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不均度指標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富趨於平均分配。有關前段財富集中度先升後降的情況,作者認為並不是屬於顧 志耐曲線的過程。11而在 1981 年財富集中度上升之反轉,對 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6) 所提出的:20 世紀因人口增加與社會的民主化產生財富集中度 下降,產生疑慮。

第二節 不均度指標

有關不均度的指標,包括吉尼係數、大島指數及其他等的指標,被廣泛地被 運用在分析所得分配之研究上,以下為各指標之應用文獻,指標之分類與介紹將 於第三章部分來詳述。

首先,最常被使用的指標為吉尼係數:

陳慧圈 (1997) 雖在其文章最後探討財富分配,不過其整體研究主要是以 1977 年至 1994 年主計總處之家庭收支調查年度報告來觀察所得分配的趨勢並與 臺灣產業結構及勞動移轉情形來做連結。以吉尼係數進行因素分解,探討各種家 庭所得來源對所得分配不均度的影響大小及臺灣政府之賦稅收入與移轉支出政 策上效果,得出薪資所得是影響分配最重要的因素,而產業結構的變化會透過部 門所得使得所得分配惡化,而政府移轉政策實施後確實對於所得重分配是有效的。

吳慧瑛 (1998)則為了解臺灣家庭人口規模對所得分配不均的影響而對吉尼係數 分解,發現隨著家戶內的就業人口平均年齡增加,甚至增加老年人口,即家戶結 構的老化,以及社會之各家戶間的儲蓄行為差異擴大時,所得分配將會惡化。

另外,有些研究是針對各地區的所得不均度來探討,Kim (2003) 採用 1995 年的韓國家戶追蹤研究 (Korean Household Panel Study, KHPS) 資料,針對 4,500

11 顧志耐曲線 (Kuznets Curve , KC),又名「倒 U 假說」,由 194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 西 蒙.顧志耐 (Simon Kuznets) 所提出:一國的國民貧富差距隨經濟成長所形成的倒 U 型曲 線。在經濟發展之初,當國民人均所得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貧富差距將先逐漸擴大 惡化。而當經濟水準持續提高後,貧富差距則隨之改善、降低,以達到較公平的所得分 配。當到達倒 U 型曲線的頂點時,代表一國的經濟發展重點從效率轉為公平。能否改善貧 富差距,越過倒 U 型曲線的頂點,是一個國家能否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躍居高收入國家的 關鍵。而多數學者也應用於探討財富分配。

http://chrisinvestmentessay.blogspot.tw/2013/09/kuznets-curve.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戶家庭來分析韓國 1993 年以來之所得分配不均情形,並詳細探討不均之來源因 素,利用吉尼係數來加以分解,結果發現地理邊界因素對不均度的影響甚大(其 吉尼係數為 0.315,佔總指標數值的 67.96%),其中首爾市區與其餘地區所得差 異為重要影響因子(其吉尼係數為 0.234,佔邊界因素數值的一半),另外首爾市 區域與其次級區域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效果(其吉尼係數為 0.101,佔邊界因素數值 的二分之三)。

李心慧 (2004) 針對臺北市的 12 個行政區使用 1998 年至 2002 年臺北市綜 所稅申報核定檔分別計算出各區之所得分配吉尼係數數值,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 之市內所得分配吉尼係數值在 0.6060 至 0.6347 的範圍,又以 2000 年之平均可支 配所得 483,558 元為標準,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與中正區區內每戶可支配所 得高於標準值,而另外的八個行政區數值則皆低於標準,其中又屬萬華區的每戶 可支配所得最低。

而陳芷苓 (2008) 深入分析所得分配不均情形對福利支出的影響性,使用臺 灣 1994 年至 2006 年之 7 個市與 16 個縣的資料進行實證分析,以各縣市社會福 利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與各縣市吉尼係數衡量所得分配不均度作為模型變量。實 證結果支持所得分配不均度對社會福利支出為負向的影響。

陳森隆 (2013) 則利用 1998 年至 2005 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原始資料計 算出各臺灣縣市的吉尼係數來探討所得稅之有效稅率與所得分配不均之關聯性,

其研究結果並不顯著,表示提高有效稅率並無法改善所得分配。又變數中唯一顯 著可知的是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與所得分配不均度呈現正向關係,即平均可支配 所得愈高,所得愈分配不均。且根據其文章可了解臺灣縣市所得分配狀況為:北 部的所得分配較為平均,愈南部與東部的縣市其分配不均程度愈高。另外,文章 中分析不均度趨勢後,發現 2001 年為臺灣景氣最差的一年,且當年度的所得分 配狀況最差,而認為景氣好壞也是影響不均度指標高低之原因。

一些研究者除使用吉尼係數外,還搭配其他指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曹添旺 (1996) 對於 1980 年至 1993 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不均情形進行分析,

使用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作為因素分解標的,發現薪資所得的不均度數值大大影 響到整體家庭所得的不均狀況。另外高所得家庭之資本利得累積以及工資差異擴 大也是影響所得分配不均的原因。

謝博明 (2006) 利用行政院主計總處 1980 年、1990 年以及 2000 年家庭收支 調查資料計算出吉尼係數與阿金森指標作為所得分配不均度之指標,來與住宅消 費分配進行比較。有關住宅權屬之部分可分成四種:有貸款自有家庭、無貸款自 有家庭、租屋家庭以及借住與配住。研究中,可支配所得的部分利用上述四種權 屬性質來分析所得不均度。最終結果可了解到臺灣 1980 年至 2000 年這 20 年終 所得分配惡化,不管使用吉尼係數或是阿金森指標皆是相同趨勢。而關於住宅權 屬方面,租屋家庭多屬於低所得者,無貸款自有住宅性質的家庭中貧富差距有擴 大的趨勢,又在高低所得家庭間,政府的福利資源分配並不平均,即雖然政府針 對貸款者進行補貼,然而真正需要補貼者是低收入之租屋者與無貸款自有住宅者,

因而政府必須對此要積極改善發放對象之政策。而在所得分配惡化的這二十年,

住宅消費水準差距縮小,即住宅消費分配改善,且住宅居住品質是正向提升。

簡雅惠 (2007) 利用 1996 年至 2002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 查報告資料探討臺灣地區城鄉所得分配不均度趨勢與計算社會保險的所得重分 配效果。以吉尼係數與變異係數作為不均度指標,研究發現,臺灣地區自 1996 年後無論是區分城市、城鎮與鄉村或整體所得分配效果上的吉尼係數均有逐漸縮 小的趨勢,表示政府對於平均所得分配之政策有效。在社會保險政策效果上,除 吉尼係數在都市地區顯示有效外,吉尼係數在城鎮與鄉村及變異係數在所有的結 果皆無顯著效果,表示實施社會保險並未達成所得重分配。

鍾穎 (2010) 是以臺灣各縣市情況經過調整後來衡量捐贈與所得分配不均 度之間的關係,利用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資料且使用吉尼係數與所得倍數差距作 為不均度指標,可知在臺灣的捐贈數量和所得分配不均度是呈現正向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使用超過兩種指標的研究則有:

洪明皇與鄭文輝 (2009) 同時計算吉尼係數、阿金森指標、P90/P10 指標與 大島指數12四種不均度指標。以 1979 年至 2005 年的家庭收支調查資料分析發現 到各庭所得與考慮經濟資源生產能力及消費需求下的均等值13兩者對經濟福利之 不均度和分布狀況是有影響的,然使用主計公布的可支配所得數字是有高估經濟 福利不均度的現象。Dickey (2001) 為了解英國國內各區域發展程度差異是否影 響國內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而分析 1975 年至 1996 年的個人所得資料,不均度研 究指標使用變異係數均值、共變異係數之單調轉換、吉尼係數與泰爾指數共四種。

結果顯示區域發展之差異確實對於所得分配不均度會造成影響。

另有研究不使用吉尼係數:

Jao (2000) 以大島指數針對 1980 年至 1996 年臺灣稅前稅後以及移轉支出、

保險補助下之家庭所得分配效果。研究可知三種政策工具皆對於所得重分配是正 向影響的,能夠改善所得不均的問題。Orton (2005) 比較在 2002 年至 2003 年英 國預算案中宣布增加國民保險稅率以及地方稅收改革前後對社會所得分配的改 善成效,以所得倍數差距作為衡量依據,可知其政策的實施是有效果的。許聖章 (2007) 與石曜合、陸怡蕙等人 (2013) 則皆利用 P90/P50 指標對於農業家戶所得 分配來做就研究。前者探討臺灣在加入 WTO 後對農業家戶與非農業家戶的影響,

結果發現農業家戶所得分配相對非農業家戶其不均度是擴大的,主要是農業家戶 之高所得部分的不均度上升所導致的整體分配變化。而後者利用 1979 年至 2008 年的農業家戶高低所得不均度資料同樣推論出高所得者之間的不均度增加影響 整個農業家戶所得分配。

12 其公式定義為前後 10%平均所得的比值,與本文定義的不同。

13 考量家戶人口數與組成的差異,所採用的調整因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