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3.1 經濟成長與地區差距

法國學者佩魯(Francois Perroux,1983)把「成長」這個概念與「發展」的概念 進行了區分。他認為,成長應該是指一國家或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額的提高,而發展 則包含更廣泛的內容。中國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的成長,以及人民消費水平和結構的 改善,源於經濟成長模式的變化,即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傳統經濟成長模型 得以改變。

經濟學家一般同意,中國經濟改革以來,通過一系列制度變革和資源重新分配,

而帶動了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的發展,促進非國有經濟的發展,改善了國內投資結構 和引進外資,擴大了對外貿易等,從而使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有一些相關研 究的描述,例如,有些學者把中國經濟成長歸結為勞動力流動、市場發展產生的效率、

外貿和技術引進、國內投資和外資引進等四方面因素。

在經濟學中,人們使用生產函數的概念,來表達生產要素投入在某一特定技術水 平下能達到的最大可能產出的相互關係。而在一個經濟成長的因素分析中,經濟學家 很早就發現,除了一般的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導致經濟總量(如國民生產毛額)成長 外,往往還有一部分成長不能由這種要素增加來解釋。換句話說,在上述生產函數的 例子中,除了資本和勞動對產出增加做出貢獻外,還有一種未被發現的因素發生作用。

經濟成長因素中的資本和勞動力,屬於一般的生產要素。經濟學家還常把勞動力的數 量與質量分別觀察,後者就是所謂的「人力資本」,包括了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受教育 程度與技能水平等等(林毅夫、劉明興,1998)。

Barro(1997)對跨國成長收斂實證研究做了一較完整的結論。他所使用的變數包 括:人均 GDP、人力資本、人口成長率、儲蓄水準、預期壽命、政府消費占 GDP 比 例、貿易條件、投資率、通貨膨脹率、區域虛擬變數、對產權的保護程度、政局的穩 定和民主化程度等。而Alesina(1997)對以往實證分析中所使用的解釋變進行了簡單 的結論。然而,在既有的理論文獻中,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框架,來解釋發展 中國家的廣泛經濟現實,因此許多的結論僅僅是基於統計意義上的結論。Brock 和 Durlauf(2000)在研究中亦對整個實證分析方法的架構與結論提出了全面的質疑。

對於中國的經濟成長和各地區之間的差距演變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 採用多種指標對中國經濟成長和地區經濟差距進行的測量和分析,如吉尼係數、變異 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Theil 指數(Theil entropy)、阿特金森指數(Atkinson index)、α 收斂指數和 β 收斂指數、Kernel 估計量等;另一部分則為中國的實際經濟成 長績效和收斂特徵提供理論解釋。事實上,由於研究理論與使用的研究方法、統計指

標的差異,因此眾多學者所進行之研究亦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與結論。然而,許多學者 仍存在一個共同的觀點(Jian,1996;世界銀行,1997;田曉文,1999;張兆傑,2000),

為在1990 年以前,中國各地區的經濟成長呈現收斂的趨勢,而到了 1990 年之後則迅 速發散。

但是,林毅夫(1998)卻有不同發現。他使用吉尼係數來測量中國的地區差距,

發了1996 到 1990 年間,中國地區間差距的上升幅度並不明顯,直到 1990 年後才有較 明顯的上升;而1990 年的吉尼係數只有 0.2414,到了 1995 年時已上升到了 0.2747。

Fleisher 和 Chen(1996)在研究中指出,在 1978 年至 1993 年間,中國省分平均經濟 成長率從 4.5%成長至 11.7%。而有學者亦發現在 1980 年至 1994 年間,東部地區的 GDP 成長率則平均維持在 11.5%,西部地區平均為 9.4%(Sun, Chai,1998)。

程建國(1997)研究發現:1.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經濟以年均 10.11%的高速度 成長的宏觀背景下,東、中、西部三大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卻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1979 年到1996 年中國東部地區的國內生產總額年成長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其中東部地 區年成長率最高的浙江(14.1%)、廣東(14%)、福建(13.9%)三省,比中、西部地 區年成長率最慢的陜西(8.3%)、黑龍江(7.5%)、青海(7.5%)三省,平均高出近 1.84 倍。2.中國大陸東、中、西部三大地區間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變動的差距和中國經 濟的周期性波動具有明顯的正相關。3.與許多學者看法一致,他亦發現在 1990 年前,

中國東、中、西部地區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差距有縮小趨勢出現;但1990 年後,其卻差 距加速擴大。

另外,蔡昉和都陽(2000)對中國地區經濟成長的收斂問題進行分析後發現,中 國經濟中,其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之間的區域差距不斷的擴大,但是區域內部卻呈 現收斂(即差距減少)的趨勢;其中,西部地區的內部收斂趨勢較弱。Tsui(1991,

1993)、Jian,Sachs 和 Warner(1996)、世界銀行(1995,1997)、Zhang,Liu 和 Yao

(2001)、Aziz 和 Duenwald(2001)等學者在研究中也得到類似結論。

此外,亦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察。耿慶武應用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的 區域差異分析數量方法,以及中國1952 年至 2000 年間的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統計數據,

自中國傳統的區域經濟劃分計算、分析與比較全國省際、沿海與內陸間、東中西三大 區域間,及十大地區域間的區域經濟差異之現況與歷史變化趨勢。研究結果顯示,若 直覺地選取最富與最窮地區作為代表,來分析中國大陸的區域經濟差異,事實上,將 低估中國大陸的區域經濟差異。因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區間差異存在於「外環地帶」的 華東地區與位於「中間地帶」核心的中南地區之間。該兩大人口密集地區之間的區間 差異的特性,如市場結構與產業政策等,應該研究中國地區區域差異的首要課題。

而Chan(1997)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亞洲國家的宏觀經濟成長主要是因為總要素

生產力的提升所推動,雖然他並沒有預算出外資對亞洲區內國家的經濟生產貢獻度,

但是他強調地指出外資的重要性,因為外商投資是會促進本地生產總值的擴大,加強 對外的國際競爭力,從而使得亞洲各國的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的成長。

然而,在眾多探討中國經濟成長績效的文獻中,各學者專家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Chen 和 Feng(2000)對 1978 到 1989 年中國 29 個省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八十 年代的中國區域經濟呈現了收斂的趨勢,且進一步發現,私有化是促進經濟成長的主 要原因。Lee(1994)、Dayal-Gulati、Husain(2000)與張兆傑(2000)皆提出相同觀 點,他們認為FDI 對經濟成長有刺激作用,且 FDI 也同時使不同區域間的差距擴大。

此外,韓廷春(1999)認為中國在經濟成長的早期階段(即現階段的中國),人力 資本的投入遠高於科技研發的投入;而Yan 和 Yao(2001)亦提出類似觀點。的確,

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是極為重要的要素,在Lucas 與 Stocky 等學者的研究中,也一 再強調人力資本在東亞的經濟奇績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蔡昉與都陽(2000)的實證研 究中指出人力資本的差異是導致地區差距的主要原因。

此外,洪雲星(1999)在研究中發現,外資確實對沿海地區(特別是那些較早開 放的省市)的經濟成長引起相當大的作用,而且更進一步地促進了沿海各省市的生產 技術效率有較快的改進。另一方面並發現了了中國經濟成長與外資投入的關係是雙向 的,意即外資一方面先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強勢而被吸引,但同時外資 亦扮演了火車頭的角色,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迅速成長。他並呼龥中國政府在制定經濟 政策時,必須注意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與平衡性,以及市場制度的建立,才能繼續 吸引外資前來中國,經濟才可望持續成長。

Young(2000)認為地區性的保護政策是地區差距加大關鍵,因為市場保護會使 經濟發展偏離地區的比較優勢。此外,中國經濟的區域差距問題往往被歸納為中國政 府的地區傾斜政策(Demurger 等,2001;Fleisher 和 Chen,1997),即中國政府當局 將過多資金投入東部地區,而造成了中部與西部地區發展的落後。胡書東測量了國民 所得在地區間的流動趨勢,結果發現中國政府的傾斜政策始終偏冊中部與西部地區,

且政府的政策干預亦可能進一步造成了中部與西部的落後,因為重工先展戰略所扶持 的工業企業與中西部本地的比較優勢是相背的。

其他如財政分權(Zhang 和 Zou,1998;Jin,Qian 和 Weigngast,1999、2001)及 基礎建設投資(Demurger,2001)等因素也被認為相當程度地影響了經濟成長。

2.3.2 保持經濟的持續成長

自1978 年改革開放啟動以來,中國經濟的年平均成長速度很高,但年際間的成長 差異也很大,年成長率有時高達13%-14%,有時只有 3%-4%。自 1978 年迄今,經濟

成長已經經歷了四個週期,平均每4-5 年就會有一個。由於這種週期性所反映的不確 定性會影響國內外投資者的預期,因此亦傷害了經濟成長的可持續性。但值得一提的 趨勢是,近年來這種經濟成長波動幅度已趨於縮小。而中國的經濟波動性之特點在於 經濟反覆出現過熱現象,其發展速度恰好與發展瓶頸形成相互制約的局面(蔡昉、林 毅夫,2003)。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經濟成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本、勞動力的投入、人力資 本的累積及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部門到高生產力部門的轉移、技術進步因素與改革改發 的制度變革效應等。此外,由於經濟改革的深入與經濟快速成長,一系列危及社會穩 定的因素也隨之累積。除了政府腐敗現象的加劇、失業現象的日益嚴重化、流動人口 激增之外,亦有一項最重要且無法忽視的現象產生:地區收入差距的擴大。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經濟成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本、勞動力的投入、人力資 本的累積及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部門到高生產力部門的轉移、技術進步因素與改革改發 的制度變革效應等。此外,由於經濟改革的深入與經濟快速成長,一系列危及社會穩 定的因素也隨之累積。除了政府腐敗現象的加劇、失業現象的日益嚴重化、流動人口 激增之外,亦有一項最重要且無法忽視的現象產生:地區收入差距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