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一節 中文字的理論與研究

Chall(1996)提出識字是學習而來的,所有學童剛進入正式教育的第一 年,都是從學習識字開始,在閱讀發展理論初始,是以識字能力發展為主的

「學習閱讀的技巧」(learn to read)階段,目的在奠定閱讀的基礎。柯華葳

(2010)指出閱讀包含識字與理解兩大成份,所以,閱讀中文首先要辨識中 文字的特徵。足見識字能力與中文字特性有著緊密的關聯。本節將就中文字 的意義與內涵、理論基礎,以及研究成果等,彙整學者及研究者的觀點與看 法,逐一討論之。

壹、中文字的意義及特性

文字是紀錄語言的工具,不管哪種語言,都具有兩種要素:一種是語音,

另一種是語意(許錟輝,1999)。而世界上各國家、各種族所使用的文字,

歸納起來不外兩種類型:一是音系文字,又稱拼音文字;另一種是形系文字,

又稱表意文字。音系文字以形表音,形音相合是它的特質;而形系文字以形 表意,形義相合是它的特性。中文字即是形系文字的一支。

一、文字的意涵

「文字」聯合起來是一個名詞,表示記錄語言表情達意的圖形符號;但 將「文」與「字」仔細分開,卻是不同性質的概念,亦有其出現的歷史順序。

15

許慎在說文解字及說文解字敘上說:

「文,錯畫也,象交爻。」

「字。乳也,從子在宀下。」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文」字本身就像兩紋交錯的樣子。依照事物的類別形象來取象它的形 狀,這種「依類象形」的造字方法稱為「文」;例如 象日的形狀, 表示 圍繞,基本上接近圖畫的形式。到了後來,人事進化,許多細膩複雜的概念 端賴「文」無法表全,繼而衍生出「字」出現。

「字」是在「宀」下放個「子」字,表示人在宅中生下孩子,有孳生繁 衍的意思。凡是由初文來擔任形符和聲符,而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初文相結 合,這種「形聲相益」的方法稱為「字」:例如用「人」加「言」成為一個

「信」字,「形形相益」人言之誠信概念自然浮現;又如樹木的種類很多,

與木有關聯的東西也很多,如果個個要象形無法辨識清楚,於是一邊由形符

「木」表示類別,一邊用聲符「風」、「每」、「喬」等註明聲音,「形聲相益」

衍生出「楓」、「梅」、「橋」等與木有關聯的字。有了合體為字的方法,造字 變得更容易,字的數目也就日益增多了。由此可知,「文」是原始構造的「初 文」,「字」則是由初文合體而生的「孳乳字」;故文是獨體的,字是合體的。

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在說文解字中將 9353 字分別歸入 540 部。林尹

(1992)進而指出,說文解字所記載的初文只有 498 個,但由初文繁衍而生 的字,卻能無限度的增加;而說文解字9353 個文字中,就有 8864 個合體字。

蘇培成(2001)切分了 7000 個通用字,得到 235 個獨體初文,占 7000 個通 用字的3.4%。以上資料可看出,獨體初文在中文字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雖然 如此,獨體字卻是構成合體字的基礎,且獨體字一旦作為字符進入合體字,

便能直接把意義和聲音帶到字形裡,足證中文字的造字過程具備了條理化的 系統邏輯性,只要認得有限度的初文,了解配合成字的道理,就能方便認得

16

更多孳乳增加的合體字。但若將中文字視為一群橫直線條的組合,這是不了 解中文字意涵及特質所產生的錯誤觀念。故說文解字敘接著說: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孳乳而寖多也。」

這句話便透澈的點出了「文」與「字」的意涵及條理化的系統演變。

文字的定義,除了許慎的界說之外,曹先錕(1969)對文字的定義是,

文字是以形象代表語言表意象,同時也認為文字是一種記錄語言的符號。唐 蘭(1980)提出文字必須具備形、義、音三個部分,而文字是一種「名」的 表現之看法。語言文字學者將文字定義為廣義與狹義兩派。狹義派認為文字 是紀錄語言的符號,而廣義派學者則認為,只要是用來傳遞訊息,表示一定 意義的圖畫和符號,都可以稱為文字。裘錫圭(2002)表示,依據傳統的文 獻,如果我們要討論文字的各項問題,採取狹義說法會較便利,因此研究者 採納裘錫圭之說法,將文字定義為紀錄語言的符號。

二、中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使用被認為是文明開始的一個最準確的標誌,中文字的起源,一 直是學者專家們關注研究的焦點。關於中文字起源的臆測和傳說紛紜:一說 指稱中文字是由八卦符號演變而來的,是由伏羲創造的;一說指稱中文字起 源於結繩記事,是由神農氏創造的;另一說法則認為,中文字是由黃帝的史 官倉頡創造的;其他亦有河圖洛書、甲子等類傳說。因許慎之說,倉頡造字 幾成為百千年來的定論,然晚近以來,懷疑者眾;多數學者認為中文字的起 源與倉頡有關,但為倉頡獨自一人造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是倉頡時代的 人共同造出文字(高明,1993)。

在已發現的各種商代後期文字資料裡,占卜用的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 是目前考古發掘最早最完備的一批文字。繼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史前和有史 早期的陶文陸續出土,李孝定(1986)認為以陶文蠡測文字的起源,可能性

17

甚高。季旭昇(2002)亦指出陶器上的符號和圖案,是比殷墟甲骨文年代更 早而與文字起源有關的考古材料,可視為文字源頭之一。

二十世紀以來,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裡,發現了不少刻有或 繪有符號的陶器和陶片,還有少量刻有符號的龜甲、骨片和其它器物,引起 了學術界高度的關注。季旭昇(2002)以為,早期陶文上的刻劃雖然未必全 部為後世文字所繼承,卻不能排除早期陶文是文字的可能;並將早期陶文的 相關資料彙整為以下十一類:

1、西安半坡陶文(約 4770-4290B.C,屬仰韶文化)。所出陶文共二十二 種、六十五個。學者或認為只是符號,或以為已是文字。

2、臨潼姜寨陶文(絕對年代不明,屬仰韶文化)。 3、三門峽水庫陶文(絕對年代不明,屬仰韶文化)。 4、蠍子嶺陶文(絕對年代不明,屬仰韶文化)。 5、大汶口陶文(約 2780B.C,屬廟底溝文化。)

6、城子崖下文化層陶文(絕對年代不明,屬龍山文化)。

7、樂都柳灣陶文(約 2505-2145B.C,屬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 8、上海馬橋陶文(早期距今約四千年,中期約當商代中晚期及周代早

期)。

9、河南偃師二里頭陶文(約 1920B.C,屬二里頭文化早期)。

10、鄭州南關外陶文(絕對年代不明,屬殷商早期,約略早於二里崗下 層文化)。

11、藁城臺西村(約 1520B.C,屬殷商中期文化)。

這些早期陶文的發現,不僅掀起了中文字的神秘面紗,亦為中文字的起 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填補了業已發現的晚商甲骨文之前的中文字的空白時 期,使得中文字發展的歷史脈絡變得清晰可辨。由此神話傳說與文獻資料,

可推測中文字的產生,必定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雖然在實證資料尚 未充分完備,論證終嫌薄弱,對於中文字起源議題無法獲致確切不移的定論

18

(李孝定,1986;裘錫圭,1995);然中文字從陶文刻劃的符號步入成熟的 系統文字﹙甲骨文﹚之後,數千年來總是不斷地變革,朝向系統文字趨近,

形成了一個含括形、音、義的文字體系。

三、中文字的定義

董季棠(1985)指出中文字至今有四千年以上的歷史,宋代雕版印刷產 生印刷體字,明清以來以楷書為書寫文字,加上同音同義而有不同寫法的異 體字、同音借用的異體字、來自日本的鉛字銅模等,使同一個字生出許多不 同的寫法。因此,教育部在 1982 年六月,正式公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目的是使每個字只有一種寫法。標準字體於 1982 年九月研訂公布後,廣受 各界注意,國立編譯館亦配合推廣,逐年將國中小學課本改用標準字體排版,

以期在紛紜的用字狀況中建立一個共同的標準。這套標準字體的研訂歷經十 餘年,包含常用、次常用、罕用及異體四個字表,共計四萬餘字,1994 年七 月,教育部編訂標準字體教師手冊,供教育界教學參考。

針對教育部公布的標準字體研訂宗旨四大主項:(一)國語文教育及學 術研究的需要;(二)國民生活使用的需要;(三)中文資訊輸入、編碼及字 型的需要;(四)姓名條例的需要。可知教育部標準字體的研訂目標包括教 育、學術、實用、及資訊等方面。首要內涵無非是希望國語文教育在文字教 學上,由亂趨整,樹立一個標準,使學生在識字過程精準學習。

基於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小國語文教師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及 教學自我效能現況、相關與影響力,接受識字教學的對象為國小學童,而目 前國小各版本教科書、坊間所賣的字辭典,皆以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為依歸,

故本研究所採之中文字定義,以教育部所公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次常用 國字標準字體表、國語一字多音審定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為主要根據。

再者,從歷年的研究文獻中可知,學者專家們在期刊論文中,對中文字 的用詞出現「中國文字」、「漢字」、「中文字」、「國字」、「華文」……等,名 稱並不統一。雖然教育部於 99 年度(2010/09/2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

19

委員會決議:為求課程名稱與指標內文用字之一致,以及國內國民習以「國 語」稱呼國內共通語,僅於對外籍人士、國外機構等說明時,才採用「華語」

之原則,爰再修訂國語文課程綱要之部分文字,將「中國文字、漢字」統一 改稱「國字」;「中國語文、中文、華語文」統一改稱「國語文」;「華語」改 稱「國語」。然考量學術研究之流通應具前瞻性與國際性,故本研究所採用 之名稱皆以「中文字」指稱之。

四、中文字的特性

四、中文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