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區域市場發展差異與消費潛力之實證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區域市場發展差異與消費潛力之實證研究"

Copied!
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交通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碩 士 論 文. 中國大陸區域市場發展差異 與消費潛力之實證研究. 研 究 生:游智清 指導教授:唐瓔璋.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三 年 六 月.

(2) 中國大陸區域市場發展差異 與消費潛力之實證研究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China region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and consumption potential. Student:Chih-Ching Yu Advisors:Ying-Chan Tang. 研 究 生:游 智 清 指導教授:唐 瓔 璋.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une 2004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2.

(3) 中國大陸區域市場發展差異 與消費潛力之實證研究 研究生:游智清. 指導教授:唐瓔璋 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中 文 摘 要 中國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十三億的人口,為目前世界上最具潛力 的經濟個體。事實上,中國廣大的幅員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清楚的說明它並不是一般 區域研究的單一個體,各區域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本研究使用 2001 年出版之「中華 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年鑑」,共計 31 筆省級直轄市資料、288 筆地級以上資料進行分 析。筆者期透過本研究發現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趨動力及其區域差異,以幫助中國及 台灣政府當局瞭解真正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原因,做出更有效的經濟政策;此外亦協助 跨國投資者在進行對中國地區的投資決策時,能更準確的選擇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及消 費潛力的地區。研究結論有下列三個部分。 一、中國經濟成長之重要趨動因素 本研究發現影響中國經濟成長之重要趨動因素包括了:國內投資率及國外投資 率、政府支出率與人均道路面積、人均圖書藏書數與人口密度,及第二產業占 GDP 比 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政府支出率為負值,意即中國各地方政府支出過多,導致無 效率的資源分配,反而會阻礙經濟的成長。對於中國地區而言,若政府欲持續保持高 速經濟成長,必須從上述各因素著手。 二、中國經濟發展之區域差異 本研究將過去各學者所提出不同的區域劃分方式進行檢定,結果發現,人均 GDP 高中低的區域劃分方式對經濟成長有顯著影響。進一步分析,筆者發現促進人均 GDP 高中低地區之經濟成長之趨動原因差異極大,亦證實了中國現存之區域差異之現象。 三、中國消費市場之重要趨動因素探討 本研究發現,影響中國消費市場潛力之重要正向因素為:人均道路面積、平均工 資額、就業人口比例、非農業人口比例及批發銷售總額。因此,投資者在評估中國區 域消費潛力時,可以此做為重要投資策略參考依據。 關鍵字:中國經濟成長、中國區域差異、中國消費潛力.

(4)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China region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and consumption potential Student:Chih-Ching Yu. Advisor:Ying-Chan Ta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China has 960 square kilometer land, and about 1.3 billion population now; it is the most potential economic individual. In the fact, due to the extensive width and the venerable history, China is not a general homogeneous economy like others; oppositely, it has the serious inequality problem among the different area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tend the Solow model, developed by Jones, Li, and Owen. By using 288 city-level data of China in 2001, we expect that we can discover the primary power that improve China’s economy growth, and try to find the regional inequality to help the China and Taiwan government to make more efficient economic policy. Also, we can assist the global companies to choose to the most potential area to make the exact investment decision. There are three parts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1. The critical urgent factor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e find that the critical factors that stimula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re domestic investment ra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ate, average city’s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average numbers of book in the local public librar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2.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problem By testing different zone classifications of China, we find that per capital GDP classification (Lin and Tsai, 2003)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is paper. Also, we testify the existing regional inequality problems in China. 3. The critical urgent factors of China’s consumption market Finally, we discover that the critical factors that stimulate China’s consumption market are average city’s highway construction, average wage rate, average employment rat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ate, and the total wholesales volume. Keyword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inequality, China’s consumption potential. ii.

(5) 誌. 謝. 沒想到自己現在正在寫謝辭,也正在為二年的研究所生涯畫上句號。 從入學到畢業,二年的時間飛快。回想起初入學時和同學們一起舉辦校園招生說 明會的點點滴滴,彷彿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二年的研究生生活,無疑是辛苦而充實 的。在過程中,幸運的我總是得到很多人的幫助與鼓勵,支持著我完成並克服一次又 一次的挑戰;現在的我,心中盡是滿滿的感謝! 最重要的,我要感謝我最愛的家人,他們從不間斷的支持與愛,讓我有樂觀的心 迎接人生的挑戰;讓我有堅定的勇氣面對困難與挫折。因為可愛的家人,所有喜悅的 分享,都變的有格外有意義! 此外,我要感謝學校的老師們!因為你們的教導,讓我可以口袋滿滿的畢業。謝 謝交大的唐瓔璋老師、丁承老師、胡均立老師、陳光華老師、黃仁宏老師以及北科大 的林榮和老師、廖森貴老師,在撰寫論文期間,給予寶貴的指導與建議,使我獲益良 多。其中,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唐瓔璋老師。唐老師是一位重要的人生導師, 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更開拓了我的視野,我會記得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常保一 顆赤子之心。 當然,我要謝謝我的好友們:阿翰、倩汝、小許、伶怡、佳瑱、阿卿、仁瑋、小 文、桃子、欣怡、佩錚、飽妹、寶寶、足足、明釗、胤樺及東晃學長。因為有你們分 享我的喜悅及悲傷,在我需要的時候,給我的溫暖包容與陪伴,讓我一路走來可以充 滿信心,真的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我謹將畢業的喜悅與榮耀,獻給我愛的你們!. iii.

(6) 目. 錄. 一、緒論…………………………………………………………………1 1.1 研究背景及動機…………………………………………………………………1 1.1.1 中國現存的嚴重區域差異問題…………………………………………1 1.1.2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中國……………………………………………2 1.1.3 中國的消費市場…………………………………………………………3 1.1.4 貧富差距問題……………………………………………………………4 1.2 研究目的…………………………………………………………………………6. 二、文獻探討……………………………………………………………8 2.1 中國經濟及區域經濟發展歷程…………………………………………………8 2.1.1 中國經濟發展歷程………………………………………………………8 2.1.2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10 2.2 中國之區域經濟不均之相關研究………………………………………………17 2.2.1 中國區域經濟之堀起背景………………………………………………17 2.2.2 中國區域差異之相關研究………………………………………………17 2.2.3 相關區域研究之區域分類方式…………………………………………20 2.2.4 中國地區所得差距現象…………………………………………………23 2.3 中國經濟成長相關研究…………………………………………………………25 2.3.1 經濟成長與地區差距……………………………………………………25 2.3.2 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成長………………………………………………28 iv.

(7) 2.4 區域發展指標之相關文獻………………………………………………………30. 三、研究方法……………………………………………………………35 3.1 研究架構…………………………………………………………………………35 3.2 研究樣本及範圍…………………………………………………………………36 3.3 研究模型建立……………………………………………………………………37 3.3.1 人力資本……………………………………………………………………37 3.3.2 資本投入-國外投資與國內資本…………………………………………38 3.3.3 政府政策-政府支出與商業基礎建設……………………………………40 3.3.4 人口結構……………………………………………………………………40 3.3.5 其他-市場與產業結構……………………………………………………42 3.4 研究變數分析……………………………………………………………………44 3.5 研究假設…………………………………………………………………………48 3.5.1 Solow 模型檢定……………………………………………………………48 3.5.2 區域劃分對經濟成長之檢定………………………………………………48 3.5.3 恩格爾係數與經濟發展之檢定……………………………………………53 3.6 統計分析…………………………………………………………………………58 3.6.1 相關分析……………………………………………………………………58 3.6.2 多元迴歸分析………………………………………………………………58. 四、實證結果……………………………………………………………59 4.1 Solow 模型檢定…………………………………………………………………59 4.1.1 Solow 模型檢定……………………………………………………………59. v.

(8) 4.1.2 本研究模型檢定……………………………………………………………60 4.2 不同區域劃分檢定………………………………………………………………62 4.2.1 各區域劃分檢定……………………………………………………62 4.2.2 人均 GDP 高中低地區之經濟成長成因探討………………………64 4.3 中國消費市場潛力與趨動力…………………………………………………66.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68 5.1 研究結論………………………………………………………………………68 5.1.1 中國經濟成長之成因探討………………………………………………68 5.1.2 中國經濟發展之區域差異………………………………………………71 5.1.3 中國消費市場之重要趨動因素探討……………………………………73 5.2 研究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74 5.2.1 研究建議…………………………………………………………………75 5.2.2 未來研究趨勢-競爭力評估……………………………………………76 5.3 研究限制………………………………………………………………………78 5.3.1 研究樣本數目方面………………………………………………………78 5.3.2 研究資料完整性方面……………………………………………………78 5.3.3 中國統計資料的正確性方面……………………………………………78. 參考文獻………………………………………………………………79 一、中文部分………………………………………………………………………79 二、英文部分………………………………………………………………………81. vi.

(9) 表目錄 表 2-1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政策一覽表……………………………………………13 表 2-2「九五」計畫中七個經濟區域的劃分……………………………………15 表 2-3 中國各省按人均 GDP 高低劃分表…………………………………………22 表 2-4 各學者研究之區域發展指標整理表………………………………………30 表 3-1 本研究變數之定義及描述性統計值………………………………………45 表 3-2. 中國各省市按東、中、西三地區分類表…………………………………50. 表 3-3. 中國各省市按沿海、內陸地區分類表……………………………………52. 表 3-4. 中國各省市按人均 GDP 分類表……………………………………………53. 表 4-1. Solow 模型與本研究模型之迴歸檢定表…………………………………61. 表 4-2. 加入各區域虛擬變數之迴歸檢定整理表…………………………………62. 表 4-3. 人均 GDP 高中低之區域劃分檢定結果表…………………………………64. 表 4-4 中國消費市場潛力與趨動力之迴歸檢定表…………………………………66 表 5-1. 影響中國經濟成長率之重要變數與關係表……………………………69. 表 5-2. 人均 GDP 高中低三區域之顯著影響經濟成長變數整理表……………72. 表 5-3. 影響中國地區消費潛力之重要變數與關係表…………………………74. vii.

(10) 圖目錄 圖 2-1. 中國 1978 年至 2001 年之吉尼係數趨勢圖…………………………24. 圖 3-1. 中國歷年城鎮與農村之恩格爾係數趨勢圖…………………………55. viii.

(11) 一、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動機 1.1.1 中國現存的嚴重區域差異問題 中國為目前世界上最具潛力的經濟個體,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十 三億的人口以及五千年的歷史,使得中國在當今世界政治和經濟地圖上一個非常重要 的位置。中國廣大的幅員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清楚的說明它並不是一般〝地域研究〞 所假設的單一個體。事實上,中國的各個地區皆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所以區域和空間 的分析,是研究當今中國所經歷急遽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變化所不可以或缺的一環。 中國大陸的區域差異有兩個主要的特點: 其一為東、中、西部發展的差距。東部沿海集中了絕大部份發達省市,該地區人 口密集、城鎮林立、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工業化程度較高,人民生活相對富足,是 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和對外開放的首要地區。而中部地區農業基礎良好,擁有良好的 經濟發展基礎,但發展程度不如東部。西部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大部份地區人煙稀少, 少數民族聚集,交通不便,科技文化教育相對落後,缺乏高素質的勞動力,因此仍有 相當數量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是人均所得較低的地區。 其二為南北之間發展的差距。從農業資源來看,長江以南地區水資源佔全國總量 的 80%,但耕地資源僅佔全國總量的 36%,水多地少;而長江以北地區恰好相反,耕 地資源佔全國總量的 64%,但水資源卻僅佔全國總量的 18%。另外,從工業結構來看, 南部地區輕工業佔其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 55%,重工業比重為 45%;而北部地區重工 業佔其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 67%,輕工業比重為 33%。顯示出南北之間的工業結構有 重大的差異性(蔡昉、林毅夫,2003)。 對於中國大陸地區間的經濟差距日漸擴大,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地區間的經濟 差距過大,可能導致中國大陸出現一系列的危機,已區域經濟的發展列入〝九五〞計 畫(1996-2000 年)的架構內。1995 年江澤民曾指出:「解決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 過大,避免由於少數人所得極高形成兩極分化,是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我們要認真 對待,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妥善加以解決。」由此也可看出中國當局早已意識到中國 境內日益嚴重的區域差異問題。 自 1978 年中國實行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後,中國的學者開始跟隨著全球企業的步 代,開始關注並等待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個體與市場。一直到 1990 年代,中國城市 人民開始在社會及經濟生活及消費行為上有了亟遽的改變。中國是一個目前世界上最 大也成長最快的的轉移型經濟個體,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企業進行投資。然而在中國 的結構轉移過程中,對於中國當地及外資企業而言,中國當局政府仍扮演著強力主導 -1-.

(12) 的角色。 1.1.2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中國 中國經過長達 15 年的努力,於 2001 年 11 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成員,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間。總體來看,加入 WTO 並 不改變中國的經濟成長、體制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和方向;相反地,中國內部 的產業將更加緊迫地面臨著如何按自己比較優勢進行調整以因應國際競爭的嚴峻挑 戰。 在加入 WTO 之後,中國必須開放國內市場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進入中國, 而中國的市場也的確如預期的以極驚人的速度成長。學者認為中國只花了幾年的光景 即超越了過去其他亞洲國家花了超過 15 年時間,建立了一個獨特的新興經濟發展的表 徵,此觀點反映了過去 20 年來中國的經濟表現。而中國目前在世界出口及全球國外直 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上都占了極重要的份額。而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 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在過去 20 年內有近四倍的成長,根據 GDP 購買 力,中國亦已躍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個體。 此外,中國現已超越美國,成為刺激亞洲地區的主要經濟發展國家,並為台灣目 前首要出口國;在日本與南韓,則僅次於美國,為第二大的出口國。另一方面,中國 人民的消費潛力,亦是亞洲地區之冠(Frederik, Sheridan, 2002)。 中國的經濟成長伴 隨著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型態的轉型;從以農業為主的郷鎮社會到都市發展,學者 各界對於中國持續發展前景普遍持續看好,如果目前中國的經濟表現可以持續,中國 在 2020 年人均 GDP 將可望超過美金 6,500 元。此外,中國將於 2008 年舉辦奧運,也 需要投入非常多的基礎建設與技術。 當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時,中國的龐大的市場商機,吸引了全球 各地的企業。對於跨國企業來說,要如何減少文化的衝擊,成功的進入中國消費市場? 而中國當地的企業又要如何維持消費者的忠誠度,再開發新品牌?皆是學者與業界不 斷在探討的課題。 1.1.3 中國的消費市場 基於多種理由,從 1949 年,中國經歷經了 30 年的鎖國政策,中國的消費市場直 到 20 年來才受到重視。中國開始實施各項政策以致力發展經濟與增加人民的生活水 準,而中國的確也達成了驚人的進步目標。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個別市場,面積廣大, 人口眾多,其人口、土地是歐盟的 3 倍大,亦有一種以上的語言流通,因此,在中國 境內某一省份向其他省份出口,就如同英國向其他歐洲國家出口一樣(Ambler et al.,1999)。. -2-.

(13) 在過去幾年間,中國當局解除條文限制,開放外資管制,准許百分之百外資公司 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只要西方企業可以平衡其外滙需求,中國政府亦不會限制其進口 原物料。隨著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也建立了新興的配銷通路,然更重要的是,外國商 品可以當地貨幣提供銷售,而這些國外消費品的人民幣銷售額也有了快速的成長。舉 例來說,”Rejoice”是一家洗髮精公司品牌,其售價為人民幣 20 元,此價格即高達中國 居民每週平均所得的四分之一;然而”Rejoice”在主要的大都市中,卻是一知名的領導 品牌。因為中國消費者並沒有太多的品牌選擇機會。然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開放改革, 此情形已有了相當大的改變。在過去經濟尚未繁榮的時期,中國消費者會努力工作, 以賺錢買四樣可以象徵地位的商品:腳踏車、手錶、縫紉機與收音機。但隨著財富的 累積,消費型能開始有了轉變,尤其發展成功的都市地區,人民開始儲蓄以購買象徵 地位的新表徵“六大件”,包括:錄影機、電視機、洗衣機、相機、冰箱與電扇。 都市地區 10%的年經濟成長率,產生了令人獨特的銷售現象。根據研究報告顯示, 這些處於繁榮都會區的消費者,願意支付高於一般品牌產品 30%~50%的價格來購買高 品質的品牌。以一家位於廣東,也是中國最大的百貨公司為例,高價品牌的產品與一 般品牌的產品之銷售比例從過去的 30:70 到目前的 50:50;而上海地區的比例和香港相 似,高達了 60:40。顯示了中國地區主要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不斷的提升。 中國消費市場具備的驚人潛力,不只吸引了產業界的注目,也引起學術界廣泛討 論。如 Prahalad 及 Lieberthal (1998) 所述,像中國這樣的移轉型經濟個體,是由三種 主要市場區隔所組成,分別為少數的高所得階級、中產階級與佔多數的低所得階級。 中國的消費者,大約只有 5%的都市消費者偏好高級的奢侈品與西方進口商品,而其 他中低所得階級則反。因此,對於跨國企業來說,為了有效獲取商機龐大的中國市場, 即必須依劇不同區域的獨特風俗文情,針對產品做適當的產品及策略調整。 而陶雄文(2004)在最新的研究中,針對中國的市場與企業策略間提出了新的觀 點與分析方式。他將中國市場區分為成熟市場與不成熟市場。他認為成熟市場有下列 待徵,包括:1 產業結構合理,第三產業與新興產業占主導地位;2.對外開放市場,對 內整合統一,市場機制完善;3.政府在調控市場方面有經驗;4.市場導向觀念被普遍接 受;5.具有多通路互補的高效率配銷網路;6.形成了穩定的不同社會經濟層次的消費者 群體,且消費者主權得到極大的尊重;7.在不斷創新的同時,市場保持穩定發展,能 有效因應突發事件,快速變化調整。相反地,不成熟市場在很多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 發展,因此具有下列特徵。此外;市場發展區分為四個階段:孕育階段、成長階段、成 熟階段與精密階段。 進一步地,他將中國城市區分為一級城市(市場發展剛進入成長階段;不成熟市 場) 、二級城市(市場發展於成長階段進入成熟階段;不成熟市場)與三級城市(市場 發展處於成熟階段;成熟市場) 。研究發現:一、在中國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企業以 -3-.

(14) 競爭導向策略,其市佔率較高;但區域城市的成熟程度對企業策略的影響中,並沒有 顯著影響。二、企業的經營策略在不同的城市級間並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此研究中, 作者未詳細說明資料樣本,且對於市場程度、城市分類及發展階段之定義標準相當模 糊, 因此此研究結論是否具參考價值,仍受到考驗。 1.1.4 貧富差距問題 自 1978 年,鄧小平開始著手經濟改革之後,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中 國有著令人稱羨的經濟發展,但是在中國境內,仍存在著政府無法避免卻日益嚴重的 貧富差距問題。事實上,適當的貧富差距存在,可以刺激地區的社會經濟的進步;另 一方面,若貧富差距過大,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是人類發展過程中, 永遠存在的問題,政府無法消除貧富差距的現象,但卻需要致力控制其差距於適當的 範圍內。 一般而言,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為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當係數愈高,表 示貧富差距問題愈嚴重。根據世界標準,吉尼係數低於 0.3 時,為最佳(best)狀態; 吉尼係數界於 0.3~0.4 間,表處於正常(normal)狀態;當吉尼係數超過 0.4 時,處於 警戒(warn)狀態;若是吉尼係數高達 0.6,則處於危險(danger)狀態。在 1991 年 時,中國的吉尼係數偏低,只有 0.282,亦表示當時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大;然到了 2000 年時,吉尼係數已攀升至 0.458,處於警戒狀態。亦顯示了中國地區的貧富差距問題日 益嚴重。 除了吉尼係數持續上升,在許多方面,都顯示了城鄉發展的差距不斷地擴大。舉 例來說,家庭個人電腦的普及率,代表了資訊化的程度,在已開發的東部地區與內陸 地區間,家庭個人電腦普及率即有極大的差異。換句話說,若是貧富差距問題無法立 即改善,不同地區的資訊差距亦會隨之擴大。因此,除了令人驚嘆的經濟表現,中國 無法忽視的貧距差距問題亦受到產學界的重視。. -4-.

(15) 1.2 研究目的 以人類現有的知識與經驗,尚不具完全解決近 13 億人口的中國種種經濟發展問題 之能力。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遠遠被拋在現實在經濟現象之後,無可否認的,中國過去 20 多年來的經濟發,並非依照任何現今已知的經濟理論的指導,更從為任何經濟學家 所預知。即使中國在自 1978 年迄今,改革已歷經四分之一世紀,人們對於中國的經濟 發展的了解仍十分有限(耿慶武,2003)。 有趣的是,不同學者對於中國經濟發展也有相當不同的解讀與分歧。例如同為近 年諾貝爾得獎主的 Robert Lucas Jr.與 Joseph Stiglitz 對於中國的經濟看法也十分相異。 而之前在台灣喧嚷一時的章家敦與大前研一對中國經濟未來的辯論,更顯現了一般非 經濟學者的不同看法。因此,務實的對大陸各種經濟現象進行分析,才是解決之道。 本研究即針對中國經濟發展,探討區域差異實證研究。 因此,隨著中國快速的發展,許多跨國企業紛紛搶食這塊世界上最大、最具潛力 的消費市場大餅。對於欲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而言,唯有充分了解中國市場獨特 的本質及差異,才能在百家爭鳴的中國市場搶得先機(Cui,1998)。 日前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了全面對大陸將再度以「宏觀調控」政策,希望能降低 經濟成長及投資過熱所帶來的通膨問題。此政策一出,立即對全球經濟,尤其是亞洲 地區造成了衝擊。然長期而言,中國爭取到 2008 年北京奧運、及 2010 的上海世博會, 故雖現在要進行通膨控制,以強力政策避免泡沫經濟發生,但為了上述兩項大活動, 筆者預料中國的內外投資仍會繼續增加。 但是對於目前中國投資過熱的現象,筆者認為並不完全正確,因有些嚴重的區域 發展失衡及貧富差距的問題是不可忽視的。一份最近的統計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最富 裕的前 20%人民所擁有的資產,即佔了中國資產總額的 66.4%,這群少數的富裕者亦 享有了多數的社會資源,並具有極高的消費潛力;另一方面,多數的 80%中國人民只 持有 33.6%的資產,且其消費者能力相當有限。此外,也不少專家學者預測,此一差 距問題將會日益嚴重。 中國幅員廣大且人口組成複雜,若將其視為一個大國家進行分析,有失妥當,且 研究結論也將失真,因此,將其視為一個小世界來分析將更為恰當。在閱讀與中國區 域差異的相關研究時,許多專家學者試圖在對某些中國特有的現象與問題,提出種種 的解答與建議。然而現有文獻提出的分析和建議,大多過分簡化中國內部複雜的現象, 或存在著過於主觀的解析,顯有可信度較高的研究出現(耿慶武,2003)。 因此本研究中國實際的經濟統計資料為基礎,分析中國多區域、多省市的複雜區 -5-.

(16) 域組合下的區域經濟差異;並應用 SOLOW 模型,建立以不同區域為主的模型。筆者 盼研究結果可提供中國及台灣政府、中外研究機構作為擬定大經濟發展政策與研究大 陸區域發展趨勢的基礎依據;並可幫助中國境內與全球跨國企業,針對中國各區域不 同之發展潛力,進行正確的投資評估。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三: 1. 探討中國經濟成長之主要驅動力。 2. 探討中國經濟成長區域差異。 3. 探討中國消費市場之潛力與驅動力。. -6-.

(17) 二、文獻回顧 2.1 中國經濟及區域經濟發展歷程 2.1.1 中國經濟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經濟所經歷的成長與波動,是與經濟體制的變 動緊密相關的。因此,要更深入探索中國經濟,就先必須了解中國進行改革的過 程,及迄今為止的改革進展與結果。以下將中國經濟發展歷程區分為五個階段(蔡 昉、林毅夫,2003):. 第一階段為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 年) 。政府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經濟政策,治 理惡性通貨膨脹,增加就業機會,同時繼續土地改革政策,實施「耕者有其田」 。到 1952 年,全國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超過了建國前,通貨膨脹率也得到控制,此時中國 居民開始有較穩定的生活。 第二階段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和實現對工商業的社會主業改造時期(1953-1958 年) 。此時期中國政府集中建設,增強生產能力,且透過一系列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實 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形式。這一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穩定,各個產業之間比例適當,國民 所得年平均成長率達到 8.9%,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年平均成長 4.2%。 第三個階段為大躍進」及其得到糾正的時期(1958-1965 年) 。1958 年開始的「大 躍進」中,成長指標過高,用行政命令代替科學態度,破壞了經濟成長的正常秩序, 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政府政策集中在重工業畸形發展,1958-1960 年三年中 重工業成長了 2.3 倍,遠遠超過輕工業 47%的成長速度,而農業亦下降了 22.8%。過 高的積累率造成居民生活水平每年降低 4.9%,財政赤字也大幅度上升。農村人民公社 化違背農民意願,失去了合作經濟自願的性質,農民勞動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加 上生產單位過大,虛報產量,終於在自然災害來臨時,導致大範圍的農業減產和大饑 荒。 1961 年的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壓縮基本建設規模,控制重工業發展,調整了失調 的產業結構,經濟也恢復到或超過 1957 年的水平。之後國家財政狀況好轉,同時積累 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前 5 年中,城鄉居民實際生活消費水 平提高 25.7%。 第四階段是經濟成長遭受巨大損失的「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 年) 。由於 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皆處無政府狀態,產業結構嚴重失調,生產率沒有提高,城鄉 居民生活水平也無顯著提升。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二年,政府雖極力恢復正常的經濟 秩序,但尚未對低效率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因此反而加劇了經濟困難。到了 1978 -7-.

(18) 年,經濟中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全國有高達 2.5 億的農民處於極貧困的狀態。 第五階段是實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後的發展時期(1978 年之後)。以中國共產 黨十一屆中全會的召開為旨,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確立,此時的改革開放提 高了生產效率,調整了產業結構,擴大國際貿易,並引進了外資。中國經濟在改革之 初,政府並沒有一個整體的改革藍圖。當時針對人民公社和國有企業中嚴重的激勵不 足與低效率,從最基層的生產單位開始,在農村實施家庭承包制,在國有企業中進行 擴大自主權試點。在農村改革獲得明顯效果後,國有企業有所改進後,改革才在城市 經濟中全面展開。 在 1978-2001 年期間,國內生產總額以每年 9%的成長率快速刺激了經濟發展,中 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同時,人均國內生產總額平均年成長 8.1%, 不僅達到創造東亞奇蹟的亞洲四小龍(包括:台灣、新加坡、南韓、日本)在快速發 展時期的成長速度,而在沿海 5 個省分,亦連續保持了 10%以上的驚人經濟成長速度, 可說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經歷過由盛到衰,而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長又展示了一個 再次復興的趨勢。大陸學者蔡昉與林毅夫(2003)在比較了不同國家在相類似的成長 時期中人均所得成長一倍所需要的時間,英國在 1780-1838 年間花了 58 年;美國在 1839-1886 年期間花了 47 年;日本在 1885-1919 年間花了 34 年;韓國在 1966-1977 年 間花了 11 年;而中國在 1978-1987 年期間只花了 9 年,緊接著又在 1987-1996 年間的 9 年中再次加倍成長。中國的人均所得加速成長所用的時間,是其他國家無法追趕的。 而 2000 年的中國 GDP 總量達到 88,189 億元,依 2000 年的平均匯率換算,相當於 10,790 億美元,居於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及法國之後,為世界第六位。 此外,中國過去 20 餘年取得了高速經濟成長。在 1978-1998 年的 20 年間,幾乎 所有的省、直轄市與自治區都超出了世界標準,以令人矚目的速度成長。如果把這個 時期的各省分經濟成長率,與全世界其他有數據的 130 個國家在 1980-1998 年間的成 長率進行比較,不僅中國全國的人均 GDP 成長率位居第一,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 區亦名列前茅。依據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報告中 160 多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與中國 各地區比較,發現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 9%的前 10 位,分別為中國與其若干省分。 許多學者預測,如果按照這樣的成長率發展下去,中國將在 21 世紀中葉以前成為世界 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 2.1.2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 中國大陸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文化基礎差異很 大,在相當長的一段期間內,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種必然現象。因此,客觀地. -8-.

(19) 認識和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是實現中 國大陸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1.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政策之歷史回顧 然而,任何一個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絕非一夕可完成,必是經歷日積月累 的演變與改革才發展而成的。本章介紹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的演變,共分為 三部份,首先對中國大陸的區域發展政策作一歷史的回顧,從最早的「一五」 時期發展至今的「九五」計畫。其次介紹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主要 有兩種模式,一為梯度推移發展模式,另一為點軸開發模式。最後針對現今「九 五」計畫中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作一完整的介紹。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策略經歷了從〝均衡〞發展到〝傾斜〞發展的轉 變。在中國大陸共產政權初期,大陸工業生產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少數幾個大 城市。土地面積不到大陸五分之一的沿海地帶,工業產值卻佔全大陸的 70%以 上,沿海和內陸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不均衡。在這種格局之下,除了承襲蘇聯 的生產分配理論之外,更為了實現生產力均衡配置和消除區域差別,採取「劫 富濟貧」、「為平衡而平衡」的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以維持區域間的平衡發展。 中國大陸對區域發展所採取的政策共經歷數個階段:(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研 究報告,1998) (1)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53 年~1957 年)即「一五」計畫。為平衡內陸 和沿海的區域發展,所採的區域發展政策如下: 1. 2. 3. 4.. 合理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城市已有的工業基礎。 積極地進行華北、西北、華中等地新工業地區的建設。 在西南開始佈署工業基地,積極準備新工業地區建設的各種條件。 根據內地的需要,逐步把沿海城市某些可能遷移的工業向內地遷移。. 在這五年內總共動工的有 694 個大型工程,其中,中、西部就有 472 個(佔 66%),東部僅有 222 個(佔 34%)。 (2)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1958 年~1962 年)即「二五」計畫。中國大陸在 此時期調整的區域規劃,是以大行政區為輪廓,將大陸規劃成七個經濟協作區, 即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七大協作區(1961 年華中、 華南合併為中南區)。這時東部沿海與中西部的投資比例分別是 44.1%和 55.9%,仍然是東低,而中西部高的局面。 (3)第三個五年計畫時期(1966 年~1970 年)即「三五」計畫。1960 年代中 期以後,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國防戰略的考慮所左右。當時 -9-.

(20) 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為備戰服務相聯繫,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也基於「準備早打、 大打、打核子戰爭」,提出三線建設及「分散、靠山、隱蔽、進洞」的政策。 而且,依國防地理位置的不同,將大陸分為一、二和三線地區。一線是大陸沿 海地區和中俄邊境;二線是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核心;三線是長城以南,平綏 鐵路以西,包括川、黔、滇、陝、甘五省及豫、鄂、湘三省西部地區。經濟發 展的重點,是以西南為重點的三線地區。 (4)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1971 年~1975 年)即「四五」計畫。經濟建設仍 是偏重內陸,中、西部投資比例高達 57.5%。這時期將六大經濟協作區重新規 劃為西南、西北、中原、華南、華東、東北、山東、福建與江西、新疆等十個 經濟協作區。 (5)第五個五年計畫時期(1976 年~1980 年)即「五五」計畫。由於國內政 治情勢的變化,國防備戰因素在投資決策中的影響明顯衰減,投資和產業分佈 重點開始東移,東部投資比重上升,中、西部大部分省區投資比重下降。尤其 是進入了八十年代以後,經濟改革開放政策使得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由 以平衡為目的之「均衡模式」逐步轉向以效率為目標的「傾斜模式」。改變過 去「輕效益、重平衡」,「輕沿海、重內陸」的區域發展策略,而以發展東部 為優先,中、西部次之,亦即向東傾斜發展。 (6)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1981 年~1985 年)即「六五」計畫。在此期間, 中國大陸對地區經濟發展實行地區傾斜和區域補償政策的雙向調節政策,繼續 按東、中、西順序安排發展重點,進一步加快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步伐。在此 同時,亦重視對內地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和能源基地、原料基地的建設;並通 過民族政策、扶貧政策和中央財政補償政策,對「老、少、邊、窮」地區和經 濟不發達地區提供援助和政策優惠,使東、中、西三大地帶經濟發展水平差距 略微縮小。 這時期的開放目的主要在發展外向型經濟,吸收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 驗,以加速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除對東部採取傾斜政策,增加東部地區的 投資外,並在政策上給予東部優惠及享有體制改革的優先權,使本來基礎好、 經濟實力雄厚的東部經濟發展加快,與中西部的差距更為擴大。 (7)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1986 年~1990 年)即「七五」計畫。此時,繼續 處理東、中、西部三大地帶不平衡發展之局面。沿海地帶的經濟發展策略是按 照「外引內聯」的方針,通過引進,採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業,開拓新興 產業,使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青春。中部地區的發展策略是加快能源、原材料 工業建設,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開發農林漁業資源,充分發揮農業 生產潛力,加快長江中流沿岸地區的開發。西部地區的發展策略是要從現有的 基礎出發,發展農林牧業、交通運輸業,有步驟有重點的開發能源、礦產資源, - 10 -.

(21) 因地制宜的發展加工工業;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城市和基地,積極對現有企業 進行改造,提高技術水平,充分發揮效益。 (8)第八個五年計畫時期(1991 年~1995 年)即「八五」計畫。此時期中國 大陸經濟狀況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為:認真妥善處理局部與整體、發達 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的關係,實行適度傾斜與地區協調發展相結合、產業傾斜 與地區傾斜相結合的區域發展策略。下列三步驟即是此階段進行的方針:第一, 以打破地區經濟封鎖,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優勢互補,帶動落後地區發展, 放寬改革開放尺度,實現全方位開放;第二,改善東西交通聯繫和西部投資環 境;第三,繼續貫徹扶貧政策,全力扶助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以逐漸增強整 體實力、縮小地區差異。 (9)第九個五年計畫時期(1996 年~2000 年)即「九五」計畫。強調區域經 濟的發展任務為:引導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形成若干個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 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的合理化。 表 2-1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政策一覽表 階 段. 時 間. 區域發展政策. 一五計畫. 1953 年~1957 年 平衡內陸和沿海的區域發展. 二五計畫. 將中國大陸規劃成東北、華北、西北、華 1958 年~1962 年 中、華南、西南等七大經濟協作區(1961 年華中、華南合併為中南區). 三五計畫. 1966 年~1970 年. 四五計畫. 將六大經濟協作區重新規劃成為西南、西 1971 年~1975 年 北、中原、華南、華東、東北、山東、福 建與江西、新疆等十個經濟協作區. 五五計畫. 1976 年~1980 年. 由「均衡模式」轉向「傾斜模式」向東部 傾斜發展. 六五計畫. 1981 年~1985 年. 實施「地區傾斜」和「區域補償」的雙向 調節政策,並發展外向型經濟. 七五計畫. 1986 年~1990 年 梯度發展策略. 八五計畫. 1991 年~1995 年. 依國防之考量,將中國大陸採「三線」地 區建設. 1. 積極展開區域經濟協作,實現全方 位開放 2. 改善東西交通聯繫及西部投資環境 3. 實行「扶貧政策」,以增強整體實 力,縮小地區差距. - 11 -.

(22) 九五計畫. 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把中國大陸規 劃分為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環渤海地 1996 年~2000 年 區、東南沿海地區、西南和華南部份省區、 東北地區、中部五省地區和西北地區七個 跨省市的經濟區域. 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研究報告,1998 年 2.中國大陸九五區域經濟發展之規劃 1995 年 9 月 28 日閉幕的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委員會 議中,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 2010 年遠 景目標的建議」之中,明確提出了今後十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 指導方針、主要任務和基本政策,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跨世紀 宏觀綱領(朱萍,1995)。在此計畫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總 體框架包括:(鄭玉瑞,1996) (1)整體經濟發展目標爭取達到小康生活水準,平均國民生產總值比 1980 年 翻兩翻,基本消除貧困現象,2010 年的平均國民生產總值比 2000 年翻一翻, 使人民的生活比小康更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每年經濟成長速度確定百分之八至九。 (3)加強基礎產業以及機械電子、石化、汽車製造及建築四大產業。 (4)將增加對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支出以縮小東西部差距。 (5)農業每年成長百分之四。農業是救急,教育培養人才是百年大計。 (6)加強宏觀調控推進以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改革。 所謂「九五」計畫,即為第九次五年計畫,是大陸進入後鄧時期也是以江 澤民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這個跨世紀計畫的重點在抑 制通膨,縮小區域差距,逐步改善中央與地方的利益衝突,加強農業、科技, 深化國企改革。實現此目標的關鍵有二: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畫經濟體 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一是經濟成長方式從「粗放型」向 「集約型」轉變。 在「九五」計畫與二0一0年遠景目標綱要之中關於中國大陸的區域發展, 將突破傳統上以省、市為主的行政管轄區,進一步考慮到自然資源、經濟與社 會等條件;在強調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時,將中國大陸劃分為七個跨省 - 12 -.

(23) 市的經濟區域。包括: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西南和華南部份省區、東北地區、中部五省地區及西北地區。其中經濟地區的 新觀念,包括有: (1) 三角洲,是以上海浦東開發區為龍頭。 (2) 珠江三角洲。 (3) 環渤海地區。 這些新增加的經濟區域,大都是實施經濟改革以後的經濟特區,外商享受 到政府所給予的獨特政策優惠,諸如較低的所得稅、營業稅、進口稅等。 表 2-2 「九五」計畫中七個經濟區域的劃分 經 濟 區. 範 圍. 東北. 遼寧、吉林、黑龍江及內蒙的三盟一市. 西北. 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及西藏. 環渤海經濟區 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中南部、山東、山西及內蒙中西部 中部五省. 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 西南華南區. 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海南及廣東一部份. 東南沿海. 廣東、福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福建東南的廈門、漳州、 泉州地區). 長江三角洲. 江蘇、浙江、上海.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國家計畫委員會劃分「九五」計畫各經濟區涵蓋範圍 「九五」計畫中區域發展的首要特色為:引導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形成若 干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域,促進全國經濟合理分配。此為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實行「九五」區域發展工作的時候, 要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原則,處理好 以下三個關係:(辛仁周等,1996). (1) 處理全國經濟總體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關係。 (2) 正確處理並建立跨省、區、市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發揮省、區、市積 極性的關係。 (3) 正確處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係。 此外,更要進一步發揮各地區的優勢,發展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在做法 上,也分為三部份來進行: - 13 -.

(24) (1) 東部地區加強利用國外資金、資源和市場,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重點 發展資源消耗少、附加價值高、技術密集的產業和產品,同時建立比較 發達的農業;在深化改革、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及提高經濟素質和效益 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 (2) 中西部地區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充分利用現有的經濟技術基礎,提高加工深度,使資源優勢逐步變為經 濟優勢。不但國家採取有利措施支持中西部不發達地區開發,促進區域 經濟協調發展,而且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60%以上要用於中 西部地區。同時加大對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強東南沿海 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聯合與合作。並鼓勵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 區投資,同樣的加強中西部地區對東南沿海地區的勞務輸出。 (3) 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經濟內在的聯繫,以及地理、自然等特點,突破用 行政區來劃分界線,在已有的經濟分佈基礎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 為根據,進一步形成七個跨省、區、市的經濟區。 綜而言之,我們得知「九五」計畫中關於區域發展的規劃及策略;同時也 瞭解到,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時代,如何在其中求得均衡的成長為 一重要的關鍵。由此可知,要保持未來的繼續發展,加強經濟區域發展的合作, 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最主要原因為中國大陸是一個幅地遼闊的國家,因地理 位置、自然資源、社會條件及經濟條件的不同,導致區域發展的水平有所差異; 因而造成區域間經濟差距的日趨擴大,甚至會造成社會不安的發生。因此,作 有系統地及科學地的經濟區域規劃、加強區域分工合作、發揮區域的產業優勢、 及建立健全的全國統一市場,對中國大陸保持經濟和政治社會的穩定發展,具 有重要的意義。. - 14 -.

(25) 2.2 中國之區域經濟不均之相關研究 2.2.1 中國區域經濟之堀起背景 自 1990 年代以來,有關於中國區域問題的研究大量湧現。事實上,有關於中國區 域經濟的研究,係源自於「投資指南」的角度,探討如何利用各區域的優勢,以及開 發各區域的潛力。由於自 1978 年後,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由於各區域優良的 發展條件,再加上中國國內廣大的市場潛力,因此吸引了許多海外直接投資進入中國。 對於海外投資者而言,要如何選擇設廠地點?應該在何處設廠投資,方能獲得最大的 報酬?而在區域經濟領域的研究中,可提供外資相當實用的資訊,以助進行投資決策 的評估,因此極受到全球跨國企業的重視。 回顧中國研究的發展歷程,Harry Harding(1984)在 20 年前,曾提出一項現今已 成經典的觀察。Harding 將西方的中國研究,一致區分為三個世代,1960 年代的「第 一代」學者,普遍關切中共政權的建立及統治。其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發動,「第二代」 的中國研究,開始浮現,研究主題多環繞著當時文革鉅變,展開角度多元化的觀察和 探索。在回顧過去的研究後,Harding 開始進行「第三代」的中國研究,並準確的斷 言,在「第三代」的中國研究主題中,必以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政策為研究焦點, 且能就此將中國研究進向學術高峰。 其後的發展,果真如 Harding 所料,在過往的 20 年間,所謂的「第三代」中國研 究,對於中國的市場轉型,及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變化等議題,累積了相當豐富 的研究成果。然而自 1990 年代中、後期後,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加上中國加入了世 貿組織,更加速了其融入全球經濟中,中國可望步出轉型階段,真正走正市場經濟。 基於其新興的演變, 「第四代」中國研究乃因運而生,並重新定位其研究主題,而近年 來區域經濟研究興起,也似乎標誌著中國研究的典範轉移。 2.2.2 中國區域差異之相關研究 經濟不均(economic inequality)通常指按某種特性分類下的人口類別間的經濟差 距(disparity),例如,窮人與富人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不同教 育程度就業人口之間等。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其龐大的人口間的經濟不均 現象,自古以來已然存在,其複雜性又因人口種族、文化風俗、地理環境、對外開放 程度等諸多原因,研究者必須藉助一些理論架構與原則、數學模型以輔助研究的進行 (耿慶武,2003)。 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分布不均、加上市場機制與法律制度發 展不甚健全等因素,中國自古迄今未曾,且在可見之未來亦很難形成一個同質的經濟 體(homogeneous economy)。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在可見的未來,將仍是世界上自然 地理、人口、資源及經濟社會差異最大的國家之一。 - 15 -.

(26) 區域經濟的研究熱潮,有相當大的焦點放在對於區域失衡的關切,而目前環繞失 衡問題的探討,多聚焦於「東、中、西」或「沿海、內陸」間的發展差異。由於差距 明顯,更快速了惡化其差距;再加上中國當局對於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實施,使得區域 失衡成為產學界關注的焦點。對於此議題,中國當地學者有關區域經濟的著作累積了 豐碩的研究成果。依學者所探討之議題,可歸納為下列二個研究方向:一為針對「東 西差距」之起源問題,一則為環繞「東西差距」的政策回應(耿曙,2003)。 當我們關注中國發展的研究的同時,研究者必須正視中國特有的「雙重性」 (duality)。中國一方面是幅員廣闊且人口眾多的國家,另一方面又歷經社會主義實 踐,且目前正處市場轉移的過渡時期,因此相關研究在理論或實務上皆具研究價值, 而在諸多研多議題中,區域發展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因此,中國在經歷了市場經濟、 全球化與新技術革命等三大變遷後,都讓我們必須重新去檢視中國區域發展。 目前已累積了豐碩的中外文獻,皆試圖自各不同角度來解讀中國區域經濟差異之 原因;然可信度較高且較全面性地分析中國地區間的區域差異的實證研究文獻卻十分 有限。其主要原因即缺少一個全面性與系統化分析中國多區域多省份的區域差異的衡 量方法與指標。本研究即在填補此一對中國區域差異基礎研究的缺口。 類似於世界南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一個縮影,自 1978 年以來的中國東部與中西 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日趨嚴重。學者認為中國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即受到很大 的爭議,而中國的區域失衡問題,乃源自於中國當局的傾斜經濟政策。由於中國政府 在的初期經濟發展焦點放在東部沿海地區,因此,也吸引了投資者將關注在具較優勢 發展條件的沿海地區。而隨著經濟發展快速,沿海與內陸區域間的差距日漸擴大,帶 來的是更為嚴重的社會、經濟與政治問題。 事實上,自 1980 年代初期,即有學者針對中國區域失衡的趨勢進行研究。有部分 的學者認為中國的區域失衡問題早自 1970 年代後期即開始擴大,亦有許多持不同觀點 的文獻出現。然許多研究間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研究結果,主要原因在於各學者所使 用的地理規模(範圍) 、研究時期、量測指標皆有所不同,因此,才會有相異的實證結 果出現。 如前所述,近年來學者們紛紛以不同觀點切入,並針對不同時期,進行中國區域 失衡問題的分析。Yao(1997a)修正了 Yao 和 Lui(1996)的研究,計算了中國農村 地區在 1986 至 1992 年期間的吉尼係數。他發現在中國進行經濟改革之後,中國農村 地區的所得分配日益傾斜的現象;而產業的不均衡發展,亦是造成區域失衡現象之重 要的原因。 Kanbur 和 Zhang(1999)的研究中,同時針對「城市-農村」 、 「沿海-內陸」區 - 16 -.

(27) 域失衡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在 1980 年至 1990 年間,和「沿海-內陸」間的差距相較, 「城市-農村」之間的差距對於中國存在的區域失衡現象有較大的影響。Tsui(1993) 及 Lee(2000)研究在 1982 到 1994 年間,以「每人工業產值」、「農業產出」及「每 人消費」為指標進行區域差異分析。結果發現中國的區域差異現象係從「省份內」到 「省份間」;從「城鄉間」到「農村間」;由「沿海地區間」到「沿海與內陸地區」擴 大。但亦強調了中國「省份內差異」、「城鄉間差異」與「沿海地區間差異」仍為中國 區域差異及失衡現象的重要因素。 而 Huang、Kuo 及 Kao(2003)亦指出中國地區間的「區間差異」較「區內差異」 來的大,而「區間差異」為造成中國區域差異間的主因。此外,為了分析自 1980 年代 中國進行經濟改革後,到 1998 年間之區域差異問暊,Lu 和 Wang(2002)利用每人 GDP、人均消費額與每人所得三項指標,進行了變異係數、吉尼係數及 Theil 係數的 分析。他發現,中國各省份間的區域差異在 1978 年到 1990 年間是呈下降狀態;然到 了 1990 年之後區域差異問題才日趨擴大。他並指出,中國的政府政策是導致區域差異 的主要原因。 中國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經濟成長的區域化現象,除了受到政府所採行的梯度區域 發展策略(如:沿海傾斜策略、經濟特區政策)影響的結果外,有很大部分源自於逐 漸壯的市場力量,引導各種經濟行為向較高度開發地區集中的結果。而這些經濟資源 及交易向某些地區集中的現象,亦包括因市場制度不健全而產生的各種舞弊與投機行 為在內。例如,中國所有的省份,包括最貧窮的青海、寧夏、甘肅與貴州在內,均在 上海及深圳設有投資公司,以其省內建設極需的資本,在上海及深圳的股票市場中尋 求較高的財務投資報酬(耿慶武,2003)。 事實上,資源向較高度開放市場集中的現象,雖是經濟成長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現 象,但卻可能持續一段時期。因此,我們所觀察到的,即是經濟市場與產業結構的區 域化現象,以及各區域間經濟成長速度的快慢不一,所造成的區域經濟差異相對變化 結果。 學者認為,在研究中國當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全國與社會上是否會出現過度不均 (inequality)的現象。而此因為制度法規不健全與市場機制未能達到應有的公平且有 效率的資源分配,所產生的經濟報酬分配不公平(unfair)與不均(unequal)的現象, 極有可能會引起某些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不一,而使經濟不均(economic inequality)的 現象擴大。 2.2.3 相關區域研究之區域分類方式 目前有些理論架構及實證研究均指出,以多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圈(regional economies)組成一個較大的政治經濟體(political economy)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存在 - 17 -.

(28) 著正面效益的。例如:中國加入 WTO 的談判過程中,曾在於中國是否可享有開發中 國家的優惠。如果中國是由數個區域關稅領域所組成的,而按照各區域的實際經濟發 展情況分別與相關國家談判加入 WTO 的條件,則對中國本身較有利。例如:「閩粵」 與「江浙滬」二個關稅領域可按已開發國家標準分別申請加入 WTO,而中國其他經 濟發展較落後的地區,則可按開發中國家甚或落後國家的標準加入 WTO。 此外,隨著中國與全球經濟互動增加,近年來國際許多經貿與商務研究機機,亦 漸意識到中國各地區的差異,而加強對中國大陸許多地區經濟研究與評估。例如,2003 年 5 月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年鑑」(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已啟用新評估 方法首次將中國的浙江省與中國分別視為區域經濟體,連同世界許多國家的重要區域 經濟體一同包含在世界競爭力評估中。 由於中國當局政策影響,因此,在習慣上,學者多把中國大陸 31 個省、直轄市和 自治區劃分為三類地區即東部地區-視為已開發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則視為開 發中地區(陳慶年、李崇高、李樹甘,1997 ;程建國,1997;洪雲星,1999;Ying, Chiu, 2002;Huang, Kuo 與 Kao, 2003;Cai, Wang, 2003;Jones, Li and Owen, 2003) 。一般來 說,東部地區靠近沿海,由於地理與歷史的原因,這一地區具有較優越的社會經濟條 件,長期以來代表中國較發達的地區;西部地區地處內陸,長期來此地區皆處於相對 不發達的狀態;而中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都處於東部和西部之間。儘管 此三類地區內部條件並非完全相同,即有些省區雖劃在某一地區內,其地理條件和發 展水平可能與該類地區有較大的差別。 歷史上,中國的近代工業多半在東部沿海地區。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不發達,以 及因人口密度及收入水平低制約了市場的規模,工業化過程向中西部地區的擴張速度 緩慢。據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工業的 70%分布在沿海地區,只有 30% 在內地,長期以來,中西部地區陷入了貧困的惡性循環,淪為工業發展的廉價原料和 勞動力輸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央政府致力改展這種區域發展不均的現 象,加強了在中西部地區的工業投資。但是,此類投資多半是重工業或軍事業項目, 其吸收就業和帶動當地經濟整體發展的功能較弱,因而到改革之前,東部與中西部地 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並未消除。 與改革開放之初的 1980 年代相比,東中西部三類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和收入差別日 益擴大,這同時與經濟改革推動的方式有著密切關係。過去 20 年的經濟改革具有區域 間的差異性,不同地區未能從改革中均等的受益。在 1970 年代末改革起步時,中西部 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水準還是人均收入水準上,地區間的差 距一度皆有縮小趨勢。隨著經濟改革的腳步,地區間從改革中受益的現象亦產生了很 大的變化,東部地區在各方面都具備了極佳的發展條件,因此也獲得了率先發展的機 會。 - 18 -.

(29) 在 1980 年代後期,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在於以鄉鎮企業為代表的非國有經 濟,而東部地區原本即具有良好基礎,對外開放的特殊政策又為東部地區引進了外資 和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資金,並建立三資企業(海外獨資、中外合資、合作企業) 。亦 有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沿海城市在 1980 年代後期高於其他地區的經濟成長水準,完全 可以由它們吸引外資的比例高於其他地區來解釋(世界銀行,1998) 。在東部地區依靠 特殊政策和率先改革實現高速成長的同時,相對來說,中西部地區則大幅落後了,因 而導致了地區間經濟發展水準和人均收入水準的不均衡。1980 年代中期在改革初期經 濟曾經有所改善的一些地區,隨後再次落後於沿海地區,造成了整體經濟發展不均的 狀態。. 而耿慶武(2003)在研究中,亦採用了其他二類分析方法。一將東部地區視為「沿 海地區」,且將中部、西部地區歸為「內陸地區」 ;其一則是以「十大經濟地區」區域 劃分法,將中國大陸按經濟地理性質所在位置劃分為十大經濟地區。該十大經濟地區 又可按其地理位置分為「外環地帶」與「中間地區」 。「外環地帶」的地理特性是「沿 海」或「沿邊」(與其他國家交界) ,包括:東北(黑吉遼)、華北(京津冀魯)、華東 (江浙滬) 、華南(閩粵桂瓊) 、西北(寧青甘疆) 、西南(滇黔藏) 。 「中間地帶」的特 性為「內地」(不沿海也不沿邊),包括了中東(豫皖)、中北(蒙晋陝)、中南(湘鄂 贛、中西(蜀渝)。 另外,亦有學者將中國省級地區按照人均 GDP,按 8,300 元以上、5000-8,000 元、 5,400 元分成三組(蔡昉、林毅夫,2003),如下圖所示: 表 2-3 按人均 GDP 將各省分組(2001 年統計資料) 第一組 (高於 8,300 元). 第二組 (5,400 元-8,300 元). 第三組 (低於 5,400 元). 地區. 人均 GDP. 地區. 人均 GDP. 地區. 人均 GDP. 上海. 37,682. 新疆. 7,913. 寧夏. 5,340. 北京. 25,523. 湖北. 7,813. 西藏. 5,307. 天津. 20,154. 吉林. 7,640. 四川. 5,250. 浙江. 14,655. 海南. 4,135. 安徽. 5,221. 廣東. 13,730. 內蒙古. 6,463. 江西. 5,221. 江蘇. 12,922. 湖南. 6,054. 陜西. 5,024. 福建. 12,362. 河南. 5,924. 雲南. 4,866. 遼寧. 12,041. 青海. 5,735. 廣西. 4,668. 山東. 10,465. 重慶. 5,654. 甘肅. 4,163. 黑龍江. 9,349. 山西. 5,460. 貴州. 2,895. 河北. 8,362 - 19 -.

(30) 資料來源:蔡昉、林毅夫,2003. - 20 -.

(31) 2.2.4 中國地區所得差距現象 經濟發展不均的結果,即產生了地區之間的所得水準差距。許多研究者利用了各 種反映所得分配不均的指標,實際估算了地區間所得的差距及變化趨勢。 (加入文 獻)而大部分的研究結論基本上是一致的,即 1980 年代中期之後中國地區之間的 貧富差距確實有擴大的趨勢。衡量貧富差距的程度的統計指標有很多,其中最常 被使用的即為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因其為義大利統計學家吉尼所發展而 得名) 。吉尼係數通常用來觀察家庭之間、個人之間及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吉尼 係數的數值在 0-1 之間,數值愈大,表示貧富差距的程度愈高。. 李強(1998)在研究中指出,中國的貧富差距不斷地在擴大,是因為制度轉型一 種現象。過去國際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蘇聯與東歐的情況,而現已愈來愈多學者投 入中國的研究,而中國的貧富差距存在著二種現象,一是群體內差距,一是群體外差 距,而後者較前者嚴重。他認為,在中國,過去的不平等現象是由於人與政治資源的 關係,而現在反映的則是人與經濟的關係。 Xu 和 Zou(2000)計算了 1985-1995 年間中國各省分的吉尼係數,研究發現伴 隨著經濟成長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率的加劇,以及外貿的發展,中國地區居民的所得 分配日益不平等,內陸省分的城市所得差距比沿海省分之所得差距還要來的大。而政 府財政的功能即在於將高所得與低所得居民的收入再分配給中等所得的居民;且教育 和城市化也並未有效控制中國的所得分配不均問題。 Huang、Kuo 和 Kao(2003)研究了 1990 年到 2001 年間中國的 GDP 資料分析了 11 年間的吉尼係數,研究發現中國在 1991 年之後,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的情況日趨擴 大,且區間差異大於區內差異。此外,作者亦分析了中國的三類產業(第一產業、第 二產業、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影響,發現了第二產業的在各地區不均衡的發展, 是造成中國區域發展失衡之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議中國政府應該在中國各區域間均 衡發展第二產業,可解決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 下圖為中國自 1978 年到 2001 年之吉尼係數趨勢圖。此趨勢顯示,在 1978 年以來 - 21 -.

(32) 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額快速提高的同時,地區間的貧富差距歷經了 1980 年代的縮 小之後,於 1990 年後再次擴大。如果我們進一步以東中西部三類地區來觀察其貧 富差距,將可看到比以省際分析更大的地區差距。而中國政府當局亦必須瞭解, 地區間貧富差距的擴大將導致嚴峻的社會經濟及生態後果。. 0.5 0.4 0.3. 吉尼係數. 0.2 0.1 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年份. 圖 2-1 中國 1978 年至 2001 年之吉尼係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根據 1.「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彙編」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 與 2.Huang, Kuo, Kao, The inequa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etween 1991 and 2001,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Vol. 1, No. 3, September, pp. 273-285, 2002. 之數值所計算。. - 22 -.

數據

表 4-1  Solow 模型與本研究模型之迴歸檢定表  模式 1  模式 2  變數名稱  參數 名稱 係數值  顯著性 參數名稱 係數值  顯著性 人均 GDP  α 1 -.267 ** β 1  -.151    國內投資率  α 2    .228  **  β 2    .327  **  國外直接投資率  β 3    .177  **  政府支出率  β 4  -.201  *  人均道路面積  β 5    .232  **  人均生活用電量  β 6    .072    平均高等教育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view, even th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idea of Hua-Yen Buddhism is very complicated, indeed, we still believe that we can also find out the

2.1.1 The pre-primary educator must have specialised knowledg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development before they can be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children, set

John studies hard and in 1911 he left the city of Melbourne and went to work in South Australia for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The church wanted to help the sheep farmer s who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object of supreme nonconceptual gnosis = true suchness,’ ‘that which conforms to the ultimate truth = prajñā,’ and ‘the supreme object = true suchness,’ and we can see

For the data sets used in this thesis we find that F-score performs well when the number of features is large, and for small data the two methods using the gradient of the

Advantages of linear: easier feature engineering We expect that linear classification can be widely used in situations ranging from small-model to big-data classification. Chih-Jen

If we would like to use both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data to predict the unknown scores, we can record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in Algorithm 2 when using the training/val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