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一、中介語概念

Selinker (1972) 提出「中介語」(interlanguage)的理論,指初學外語或 第二語言學習者必然會使用的一種語言系統,它並非純屬母語,也並非純屬 目標語,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由兩者兼具成為一種固定的語言系統,且此系 統會會隨著學習者的學習歷程不斷發展和變化。王建勤(1997)認為此種語 言系統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目標語的規則所做的不正確之歸納與推論 而產生的。就學習華語的外國人來說,他們所說的華語都是中介語;不管他 們的母語如何,他們都可以使用這種中介語進行交際活動。

二、中介語的根源

Selinker (1972) 指出中介語的形成根源主要來自五個因素的影響:

(一) 語言遷移 (interlingual transfer):

語言遷移指的是在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的過程中,學習者因為不熟悉 或者對目標語的語法規則掌握不當而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母語的規則來處 理目標語的信息。語言遷移的形成及發展具有選擇性,並非所有相似的語言 現象都會產生遷移。語言遷移是中介語產生的一個首要根源。

(二) 目標語規則的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Selinker 認為語言遷移並非中介語的唯一根源,大量導致中介語產生的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對目標語規則的泛化。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的過程中,

學習者在學習某一特定規則時,他們不遵循母語的語法規則,而是試圖按照 先前學過的目標語規則或者對目標語的規則加以簡化,從而創造出自己的目 標語中所沒有的規則。因而產生出帶有目標語特徵的中介語(王建勤 1997)。

(三) 訓練遷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Selinker (1972) 的觀點表示,教學不當或採用錯誤的學習材料也是中介 語產生的來源之一。這類由於教學訓練導致的遷移不同於母語遷移,也不同 於目標語規則泛化。

(四) 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

學習策略是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在摸索目標語的詞彙、語音、語法 等等語言項目之含義和用法的方法,它是學習者語言只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 重要標誌。上面提過的「泛化」就是一種學習策略。此外「省略簡化」也是 學習者普遍使用的一種學習策略。學習者在面臨大量的目標語輸入時無法馬 上掌握,便將其加以簡化為一種對他來說較簡單、容易消化的系統,導致中 介語的產生。

(五) 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交際策略是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在進行交際活動時所運用的方法。

當學習者所需要表達的內容超過於其現有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其就有自覺地 使用一些語言或非語言的手段來輔助自己達成交際活動。譬如:迴避

(avoidance)和換說法(paraphrase),是學習者普遍採用的交際策略,指其 故意地避開某一語言項目、找其他可替代的說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此種交 際策略對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產生的一大根源之一。

三、中介語研究方法

中介語研究是一種系統性的工程。王建勤(1997)在《漢語作為第二 語言的習得研究》指出中介語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和實驗,對觀察和實驗 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描寫。

17 (一) 觀察

觀察就是針對研究對象的學習情況加以了解。觀察的內容包括:研究 對象的背景,例如國別、性別、年齡、學習目的和動力以及學習習慣等;語 言輸入情況,例如所在的班級及使用的教材、課堂教學情況、課外語言接觸 情形等;語言輸出情況,即語言表現,包括正確的表達和偏誤。語言習得是 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只有進行全面性的觀察才能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可 靠的依據。

(二) 實驗

如果對中介語的發展有某種假設,可以設計實驗來證實。實驗的範圍 及內容取自於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三) 比較

比較就是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比較。比較的範圍包括個體與個體的 比較,群體與群體的比較,這是橫向比較;同一個個體和同一個群體不同階 段學習和學習表現的比較,就是縱向比較。本研究將進行橫向及縱向的比較。

(四) 分析

分析是指對觀察、實驗和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闡述各種客觀條件在 語言表現的影響以及發生偏誤的原因。

(五) 描寫

描寫有不同的層次,包括即時描寫、階段性描寫和系統描寫。即時描 寫指隨時記錄觀察、實驗、比較和分析的結果並進行整理;階段性描寫是針 對某一階段(例如數周、一學期、一學年等)觀察、實驗、比較及分析的結

果進行整理;系統描寫就是整理出華語中介語的現象、發展規律等等進行全 面性的描寫。

四、中介語分析方法:對比分析與偏誤分析

在研究中介語過程中,最常被運用的分析方法是對比分析與偏誤分 析。以下介紹這兩種分析法的概念、內容、程序以及各的優缺點。

(一) 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指透過第二語言與第一語言在結構上 的異同比較,整理出目標語之中母語缺乏的結構,從而判定學習者可能遭遇 的困難,籍以協助教師或學生走入教室之前,有所準備,防止學生受到負遷 移的影響,而導致許多不應該發生的「化石化」現象 (鍾榮富 2009)。

此分析法最早在 1957 年由 Lado 提出,其認為第二語言或文化的學習 必須透過兩者之間的對比,因為「兩者相同的,容易學習,兩者相異者,比 較不容易學習」。因此,對比分析的目的在於掌握學習者的母語以及他所學 目標表之間的異同,從而幫助學習者預防母語帶來的干擾(interference),

讓學習者可以排除困難,學好純正的的第二語言。

對比分析的內容是有系統地比較兩個語言的結構,找出目標語存在而 母語不存在的結構,整理出配對練習,帶領學習者一再地重複練習,直到能 靈活運用為止。照周小兵和李海鷗(2004)的說法,對比程序包括:

1. 描述(description):對兩種語言進行細緻的形式描述。

2. 選擇(selection):在語言的各個層面中選出想要對比的子項目,可 以是完整的子系統(如語音、語法、語用等),或是子系統下得差異 項目。

3. 對比(comparison):找出兩種語言的差異點及共同點。

4. 預測(prediction):判別可能引發偏誤的語言點。

對比分析對教學、測試和學術研究具有正面的作用。不過,隨著研究

19

至無偏誤,但實際上卻不表示他的語言能力較高。

2. 過度強調偏誤,而沒有去注意及挖掘第一或第二語言習得中其實存 在更多的「無偏誤」現象。語言學習跟任何其他學習一樣,學習者 需要的是鼓勵與讚美,教師不能以蒐集或尋找學習者的偏誤為教學 的主要職務,而忽略了習得過程中「沒有偏誤」總比「有偏誤」的 情形還要多的事實。

3. 偏誤分析理論似乎只為對比分析尋找語料與證據,本身並沒有其特 殊的解釋或描寫能力。偏誤分析沒有試圖提出一個周全的的架構去 矯正偏誤,跟沒有從理論方法上去解決偏誤類型,因此在第二語言 教學上,其貢獻僅在於偏誤的匯集與討論,大都為理論上的啟示而 缺乏實務經驗的操作。

從以上的介紹可見對比分析與偏誤分析都皆有各的長短處。前者藉由 母語與目標語的比對之中,找出兩種語言的不同,從而預測學習者可能會遇 到的困難或問題,所以是從內(語言結構)二外(語言習得)的分析方式。

後者則主張先蒐集學生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偏誤語料,先分析、歸類然後整 理,從而追查或探索偏誤的來源,所以是一種從外而內的歷程 (鍾榮富 2009)。因此兩者是一體的兩面,具有密切的關係,在中介語研究的框架中 不可互相取代,但可以相輔相成。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