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A. 中文部份

王文玲(2005)。利用繪本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 一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敏如(2004)。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 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雪貞(1985)。父母之性別角色教養態度、性別特質對學前兒童性別角色 之影響。家政教育,9(6),76-87。

王慧鈴(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及其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知賢(1998)。電視節目中兩性知識及性內容的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

39(6),23-32。

吳知賢(1999)。電視媒體中兩性關係的探討。國教之友,51(1),3-11。

吳蘭若(2000)。幼兒性別角色認同發展與兩性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 刊,10,91-99。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然堯(1984)。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集刊,153-165。

林玉玫(2002)。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 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輔導教學碩士論 文。

林生傳(1999)。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檢討與實踐。教育學刊,15,

1-34。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一刷)。台北:巨流。

林敏宜(1993)。幼兒性別恆常概念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雅(1993)。兒童性別角色與父母教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幼教系幼兒教育學報,2,77-98。

邱世伶(2004)。幼兒性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 幼教學位碩士論文。

邱玉琦(2005)。美國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初探。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淑敏(2002)。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關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敏慧(2002)。讀書治療對國小學童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歷程之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韋伯x安(Weber Ann L.)(1992)。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趙居蓮 譯)。台北:桂冠。

徐藝華(2005)。穿越思維隘口開展潛能的羽翼---台灣師大潘慧玲教授彈性 別平等教育。師友,460,8-18。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

晏涵文、黃富源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一家親。

高沐晴(2001)。洋娃娃和機器人。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38-42。

高景誼(2006)。性別平等教育團體對國小學童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刻板印 象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玉芬(2002)。性別平等成長團體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芝綺(2004)。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 印象教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 --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

莊詩絃(2006)。家庭生活中父母影響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探討。國立台北 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6)。兒童性別角色發展。載於許雅惠、李鴻章、曾火城、許文 宗、鄭瓊月、謝義勇(合著),幼兒社會學(頁 109~138)。台北市:五 南。

郭美貴(2006)。幼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 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賢(1999)。談兩性平等教育的推展。國教之友,51(1),24-29。

陳秀萍(2006)。以繪本進行幼兒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2003)。兒童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

陳美如(2002)、差異多元的開展---多元文化課程的認識論基礎。教育資料 與研究,45,66-73。

陳皎眉、孫旻暐(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談學業表現上的性別差異。

教育研究月刊,147,19-30。

陳瑩娟(2004)。學齡前兒童性別認知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芬(2002)。發展反偏見的多元文化課程---兼論師資培育的內涵。人文 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3=75,45-57。

黃政傑、張嘉育(1998)。消除性別偏見的課程與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3,25-38。

黃雅鳳(2005)。男女應該有別嗎?---從生活周遭談性別刻板印象。師友,

460

23-27。

黃韻如(2006)。幼稚園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 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佳羚、賴友梅〈2004〉。耶佛市幼稚園-幼兒教育,性別教育。性別平等 教育季刊,27,45-49。

楊佳羚〈2004〉。將男孩女孩顛倒養的幼稚園。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7,50-55。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Vivien Burr(1998)原著。性別與社會心理學(Gender and Social Psychology)。台北:五南。

楊婉怡(2002)。電視廣告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影響---兼論媒體教育之重 要性。國教新知,49(2),38-47。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 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

葉郁菁(2001)。從兒童畫中分析國小學童性別角色之認同。初等教育學報,

14,259-292。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淑雯(1996)。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 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8)。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

台北:文景。

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 成就動機之影響。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

173-201。

鄭宜真(2002)。自然教室中的他和她-以元氣小學為例

國立台東師範學 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1995)。從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分析的觀點探討學前兒童性別角色發 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84-2413-H037-005)。

謝臥龍、駱慧文和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 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