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者

擔任於公立國小代理老師,職務為國際教育推動教師,以研究者所任教之國 小四年級三個班級為研究場域,各進行為期20 週的課程,共 60 堂課,一週一堂 的國際教育課程。研究者本身獨特背景,在異國婚姻中學習接納不同文化,保持 客觀中立的思維,提高文化適應能力。在親子共讀歷程中,運用兒童讀物引領孩 子進入文學世界,透過孩子的角度看到閱讀帶來的創意與想像力。在英語教學,

不強灌輸文法知識,以如何使用語言為目標,在課堂上做互動提問,設計不同真 實情境,活潑有趣教學活動,提起學生學習動機,延續語言習得持續性。除此之 外,研究者觀察自己孩子的語言學習過程,思考怎麼讓學生能習得語言並使用於 生活中。在兒童文學的學術背景上,瞭解文學帶來的價值,是經過思辨與分析,

11

需開啟感受,訓練自己面對、思考,及處理抽象的概念,並表達出個人見解。

二、 研究對象

為四年級國小學生,三個班級,共71 位。國際教育為校本課程,一至六年 級有縱向課程架構,研究對象在低年級已學習過「互動交流」、「美食文化」主題,

四年級的課程主題為「節慶」。學生的先備知識在社會課為認識自我家鄉,故國 際教育課程中,期盼先認同本土再拓展至世界多元文化,瞭解異同之處並著重於 文化理解。外語學習能有助於對國際議題的理解,整合英語領域能提升學生國際 視野,由於教育部規定英語文課程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施行,會考量其學生英語基 本能力,課程英語內容部份會依學生英文能力編制。

本研究為旨在探究如何運用兒童讀物於國際教育課程之教學歷程,觀察研究 對象在課程中互動、學習成效等,做多元化層面的蒐集,本研究提及研究對象是 已做不同排序做匿名與編碼,數字為流水號。T 為研究者。茲將本研究教學對象 編號代碼與說明如下表所示:

表 1 研究對象編號代碼說明

類型 代碼說明

W 學習單 C 班級 F 回饋單 G 小組 L 上課對話 S 學生

12

13

14

是英語領域(蔡怡萱,2015;徐蔚萱,2017;吳守真,2017;楊啟珊,2018),

提升學生學習英語成效良好,可強化學習動能,但外語認知能力提升有限。推動 國際教育不宜窄化只有英語學習,在此研究的國際教育課程著重於國際文化層 面,英語內容部份為輔,除核心素養為課程導向,研究者也將議題融入國際教育 課程設計為其一考量,與學生生活做連結,藉由議題教育,可引導學生察覺生活 中的議題,並從不同角度對議題加以探究、分析與思考,營造另一種情境學習,

進而習得所需解決問題的方法。

李小琪(2011)認為國際教育課程目標在認知及技能方面大致能達成,但在 情義目標方面的養成則需長時間的培養,無法立即具體顯現在學生行為表現上。

國小四年級為初探本土文化階段,對國際理解力尚未不足,且目前市面上,未具 有國際教育之教科書,運用多樣性的兒童讀物,開啟師生間、學生彼此之間有意 義的對話,引起更多探究對話,擴大師生的國際視野,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互 動」之基本理念。16並期盼能提起學生學習動機,在課後做延伸更多探究。

在「教師專業發展」部分,研究顯示國小教師之年齡、年資、職務、學校規 模都相互牽動是否能實踐國際教育政策,且不同背景、對國際認知與外語能力的 教師對國際教育課程實踐有差異存在。 (郭喬雯,2012;林芯羽,2013;郎儀 錦,2015;洪靜慈,2016;李靜怡,2017)。魏佩妍(2017)認為在教育政策及 學校行政未能十足支援下,教師應不斷吸收新知,給予學生適切的教導。由於科 技與通訊的創新,形成全球關係緊密相連,教師須先從自我體認全球化潮流趨勢,

瞭解如何跳脫傳統框架,創新教學,勢必為推動國際教育課程的重要關鍵之一。

其研究者的工作經驗與異國婚姻背景,在實踐推動國際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與教學,期盼能有不同的成效。

16 葉清田:《核心素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2019,頁 9。

15

身處全球化快速變遷的世界、科技日新月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盟(EU)等均大力推動終身學習,十分重視 以「素養」(Competencies)為核心的教育革新。根據臺灣國教院官方提出的「核 心素養」定義:係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

17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2.0〉,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

=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C56B0FF1E7E21B45,2020 年 5 月 20 日讀取。

18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2001). 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Götting en, DE: Hogrefe & H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