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財富分配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內外文獻中有許多寫著「財富分配」的相關研究,然而細看內容可知有些 學者是利用「所得」加以探討的,而非實際使用「財富」。以下針對實際使用「財 富」作為研究對象之文獻來做介紹。國內探討財富分配的文章,學者們多是以行 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國富調查進行分析。然而此調查數據其統計數值皆為全國總 數,在個人財產數值部分是以全國總數除以全國家戶數及戶數中之人口數,惟在 歷年的資料,僅 1989 年為真正辦理全面性國富調查,係針對全國各經濟活動部 門生產性資產進行存量統計,其中在 1991 年辦理家庭部門資產調查,完成家庭 財產結構及分配統計,而後來基於成本效益、人力負荷及財富資料敏感性等因素 而終止了年度調查計畫, 使得後續年度之資料是依蒐集國內外文獻所建立各部 門資本存量統計制度而來的,可能出現偏誤的情況,因此持續使用國富統計調查 資料並無法確實了解實際財富分配的變化。可知由於財富衡量上之困難與政府調 查資料的不公開,使得歷年來大都僅就所得分配的不均度來探討貧富差距,而真 正就財富來衡量實際貧富不均程度的研究並不多,又根據 Lerman 與 Mikesell (1988) 所述,所得與財富的相關度僅 0.5,因而另以財富的角度做研究是有其必 要性的。

以下的文獻,討論有關財富分配研究及關於所得分配不均度指標使用的介紹,

另外,關於國外學者使用遺產申報資料搭配財產乘數法(estate multiplier method / technique)來觀看財富的集中度之文獻,由於本研究資料限制,無法實際使用此乘 數法,詳細介紹請參考附錄 A。

第一節 財富分配文獻

關於我國財富分配的實證分析,可分為使用 1991 年主計總處家庭部門之國 富調查資料與使用家庭收支調查兩種不同數據的研究。

利用「國富調查」資料的有以下研究:

宋欽增 (1993) 針對資產的部分來進行分析,可發現家庭資產累積與臺灣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人之儲蓄習慣有關,而與繼承之連結性小 ; 另外房地產價格與所得增加的幅度, 在比較之下是呈現飆漲的情況,因而視其為家庭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之一。觀察 家庭持有金融資產的狀況,了解到富有程度與金融資產持有比例是呈現正向關係。

在家庭所得差距上,其倍數大約是 4 至 5 倍左右,若加上金融性與非金融性資產 在進行計算,則其倍數數值上升至 16 倍左右,差距甚大,因此可知要觀察貧富 差距並不可僅以所得分配狀況來評估的。而比較臺灣與其他先進國家之財富分配 情形,可知臺灣財富集中度相對來說並不高。

黃旭明 (1994) 對於所得分配與財富分配之貧富差距數值比較,同時探討儲 蓄分配狀況,利用吉尼係數顯示所得分配、財富分配以及儲蓄分配之值分別為 0.31, 0.47 與 0.49,顯示財富分配的貧富不均程度較大;又其文章也提及本國財 富狀況較其他國家均勻分配。不同的是,其研究另外針對家計負責人之職業對所 得與財富分配之影響來做分析,結果可知後者分配所受影響大於前者。

毛維凌 (1994) 使用臺灣地區國富調查資料,針對財富分配之理論爭議:跨 代移轉假說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hypothesis) 與生命週期假說8 (Life cycle hypothesis) 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支持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基礎。另外經研究 可知住宅的確是家庭累積財富的目標,且在其移轉上,使用 Logit model 驗證出 若戶長之年齡愈大、教育程度愈高且居住於都市又處於房貸壓力者,則接受移轉 的機率愈高,因此了解到都市地區的高房價提高代間移轉的可能性。

另有些學者則是利用「家庭收支調查」資料來做研究數據:

黃建中 (1994) 針對 1982 年至 1992 年的臺北市財富狀況進行分析,先針對 每戶家庭資產淨額與其他縣市進行比較,可知臺北市之值為高雄市的 2 倍、臺灣 省的 2.3 倍,然臺北市資產的集中度高使得財富不均度高於其他城市,經深入探

8 用來解釋人一生的財務規劃,每個階段(單身、結婚、生小孩、退休等)皆有不同目的,像

是針對自己與家人之風險防範、累積財富、有效管理財富、確保退休生活所需、過世前財 產分配等。其圖示之橫軸為年齡,縱軸為財富,其形狀近趨倒 U 型,財富至快退休時達到 高峰。

http://www.downing-st.com/resources/wealth-accumulation-life-cycle.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究發現由於房地產的價格變化,造成臺北市住民持有自有住宅與否,會影響市民 之間財富的差距。

洪偉倫 (2007) 使用行政院主計總處 1988 至 2005 年「家庭收支調查」的資 料,來分析婚姻地位對財富的擁有影響程度,以迴歸模型以及符合重複性橫斷面 設計之趨勢分析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將婚姻地位區分為已婚、未婚、離婚以及寡 居四類,以觀察婚姻地位的差異如何影響財富的擁有以及變化趨勢,且考慮性別 的差異以及家中有無未成年子女對於財富擁有的影響。研究發現:單身者之財富 相對已婚者、離婚女性之財富相對已婚女性兩種皆是前者較少。又當家中有未成 年子女時則已婚者其擁有的財富會有較少之情況。未婚女性與已婚女性財富差距、

寡居者與已婚者財富差距以及離婚女性與已婚女性財富差距皆有逐年縮小的趨 勢。而寡居女性與已婚女性擁有的財富差異並不明顯。

陳慧圈 (1997) 則同時使用國富調查及 1977 年至 1994 年的家庭收支調查資 料:利用前者部分資料初步描繪出臺灣財富分配之狀況,同時搭配後者之臺灣省 資料來做實證分析,並與所得分配來進行趨勢比較,發現財富分配不若所得分配 有長期不均的情形,僅是 1985 年至 1990 年有財富分配惡化之狀況。

另外有些國內外研究者並非使用實證分析,而是利用模型設定來做研究:

Bouchaud 與 Mezard (2000) 以一個簡單經濟模型下來進行分析,在模型之 其他條件皆均等的限制下,交易行為能促進財富分配的平均度。,因此認為順利 的交易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財富分配的不均度。

Silver, Slud 與 Takamoto (2002) 初始假設模型為均勻的財富分配,而又假設 在異質偏好且偏好有週期性的變化下,最終財富分配狀況將由均勻轉為不均。其 中當偏好變異愈大,使得財富差異也愈大。而與其研究假設相反之文章:李太龍、

潘士遠 (2014) 利用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財富分配不均將導致經濟績效不良 之原因。模型假設最初財富分配很不均、政治投資成本很高以及信貸市場很不完 善,結果顯示可以進行政治投資的個體很少,使得政治市場的競爭就微弱,導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在位的政治精英就能制定經濟政策來剝削其他階級(中產階級),造成財富分配不 均加劇且經濟嚴重扭曲、損害經濟發展。因此財富分配狀況、社會階層結構和經 濟績效之長期演進是取決於初始的財富分配、政治投資成本和信貸市場完善程度。

另外以生命循環模型來做財富研究的文章有:Gokhale, Kotlikoff, Sefton 與 Weale (2001) 以及 Heer (2001)。前者以各種因素所產生的財富分配狀況進行模 擬,來與 1995 年的美國消費金融調查(Surveys of Consumer Finances, SCF)資料相 比,可知技術差異、生育能力差異、壽命長短之不確定性以及報酬差異與所得稅 率之累進此五個因素可能導致財富分配不均。後者則考慮跨期的財富移轉與不完 全市場及借貸上的限制,其研究結果認為遺產的繼承並不是影響財富分配不均的 主因,又課徵遺產稅將改善分配不均度。而國內蔡文松 (2004) 先針對臺灣與美 國財富狀況進行比較,認為房地產與遺贈是影響臺灣財富分配的因素,後以 2005 年 Fang Yang 所提出的生命循環模型為主軸,在考慮跨代移轉與房地產消費下,

進行模型適度修正:效用函數改採配適財富分配效果較佳的固定相對風險趨避 (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 CRRA) 之耐久財效用函數,以及考量到教育程度 差異所帶來的時間偏好差異。最終修改後的模型將更能在財富分配解釋上更加完 善。

王俊傑 (2012) 利用演化式賽局 (Evolutionary Game)9中的囚犯困境模擬出 社會經濟行為互動的模型,加入人際網路之無尺度特性,10以人際網路連結度高 低不同的策略來觀看對財富分配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出連結度的提升對於財富 的累積為正相關。而深入探討窮人、中產階級以及富人三個群組,當窮人與富人 連結度增加時,將使得窮人財富增加,卻導致中產階級變相對貧窮,窮人與中產 階級組成互換。又在窮人中每五人組成一組,彼此建立連結,將能使吉尼係數數

9 指的是為了解理性個體間合作與否的研究方法,與一般賽局之差異點為強調時間的推

移。演進式賽局中通常使用的情境有囚犯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以及剷雪 (Snowdrift) 兩種,前者傾向互相背叛,後者則是互相合作。

10 社會整體財富的 90%集中在少數 5%的人手中,呈現伯瑞圖長尾分布又稱冪次律 (Power la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值降低,即財富分配不均度改善,證明尤努斯 (Muhammad Yunus) 的微型貸款之 策略正確。

其他國外的財富分配研究則有以下:

McKinley and Wang (1992) 為了解各家庭所持有房屋與其他資產狀況所形成 的財富分配,利用 1988 年中國 10,258 個鄉村家庭的調查資料來做研究。發現對 於財富分配之不均度解釋以房屋持有之解釋力最大,其原因在於房屋價格遠高於 其它資產。

Bauer and Mason (1992) 整理舊有的日本所得與財富分配相關研究,針對日 本財富分配狀況進行分析,可知分配之不均度自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下降,然在 1980 年代時由於經濟泡沫化而轉為上升。又有關財富分配在二戰後愈趨均勻之

Bauer and Mason (1992) 整理舊有的日本所得與財富分配相關研究,針對日 本財富分配狀況進行分析,可知分配之不均度自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下降,然在 1980 年代時由於經濟泡沫化而轉為上升。又有關財富分配在二戰後愈趨均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