瞭解國民小學教師親師溝通與教師教學效能表現是否有所差 異,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教育趨勢的改變,讓許多家長對於學校教育有更多的關懷,教師不能單純地 只教好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更需要積極地善用溝通能力,來共同解決問題與獲取 更多資訊。在封閉的年代裡,常常遇到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僅僅重視由上而下的 教學模式與管教方式,閉鎖在自己班級內,對於外界的溝通則常忽略也不積極;

而現今多元開放的年代中,則是以彼此互相對話,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而教 師若是能夠在人際往來時,對彼此互敬互重,接納他人意見,將有助於良性的互 動與理解,因此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的發生。在教室內,溝通良好的教

4

師,讓師生關係達到和諧的氣氛,也能夠做為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學習;在教室 外,組織成員間或親師之間相互的良性溝通,清楚地表達並能夠接納彼此的意 見,讓彼此有良好的互動。故教師在增進學生學習成效之時,必頇先維持良好的 人際關係,瞭解學生、家長的需要,努力為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相信教師若是 逃避和家長互動與溝通,會產生諸多不良的後果,也沒有教師可以在溝通不良、

親師關係不佳的狀況下,還能有效率地教學與促進學生的學習。

教師在積極加強親師之間的溝通,藉此瞭解學生、家長的需要,再發揮其個 人教學專業能力。相信在其教學成效提升後,受到家長的肯定後,在親師之間的 溝通會有更良好的促進,有助於其在教學與親師溝通上兩者互利提升。研究者想 探討具有良好的親師溝通能力的教師,是否在其教學效能上有較高的效能?親師 溝通與教師教學效能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二、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四項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是在透過國民小學教師的親師溝通與教 師教學效能的現況,以分析國民小學親師溝通與教師教學效能的現況與關係,期 能提供教育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相關研究之參考。故本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如 下:

一、瞭解國民小學教師親師溝通的現況。

二、瞭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的現況。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在親師溝通能力的差異情形。

四、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的差異情形。

五、探究國民小學教師親師溝通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間的相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