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牛津字典》,節慶(festival)一詞源自拉丁文 festa,是盛宴(feast)

的意思,尤其是指慶祝活動中的盛宴。節慶定義甚多,以華人地區來說,自古以 節氣來分,結合宗教慶典、儀式,傳承不同文化禮俗。尤其許多自古以來的傳統 節慶,更是蘊藏著多樣性傳說、習俗等,為這些傳統節慶增添不少教育與緬懷的 意義,呈現出濃厚的文化精髓與人文特色。

因應時地環境代代相傳、歲歲相因地累積的智慧,至今社會歷史改變,節慶 演變成更多不同呈現方式,除了特定的風俗和紀念性的節慶,還有因當地特色而 產生的節慶。節慶在生活中是所有人共同的記憶,凝聚一起的時光,世界之大,

住著不同族群,各式各樣的舉行方式,帶動節慶特有的知覺感受與多元價值。

一、 設計理念

本研究課程單元執行初期恰為新年假期結束,是一個很好引起學生的過節 經驗,真實的情境中,進而開始探究。起動學生的感受,讓討論抽象概念的文化 主題,能更具體化。運用兒童讀物的色彩鮮艷的插圖,能引起學生學習知識型內 容的興趣,再回應到研究者的素養圖像「引起學習動機」與「與學生生活做連結」

為教學目標。

二、 核心素養展現說明

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認識臺灣與世界節慶,探索不同文化的多元性,從學生 的生活經驗為起點,開啟學習歷程。透過兒童讀物找出自己與世界關聯性為何,

在認識其他國家小孩的一天生活,探究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引領學生尊重與欣賞 不同文化,呼應核心素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42

43

探究是不斷的反思,只告訴學生世界有多大,是平的圓的,既有的答案,容 易流於形式,下課後就忘記或對世界無感。研究者希望透過學生「學中做、做中 學」概念,形塑抽象概念,除了運用兒童讀物作為媒介,提出疑問重構學生的理 解,並根據教學現場的設備地球儀、世界地圖、網路地圖Google Earth,作為教 具。

針對《我的第一本認識世界小百科》的封面,圖中文兩位小朋友坐在熱氣球 上,以圖中佔比較大版面的熱氣球,開啟學生自身經驗的話題。

T: 你有看過熱氣球?有乘坐過熱氣球?

LC1S15:有乘坐過繫留,但是沒飛出去。

LC1S8:沒有坐,只看過熱氣球。

T: 由上往下看,本來很大東西都會變渺小,看的視野也不一樣。現在 跟 著書中的小菲和小莉,從上面看世界吧!往下看的角度從立體變成平面。從 自己的房間到連結城市的道路,甚至到太空看的地球,你的感受為何?

LC1S1:人很小。

LC1S20:沒什麼感覺,因為我沒搭過飛機。

LC1S19:世界很大,可是我有坐過飛機,只看到雲。

大部分學生覺得對看自己與世界連結,無法提出什麼感受,或許是因為剛上

44

LC1S6:真的耶!好像有變大!

LC1S22:我去過日本。

LC1S1:我去過泰國。

透過肢體教學,啟動學生五感知覺,班級氣氛開始熱絡,LC1S6 學生非常大 聲的回應。學生大多對亞洲鄰近國家很熟悉,因為自己去過或是身邊家人去過。

有些學生不太清楚歐洲、美洲地理概念。此書剛好能快速瀏覽學生的先備經驗,

讓研究者瞭解每個班級的學生特質。

第二本使用的讀物為《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藉由封面先讓他們觀察,

這些都是不同國家兒童的生活,之後再以蝴蝶頁地圖承續世界概念話題。彩度不 高的地圖(如圖 22),朱紅色標示出七位小朋友與作者的地理位置,七位小朋友 來自秘魯、義大利、俄羅斯、烏干達、伊朗、印度、日本,作者為美國人。此讀 物帶入核心問題與教學活動,透過問答方式,也會依學生狀況適時加入不同的真 實情境,並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

圖 22 《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蝴蝶頁

教學活動設計內容為,請學生用地球儀找出書中的七個國家,並進行分組競 賽,隨機加入班上同學已去過的國家,做為尋找目標。並且利用世界地圖的掛圖 布,做小組的問答方式,一樣做國家地理位置的確定。

研究者其教學設計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地球球體與平面,平面至球體,

45

LC1S22:都是小孩。

LC1S13:我以為外國人都吃三明治。

LC1S19 的回答,研究者當下再追問為什麼,LC1S19 說:「因為我沒有玩過。」

進而談論到在臺灣的氣候與俄羅斯的不同,並運用教室裡的電腦,找出俄羅斯冰

46

能對學習知識較能產生共鳴,討論比較熱烈。在課堂最後運用Google Earth,放 大縮小的功能,先找出居住地,在放大到臺灣與他國,再找出書中的七位小朋友

47

師生課堂互動,藉由這樣聆聽他人的方式,以利接續的課程進行方式。

(二) 「拼圖配對趣」

活動內容是學生透過拼圖找出其國家的過新年方式。研究者會設計這 樣的教學活動目的為,盼學生能透過任務增進小組合作關係,也在圖像與文 字中自行找出線索,勇敢做猜測,有利於後續的提問討論學習環境。

在教具上,研究者從網路找有授權圖片,找出國家慶祝新年的冷知識,

總共六個國家過新年的圖片彩色列印後,再裁剪成九個方格為拼圖。希望能 用有趣詼諧的方式介紹節慶,作節慶的探究。

六個國家與過新年方式,內容依序為:日本「撞鐘」、丹麥「摔盤子」、 法國「喝完所有藏酒」、西班牙「連吃12 顆葡萄」、印度「痛哭元旦」、泰國 潑「潑水」。活動進行方式為,各小組必須拼出圖片,再透過圖片的線索找 出相對應的國家節慶文字敘述。

活動進行過程中,學生為了使團隊獲勝,小組合作做答,但由於只有九 片拼圖,一組團隊有四位學生,有的團隊會互助,有的學生是會等待其隊友 的努力拼湊。有的團隊會互相喊叫:「快一點!」,「唉唷你用錯了!」,這樣的 互動可能對班級管理會有所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在活動前提醒注意音量。

透這樣的小組合作活動,不同的狀況都是能增進彼此人際互動技能,也 是真實情境中獲取的經驗,最後由教師整合觀念,每個國家有不同節慶,而 節慶元素包含傳統習俗、慶祝方式、飲食、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