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一、 南北越受試者聲調偏誤之異同

(一)同樣點

1. 華語第四聲是兩名個案出現偏誤率最大的

發音測試偏誤結果顯示兩名個案對華語四個聲調的掌握不同。不過,

在華語的四個聲調當中,第四聲是兩名受試者所發生的偏誤是最多的。不管 在前測或後測,第四聲的偏誤比率遠高於其他三個聲調。VN 前測的偏誤率 為:第一聲 0%、第二聲 6.7%、第三聲 0%、第四聲 23.1%。可見第四聲的 偏誤率跟其他三個聲調比較起來是相當高的。VN 後測的偏誤率為:第一聲 1.9%、第二聲 0%、第三聲 0%、第四聲 16.9%。後測時,雖然偏誤率已經 降低了,但還是遠高於其他三個聲調。至於 VS,前測的偏誤率為:第一聲 2.8%、第二聲 18.1%、第三聲 1.9%、第四聲 65%;後測的偏誤率為:第一 聲 9.3%、第二聲 4.8%、第三聲 0%、第四聲 54.4%。可見 VS 的第四聲偏誤 相對於其他三個聲調也是多得多。

前輩的相關研究指出越南學生的第四聲發音偏誤的原因主要來自母語 的負遷移(吳門吉、胡明光 2004)。華語第四聲是一個全降調,以五度制概 念來說,音高從最高五(5)下降到最低點(1),是最大幅度的從高到低。

越南語聲調系統裡面雖然也有降調(重聲 32;玄聲 21)但只是中降調,下 降幅度相當狹窄。因此越南學生對這種全降調的概念完全陌生,發音的時候 聲調趨平完全沒下降就跟第一聲一樣,如下圖四-30 受試者 VS 念「登記」

時, 「記 ji4」是第四聲,但念得跟第一聲的「登 deng1」一樣趨平。此外,

也有情形是第四聲的降度很微小,如圖四-31,VN 念第四聲的「夢 meng4」

和「見 jian4」雖然收尾時有下降現象但降度很小,所以也被審聽為第一聲。

圖 四-30 VS 第四聲偏誤(登機)

圖 四-31 VN 第四聲偏誤(夢見大神)

2. 根據審聽結果,第二聲的偏誤率僅低於第一聲

根據審聽結果,第二聲的偏誤比率僅低於第四聲。前測結果顯示 VN 的第二聲偏誤率為 6.7%、VS 的第二聲偏誤率為 18.1,跟第一聲和第三聲的 偏誤率比起來都比較高。兩名個案的前測偏誤率大小順序分別為:第四聲>

第二聲> 第一聲> 第三聲 (VS);第四聲> 第二聲> 第一、三聲 (VN),

3. 前後測各聲調的偏誤率變動趨勢一致

兩名個案的華語四個聲調之偏誤情況不同,但是經過 MyCT 的課程訓 練過程之後,偏誤的改變趨勢是一致的。根據前後測的偏誤統計結果,兩者 在後測時第一聲偏誤同樣都升高,其餘三個聲調都有偏誤減少的現象。我們

121

-2、四-4、四-5)可看到受試者 VS 的偏誤大多數都是三位審聽者的共鳴,

而 VN 的偏誤通常以兩名審聽者共同的結果為多。這表示 VS 的偏誤較典型 於 VN 的。此外,VS 的四個聲調,表示四個聲調都出現偏誤表示她在學習 四個聲調都可能有困難。但是並不是四個聲調都是 VN 的學習難點。他的發 音偏誤主要發生在第四聲,其餘的第一、三聲基本上都沒出現問題,第二聲 在發音前測中雖然有 7 次被審聽為第三聲,不過出自 praat 語音分析軟體的 聲譜圖卻沒有顯示這個偏誤類型,筆者初步判斷第二聲並不是北越受試者的 難點,他的第二聲無出現「發成第三聲,與第三聲混淆」的情形,僅有發音 不到位的情形。下面來看受試者 VN 和 VS 的第二聲【清除】之聲譜圖。兩 者的「除 chu2」都被審聽為第三聲。

圖 四-32 VN 的第二聲偏誤(清楚)。

圖 四-33 VS 的第二聲偏誤(清除)。

123

從上面兩張聲譜圖可見,VN 發的「chu2」趨升,是比較不到位的第二 聲,並非完全念成第三聲。而 VS 的「chu2」趨降,判斷是發成北京普通話 第三聲的前半上或者臺灣華語的第三聲。

受試者 VN 的第二聲在 7 處被審聽為第三聲,不過從語圖來看都大略是 這種「不到位」的情況,而非念錯成第三聲。然而,VS 的第二聲審聽結果 跟聲譜圖的結果大致相同。因此,本人認為 VN 的第二聲之偏誤類型不是「發 成第三聲」,只是念得不到位。

劉慧娟(2015)針對南北越學習者探討他們對華語-越語聲調相似度的 認知。結果顯示在第二聲的相似度認知上,北越學習者認為跟越語的銳聲最 相似,而南越學習者一致都認為第二聲跟越語的問聲最相似。從此,我們可 以推測北越受試者 VN 第二聲「發音不到位」,升幅不夠的偏誤類型(如圖 四-13、四-14)以及南越受試者 VS「第二聲念成第三聲」、「第二聲跟第三 聲混淆」的偏誤情形。因為越語問聲跟華語第三聲同樣都是先降後升調,故 南越受試者在念第二聲時普遍出現念成前半上(下降的部分)。(如圖四-10、

四-11)

第三聲部分,VN 的第三聲在前後測中都無出現偏誤。而 VS 的第三聲 出現了「發成第二聲」的偏誤類型,發音調值 12,像臺灣華語第二聲的上 揚段

至於第一聲,VN 在前測無出現偏誤,到後測出現了兩次偏誤,被審聽 為「發成第四聲」。語圖表示他的第一聲發成降調,但中介音調值為 42,音 高有別於北京普通話和臺灣華語的第四聲。而 VS 的第一聲偏誤類型「發成 第四聲」從聲譜圖上看到的結果跟審聽結果較吻合,調值 53,跟臺灣華語 的第四聲一樣。以下來看 VN 的第一聲偏誤跟 VS 的第一聲偏誤:

圖 四-34 VN 的第一聲偏誤(大車)。

圖 四-35 VS 的第一聲偏誤 (生活)。

從上面的聲譜圖看到 VN 的「che1」開始時先持平,收尾是微微地趨降,

筆者認為偏誤情況是起點不夠高,音高沒有完整維持,而非發成全降的第四 聲。然而,VS 的「sheng1」呈現一個降調,比較相近第四聲。

偏誤率最高的第四聲,審聽結果的偏誤類型是「發成第一聲」,不過語 圖顯示 VN 的第一聲雖然發音趨平,但中介音的調值 33,音高都低於北京 普通話和臺灣華語的第一聲,所以 VN 第四聲中介音是發成平調,但不是很 到位的平調。VS 的第四聲同樣念成平調,調值有時是 44,像臺灣華語第一 聲;有時是 55,像漢語普通話第一聲。

125

二、MyCT 聲調訓練課程效果評估

在表四-14 筆者從 MyCT 系統、課程內容及訓練形式省思了本課程的 優缺點。接下來將提出整體的評估:

1. 整體的優點:

 兩名學生第一次接觸與使用 MyCT 語音線上課程,對他們來 說很新奇、有趣。

 課程的內容生動、生活化,能夠提升學生的正音意願以及興 趣。最小對比的詞語在正音過程中有很大的幫助。

 透過前後測的偏誤率統計結果表示,經過訓練後兩名個案的 聲調發音都有所改善。這證明課程的實際效果。前後測間隔 一個月以上,表示效果並非學生的短期記憶。除了研究中可 看出來的效果,訓練課程讓學生在實際的交際活動同時更注 意自己的發音,隨時隨地持有語音自我糾正的精神。

2. 整體的缺點:

 某些內容(具體是第三課和第六課句子的部分)對學生來說偏 難。

 每次上課的比重偏重

三、本研究與過去研究的聲調偏誤現象比較

在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筆者整理過去研究提出的越南學習者聲調難點 及偏誤類型。分析本測驗的發音測驗結果后,筆者針對過去研究的結果與本 測驗的結果進行比較,提出異同之處。

表 四-18 過去研究與本研究發現的聲調發音難點及偏誤現象比較。

127

型為發成第三聲的前 半上(VS);發音不到 位。

第三聲  較無發生偏誤  僅出現在 VS,發音調 值 12,像臺灣華語第 二聲的上揚段(212)

第四聲  與第一聲混淆

 起點不夠高、短促結 束、下降幅度狹窄

 與本研究結果相同。

四、偏誤率與學習難點

在過去的許多相關研究中,作者直接將 「偏誤率」和「學習難點」畫 上等號。不過,在本實驗的過程中,筆者注意到許多地方前測無發生偏誤但 後測卻又,譬如:前測第 40 項語料[大的柿子],VN 無偏誤,但到後測出現 偏誤(柿 shi4 Shi1);前測第 14 項語料[大好時機],VS 無偏誤,但到後 測出現偏誤(大 da4  da1)。如果像這種情況的話,偏誤率並非固定,它 隨時都會有所改變,測驗時沒有出現偏誤也不能表示學生對那個語音項目完 全沒問題。所以「偏誤率」是真的等於「學習難點」嗎?除了偏誤率,我們 可能要從學生平常在上課、在進行交際時的輸出情況多多觀察、整理、記錄、

分析等才能了解學生的發音學習難點。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