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財富分配之探討─遺產申報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財富分配之探討─遺產申報實證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財政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國樑. 博士. 我國財富分配之探討─遺產申報實證研究 治. 政. 大. The 立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Taiwan:. ‧ 國. 學.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estate tax return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榆婕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四月.

(2) 謝辭 由於對稅務資料的不熟悉,研究所修課兩年後,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完成論文, 能做出一本完全屬於自己的著作,是那麼地有成就感且是最初所無法想像的。 為了能夠完成一篇自己滿意的作品,寫作論文期間經歷題目的更換、申請口 試、放棄口試及再次申請口試,特別謝謝國樑老師接受再多花一學年的時間指導 我,也常常關心我的近況。謝謝兩位口試委員王肇蘭老師與黃勢璋老師,能夠有 耐心地把我厚厚的論文瀏覽過並提出建議。 很慶幸自己在碩二上選修連賢明老師的計量經濟學而接觸到統計軟體. 政 治 大 時間幫我檢視我的論文並給予建議,感謝韋君在畢業後還時不時地關心我的論文 立 STATA,對其有初步的了解並能進一步使用以做出論文成果。感謝以儒與昀錚花. ‧ 國. 學. 進度,感謝斯婷在口試當天特地來學校幫忙、感謝學弟大開、家銘替我解答資料 處理上的一些問題,以及感謝助教珮妤不厭其煩地替我解答口試申報流程如何進. ‧. 行。也感謝其他曾經教導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們。. sit. y. Nat. 最後,最重要的是要謝謝我的家人,接受我多花一年的學費延畢寫論文,讓. al. er. io. 我近半年都待在家裡,不只我自己緊張害怕,也讓你們擔心了,特別是爸爸,還. v. n. 像老師般地幫我修改論文辭句,這段難熬的時間即將渡過,再次感謝。. Ch. engchi. i n U. 林榆婕. 謹誌. 中華民國一○六年四月.

(3) 摘要 世界各國隨著經濟的成長,國民所得的提高,基於公平正義原則,為避免造 成社會問題,對於國內財富與所得的不均自然就開始關注與討論,臺灣也不例外。 在貧富差距研究方面,可從所得分配與財富分配著手,然財富與所得兩者存在著 差異性,所得的累積成為財富,因此真正的貧富不均問題應由財富分配來探討。 在國內因資料限制之下,近幾年來的研究大都偏向以所得分配進行分析不均的情 況。 本研究以臺灣之遺產申報資料作為衡量分析財富分配之情形,以學界所最常. 政 治 大. 使用的吉尼係數 (the Gini coefficient) 作為比較基準,並佐以對數標準差 (the. 立. standard deviation of logarithms)、泰爾指數 (the Theil index)、阿金森指標 (the. ‧ 國. 學. AtkinSon index)、大島指數 (the Oshima index)、P80/P20 (the P80/P20 index) 及羅 倫茲曲線 (the Lorenz curve) 等不均度指標。實證結果顯示 2001 年至 2014 年財. ‧. 富分配之吉尼係數皆高於政府公布所得分配之值,在此期間平均值為 0.728,屬. Nat. sit. y. 高度不均,前 1%、5%、10%與 20%的最富者所持有財富比例之平均分別為. n. al. er. io. 23.545%、44.846%、58.431%與 74.558%,不過在 2013 年起不均度有持續下降的. i n U. v. 現象。從各縣市稅源來看,遺產總額多集中在都市地區,以臺北市最高,新北市. Ch. engchi. 次之,而東部地區臺東縣、花蓮縣最低,呈現城鄉差距的財富不均。以上指標分 析各類申報財產之不均度,其結果顯示投資項目的不均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土地、 銀行存款及房屋。再以遺產申報資料與瑞士信貸使用中華統計資訊網之金融與非 金融資產對臺灣人民財富狀況分析相比,結果發現其不均度的吉尼係數與本研究 相近,且財富分布情形亦與本研究趨於一致。. 關鍵字:遺產申報、不均度指標、財富分配.

(4) Abstract On account of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domestic weal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naturally began to draw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Due to lack of data, most of the research in Taiwan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wealth and income, and the real problem of the rich and the poor should be discuss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by a sample of estate tax return data from Fiscal Information Agency. The Gini coefficient, which is the most. 政 治 大 several other index are立 used, such a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ogarithms, the Theil. commonly used inequality index in academia, is used as a benchmark. As comparison,. ‧ 國. 學. Index, the AtkinSon Index, the Oshima Index, the P80/P20 and the Lorenz curv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wealth distribution from 2001 to 2014,. ‧. averaging 0.728, is higher tha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s highly unequal. The. sit. y. Nat. share of top 1%, 5%, 10% and 20% wealth-holders is respectively about 24%, 45%,. n. al. er. io. 58% and 75%. Judging local taxation, the estat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urban areas.. i n U. v. Taipei City followed by New Taipei City is the highest, while the eastern region. Ch. engchi. (Taitung County, Hualien County) is the lowest. Besides, the auther also analyzes the inequality of assets, which investment is the most uneven, followed by land, deposits and housing. The results of wealth inequality in this thesis are similar to the study done by Credit Suisse, using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assets in Taiwan from China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Key words: estate tax return, inequality index,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財富分配文獻 ................................................................................... 7 第二節 不均度指標 ..................................................................................... 13 第三節 小結................................................................................................ 17. 治 政 大 第一節 不均度指標之介紹 .......................................................................... 18 立 .............................................................................. 26 第二節 不均指標之選定.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8. ‧ 國. 學. 第三節 小結................................................................................................ 2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估計結果 ................................................................................. 29. ‧. 資料分析 ........................................................................................ 29 估計值 ............................................................................................ 35 實證結果 ........................................................................................ 53 小結................................................................................................ 54.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章 全球財富之比較分析 ................................................................................. 55. n. al. i n U. v. 第一節 各國財富分配情形 .......................................................................... 56 第二節 與瑞士信貸《全球財富報告》臺灣財富分配比較 ............................ 64 第三節 小結................................................................................................ 67. Ch. engchi.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6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6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70 參考文獻 ..................................................................................................................... 72 附錄一:財產乘數法 ................................................................................................. 79 附錄二:死亡率 ......................................................................................................... 89 附錄三:遺產總額與各財產合併分析 ..................................................................... 97. I.

(6) 表目 表 4- 1 表 4- 2 表 4- 3 表 4- 4 表 4- 5 表 4- 6. 遺產稅申報資料 .............................................................................. 30 遺產總額財產資料 .......................................................................... 32 各縣市平均稅源概況 ....................................................................... 34 遺產總額不均度指標 ....................................................................... 36 最富有者之財富比例 ....................................................................... 39 土地不均度指標 .............................................................................. 41. 表 4- 7 房屋不均度指標 .............................................................................. 42 表 4- 8 銀行存款不均度指標 ....................................................................... 43 表 4- 9 投資不均度指標 .............................................................................. 44 表 4- 10 轄區稅源動產不均度指標 ................................................................ 46 表 4- 11 轄區稅源不動產不均度指標 ............................................................ 47 表 4- 12 轄區總稅源財產總額不均度指標 ..................................................... 48 表 4- 13 所得分配與財富分配吉尼係數 ........................................................ 51 表 5- 1 2016 年世界及八國財富分配情形 .................................................... 63 表 5- 2 遺產總額分配情形 .......................................................................... 65.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我國死亡概況 ................................................................................. 89 男女人口數與性別比 ...................................................................... 90 男女死亡人數及年齡 ...................................................................... 91 男女死亡率與財產乘數................................................................... 92 我國人口組成概況 .......................................................................... 93 我國死亡人口組成概況................................................................... 94 我國各年齡層之死亡率與財產乘數 ................................................. 95 各縣市之粗死亡率 .......................................................................... 96 合併後之總遺產不均度指標 ........................................................... 98. 表 C- 2 表 C- 3 表 C- 4 表 C- 5. 合併後之 2001 年至 2014 年土地不均度指標 .................................. 99 合併後房屋不均度指標................................................................. 100 合併後銀行存款不均度指標 ......................................................... 101 合併後投資不均度指標................................................................. 102. ‧. 表 B- 1 表 B- 2 表 B- 3 表 B- 4 表 B- 5 表 B- 6 表 B- 7 表 B- 8 表 C- 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圖目 羅倫茲曲線 ............................................................................... 19 總遺產趨勢圖 ........................................................................... 30 各年度遺產總額最大值 ............................................................. 31 平均每人遺產總額趨勢圖 ......................................................... 31 財產檔案件數量趨勢圖 ............................................................. 32 遺產總額之對數標準差 ............................................................. 37. 圖 3- 1 圖 4- 1 圖 4- 2 圖 4- 3 圖 4- 4 圖 4- 5. 圖 4- 6 遺產總額之三項不均度指標 ...................................................... 37 圖 4- 7 遺產總額之大島指數................................................................. 37 圖 4- 8 遺產總額之 P80/P20 .................................................................. 38 圖 4- 9 2014 年遺產總額之羅倫茲曲線 ................................................. 38 圖 4- 10 最富有者之財富比例趨勢 ......................................................... 40 圖 4- 11 各財產吉尼係數 ........................................................................ 45 圖 4- 12 各財產大島指數 ........................................................................ 45 圖 4- 13 轄區稅源吉尼係數 .................................................................... 49 圖 4- 14 轄區稅源大島指數 .................................................................... 49.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y. sit. n. al. er. io. 圖 5- 8 圖 5- 9 圖 5- 10 圖 5- 11 圖 5- 12 圖 5- 13 圖 5- 14 圖 C- 1 圖 C- 2. 所得分配吉尼係數趨勢圖 ......................................................... 52 財富分配吉尼係數趨勢圖 ......................................................... 52 世界財富分配情況 .................................................................... 55 美國人民財富分配 .................................................................... 56 中國人民財富分配 .................................................................... 57 日本人民財富分配 .................................................................... 58 瑞士人民財富分配 .................................................................... 59 新加坡人民財富分配................................................................. 60 臺灣人民財富分配 .................................................................... 61. Nat. 圖 4- 15 圖 4- 16 圖 5- 1 圖 5- 2 圖 5- 3 圖 5- 4 圖 5- 5 圖 5- 6 圖 5- 7. Ch. engchi. i n U. v. 澳洲人民財富分配 .................................................................... 62 南非人民財富分配 .................................................................... 63 臺灣遺產總額分配比例 ............................................................. 65 2010 年臺灣財富分配結果比較 ................................................. 66 2011 年臺灣財富分配結果比較 ................................................. 66 2013 年臺灣財富分配結果比較 ................................................. 66 2014 年臺灣財富分配結果比較 ................................................. 67 合併後總額與各財產吉尼係數 ................................................. 103 合併後總額與各財產大島指數 ................................................. 103. II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對世界各國而言,國家經濟之成長皆是首要推進的目標,而經濟發展後所累 積出的財富以及其分配狀況也是世界各國所關注的議題。根據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Publikationen)《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內容指出全球的財 富自 2000 年以來持續呈現上升的趨勢,關於各國財富實質年成長率數字,以近 16 年來的平均成長率來看,中國成長率達 5.3%,屬於全球最高;挪威則次之, 成長率為 4.8%;第三則是馬來西亞,有 4.7%的成長率;而我國成長率為 4.4%, 排名第六。. 立. 政 治 大. 另外有關世界財富的分配情形,依據 2009 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全球前 1%、. ‧ 國. 學. 5%以及 10%的財富擁有者持有的財富占全球財富的比例有 45%、75%以及 85% 之多,而最貧窮的 50%人口卻僅擁有不到 1%的財富,顯示出世界財富的不均性,. ‧. 且近年來富有者持有比例持續上升,在 2016 年已是 50.8%、77.7%、89.1%,因. y. Nat. n. al. er. io. 富差距更被認為是維持公平正義重要的施政之一。. sit. 而貧富不均的問題不斷地被探討,尤其對發展至一定程度的國家,要改善社會貧. i n U. v.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遵循 OECD 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 BLI). Ch. engchi. 所公布的國民幸福指數之衡量指標中,「所得與財富」是滿足個人基本生活需求 與提升其品質的重要要素,而被列入評斷的標準內。因此想要使得人們能夠享受 既幸福又不失公平的生活,瞭解一國所得與財富分配狀況是有其重要性。 在所得分配與財富分配存在差異下,前者於國內外皆有許多研究加以探討, 而後者在國外已有多位重量級的學者相繼出書討論其分配不均的情形,如美國經 濟專家史迪格里茲 (Joseph E. Stiglitz, 2012/2013) 的《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 對立的金權結構》(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 以及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2012/2013) 的《文明的代價》 (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Reawakening American Virtue and Prosperity),還有法國 1.

(9) 著名學者托瑪.皮凱提 (Thomas Piketty, 2013/2014) 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與其恩師:英國經濟 學家安東尼‧阿特金森 (Anthony B. Atkinson, 2015/2015) 的《扭轉貧富不均》 (Inequality-What Can be Done?) 等。 上述著作皆是探討社會貧富不均的成因與解決之道:學者認為薪資對大多數 人來說是重要的所得來源,在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下導致失業與薪資降低,是社 會分配不均的主因。又有關政府施政政策,可能是政府在利益團體關說下所產生 的,將使得政治淪為服務利益團體及某些人追逐個人財富和權力的工具。為解決. 政 治 大 導正市場機制與政府的權能,降低財富過度集中的情形,若不解決分配不均問題 立. 貧富問題,專家們認為應從政治、經濟及稅賦等面向改革來恢復社會公平與機會,. 將危害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 國. 學. 反觀臺灣因資料缺乏,就質與量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財富分配不均的議. ‧. 題受到全球關注下,臺灣國內學者也該加緊腳步,針對財富分配情況進行分析,. sit. y. Nat. 提供我國的貧富差距狀況有更清晰的呈現。. io. al. er. 第二節 研究動機. v. n. 當多數人說:物價漲,薪水沒漲,必須要縮減開支時,仍然有很多人在高檔. Ch. engchi. i n U. 百貨消費;當媒體說臺灣處於均貧的狀態時,為什麼還是有人買得起國外進口的 名牌包呢?而在臺灣近十年的財富與平均每人國富淨額增加的情況下,一般人卻 並沒有感覺較富有,林建甫 (2014) 認為主因是資產價值增加,其中土地及房屋 因現值調升增值合計超過六成,若涵蓋其他國內外資產增值更高達八成,這正是 凸顯出財富分配懸殊及世代正義的問題。 臺灣的貧富差距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在此問題的分析上,可由兩種層面來探 討:一是所得分配,二是財富分配。大多數的研究者多是以所得分配呈現臺灣的 貧富狀況,且在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近幾年所提出的年度施政計畫中,「改善 所得分配,建構均富共享社會」一直是跨機關單位的施政目標之一,可知我國政 2.

(10) 府對於貧富問題上是針對所得的重分配的方式來著手。然而,以所得分配的不均 度所衡量出來的結果,真的能實在地反應出貧富不均的結果嗎? 個人的富有程度並不該只依衡量每年所得來評估,除了所得儲蓄所演變的存 款外,還可能持有其他所得累積出的各項資產,例如土地、房屋、股票、債券等 等,因此計算財富分配應會比所得分配更能了解貧富差距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1被多數研究者認為是所得平均分配的概念,然而,有關 所得與財富,臺灣的許多所得與財富學術研究中對於兩個名詞常常相互代換,但 其實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對於所得及財富的差異必須釐清。其差異是,財富是. 政 治 大 供勞動市場之生產要素之相對獲取的酬勞所計算出的流量。因此若僅以所得流量 立 由所得等各類資產所累積至某一時點得出的一存量,而所得則是在某段時間因提. 是無法真正衡量一個人的真實財富。. ‧ 國. 學. 一般來說財富分配與所得分配所計算出的值會是前者較有不均的現象,以陳. ‧. 慧圈 (1997) 的研究顯示:所得分配之吉尼係數大約落在 0.28 至 0.32 的區間;. y. Nat. 財富分配之值則約是 0.52 至 0.63 的範圍內。又依 Joseph E. Stiglitz (2011) 其文. er. io. sit. 章所寫到的:在美國,前 1%的有錢人口持有四分之一(即 25%)的全國所得,以 及 40%的全國財富。2由前述可知,想了解更確切的貧富不均程度必須觀察財富. al. n. v i n 分配。而根據非政府組織樂施會 全世界的財富分配 C h (Oxfam) 的研究報告指出, engchi U 3. 不均程度不斷擴大,如今全球 1%最富人口的財富可抵其餘 99%人口財富的總和。 皮凱提 (Thomas Piketty) 在 2014 年來臺演講時就已談及多數國家已是財富 世襲的情況,有錢人下一代更有錢,財富更趨集中,而窮人則更窮。另外根據經 濟學家 Didier Jacobs 之研究指出,全球億萬富翁其財富中,有 50%是來自於繼承 1認為當大家都是一樣貧困的,就沒有競爭的問題,就能達到社會和平的境界,因此主張財. 富進行平均分配。又因為以財富平均分配來分析較能符合實際情況而使得此說法被沿用至 今。 2 Written by Joseph E. Stiglitz & Illustrations by Stephen Doyle (MAY 2011) “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 Vanity Fair’s Hive . http://www.vanityfair.com/news/2011/05/top-one-percent-201105 3 其組織成立目的:為建立一個沒有貧窮問題的公平正義世界,而欲針對非正義的貧窮議題 之永久性的解決辦法提供幫助。https://www.oxfam.org/en/our-purpose-and-beliefs 3.

(11) 或是擁有親信身分而得以獲取財富,另外的 15%財富則是靠獨佔所產生的。因此 若放任此問題而不進行積極作為,貧富差距將是不斷地擴大。4 臺灣所擁有的分配面統計極為匱乏,且皆是所得分配統計,尚無財富分配統 計。而國外學者早已紛紛針對財富分配進行研究,而臺灣針對此部分的研究甚少。 又在這些不多的財富分配探討文獻中,學者們多是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國富 調查進行分析。而依據國富統計,財富的定義,其項目包括非金融性以及金融性 資產淨額兩大部分,其中非金融性資產淨額由房地產及家庭生活設備兩項所組成; 金融性資產淨額為金融性資產項目:現金與活期性存款、定期性存款及外匯存款、. 政 治 大 融性負債:貸款、其他國內金融性負債而得出。又金融性資產淨額包含國內與國 立. 有價證券、5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其他國內金融性資產6共五種減去金. 外兩部分。. ‧ 國. 學. 然而此一調查數據仍有其粗略性與不完整,因其統計數值皆為全國總數,而. ‧. 個人財產數值則為全國總數除以全國家戶數及戶數中人口數,且有關歷年資料,. y. Nat. 除了在 1989 年真正辦理全面性國富調查,進行全國各經濟活動部門生產性資產. er. io. sit. 存量統計,及於 1991 年辦理家庭部門資產調查,完成家庭財產結構及分配統計 外,其後年度由於基於成本效益、人力負荷及財富資料敏感性等因素而終止了年. al. n. v i n 度調查計畫,使得後續年度之資料是依蒐集國內外文獻所建立各部門資本存量統 Ch engchi U. 計制度而來,可能導致偏誤的問題出現。. 另外,201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Angus Deaton),認為經濟 學應研究個體的情形,而非只關注總體的平均數,7因此使用國富統計調查資料 並不足以詳細了解實際財富分配的情況,且因財富衡量上之困難與政府調查資料 的不公開,臺灣歷年來大都僅就所得分配的不均度來探討貧富差距,而真正以財. 4 https://www.oxfam.org/en/research/extreme-wealth-not-merited 5 包括政府債券、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券、共同基金、上市上櫃公司股權及其他企業權益。 6 其細項有附條件交易、非金融部門放款、短期票券、應收應付款及其他債權債務淨額。 7 中時社論-行政院應支持辦理財富分配統計(2015 年 10 月 23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3000022-260202 4.

(12) 富來衡量貧富不均程度的研究並不多。.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以每人遺產稅稅基來探討財富分配的不均情形,其資料樣本屬於隨 機抽樣,由於死亡為生命必然的過程,無人得以倖免,因此,以「死亡」作為抽 樣機制,避免了研究者資料選擇上的偏誤 (sample selection bias; self-selection bias)。另外,我國遺產及贈與稅法有關遺產稅之申報,規定死亡時遺有財產者, 不論應稅與否,納稅義務人皆應依法辦理遺產稅申報,而申報之主要內容,即為 死亡人之全部財產(遺產總額)。再者,為求稅收之保全,我國遺產及贈與稅法規. 政 治 大 者,祭出刑責處分,則是更強化以遺產稅申報資料作為財富分配研究的適當性。 立. 定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分割遺產、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並對違反此規定. ‧ 國. 學. 而由於被繼承者在生前可能會進行移轉規劃而被課徵贈與稅,然而此部分較為複 雜,有回推上的偏誤可能,因此先以遺產稅稅基做為分配推估基礎。. ‧. 雖然根據 Piketty and Zucman (2015),認為繼承及遺產稅申報資料向來就是. sit. y. Nat. 研究財富分配的最主要依據,然而繼承及遺產稅申報資料僅有固定時間點死亡者. al. er. io. 之財富資料,因此若要了解社會整體之財富分配情形,則須進行調整。而調整方. v. n. 法依據 Mallet (1908), Mallet and Strutt (1915) 及 Stamp (1919) 等建議以死亡時. Ch. engchi. i n U. 之財富,根據所屬年齡及財富組死亡率之倒數作為權數,用以推算社會全體之財 富分配情形,稱為「財產乘數法」 (estate multiplier method),並為 Lampman (1962), Atkinson and Harrison (1978) 及 Kopczuk and Saez (2004) 等研究所採用。為瞭解 我國財富分配之情形,利用已取得之我國遺產稅申報資料來做相同處理。 本研究欲嘗試以死亡人口乘上死亡率倒數來推現有生存者以估計出臺灣整 體的財富分配情形,使用最常用的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來判斷不均度的情形,並 搭配其他相關指標:對數標準差、泰爾指數、阿金森指標與 P80/20 進行比較; 此外,倘觀察一國所得分配之不均度,除了利用不均度的指標外,其指標之歷年 變化趨勢也是值得注意的。 5.

(13) 本文接續章節如下:第二章為文獻回顧,先匯集財富分配的相關探討以及簡 單介紹財產乘數,並彙整在研究所得分配不均度上使用的各式指標之文獻;第三 章為各式不均度指標之使用,再敘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四章為資料分析 與估計結果,並與臺灣所得分配比較;第五章依財富分配狀況與瑞士信貸的《全 球財富報告》之臺灣分配及全球財富之比較分析;最後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國內外文獻中有許多寫著「財富分配」的相關研究,然而細看內容可知有些 學者是利用「所得」加以探討的,而非實際使用「財富」 。以下針對實際使用「財 富」作為研究對象之文獻來做介紹。國內探討財富分配的文章,學者們多是以行 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國富調查進行分析。然而此調查數據其統計數值皆為全國總 數,在個人財產數值部分是以全國總數除以全國家戶數及戶數中之人口數,惟在 歷年的資料,僅 1989 年為真正辦理全面性國富調查,係針對全國各經濟活動部 門生產性資產進行存量統計,其中在 1991 年辦理家庭部門資產調查,完成家庭. 政 治 大 而終止了年度調查計畫, 立 使得後續年度之資料是依蒐集國內外文獻所建立各部 財產結構及分配統計,而後來基於成本效益、人力負荷及財富資料敏感性等因素. ‧ 國. 學. 門資本存量統計制度而來的,可能出現偏誤的情況,因此持續使用國富統計調查 資料並無法確實了解實際財富分配的變化。可知由於財富衡量上之困難與政府調. ‧. 查資料的不公開,使得歷年來大都僅就所得分配的不均度來探討貧富差距,而真. sit. y. Nat. 正就財富來衡量實際貧富不均程度的研究並不多,又根據 Lerman 與 Mikesell. al. n. 要性的。. er. io. (1988) 所述,所得與財富的相關度僅 0.5,因而另以財富的角度做研究是有其必. Ch. engchi. i n U. v. 以下的文獻,討論有關財富分配研究及關於所得分配不均度指標使用的介紹, 另外,關於國外學者使用遺產申報資料搭配財產乘數法(estate multiplier method / technique)來觀看財富的集中度之文獻,由於本研究資料限制,無法實際使用此乘 數法,詳細介紹請參考附錄 A。. 第一節 財富分配文獻 關於我國財富分配的實證分析,可分為使用 1991 年主計總處家庭部門之國 富調查資料與使用家庭收支調查兩種不同數據的研究。 利用「國富調查」資料的有以下研究: 宋欽增 (1993) 針對資產的部分來進行分析,可發現家庭資產累積與臺灣國 7.

(15) 人之儲蓄習慣有關,而與繼承之連結性小 ; 另外房地產價格與所得增加的幅度, 在比較之下是呈現飆漲的情況,因而視其為家庭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之一。觀察 家庭持有金融資產的狀況,了解到富有程度與金融資產持有比例是呈現正向關係。 在家庭所得差距上,其倍數大約是 4 至 5 倍左右,若加上金融性與非金融性資產 在進行計算,則其倍數數值上升至 16 倍左右,差距甚大,因此可知要觀察貧富 差距並不可僅以所得分配狀況來評估的。而比較臺灣與其他先進國家之財富分配 情形,可知臺灣財富集中度相對來說並不高。 黃旭明 (1994) 對於所得分配與財富分配之貧富差距數值比較,同時探討儲. 政 治 大 0.31, 0.47 與 0.49,顯示財富分配的貧富不均程度較大;又其文章也提及本國財 立. 蓄分配狀況,利用吉尼係數顯示所得分配、財富分配以及儲蓄分配之值分別為. 富狀況較其他國家均勻分配。不同的是,其研究另外針對家計負責人之職業對所. ‧ 國. 學. 得與財富分配之影響來做分析,結果可知後者分配所受影響大於前者。. ‧. 毛維凌 (1994) 使用臺灣地區國富調查資料,針對財富分配之理論爭議:跨. y. Nat. 代移轉假說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hypothesis) 與生命週期假說8 (Life cycle. er. io. sit. hypothesis) 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支持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基礎。另外經研究 可知住宅的確是家庭累積財富的目標,且在其移轉上,使用 Logit model 驗證出. al. n. v i n 若戶長之年齡愈大、教育程度愈高且居住於都市又處於房貸壓力者,則接受移轉 Ch engchi U 的機率愈高,因此了解到都市地區的高房價提高代間移轉的可能性。 另有些學者則是利用「家庭收支調查」資料來做研究數據:. 黃建中 (1994) 針對 1982 年至 1992 年的臺北市財富狀況進行分析,先針對 每戶家庭資產淨額與其他縣市進行比較,可知臺北市之值為高雄市的 2 倍、臺灣 省的 2.3 倍,然臺北市資產的集中度高使得財富不均度高於其他城市,經深入探. 用來解釋人一生的財務規劃,每個階段(單身、結婚、生小孩、退休等)皆有不同目的,像 是針對自己與家人之風險防範、累積財富、有效管理財富、確保退休生活所需、過世前財 產分配等。其圖示之橫軸為年齡,縱軸為財富,其形狀近趨倒 U 型,財富至快退休時達到 高峰。 http://www.downing-st.com/resources/wealth-accumulation-life-cycle.html. 8. 8.

(16) 究發現由於房地產的價格變化,造成臺北市住民持有自有住宅與否,會影響市民 之間財富的差距。 洪偉倫 (2007) 使用行政院主計總處 1988 至 2005 年「家庭收支調查」的資 料,來分析婚姻地位對財富的擁有影響程度,以迴歸模型以及符合重複性橫斷面 設計之趨勢分析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將婚姻地位區分為已婚、未婚、離婚以及寡 居四類,以觀察婚姻地位的差異如何影響財富的擁有以及變化趨勢,且考慮性別 的差異以及家中有無未成年子女對於財富擁有的影響。研究發現:單身者之財富 相對已婚者、離婚女性之財富相對已婚女性兩種皆是前者較少。又當家中有未成. 政 治 大 寡居者與已婚者財富差距以及離婚女性與已婚女性財富差距皆有逐年縮小的趨 立. 年子女時則已婚者其擁有的財富會有較少之情況。未婚女性與已婚女性財富差距、. 勢。而寡居女性與已婚女性擁有的財富差異並不明顯。. ‧ 國. 學. 陳慧圈 (1997) 則同時使用國富調查及 1977 年至 1994 年的家庭收支調查資. ‧. 料:利用前者部分資料初步描繪出臺灣財富分配之狀況,同時搭配後者之臺灣省. y. Nat. 資料來做實證分析,並與所得分配來進行趨勢比較,發現財富分配不若所得分配. er. io. sit. 有長期不均的情形,僅是 1985 年至 1990 年有財富分配惡化之狀況。 另外有些國內外研究者並非使用實證分析,而是利用模型設定來做研究:. al. n. v i n Bouchaud 與 Mezard C (2000) 以一個簡單經濟模型下來進行分析,在模型之 hengchi U. 其他條件皆均等的限制下,交易行為能促進財富分配的平均度。,因此認為順利 的交易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財富分配的不均度。. Silver, Slud 與 Takamoto (2002) 初始假設模型為均勻的財富分配,而又假設 在異質偏好且偏好有週期性的變化下,最終財富分配狀況將由均勻轉為不均。其 中當偏好變異愈大,使得財富差異也愈大。而與其研究假設相反之文章:李太龍、 潘士遠 (2014) 利用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財富分配不均將導致經濟績效不良 之原因。模型假設最初財富分配很不均、政治投資成本很高以及信貸市場很不完 善,結果顯示可以進行政治投資的個體很少,使得政治市場的競爭就微弱,導致 9.

(17) 在位的政治精英就能制定經濟政策來剝削其他階級(中產階級),造成財富分配不 均加劇且經濟嚴重扭曲、損害經濟發展。因此財富分配狀況、社會階層結構和經 濟績效之長期演進是取決於初始的財富分配、政治投資成本和信貸市場完善程度。 另外以生命循環模型來做財富研究的文章有:Gokhale, Kotlikoff, Sefton 與 Weale (2001) 以及 Heer (2001)。前者以各種因素所產生的財富分配狀況進行模 擬,來與 1995 年的美國消費金融調查(Surveys of Consumer Finances, SCF)資料相 比,可知技術差異、生育能力差異、壽命長短之不確定性以及報酬差異與所得稅 率之累進此五個因素可能導致財富分配不均。後者則考慮跨期的財富移轉與不完. 政 治 大 主因,又課徵遺產稅將改善分配不均度。而國內蔡文松 (2004) 先針對臺灣與美 立 全市場及借貸上的限制,其研究結果認為遺產的繼承並不是影響財富分配不均的. 國財富狀況進行比較,認為房地產與遺贈是影響臺灣財富分配的因素,後以 2005. ‧ 國. 學. 年 Fang Yang 所提出的生命循環模型為主軸,在考慮跨代移轉與房地產消費下,. ‧. 進行模型適度修正:效用函數改採配適財富分配效果較佳的固定相對風險趨避. y. Nat. (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 CRRA) 之耐久財效用函數,以及考量到教育程度. er. io. al. v i n 利用演化式賽局 (Evolutionary Game) 中的囚犯困境模擬出 Ch engchi U. n. 善。. sit. 差異所帶來的時間偏好差異。最終修改後的模型將更能在財富分配解釋上更加完. 王俊傑 (2012). 9. 社會經濟行為互動的模型,加入人際網路之無尺度特性,10以人際網路連結度高 低不同的策略來觀看對財富分配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出連結度的提升對於財富 的累積為正相關。而深入探討窮人、中產階級以及富人三個群組,當窮人與富人 連結度增加時,將使得窮人財富增加,卻導致中產階級變相對貧窮,窮人與中產 階級組成互換。又在窮人中每五人組成一組,彼此建立連結,將能使吉尼係數數. 指的是為了解理性個體間合作與否的研究方法,與一般賽局之差異點為強調時間的推 移。演進式賽局中通常使用的情境有囚犯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以及剷雪 (Snowdrift) 兩種,前者傾向互相背叛,後者則是互相合作。 10 社會整體財富的 90%集中在少數 5%的人手中,呈現伯瑞圖長尾分布又稱冪次律 (Power law)。 9. 10.

(18) 值降低,即財富分配不均度改善,證明尤努斯 (Muhammad Yunus) 的微型貸款之 策略正確。 其他國外的財富分配研究則有以下: McKinley and Wang (1992) 為了解各家庭所持有房屋與其他資產狀況所形成 的財富分配,利用 1988 年中國 10,258 個鄉村家庭的調查資料來做研究。發現對 於財富分配之不均度解釋以房屋持有之解釋力最大,其原因在於房屋價格遠高於 其它資產。 Bauer and Mason (1992) 整理舊有的日本所得與財富分配相關研究,針對日. 政 治 大 1980 年代時由於經濟泡沫化而轉為上升。又有關財富分配在二戰後愈趨均勻之 立. 本財富分配狀況進行分析,可知分配之不均度自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下降,然在. 原因,首先是在土地改革方面,政府將土地由富有地主轉分給佃農;在稅制方面,. ‧ 國. 學. 課徵遺產稅以控制跨代間的財富集中問題;又當代之經濟快速成長,使得一般受. y. Nat. 財富之增加,被認為是由於人口快速老化所導致的。. ‧. 薪階級有多餘的所得儲蓄,而促使金融資產之持有較為均等化。另外有關一國總. er. io. sit. Wolff (1994) 觀察美國 1983 年至 1989 年財富分配狀況,利用美國消費金融 調查(SCF)之 1983 年以及 1989 年的資料作分析,可知美國財富分配在 1983 年之. al. n. v i n 前其吉尼係數維持在 0.8 水準,而在 1983 年之後財富分配之吉尼係數漸趨上升 Ch engchi U. (吉尼係數為 0.84),即分配不均度惡化。探究惡化之原因:首先美國之聯邦所得 稅針對高所得者降稅,對低所得之社會支出提高,且全面降低財產稅,使得高所 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上升,所得不均度將提高,促使財富的累積快速增加,進而影 響財富不均度。在資產的相對價格上,比較股票與住宅的部分,可知股票價格相. 對住宅價格上升,使得高所得者的財富價值相對提高。且在吉尼係數指標上,1989 年的金融財富分配為 0.93,可知對整體財富分配之不均度上升是有影響的。又經 濟上的通貨膨脹高低使得實質債務的價值改變,進而影響財富之價值高低,即通 膨率上升,將使低所得的實質債務價值貶值幅度大於高所得的債務,可降低財富 11.

(19) 不均度;反之,通膨率下降,將使低所得的實質債務價值貶值幅度小於高所得的 債務,增加財富不均度。 James 與 Anthony (2000) 以個人的財富來做分析,對於多個國家之財富分配 進行整理,得出財富分配確實較所得分配不平均。另外針對財富分配不均度可知 在二十世紀時期呈現下降趨勢,探究其原因以生命週期累積以及繼承兩者來分析, 對於繼承之財富貢獻與生命週期因素加以評估。 Piketty 與 Saez (2006) 在 2003 年的研究中利用多個西方國家(美國、法國、 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愛爾蘭、荷蘭、瑞士、德國)以及印度與日本兩. 政 治 大 額趨勢狀況,針對前 10%、5%、1%的所得階層分別分析。結果了解到由於資本 立 個非西方國家之稅務統計資料,進行各地最高所得與財富的階層在各國國內之份. 利得下降使得所得之集中度降低,而其發生時機多在戰爭與大蕭條的發生,結論. ‧ 國. 學. 可明顯從美國、法國以及日本之財富與遺產稅所證實。而研究中較新穎之發現;. ‧. 在 1945 年後期,原本賺取高資本利得者,在戰爭後無法恢復戰前之賺取水準,. y. Nat. 其原因被學者們認為是由於課徵累進稅以及遺產稅。因而結論中指出累進稅的課. er. io. sit. 徵對於財富之集中度是有影響的,即課徵累進稅會改變財富的分配。此外,在 1990 年代,由於網路革命而產生新財富型態並使得股票價格成長,以及所得集. n. al. Ch. 中度之上升,皆使得財富集中度提高。. engchi. i n U. v. Turner (2010) 使 用 北 愛 爾 蘭 公 共 檔 案 局 (The Public Record Office of Northern Ireland, PRONI) 的 遺 囑 認 證 和 管 理 單 位 (Grants of Probate and Administration) 之遺囑資料,計算 1858 年至 2001 年北愛爾蘭的財富集中度,且 以十年為一基期。可知財富一開始是高度集中於少數人,自 1890 年集中度漸漸 下降,主要是在 1901 年至 1941 年間,財富分配趨於公平,又自 1981 年代財富 再度趨於集中。關於財富集中度下降之原因可分為兩階段:首先,1891 年至 1922 年主要是因為貴族階級所持有的財富下降;而後再 1922 年至 1941 年,因為商人 與企業家等上層階級之財富下降,同時農夫與中產階級之財富上升,使得整體財 12.

(20) 富趨於平均分配。有關前段財富集中度先升後降的情況,作者認為並不是屬於顧 志耐曲線的過程。 11 而在 1981 年財富集中度上升之反轉,對 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6) 所提出的:20 世紀因人口增加與社會的民主化產生財富集中度 下降,產生疑慮。. 第二節 不均度指標 有關不均度的指標,包括吉尼係數、大島指數及其他等的指標,被廣泛地被 運用在分析所得分配之研究上,以下為各指標之應用文獻,指標之分類與介紹將 於第三章部分來詳述。. 政 治 大 陳慧圈 (1997) 雖在其文章最後探討財富分配,不過其整體研究主要是以 立. 首先,最常被使用的指標為吉尼係數:. ‧ 國. 學. 1977 年至 1994 年主計總處之家庭收支調查年度報告來觀察所得分配的趨勢並與 臺灣產業結構及勞動移轉情形來做連結。以吉尼係數進行因素分解,探討各種家. ‧. 庭所得來源對所得分配不均度的影響大小及臺灣政府之賦稅收入與移轉支出政. sit. y. Nat. 策上效果,得出薪資所得是影響分配最重要的因素,而產業結構的變化會透過部. al. er. io. 門所得使得所得分配惡化,而政府移轉政策實施後確實對於所得重分配是有效的。. v. n. 吳慧瑛 (1998)則為了解臺灣家庭人口規模對所得分配不均的影響而對吉尼係數. Ch. engchi. i n U. 分解,發現隨著家戶內的就業人口平均年齡增加,甚至增加老年人口,即家戶結 構的老化,以及社會之各家戶間的儲蓄行為差異擴大時,所得分配將會惡化。 另外,有些研究是針對各地區的所得不均度來探討,Kim (2003) 採用 1995 年的韓國家戶追蹤研究 (Korean Household Panel Study, KHPS) 資料,針對 4,500. 11. 顧志耐曲線 (Kuznets Curve , KC),又名「倒 U 假說」,由 194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 西 蒙.顧志耐 (Simon Kuznets) 所提出:一國的國民貧富差距隨經濟成長所形成的倒 U 型曲 線。在經濟發展之初,當國民人均所得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貧富差距將先逐漸擴大 惡化。而當經濟水準持續提高後,貧富差距則隨之改善、降低,以達到較公平的所得分 配。當到達倒 U 型曲線的頂點時,代表一國的經濟發展重點從效率轉為公平。能否改善貧 富差距,越過倒 U 型曲線的頂點,是一個國家能否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躍居高收入國家的 關鍵。而多數學者也應用於探討財富分配。 http://chrisinvestmentessay.blogspot.tw/2013/09/kuznets-curve.html 13.

(21) 戶家庭來分析韓國 1993 年以來之所得分配不均情形,並詳細探討不均之來源因 素,利用吉尼係數來加以分解,結果發現地理邊界因素對不均度的影響甚大(其 吉尼係數為 0.315,佔總指標數值的 67.96%),其中首爾市區與其餘地區所得差 異為重要影響因子(其吉尼係數為 0.234,佔邊界因素數值的一半),另外首爾市 區域與其次級區域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效果(其吉尼係數為 0.101,佔邊界因素數值 的二分之三)。 李心慧 (2004) 針對臺北市的 12 個行政區使用 1998 年至 2002 年臺北市綜 所稅申報核定檔分別計算出各區之所得分配吉尼係數數值,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 政 治 大 配所得 483,558 元為標準,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與中正區區內每戶可支配所 立. 之市內所得分配吉尼係數值在 0.6060 至 0.6347 的範圍,又以 2000 年之平均可支. 得高於標準值,而另外的八個行政區數值則皆低於標準,其中又屬萬華區的每戶. ‧ 國. 學. 可支配所得最低。. ‧. 而陳芷苓 (2008) 深入分析所得分配不均情形對福利支出的影響性,使用臺. y. Nat. 灣 1994 年至 2006 年之 7 個市與 16 個縣的資料進行實證分析,以各縣市社會福. er. io. sit. 利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與各縣市吉尼係數衡量所得分配不均度作為模型變量。實 證結果支持所得分配不均度對社會福利支出為負向的影響。. al. n. v i n 陳森隆 (2013) 則利用 2005 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原始資料計 C1998 h e年至 ngchi U. 算出各臺灣縣市的吉尼係數來探討所得稅之有效稅率與所得分配不均之關聯性, 其研究結果並不顯著,表示提高有效稅率並無法改善所得分配。又變數中唯一顯 著可知的是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與所得分配不均度呈現正向關係,即平均可支配 所得愈高,所得愈分配不均。且根據其文章可了解臺灣縣市所得分配狀況為:北 部的所得分配較為平均,愈南部與東部的縣市其分配不均程度愈高。另外,文章 中分析不均度趨勢後,發現 2001 年為臺灣景氣最差的一年,且當年度的所得分 配狀況最差,而認為景氣好壞也是影響不均度指標高低之原因。 一些研究者除使用吉尼係數外,還搭配其他指標: 14.

(22) 曹添旺 (1996) 對於 1980 年至 1993 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不均情形進行分析, 使用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作為因素分解標的,發現薪資所得的不均度數值大大影 響到整體家庭所得的不均狀況。另外高所得家庭之資本利得累積以及工資差異擴 大也是影響所得分配不均的原因。 謝博明 (2006) 利用行政院主計總處 1980 年、1990 年以及 2000 年家庭收支 調查資料計算出吉尼係數與阿金森指標作為所得分配不均度之指標,來與住宅消 費分配進行比較。有關住宅權屬之部分可分成四種:有貸款自有家庭、無貸款自 有家庭、租屋家庭以及借住與配住。研究中,可支配所得的部分利用上述四種權. 政 治 大 所得分配惡化,不管使用吉尼係數或是阿金森指標皆是相同趨勢。而關於住宅權 立. 屬性質來分析所得不均度。最終結果可了解到臺灣 1980 年至 2000 年這 20 年終. 屬方面,租屋家庭多屬於低所得者,無貸款自有住宅性質的家庭中貧富差距有擴. ‧ 國. 學. 大的趨勢,又在高低所得家庭間,政府的福利資源分配並不平均,即雖然政府針. ‧. 對貸款者進行補貼,然而真正需要補貼者是低收入之租屋者與無貸款自有住宅者,. y. Nat. 因而政府必須對此要積極改善發放對象之政策。而在所得分配惡化的這二十年,. er. io. sit. 住宅消費水準差距縮小,即住宅消費分配改善,且住宅居住品質是正向提升。 簡雅惠 (2007) 利用 1996 年至 2002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 al. n. v i n 查報告資料探討臺灣地區城鄉所得分配不均度趨勢與計算社會保險的所得重分 Ch engchi U. 配效果。以吉尼係數與變異係數作為不均度指標,研究發現,臺灣地區自 1996 年後無論是區分城市、城鎮與鄉村或整體所得分配效果上的吉尼係數均有逐漸縮. 小的趨勢,表示政府對於平均所得分配之政策有效。在社會保險政策效果上,除 吉尼係數在都市地區顯示有效外,吉尼係數在城鎮與鄉村及變異係數在所有的結 果皆無顯著效果,表示實施社會保險並未達成所得重分配。 鍾穎 (2010) 是以臺灣各縣市情況經過調整後來衡量捐贈與所得分配不均 度之間的關係,利用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之資料且使用吉尼係數與所得倍數差距作 為不均度指標,可知在臺灣的捐贈數量和所得分配不均度是呈現正向關係。 15.

(23) 使用超過兩種指標的研究則有: 洪明皇與鄭文輝 (2009) 同時計算吉尼係數、阿金森指標、P90/P10 指標與 大島指數12四種不均度指標。以 1979 年至 2005 年的家庭收支調查資料分析發現 到各庭所得與考慮經濟資源生產能力及消費需求下的均等值13兩者對經濟福利之 不均度和分布狀況是有影響的,然使用主計公布的可支配所得數字是有高估經濟 福利不均度的現象。Dickey (2001) 為了解英國國內各區域發展程度差異是否影 響國內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而分析 1975 年至 1996 年的個人所得資料,不均度研 究指標使用變異係數均值、共變異係數之單調轉換、吉尼係數與泰爾指數共四種。. 政 治 大 另有研究不使用吉尼係數: 立. 結果顯示區域發展之差異確實對於所得分配不均度會造成影響。. Jao (2000) 以大島指數針對 1980 年至 1996 年臺灣稅前稅後以及移轉支出、. ‧ 國. 學. 保險補助下之家庭所得分配效果。研究可知三種政策工具皆對於所得重分配是正. ‧. 向影響的,能夠改善所得不均的問題。Orton (2005) 比較在 2002 年至 2003 年英. y. Nat. 國預算案中宣布增加國民保險稅率以及地方稅收改革前後對社會所得分配的改. er. io. sit. 善成效,以所得倍數差距作為衡量依據,可知其政策的實施是有效果的。許聖章 (2007) 與石曜合、陸怡蕙等人 (2013) 則皆利用 P90/P50 指標對於農業家戶所得. al. n. v i n 分配來做就研究。前者探討臺灣在加入 WTO 後對農業家戶與非農業家戶的影響, Ch engchi U. 結果發現農業家戶所得分配相對非農業家戶其不均度是擴大的,主要是農業家戶. 之高所得部分的不均度上升所導致的整體分配變化。而後者利用 1979 年至 2008 年的農業家戶高低所得不均度資料同樣推論出高所得者之間的不均度增加影響 整個農業家戶所得分配。. 12 13. 其公式定義為前後 10%平均所得的比值,與本文定義的不同。 考量家戶人口數與組成的差異,所採用的調整因子。 16.

(24) 第三節 小結 台灣財富分配情形之實證研究大都集中在政府 1991 年實施家庭部門資產調 查後的 1993 年至 1997 年間,之後因再無全面性調查使得後續較多以模型假設來 分析影響財富分配之因素。一個人持有金融資產、儲蓄習慣與婚姻狀況將對財富 分配產生影響;而外在因素:房價高低、國家施政政策與稅制及投資環境,也會 改變財富分配。 不均度指標之選用,在財富分配及所得分配上仍以吉尼係數作為分析標準, 其次則有大島指數、變異係數與阿金森指標作為研究指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i n U. v.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介紹所得分配的衡量指標以運用於財富分配的不均度之衡量,最後選定 本研究所要使用的不均度指標,有關利用遺產稅稅務資料推估社會財富的財產乘 數法因資料缺乏無法使用,作法詳細介紹請參考附錄 A。. 第一節 不均度指標之介紹 有關不均度衡量的指標,存在著多種分類方法,常見的分類方法是區分成描 述性指標 (Descriptive measure) 或稱實證性指標 (Positive measure),及規範性指 標 (normative measure) 兩種。兩者差異是後者在計算時有計入福利函數,而前. 政 治 大. 者則無明顯將福利考慮在其中。另外 Morris 等多位學者(1994)則認為可分成:摘. 立. 要式指標以及分位數法 (Quantile approach) 兩種。摘要式指標包含吉尼係數、大. ‧ 國. 學. 島指數、變異係數等簡化資訊的各種數值、易進行統計推論;而分位數法是利用 把分配切成多個單位,對各單位內的人數之百分比變化。又臺灣學者邊裕淵. ‧. (1979) 則將指標分成三類:一是以統計學上的數值作為指標,如全距、變異數等。. y. Nat. sit. 二是由所得理論所推導得出的指標,如吉尼係數、道爾頓指標等,三是由科學理. n. al. er. io. 論所推導而出的指標,如從統計學理論計算出的大島指數、從經濟學理論計算出. i n U. v. 的阿金森指標等;以及依據唐正道等人 (2012) 之分類:一類是比較特定比例的. Ch. engchi. 家戶平均所得,如大島指數選擇最高與最低之 10%、20%等分位數平均所得的比 值,另一類則是對於整體分配變化所計算出的指標,如吉尼係數、泰爾指數以及 阿金森指數等。以下依據唐正道等多位學者之分類法分成兩部分,又另外針對統 計學數值部分歸為另一類。. 一、 針對整體分配 (一) 羅倫茲曲線 (Lorenz Curve) 為計算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指標之一。先將社會大眾收入依由低至高排序,再 依家戶數累績百分比(橫軸)與所得累積百分比(縱軸)所點畫出的曲線,當兩種百 18.

(26) 分比數值皆相同時,所對應的點會完全落在 45 度對角線上(如圖中的①),表示 所得完全平均分配,稱此線為完全均等線;當兩值不同時,將會呈現凹形曲線 (Concave Curve)(如圖中的②);當呈現完全不平均分配時,將會是接近反 L 形狀 的曲線(如圖中的③),稱此線為完全不均等線。也就是當所得分配線愈接近完全 均等線、愈遠離完全不均等線,則表示所得分配愈平均;反之愈不平均。 100. 所 80 得 累 60 積 百 分 40 比 ( 20. 立. 0 0. 20. 40. 60. 學. 80. 100. 人口累積百分比(%). 羅倫茲曲線. sit. y. Nat. 圖 3- 1. ‧. ‧ 國. ). %. 政 治 大. n. al. er. io. (二) 吉尼係數 (Gini coefficient). i n U. v. 為常見計算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指標之一,也是我國政府在衡量所得分配上所. Ch. engchi. 使用的指標。其導出方法有許多種:幾何方法、相對平均差法、斜方差法以及矩 陣法。14首先幾何方法,是財政學課堂上所學的,由羅倫茲曲線來做延伸,計算 完全均等線和實際所得分配線所夾的面積與整個完全均等線以下的三角形面積 之比;相對平均差法則是利用統計學上的均互差來計算,公式如下:15. G (Y ) . g. (3.1) 2Y 其中 G(Y) 為所得 Y 之吉尼係數,g 為所得均互差,指的是序數所得間絕對差的. 14. 參考徐寬 (2003), 「基尼係數的研究文獻在過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 ,《經濟學季刊》 , 2(4)。 15 引用簡雅惠 (2005) 以及黃美玲 (2007) 所寫之吉尼係數定義。 19.

(27) 平均,即:. g. N N 2   ( N  1 ) Y  2 ( N  i  1)Yi    i  N ( N  1)  i 1 i 1 . (3.2). 其中 N 為總家庭數,𝑌𝑖 指的是第 i 戶家庭所得,𝑌̅為平均每戶所得。 第三種斜方差法根據 Anand 的推導,認為吉尼係數是所得與所得排列之序 數間斜方差的一個函數,公式如下:. G. 2 cov( yi , i ) n y. (3.3). 其中 i 為所得排列之序數、 cov( yi , i) 為斜方差,也就是共變異數,詳細寫成:. cov( yi , i) . 1 n 1 n n 1 ( y ─  )( i ─ i )  iyi ─ y   i y n i 1 n i 1 2. 政 治 大. 因而吉尼係數可改為:. 立 2 cov( y , i). ‧ 國. n y. i. . 2 n y 2. n.  iy ─ i 1. i. n 1 n. 學. G. (3.4). (3.5). 最後一種方法則利用矩陣,此方法是為了能對吉尼係數進行分解而由 Pyatt. ‧. 等專家學者提出。利用平均期望盈餘 (average expected gain) 的概念,把社會中. y. Nat. 所有所得分別進行兩兩比較,假設 A 與 B 兩人,當 A 之所得高於 B,則 A 可獲. io. sit. 取 B 的所得,反之,A 的所得少於 B,A 則僅保留自身的所得。在社會進行多次. n. al. er. 比較後可得出為 0 或為一正數之盈餘,經計算可知平均期望盈餘之公式:. v i n C |i  j )U  Pr( i  j )  h eE(ngain i h gc k. k. (3.6). i 1 j 1. 在總人數被分為 k 組下,第 i 組人數佔總人數令為 pi , Pr( i  j )  pi p j , k. 又  pi  1 ,且令 E 為 K  K 的一個矩陣, Eij  E ( gain|i  j ) 為其分量,而 i 1. p 與 m 為 K  1 的向量, pi 與 mi 則是第 i 組的分向量,則平均數 k.  y   mi pi  m ' p ,因而推導出吉尼係數公式如下: i 1. G  (m' p)1 p' Ep. (3.7). 無論用以上哪種方法的其中一種皆可,而吉尼係數數值將介於 0─1 之間, 值愈接近 1 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反之,值愈接近 0 表示所得分配愈平均。然 20.

(28) 而此係數隱含之缺點是無法具體描述分配的情形,即經觀察發現吉尼係數是所得 的線性函數,是相同的吉尼係數可能代表不同的經濟意義。舉例來說當吉尼係數 為 0.5 時,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有 50%的人沒有所得,而另外的 50%的人平均 擁有社會的所得;第二種是有社會 50%的所得由一人所有,剩餘的一半所得由 N − 1的人平均擁有,兩種情況是分別代表不同條羅倫茲曲線的。此外,吉尼係 數也易受眾數的影響,即權重大小,將導致分配的兩端情況因權重較小而難以真 實呈現。又對於許多專家學者來說研究所得分配之低所得階層部分較為重要,因 而對於高低所得階層之移轉效果較不敏感的吉尼係數來說,被認為是另一劣點。. 政 治 大 由物理學科中的熱力學之測度值「熵(entropy)」的概念所推導出來之指標。 立. 1. 泰爾指數 (Theil index). 1. ‧ 國. 學. 熵值的意義為當一事件𝑥發生的 機率愈小,愈對其重視,而衍生出ℎ(𝑥) = log 的 𝑥 形式作為權數。. ‧. 當共有 n 個事件發生,則對各事件乘上權數後加總得出整體訊息,以 H x  表. sit. y. Nat. 示。 H x 之數值介在 0—log 𝑛之間,代表一均等度。在 n 個事件發生的機率皆為. n. al. er. io. 1 時, log 𝑛為均等度的極大值,則計算不均度時,以極大值減去均等度可得出泰 n 爾指數。. Ch. engchi. i n U. v. 1. T = log 𝑛 − 𝐻(𝑥) = log 𝑛 − ∑𝑛𝑖=1 𝑥𝑖 log (𝑥 ) = ∑𝑛𝑖=1 𝑥𝑖 log 𝑛𝑥𝑖 𝑖. (3.8). 泰爾指數與吉尼係數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前者針對高所得水準或是低所得水 準變化明顯,而後者則是對中間所得水準的變化較敏感。16又泰爾指數可以將總 所得差距變動拆解為組內差距變動以及組間差距變動,而得出組間差距和組內差 距的變動情況,並對總差距的值所占的比重貢獻。然而此指標所選擇的樣本大小 會對所得差距產生影響,且指標的計算過程複雜,所要求的數學程度高。17此外, 根據洪明皇與鄭文輝 (2009) 所述,泰爾指數易受負的所得值干擾而不適用。 16 17. http://www.idx365.com/indexCollege/cont794.html 鍾學義 (2005),質疑《一種改進的 Gini 係數》,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第 8 期。 21.

(29) 2. 阿金森指標 (Atkinson index) 在考量社會福利函數下,計算與所得完全平均分配之差距。在假設效用函數 為凹函數下( u y  '  0 , u y  ' '  0 ),函數表示:. u y  . y1 ,if   1 1 . (3.9). u y   log y ,if   1. (3.10).  為對所得分配不均之厭惡程度或稱為不同所得水準移轉的相對敏感度,也 就是附加到低所得水準的權重,  值大(介於 1 至  之間),則表示社會重視分配 問題,即較重視對低所得階層之所得的移轉。而當  為 0 時,則為中立,並無偏. 政 治 大. 頗。18令 y e 為個人或家庭之等量所得 (the equally distributed equivalent level of. 立. n. income),其效用(即社會福利)為 u  ye  ,則此時總社會福利 U  n  ye   u  yi  指. ‧ 國. 學. i 1. 標, yi 為第 i 個人或家庭之所得, n 為總家庭戶數。當實際所得分配等於均等分. ‧ (3.11). io. er. y   ye 1 e  . sit. Nat. A. y. 配時, ye   ,  為社會平均所得,因而指標公式如下:. A 為阿金森指標,數值範圍在 0—1 之間。當值接近 0,表示所得分配平均;. al. n. v i y n Ch   u y  當值愈大,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又公式代入假設的函數: 後,等 U engchi 1  1. 式為以下: 1. ye 1 n 1 1  u  y e    u  yi   1  n i 1 n 1 .  . 1 n 1 y e   yi n i 1. n. y i 1. 1 i. (3.12). 1 1. (3.13). ye 代入指標後得:. 18. 1     ,  為一常數,代表對所得不平等的厭惡程度。當   1 時,即為泰爾指數。. 參考楊國濤《中國西部農村貧困演進與分佈研究》(2009) 22.

(30) 1.  1 n  y 1  1 A 1  1     i     n i 1     ye. (3.14). 阿金森指標重視所得移轉,即所得重分配之效果。又 Atkinson 對於重分配效 果與  之關係提出一簡單換算公式:. 1  2 X 其中 X 代表重分配效果,例如: X . (3.15). 1 ,表示 50%的重分配效果(因為重分 2. 配過程中存在行政作業成本之消耗),此時經公式可得出   1。X  1,表示 100% 的重分配效果(表示不存在行政作業成本之消耗),此時經公式可得出   0.5。由. 政 治 大. 公式可了解到,重分配效果愈低,  值愈大,可知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嚴重,是必. 立. 須要重視的。. ‧ 國. 學. 然而,在總所得固定但為不同分配下,若 u  y  與 y 之間存在比例關係,則阿 金森指標之值將會相等,無法精確判別。. ‧. 二、 針對部分分配. y. Nat. io. sit. 大島指數 (Oshima index). er. 1.. 為衡量所得分配均勻度的常見指標之一,我國政府在衡量所得分配上所使用. al. n. v i n 的另一個指標。把所得收入高低排列,再將其分配成多個等分,最常見的為五等 Ch engchi U. 分,即五等分位倍數,以「前 20%家戶數之平均所得」除以「後 20%家戶數之平 均所得」得出比值。可謂大島指數如同吉尼係數,亦可從羅倫茲曲線圖觀之,依 據橫軸家戶數找出對應的橫軸累積所得百分比,前段的所得累積百分比以 1 扣除 來得出其百分比,再與後段累積百分比相除,同樣能夠得出大島指數。不論分配 成幾等分,數值的範圍皆是在 1—∞之間。當值接近 1,表示所得分配平均;當 值愈大,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2.. 19. P90/P10 指標 (P90/P10 index)19.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5-4991.2008.00305.x/full 23.

(31) 為盧森堡所得研究發表各國不均比較時,所使用的不均度指標。P90/P10 指的是 第 90 分位者相對於第 10 分位者之所得倍數。有關指標所使用的可支配所得其 公式=經常性收入-(對政府經常移轉支出-房屋稅及地價稅)-婚喪壽慶禮金 -社會保險保費。此指標亦可是 P80/P20 或是 P90/P50。由於數據資料的時間不 一致問題可能造成研究的限制,因此利用 P90/P10 作為一種有別於傳統不均度衡 量的指標。不過使用 P90/P10 指標並無法完全解決時間不一致問題,例如無法精 確地抓準家庭所得不均度趨勢。. 三、 統計數值. 政 治 大 將所得高至低進行排列,找出極大值與極小值相減,公式如下: 立. 1. 全距 (The Range). ‧ 國. 學. R  Max yi  min yi. (3.16). 其中 Max yi 指的是社會中所得最高之那一人的所得,min yi 則是社會中所得最低. ‧. 之那一人的所得。此方法只需極大與極小值相減,因此容易計算。又另外除以平. y. Max y i  min y i. . n. al. sit. io. E. er. Nat. 均值來限縮指標值範圍,公式如下:. i n U. (3.17). v. E 值介於 0 至 n 之間。當 E  0 時,表示 Max yi  min yi ,即所得完全均勻分. Ch. engchi. 配;當 E  n 時,表示社會所得完全集中於一個人,為極度不均的所得分配。 不過不管是 R 值或是 E 值皆必須得知所有人的所得才能找得到極值,因此 僅適用於小型社會。另外由於全距只有計算最大最小值,而忽略中間其他人的所 得,並且長期來看會有通貨膨脹的問題,因而無法具體呈現社會所得分配情形與 變化。 2. 相對平均差 (The Relative Mean Deviation) 為了避免僅考慮極端值的缺點,而把每人的所得與平均所得相減取絕對值後 相加,再除以總所得,得出相對平均差 ( M ),公式如下:. 24.

(32) n. M. y i 1. i.  (3.18). n. 其中  為社會平均所得, n 為人數, yi 為第 i 個人的所得。 有關相對平均差的數值範圍,是介在 0 至. 2n  1 之間:當分配完全平均時, n. 每人所得皆與平均所得相等,因此公式之分子將為 0,此時 M  0 ;當社會所得 完全集中於一人時, n  1 人的所得皆為 0,有所得的那一人,其所得等於𝑛𝜇,代 入公式後將可得出此分配之 M . 2n  1 。然而此指標的限制是,當對社會中的 n. 政 治 大. 兩人所得進行移轉時,若兩人的所得皆是低於或高於平均所得,則相對平均差並 無法顯現出來此種情況。. 立. 變異數 (The Variance). 學. ‧ 國. 3.. 改良相對平均差在所得移轉上所產生的缺點,以平方的做法來取代絕對值,. n. y. i 1.  . 2. i. n. (3.19). er. io. sit. Nat. V. y. ‧. 又分母改以人數取代總所得,公式如下:. 其中  為社會平均所得, n 為人數, yi 為第 i 個人的所得。.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此公式即為變異數的計算,將改善因為兩兩所得移轉產生的差值過小而無法 反映在數值上的問題。然而變異數另外產生平方倍數的問題,也就是,當整個所 得分配同乘 k 倍時,分配不變,平均所得變 k 倍,但此時因為平方的關係,使得 變異數變成 k 2 倍,會出現相同分配卻是不同變異數數值的問題。. 4.. 變異係數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為解決變異數其平方的問題,而對變異數開根號後再除以平均所得,公式如. 下:. 25.

(33) C. V. (3.20). . 使用變異係數作為不均度指標之衡量標準有其缺點,首先,由於變異係數沒 有明確範圍,因此難以比較離散程度的高低;又變異係數對於資料處理方式的選 擇具有高度敏感,造成比較結果之可信度低。變異係數另一缺點是針對研究細項 無法進一步進行因素分解,以詳細了解不均度之來源。 5.. 對數標準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ogarithms) 變異數取對數的目的是為了使數值呈現範圍能接近預設之假設範圍內,從而. 政 治 大 法突顯低所得的移轉效果大於高所得的移轉,因此取對數能解決此問題。公式如 立 容易進行統計上的推斷。又前述的統計方法賦予的所得移轉效果權數皆相同,無. ‧. (3.21). sit. Nat. y. 1. 2  n 2    ln y i  ln     L   i 1 n      . 學. ‧ 國. 下:. al. er. io. 然而取對數後將改變原所得水準值的差異程度,僅針對低所得的移轉較有數. v. n. 值上的反應,高所得的移轉則不明顯。另外,同泰爾指數,對數標準差亦不適用. Ch. engchi. 於有負值的所得不均度之研究。. i n U. 第二節 不均指標之選定 除了上述介紹的 11 個不均度衡量指標,尚有其他如廣義熵指數(Generalized Entropy index,又可簡稱為 E 指數)、20對數偏差均值 (Mean Log Deviation,又可. 20. 為泰爾指數與阿金森指數未標準化前(指數公式中使用  )的形式。 26.

(34) 簡稱為 E 指數)、21蘇次指標 (Suits index)、22道爾頓指標 (Dalton index)、23RS 指 標 (Reynolds-Smolensky index)、K 指標 (Kakwani index)24 等。Champernowne (1974 ) 認為沒有衡量不均度的最佳單一指標,25各種指標各有其適用的情況,但 仍有些學者針對優良指標的認定提出公理,例如 Fei (1978) 與邊裕淵所述之三項 公理:規模無關性公理 (Axiom of Scale Irrelevance)、對稱性公理 (Axiom of Symmetry) 以及等級不變而平均化公理 (Axiom of Rank-Preserving Equalization); 另外也有專家提出五項公理:P-D 移轉原則 (Pigou-Dalton principle of transfer)、. 26. 尺 度 不 相 干 原 則 (scale invariance) 、 可 分 解 性 (decomposability) 、 轉 換 不 變. 政 治 大 劉鶯釧亦整理出五點標準:計算之明確性與簡便性、具公平原則 (impartiality)、 立. (translation invariance)及人口齊質性原理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homogeneity)。 27. 指標數值範圍之上下限、無適用分配之限制與移轉性原則。28. ‧ 國. 學. 本研究為求完整性而對於整體分配、部分分配與統計值等三類型的不均度指. ‧. 標皆予以選擇。在整體分配方面,使用具體圖形之羅倫茲曲線、常用的吉尼係數. y. Nat. 以及與吉尼係數互補的泰爾指數。又依洪明皇與鄭文輝 (2009) 所提到的:根據. er. io. sit. Sen (1973) 顯示出的吉尼係數計算過程中發現到此指標是有對低所得階層賦予 較高的權重,29因此另外計算阿金森指標以存在比較性。部分亦選擇常用的大島. al. n. v i n 指數及為了比較性而計算 C P80/P20。在統計數值上,由於全距、變異數與變異係 hengchi U 21. 同樣是由廣義熵指數標準化而來,此時   0 。. 22為吉尼係數指標之延伸,相對所得面,以租稅面之角度來研究。將羅倫茲曲線之家戶數. 累積百分比(橫軸)替換成總所得累積百分比,同時所得累積百分比(縱軸)替換成總租稅負 擔累績百分比。 23與阿金森指標類似,只是阿金森是以平均個人或家庭所得水準來衡量,而道爾頓指標則 是以總社會福利,又道爾頓指標所假設的函數較複雜。 24 RS 指標與 K 指標皆用於衡量租稅累進程度。前者代表的是課稅前後吉尼係數的差異, 後者則是稅負集中度與稅前吉尼係數的差異。參考徐偉初《臺灣租稅制度所得重分配之研 究:2001-2011 之個體模擬分析》(2014)。 25 參考蔡鈺泰(2001)。 26 參考陳慧圈(1997)及戴毓燕(2000)。 27 參考洪明皇、鄭文輝(2008)。 28參考戴毓燕(2000)。 29 多數學者仍把吉尼係數歸類於描述性指標中。 27.

(35) 數皆無明確數值範圍,而限縮範圍後的全距及相對平均差皆會因各年的人數多寡 影響上限值,選擇修正後能較為準確估算的對數標準差。所以本研究將使用對數 標準差、羅倫茲曲線、吉尼係數、泰爾指數、阿金森指標、大島指數與 P80/P20 七種指標來進行不均度的估計。. 第三節 小結 因各種條件所推導出的不均度指標繁多,且得出的不均度數值範圍與變動幅 度大都有所差異,在各指標有其適用範圍之下,並沒有優劣之分。若要訂一衡量. 政 治 大 規模無關性公理與尺度不相干原則),且分配中之高所得者給予低所得者,其部 立. 標準,則良好的指標重要特性是不可因分配中各項數值同時倍數變動而改變(即. ‧. ‧ 國. 轉原則)。. 學. 分所得則將能使分配趨於平均,反之將惡化(即等級不變而平均化公理與 P-D 移. 本研究為求完整性與比較性,在依循指標分類中各選擇至少一種指標:對數. sit. y. Nat. 標準差、吉尼係數、大島指數,另選擇泰爾指數、阿金森指標與 P80/20 作為吉. n. al. er. io. 尼係數及大島指數的對照,亦以羅倫茲曲線具體地呈現。. Ch. engchi. 28.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oaring housing prices led to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property transfer fees and real estate developers’ margin, caus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by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9, the average transaction price of industrial units was MOP6,421 per square metre, up by 21.5% over the preceding quarter. The average price of office

With regard to the transaction of residential units und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of Title, the average price amounted to MOP44,935 per square metre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9, up

The majority (4,075 units valued at MOP9.2 billion) of these transactions were residential units that accounted for 55.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uilding units; besides, there were

Among these units, 37.4% (749 units valued at MOP1.53 billion) were new units e that were within the property tax exemption period. b In the analysis, the term “Real Estate”

「化學科學實驗輔助自然科學教學之實務性探索」課程大綱(8 節課 李昆展) 學分班:106 年國小自然科學實驗研究課程 2 學分班.

例如申請人有原產地申 報不實、以不實之出口 報單申請及其他因提供 不實資訊致證明書內容 不實之情形等,且該出

和富蘭克林·史達(Franklin Stahl)於 1958 年進行研究而得以證實。 1952 年赫希與蔡斯利用噬菌 體與細菌進行研究,證明 DNA 在噬菌體可作為遺傳物質(Hersh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