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

長久以來台灣與中國的政治的特殊關係,並沒有阻礙兩岸的經濟交流。事實上,自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的投資熱潮中,並由於兩岸之間獨特的文化背景與地理位置,使得 台商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目前兩岸產業已發展為唇齒相依,相輔 相成的關係,此現象可從日前中國總理溫家寶發表了「宏觀調控」的中國經濟降溫政策 後,對台灣股市造成的極大衝擊可見一斑。

根據資策會估計,2001年台灣廠商海內外總產值為428億美元,其中大陸地區產值 約占總產值36.9%;2002年上半年台灣廠商海內外總產值為237億美元,其中大陸生產比 重大幅提高至51%,首度超越台灣本地產值。另由中國信息產業部資料顯示,2001年大 陸資訊硬體產業銷售量為人民幣1,815億元,其中台商對該產業的貢獻度為55.9%。隨著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好,未來亦會有愈來愈多的台商前進中國進行投資。

然筆者發現,在這一波學界的區域經濟熱潮中,台灣的中國研究學界無疑是缺席 的。雖然坊間財經商業雜誌連篇的報導,透露出台灣工商業界高度的重視,但此類實務 界的興趣,似乎並未感染台灣學界,因此盼透過本研究,可以發揮拋磚引玉效果,催生 出較全面有系統的區域經濟著作。

5.2.1 研究建議

在未來的中國研究中,學者提出幾項研究建議。其一是區域經濟議題方面,關於 中國區域經濟的研究,大致可區分為三項議題領域:即有關區域經濟的(1)「起源」(涉 及中央-地方關係)、(2)「差距」(即聚焦於沿海-內陸落差)、(3)「消長」(即沿海區 塊的動態)等三類議題。其中西方學者多關注在「區域消長」議題,研究成果亦最為 豐碩。而針對「區域動態」的討論,往往淪為類似投資指南著作,其理論深度仍有待 加強(耿曙,2003)。

此外區域經濟研究中,明顯透露出「唯經濟傾向」。 因此,筆者期待未來研究者 在進行中國區域研究時,能更兼具理論與管理實務解釋,以期提供更全面且具體的研 究成果。

過去在分析區域差異時,大部分文獻均以簡單的區域平均統計數據來計算中國的 區域差異。但耿慶武(2003)指出,目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區內差異(沿海十二省 間的差異)約為沿海和西部地區間的區間差異55%,且達大於中部與西部間的區間差 異。在過去23 年間(1978-2000 年),沿海與西部地區的區間差異亦增加了近 18%;

但沿海地區的區內差異卻減少了四成,即現今有五億七千餘萬的人口(美國人口的兩 倍多)居住在中國沿海的十二個省市,這些沿海省級行政區域間的平均區域經濟差異 在過去的24 年間,減少了四成。因此,若僅以中國貧富不均、城鄉及區域差異過大來

判斷中國經濟成長的績效,顯然過於簡化與粗糙。

5.2.2 未來研究趨勢-競爭力評估

目前不少中國當地學者,關注於中國大陸地區之潛力評估,並發展出各種不同評 估方式。其中近來較受到歡迎的即為中國各地區競爭力之評估。事實上,競爭力評價 問題最早是由世界經濟論壇(WEF)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在 1980 年提出 的,經過20 多年的發展,無論從概念到理論,還是從原理到方法,都取得了較大的進 展。但是,由於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的不盡相同,即使在對競爭力概念的理解上,各 學者的看法也不盡一致,包括:

1.競爭力是綜合經濟實力

將競爭力理解爲一國綜合經濟實力(也有人稱之爲綜合國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學 術觀點,其中又以世界銀行的觀點最爲典型,世界銀行每年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爲主 要依據對各國競爭力進行排序。爲了更完整地反映一國綜合經濟實力,人們通常的做 法是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基礎上,各自選擇一套有價值取向的評價指標,並採用綜合 評分法計算出各地區得分,據此排出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位次。如國家統計局 城市調查局對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的比較,曾經採用的指標體系就是由4 個一級子系 統、15 個二級子系統及 51 個具體指標構成。

2.競爭力是經濟成長能力

世界經濟論壇(WEF)與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在新經濟成長理論的基礎 上,定義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國能獲得經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持續成長的能力,或者 說是一國在世界市場上均衡地生産出比競爭對手更多財富的能力,它是競爭力資産與 競爭力過程的統一。一些國家可能很富有,卻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一些國家資源比 較貧乏,通過高效的轉換過程,可以極富競爭力。IMD 比較注重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

人力資源與經濟實力,即各國目前擁有的財富,評價結果往往是美、日、西歐等國排 序在前。WEF 更強調一國經濟成長對提高國民財富的能力,即各國經濟成長的潛力,

並認爲一國的制度與政策對競爭力影響重大,因此新加坡、香港、瑞士等國家常常被 WEF 排在前位。

3.競爭力是地區競爭優勢

將競爭優勢與競爭力相聯繫的觀點,最早由美國著名學者波特教授提出。結合我 國的實際,樊綱撰文認爲,狹義地說,競爭力指的是一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所處的地 位。簡單地說,是同樣質量的産品具有較便宜的價格,所以,競爭力的概念最終可以 理解爲“成本”概念,即如何能以較低的成本生産同等質量的産品,或者以同樣的成本 生産質量更高的産品。因此,提高競爭力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改進技術降低生産成 本,二是制度創新降低交易成本。樊綱指出,作爲發展中國家,在相當長時間裏,我

國的國際競爭力主要還是靠“窮、土、後”等比較優勢與後發優勢,僅僅發展勞動密集 型産業雖然不能最終解決落後問題,但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卻是發展中國家最終走向 高新科技産業的必由之路。

筆者贊同WEF 對競爭力概念的描述,地區競爭力是指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一個 地區在一定發展基礎上經濟持續成長與發展的能力,由於它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

文化與社會等各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亦可稱爲綜合競爭力。因此研究地區 綜合競爭力其實就是研究如何增強一個地區經濟成長與發展的後勁,相信在後續。相 信隨著中國研究學術發展成熟,未來將會有更多有價值的文獻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