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我國的可能影響

第肆章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趨勢

第四節 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我國的可能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動力電池。由於磷酸鐵鋰電池涉及巨大的潛在商業利益,引發多國企業之間的專 利權爭奪,關於磷酸鐵鋰專利許可與訴訟情況,海外企業已在中國預先進行嚴密 的專利布局,46例如磷酸鐵鋰包覆碳技術專利、磷酸鐵鋰碳熱還原專利、奈米化 磷酸鐵鋰專利等,中國磷酸鐵鋰生產企業難以避開相關專利。2010 年,Phostech

(加拿大佛斯泰克)公司利用磷酸鐵鋰包覆碳技術核心專利,向中國相關企業提 出先收取1,000 萬美元費用、每生產 1 噸磷酸鐵鋰再繳交 2,500 美元專利許可費 的苛刻要求。目前,中國大型電池企業如力神、比克、東莞新能源等均須高價採 購 Phostech 公司或獲得專利許可的其他公司生產的材料,生產成本大大增加,

在競爭中受制於人。

第四節 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我國的可能影響

一、我國新能源(電動車)汽車產業概況

近年因全球油價波動、能源短缺及溫室效應,各國政府及車廠皆投入綠色 能源車輛發展。而臺灣南北約300 多公里距離適中、都會集中、電力設施充足、

氣候環境良好等條件,適合電動車運行;再加上完備的資通訊系統、智慧安全系 統、電池、馬達等關鍵技術,將是推展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最大契機。據行政 院所提出的「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47臺灣自 2011 年至 2016 年間將建構合適的智慧電動車發展環境,以躋身國際電動車大廠為目標,並協助 國內智慧電動車產業聚落形成,發展成為新興明星產業。

(一)臺灣電動車整車研發開拓海外市場

國內在電動車整車方面,至 2012 年 6 月止,已有自主開發品牌車廠納智捷、

酷比、華德動能、必翔、立凱及小馬租車等9 家通過交通部安檢合格的車輛發表,

       

46電子工程網,「新能源汽車起步,警惕專利絆腳」,2012 年 7 月 18 日,

http://www.eechina.com/thread-94031-1-1.html,查詢日期 2012 年 9 月 8 日。

47科技產業實驗室,「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新聞稿」,2010 年 4 月 16 日,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mechmet/2010/mechmet_10_007.htm,查詢日期 2012 年9 月 2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從2 人座小客車到電動大客車共計 16 款車,臺灣已具備電動車全系列開發能力,

亦逐漸開發海外市場,例如:立凱電能透過工業局主辦的「臺法產業交流合作會 議」,促成與法國電動車商Venturi 簽署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合作意向書;華 德動能電動巴士與菲律賓Victory Liner 簽訂合作契約,成功進軍菲律賓市場,未 來將考慮由臺灣出口關鍵零組件於當地組裝電動巴士。而在中國市場方面,納智 捷3 輛智慧電動車正式登陸杭州,與當地公務機關進行試運行。

(二)電動車零組件廠取得重要進展

目前臺灣已具備優異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如東元與日本 SIM-Drive 聯盟,發 展車用馬達、富田的馬達及致茂的電能控制供應Tesla,再間接供應給 TOYOTA RAV4 電動車;臺達電的充電模組供應 GM 集團;裕隆電能供應自主品牌納智捷,

技術實力均獲得車廠認可。另外臺達電與光寶科鎖定電動車充電設備市場,先後 取得Nissan 認證,更通過日本 CHAdeMO 充電系統認證。由於我國智慧電動車 輛關鍵零組件產業已具備發展雛形,未來再結合智慧車輛零組件、車載資通訊發 展,將具備新一代「電動、電子、電控」之智慧電動車,呈現優勢整合能力。

(三)推動關鍵技術自主發展,落實產業效益

為推動產業技術自主,我國經濟部技術處啟動「電動車輛系統模組與關鍵技 術開發計畫」,以自主電動商用車為平臺,藉以發展關鍵模組如:電動車用底盤、

電能系統、電動動力系統及電動附件系統,並通過:

1.建立關鍵技術與專利自主與深化。

2.推動產業聚落,建立聯盟。

3.支援產業進行電動車運行之技術開發、運行服務與環境建置,落實產 業效益。

(四)智慧電動車產業的市場試煉

智慧電動車產業的催生,除從關鍵技術培育及驗證標準建置外,最重要的是 市場推廣,目前工業局已獲得經濟部能源局石油基金支持,實施「智慧電動車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導運行計畫」,規劃在2010 年至 2013 年,達成智慧電動車 10 案 3 千輛先導運行 的目標,並擬從點、線、面逐漸擴大運行規模及廣布充電系統;同時亦結合中央 及在地政府,推出5 項租稅減免(免貨物稅、免牌照稅、免燃料費、免停車費、

免充電費),提升消費者使用意願。

(五)臺灣智慧電動車產業能量分析

臺灣已具備完整供應鏈,積極研發且已進入市場示範運行的實證階段。不僅 如此,政府方面有經濟部能源局、工業局、技術處、標檢局、環保署及交通部等 政策協助引導,目前在標準驗證、核心技術研發及運行推廣均有進展,給予臺灣 廠商進入全球電動車市場強力支持。

(六)臺灣電動車產業之挑戰

在市場方面,臺灣產業規模較小,關鍵零件成本較高,不易與其他國家競爭;

唯有積極進入國際市場將餅做大,才能降低成本。在環境建構面,目前充電站與 智慧電網的建置才剛開始,電動車使用仍不方便,因此產業、中央政府及縣市政 府應加速攜手合作,建立良好使用環境。而法規標準方面為考量進入國際市場與 國際接軌,產官學研應加速討論制定相同法規標準。

二、臺灣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合作前景

(一)中國機械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2011 年 8 月 11 日在臺北舉行的「第 2 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兩岸汽車產業合作 最佳切入點。渠透露,大陸近與臺灣電子界、電池界人士交流,希望 在第四代動力電池方面找到兩岸合作新契機。大陸方面希望重點突破 動力電池、電機、電子控制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的產業化,實現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大陸新能源汽車在電池、

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這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是臺灣電子、汽車產業優勢。48他希望,雙方發揮優勢,精誠合作,構 建兩岸汽車產業最好平臺,開發出真正「中華牌」新能源汽車。

(二)2011 年 8 月 31 日,第 3 屆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來自兩岸的 汽車業者、學者看好福建與臺灣汽車產業合作前景,特別是對在新能 源汽車領域的合作表現出極大興趣。福建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工程 系主任黃鍵表示,「臺灣汽車零部件產業很發達,汽車電子、機械、電 機方面,有很好產業鏈,產品品質精良,福建在新能源汽車的試運行,

總成和汽車的匹配方面有很好的條件,有很多經驗」。49主辦方表示,

大陸汽車產業大而不強,臺灣汽車行業強而不大。大陸汽車產業有很 大發展空間,但缺乏強有力的零部件支撐,臺灣在零部件方面具有優 勢,卻缺乏整車產業做依託。而新能源汽車是世界未來發展趨勢,兩 岸可在電機、電池等方面可充分合作,「後發先至,領先世界」。

(三)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商機:品牌與整車

1.中國吉利汽車公司與裕隆技術合作,將吉利的熊貓小車的引擎、變速箱、

車身鈑件及內裝等零件,以散件(CKD)方式引進臺灣,經過裕隆公 司進行整車調教,加上一系列宣傳行銷操作,創立Tobe 品牌,以 M'car 於臺灣地區進行銷售。

2.臺灣勝榮汽車公司與中國奇瑞汽車公司簽訂合作合同,於臺中廠生產組 裝 Chery 汽車,推出 Apola、Fresh 兩車款,並以臺中廠做為技術合作 平臺,整合兩岸資源,期望以中國品牌、臺灣製造行銷全球。

(四)兩岸合作建立電動車合作機制 1.中國大陸發展限制

       

48華夏經緯網,「新能源汽車將成兩岸汽車產業合作最佳切入點」,2011 年 8 月 12 日,

http://big5.huaxia.com/tslj/flsj/qc/2011/08/2539774.html,查詢日期:2012 年 9 月 20 日。

49中國廣播網,「兩岸車輛產業研討:共同看好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2011 年 8 月 31 日,

http://china.cnr.cn/gdgg/201108/t20110831_508443051.shtml,查詢日期:2011 年 9 月 2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中國汽車產業仍以開發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目前以整車車廠為主進行小規 模電動車試運行,中國擁有發展電動車所需稀土原料資源,汽車產業較具 規模,投入廠商多,但大量生產的機電產品性能仍有待提升。中國的電動 車營運多以小型電動車輛產品改良,及消費者體驗提升為主,僅於少數地 點投資建設電動車基礎設施。

2.中國大陸發展優勢

中國在動力電池、電動馬達及零組件生產技術方面具有大規模經濟效益,

惟關鍵技術及專利權尚無法取得。中國大陸在稀土原料資源豐富,稀土係 永磁馬達中的磁性材料,每一具Prius 使用的電動馬達即需要 1.2 公斤「釹」,

50中國掌握全球稀土市場97%的稀土供應以及稀土定價權,中國汽車產業鏈 佈局綿密,中國大陸亦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3.臺灣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合作契機

裕隆汽車集團已發展出多款電動車,51具備電動車整車生產技術,臺灣在臺 北市、新北市、新竹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等地方政府紛紛進行電 動車先期運行,惟部分關鍵材料仍以進口為主,未能突破先進國家關鍵技 術、零件之專利權,但系統產品品質穩定,並可於運行期間進行驗證及改 良,中央與地方政府採取政策推動各地機關及企業採用電動車,亦可將營 運模式複製至中國大陸市場。在電動車先導運行期間普遍設立充電站,並 建立智慧電動車行控中心,進行各種資通訊系統、安全系統等整合運作。

三、中國研發新能源汽車對我可能之影響

臺灣研發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為裕隆及必翔汽車公司,兩家業者均表示

臺灣研發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為裕隆及必翔汽車公司,兩家業者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