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總結任務是針對預期的學習目標進行評量檢核,希望透過多元任務,能整合 學生學習過的「節慶」大概念,重新思考節慶的意涵,與上課前的觀念差異。研 究者認為小組合作方式能達成多元任務,且有效幫助學生培養核心素養能力,在 學習歷程中獲得所學的知識,運用在生活情境上。運用不同資料和應用於多元型 態任務,緊扣著課程目標,最為一個總結性成效。

在課程中所教的知能,學生能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上,遷移到新任務、新的實 作上,藉由不同的教材資源、情境式問題,在過程中能與小組合作,彰顯核心素 養「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進而達到「多元文化與國 際理解」和國際教育課程的四大目標。

本研究總結性任務名稱為「專題實作」內容分為:專題實作與口頭任務報告。

學習單內容主要為情境式問題,其他任務形式還有與師長練習英文句型、與他班 同學訪談,最後再根據學習單做口頭任務報告。

設計多元專題實作項目的目的是為符合108 課綱「適性揚才」,希望學生能 發揮個人專長,截長補短一起完成任務,能根據自己的特質,在小組裡展現自我 優點,也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

69

70

71

72

在這裡列舉「學習單 1」做說明,內容是根據真實故事,39 探討「無國 籍」小孩的議題,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從具體事件觀察現象開始,做探究歷程,

促進學生理解兒童權利。學習單文章內容(見圖 30)。

圖 30 -兒童權利學習單-1

在真實故事的報導下,背後隱藏著無國籍小孩所沒擁有的兒童權利,在 右上角研究者特別設計「隨手塗鴉」,希望學生不只是用文字敘述,還能用 圖畫把感受記錄下來。

研究者根據核心素養原則,針對文中的蒂蒂做提問,分出項目:「知識」、

「技能」、「情境學習」、「實踐力行」。

「知識」部分是希望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語,再次定義他們認為的兒童權 利。在提問內容是「如何定義兒童權利」學生小組學習單內容如:WC2G4:

我覺得兒童權利要讓兒童們能幸福快樂。WC1G1:每一位兒童都擁有權利,

39 陳楨樺報導。可不可以不要長大?移工小孩被堵死的國籍之路。2016 年 8 月 22 日報導。資 料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stateless-children-adoption 。 2020.01.12 查閱。

73

74

是學習單,培養學生在情意表達方面的能力,並在學習歷程中堆疊出屬於學 生的學習歷程,學習單呈現內容,有的會加入色彩、插圖,根據不同小組的 合作呈現出來也不盡相同,有些是個人完成,有些會是輪流完成,這部分沒 有特別硬性要求。

圖 31 曼陀羅思考法

WC3G6 學習單(如圖 31)運用了曼陀羅思考法,把日本男孩節所有特 色呈現出來,還特別畫一個「兒童節」項目,寫出國家時間與慶祝儀式,都 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這樣的獨到見解,讓研究者為之一亮並反思,在課程 中,一直想傳達節慶重要意涵,而且認為臺灣兒童節並無慶祝的儀式,所以 特別找出他國具特色的兒童節。

(三) 為低年級設計出四格漫畫,看出素養。

此學習單是希望透過情境方式,透過圖像方式呈現學習的知識,因為要 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學的內容,使用圖像呈現給低年級學生,其 節慶特色會是什麼,這樣的學習歷程是內化的。

75

圖 32 WC1G2 學習單,瑞典男孩節

在此學習單只有提為「低年級」介紹所負責國家的,做四格漫畫。WC1G2 的文字還特別用注音,此貼心的舉動,完全符合素養態度能力。表示學生能 根據情境找出學習脈絡,清楚對象是低年級生,呼應核心素養意涵,整合知 識在生活情境上。

研究者在編制的資料裡,是用文章的方式呈現,直接給學生做查詢,並 沒有條列式,WC2G4 的學習單(如圖 33)用紅色框線,文章內容並未提及 露西亞小圓麵包的成分,這裡可以看出學生是課後額外找的資料再填寫。研 究者看到學生的素養能力,學生能做學習的遷移,並主動探索更多,呼應「自 主行動」。

圖 33 WC2G4 學習單,瑞典女孩節

76 內容為:WC2G1-T1:不熟練但願意練習,WC1G5-T2 有點複雜的設計(對老 師而言),但挺有國際文化意義。WC1G5-T2 老師的回饋,使研究者反思

77

78

灣兒童節要再加入什麼節慶元素)。

最後的口頭報告,每位學生都需要發表,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生能做比較 好的敘述,透過多元任務,每個學生都有形成性的評量,研究者期盼每位學 生都能在不同任務中,認識自己也欣賞別人的優點,再透過共同思考、合作 探索,一起凝聚學習共識。

79

第肆章 學生回饋與教師省思

本章是針對整個獨立研究課程教學歷程與實踐、學生回饋與省思。學生回饋 是從課堂師生互動經驗、教學札記,闡述學生對課程學習歷程記錄;從教學活動、

學生的學習歷程對整個課程的實施,以教學者的立場加以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