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是男還是女?」這是一般人得知有人懷孕或生產時,幾乎必問的問題。性 別是一個人最明顯的特徵,生活週遭的事物幾乎都因性別而呈現不同的面貌。當 我們確定對方的性別時,對待的方式也隨之不同,如父母親依據性別為孩子選擇 衣服、玩具等等;產品亦以性別作為廣告訴求,如女性都會小車、男性專用洗面 乳等。

此外,社會大眾亦普遍存有性別刻板印象及期待,例如女生開車技術較差、

男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較好、女生要溫柔服從、男生則是勇敢擔當等等,當個體若 出現與性別刻板印象不符的行為時,容易遭受異樣的眼光,甚至嘲笑,女性會被 稱為「男人婆」,男性則被叫做「娘娘腔」。研究者在教學現場曾遇到一個外型甜 美出眾的女孩,他和男孩的互動較頻繁,其互動方式也多為肢體動作,其他家長 以玩笑口吻說:「長得那麼漂亮,可是怎麼一點都不像女孩子」。進一步細檢視自 己的教學歷程中,也會不經意的表現出男女有別的互動關係,如搬運物品時會較 常尋求男孩的協助,跳舞表演則改找女孩示範;而幼兒的性別角色行為,也出現 成人世界的刻板印象,如男生不可以愛哭、女生力氣比較小等,生物性的性別區 分為什麼造成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性對待?

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不僅形成差別待遇與社會期望,多數的社會文化中更 是以優劣來詮釋男女性的差異,因此不平等的對待是顯而易見的。1998 年 Vivien Burr(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提到在英國的勞動人口中,女性的比例將近百 分之五十,工作性質大多屬於低薪資、兼職或不安全的職業,女性的平均所得只 有男性的三分之一;在工作場域中,男性通常居於經理階級,女性則是秘書或助 手的職位,即使在某些以女性為主的職場中,男性也比較有機會晉升到較高的職 位,從上述例子可以窺探到極為明顯的性別差異以及不平等的現象。直到最近,

這些差異與不平等已逐漸被認為是有問題的。

就在現代化席捲全球之際,多元文化教育迅速的蔓延至世界各地,其主要目 標在尊重差異、追求公平正義,破除刻板印象與偏見,其中性別議題的討論也是 眾所關注的焦點之一。1972 年美國國會通過教育研究法案之第九條修正案,開始 為兩性平等的社會揭開序幕。我國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也於 1996 年將兩 性平等教育主張注入教改理念,接著於 1997 年成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立法院也三讀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條例」,其中第八條規定各級學校於每學年 至少需實施四小時以上的性侵害防治教育。教育部也於同年公佈「各級學校兩性 平等教育實施要點」,規定各級學校推展兩性平等教育,並研發相關教材教法。

1998 年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總課程總綱綱要」,決議資訊、環境、性別、

人權等重大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教育部,1998﹚。並於 2000 年 9 月 30 日 正式公布「性別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其後基於社會需求與教育政策的推動,

2004 年 6 月 23 日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因此「性別教育」正式更 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基於上述,可看出性別平等教育相當受到重視,許多與 性別相關的議題或研究,引起各界的討論。

因應對於性別差異與不平等對待的覺醒,美國裴利老師(1998)在《男孩與 女孩》一書中清楚記錄著在幼稚園階段男孩與女孩的不同,教師透過自我檢視以 及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與策略,試著打破男女孩之間的界線。位於瑞典斯德哥爾 摩北方的耶佛市幼稚園,也曾進行打破性別角色與傳統性別氣質的實驗教學(楊 佳羚、賴友梅,2004),教師們透過團隊合作,檢視教師的性別意識及教學方式,

才發現教師對於男女孩說話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於是試著將性別教育融入生活 中,例如鼓勵女孩多打球,給男孩學習縫紉的課程等等。

國內如火如荼展開的性別平等,期望透過教育使男女學生皆能在公平的立足 點上發展其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之束縛,達成教育 機會均等的理念(方德隆,2005)。而發展反偏見的課程,將有助於教師釐清各 種不適當的行為與想法,避免不自覺的將具有偏見的訊息傳遞給學生,減少在教 學過程中的偏見與歧視(陳憶芬,2002)。

根據前人的研究指出,四歲幼兒之性別概念發展已達性別認定階段,性別固

定的恆常概念則尚未完全理解(林敏宜,1993)。當兒童約在二、三歲知道自己 是男是女時,就開始發展性別角色刻板印象(Kuhn D. et. 1978;Fagot, Leinbach, & O'Boyle, 1992,引自林翠湄、黃俊豪等,2003:710),學齡前兒童的性別角色態 度亦朝刻板印象發展,且隨年齡的增長,性別刻板印象越強烈,國小低年級兒童 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比學齡前兒童強烈(李然堯,1983;林敏宜,1993;林惠雅,

1993;陳瑩娟,2004),顯示兒童在入學前,已形成性別認知的雛形,並表現出 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行為。由此可知,學前階段是幼兒發展性別角色認同的關鍵 期(吳蘭若,2000;賴友梅、楊佳羚,2004),幼兒從生活點滴中模仿與學習性 別楷模,在性別角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固定、刻板的看法,亦即性別角色 刻板印象,因此幼稚園應把握良機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破除社會文化中預設的性 別角色框架,協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性別概念,使其勇於展現自我,充分發揮個人 潛能,並期望建立相互尊重之性別平權社會。研究者本身於幼稚園現場任教,回 顧幼兒的行為,發現幼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性別認同,透過觀察和模仿行為,幼 兒會將父母長輩、社會文化對其性別的期待,內化為自我價值判斷,形成對性別 的刻板印象。在個人的信念與社會文化觀點的交互作用下,性別刻板印象將一再 的被複製,個體發展將受制於性別的框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除了父母長輩、

社會文化觀點的影響之外,學校方面亦會對幼兒性別角色看法造成影響。

研究者認為欲打破社會文化對個體預設的性別角色框架,學校教育扮演十分 重要的角色,透過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與實踐,得以幫助個體從刻板化性別角色 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其潛能。在可塑性最強的幼兒階段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應 可達事半功倍之效,又鑒於目前幼稚園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需要更多力量的注 入,引發研究者想將性別平等課程融入於幼稚園教學中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