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 IxD 或者 IaD)是定義與設計人工製成物 品系統行為方式的設計領域。例如軟體、行動裝置、平板電腦、PDA、移動設備 以及系統的組織結構。也有定義「互動設計」為「設計一套支援人們日常生活與 工作的互動性產品」(陳建雄,2006)。互動設計師首先研究進行使用者以及潛 在使用者,再設計互動的行為,並從有用性、可用性和情感因素(usefulness,

usability and emotional)三方面來評估設計的效果(http://zh.wikipedia.org/wiki/互動 設計,2011)。

互動性(Interactivity)是指互動溝通的互動程度,也就是對互動溝通特性的 衡量。互動性由多個互動構成,但是有互動卻不一定具有互動性。根據耿慶瑞

(1990)的研究,將互動溝通特性分為十個構面:參與者公平程度、連結性、回 饋快速、對話、控制過程、控制內容、個人化、回應能力、相互瞭解、社會臨場 感。當科技變成了文化的一環,在互動上的設計便廣泛的影響著人們整體的生活 模式。我們可以突破傳統的束縛與現代的結合,策劃拼貼和合成影像、以虛擬成 像進行虛與實的互動,形成視覺和聽覺參與對話,使許多創意成為更具可塑性的 構思與想法。

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下,軟硬體和介面快速的不斷更新訊息,轉化了藝術與 設計的本質,相關設計也因應衍生出結合許多跨領域的應用設計。另外,結合網 路速度與連結的無遠弗屆、傳輸的使用性和便利性,使人們對於互動有更新的認 知,群眾在與作品「互動」過程中,一方面掌握了對作品的主控權,並且因參與 作品表現,拉進了兩者間的距離,設計者則讓「互動」成為焦點,進行傳遞藝術 與設計理念的目標(王鄭贛蓉,2011)。高科技藝術,如:電腦藝術、雷射光藝 術作品顯現出來的影像,並結合人類智慧和科技製作的大量新穎技巧,在美學領 域中帶來明顯意義(何廣政,1994)。而「後現代藝術是一種融合聽覺、視覺、

觸覺三種文化於一體的複合式文化多媒體藝術,具備了複合性與多元性,是當代 藝術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勢方向。」(徐沛君,2007)。

新媒體與傳統媒材不同,係指利用一般稱為第四媒材的電腦、網路等,以電 腦動畫、多媒體裝置、科技進行製作。新媒體藝術在形式上分為數位平面影像、

錄像藝術、聲音藝術、網路藝術、互動式裝置、數位與表演等呈現,各有巧妙不 同。當電腦科技與表演藝術等其它藝術方式相連結時,創意可以表現在表演者的 舉手投足間,可以使舞台燈光、音樂音效更加鮮活。電腦藝術也可將實體虛擬為 2D 數位影像或 3D 成像(虛擬雕塑)與虛擬實境等作設計,以電腦軟體完成影像 和虛擬佈景的世界。當觀賞者參與時附加互動模式,結合網路通訊連結和傳遞,

在互動中加入資訊連結或諮詢或商業行為的存檔和統合,可大大超越傳統媒材的 可能性(王鄭贛蓉,2011)。

(一)、互動設計的平台與互動藝術應用實例

互動設計應用在平台的形式上,充分結合了展示科技的技術,目前平台的應 用大多以電腦、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三種為主。以電腦作為展示的互動設計可 以運用較複雜的電腦,結合各種尺寸的投影螢幕或液晶螢幕呈現,缺點則是不可 移動,僅能在固定的場地作展示。平板電腦因為結合螢幕與電腦在一體,提供了 使用者可攜帶與操作方便的特性,使用者在與故事元件的互動過程中,因為可點 選螢幕,而且螢幕的範圍較智慧型手機大,因此較不容易誤觸,因此豐富了設計 腳本故事內容的視覺呈現,但大螢幕裝置卻有攜帶不便的缺點。智慧型手機的特 色在於攜帶方便,可以單手掌握,並大量減輕使用者於互動過程中手部的負擔,

但因為螢幕較小,在介面與互動畫面的設計上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點選上也較 為不易,所以在設計遊戲或手機導覽的過程中,必須盡量降低「互動操作方式」

的比重,或設計以「故事體驗」與「影音效果」欣賞為主的互動內容,來避免過 多或複雜的「互動」而干擾了流程的進行,並讓使用者更沉浸於我們所設計的情 境之中。

互動在與藝術結合的呈現中,往往可以較與商業的結合方式突破更多創意的 限制,因此根據以上的平台類型,探討互動設計應用於藝術領域有以下實例。

1. 黃心健之『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

具有工科背景的數位科技藝術創作者黃心健,擅於結合了電腦技術,將 腦海中的夢幻國境和異想世界呈現出來。在作品『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作品

(如圖2-7),利用新的網路與電腦技術,讓每個市民都有創作公共藝術的工 具與機會,可以主動成為公共藝術的設計師。公共藝術的目的是在公共的場 域,建構出『美』,讓來往的市民,在每日的接觸中,累積並轉換他們的氣 質,進而讓城市的生活變得更美麗。創作者放大民眾參與計畫的比例,將公共 藝術的概念延伸到作品中,讓公眾的事務,由群體一起互動,共同產生一個對 於美麗的期望與願景。由於科技與網路的進步,創作者透過網路界面以藝術村 的形式設計一個互動網站,民眾可以在網路上進駐藝術村並成立自己的工作 室,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私房公共藝術。而創作的工具界面則由精心挑選的本土 傑出創作者:藝術家、音樂家、建築師、詩人、導演、作家等等,透過訪談的 方式,萃取出他們創作中的靈感來源,再轉換成電腦上的虛擬視覺積木,讓民 眾可以直接利用,來構建自己的藝術創作,並可一邊瞭解這些創作者的創作源 頭。網路的無遠弗屆,打破公共藝術在地域上的限制,當市民將創作出的藝術 作品在網路上發佈,同時也會在捷運南港展覽館站的現場電視牆播放,讓每個 人都可以創作藝術品,也讓全體民眾共同創造對於美之想像的表現方式,而來 往的行人乘客,在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品時,還可以在現場裝置上表達自己的喜 悅之情,並可以即時回饋給創作者,達到多方互動與溝通的方式,打破創作者 與欣賞者的藩籬。網站還定期策展發起展覽主題,讓民眾可以發揮對於同主題 的不同想像,達到聯展的目的。以前,民眾只能從欣賞的角度,讓美滲透他們 的生活,而在這件公共藝術作品之中,每個人都可以親身參與製作,去感受藝 術創作的熱情與喜悅(http://www.publicart.tw/ )。

圖2-7: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引用自 http://www.publicart.tw/ )

2. 伍特‧荷爾妮、馬緹亞斯‧安提芬爾之《夢‧水‧樂園》

德國數位藝術家伍特‧荷爾妮、馬緹亞斯‧安提芬爾在2010年發表的數 位設計創作《夢‧水‧樂園》(如圖2-8),將核能產業的遺址,以「半衰期 夢境」呈現。以夢、水、樂園的3D影像輸出,結合黑膠唱片、單頻道投影、塑 膠玻璃盒、 唱盤的方式,由兩個樹脂玻璃箱堆疊而成。象徵德國邁入核能時 代至今,境內有兩地已經成為「技術可行幻想破滅」的同義詞:卡爾卡市

(Kalkar) 的快速增殖反應爐以及阿瑟二號核廢場 (Asse II)。《夢‧水‧樂 園》的作品上層放置一台七零年代設計前衛的唱片機,中間升起一座水晶高 塔。塔體向下延伸,穿過唱片機進入下層玻璃箱,觀眾從作品外可以觀看到玻 璃箱連著一個地下礦場的模型,並像雷達般不停轉動。而作品上方則以投影在 後方螢幕上的方式播放影片。影片的第一部分:卡爾卡市的冷卻塔如今成了一 座遊樂園。在第二部分中:鏡頭在塔內飛梭,沿著內牆上巨大的旋轉木馬抵達 塔口,直入天際。當觀眾靠近作品時,作品的感應器會將訊號傳送至唱片機,

驅動唱片機自動播放有如冷卻塔內的回音,又有如「夢的唱片」的音樂,觀眾 也可以透過玻璃箱前垂掛的耳機聆聽聲音。這個夢境描述一個需要耗費大量的 電力且狀似鳥的奇怪生物,能夠帶著整個住宅區飛起來,諷刺核能對於環境的 影響。

(圖2-8:德國數位藝術家伍特‧荷爾妮、馬緹亞斯‧安提芬爾在2010年發表的 數位設計創作《夢‧水‧樂園》(引用自 http://www.digitalartfestival.tw/daf11/

index.html )

3. 林經堯《軌跡》

林經堯創作的軌跡(圖2-9)互動裝置作品,觀眾透過裝置錄製聲音後,

即可在設計如同浩瀚宇宙的畫面作品中,留下特定的一個時間軌跡點,並可互 動找出這個軌跡點,產生漸弱聲響的回音,象徵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軌跡生 活,偶而與他人碰撞。而我們規律的行為模式構成了這個社會,就像行星構成 宇宙。在作品中交會的事件撞擊會譜出動人的和諧樂音,是一種無機但卻隱含 哲理的生命之歌。作者利用電腦圖學運算,讓參觀者可以透過簡單的界面來創 造美麗絢爛的視覺畫面,而經過電腦模擬出的每一個圓形軌跡彼此碰撞,產生 一種看似隨機卻又規律的循環音樂,配合視覺而創造一種數位卻有東方內涵的 聲音視覺作品。

4. 楊俊之「來來去去的革命」

楊俊由2005年作品「來來去去的革命」重新發展,在2011年的新製作『革 命』(圖2-10)由三段動畫組成,分析革命的機制及過程。藝術家引用了歷史 中不同革命的象徵場景作為畫面設計,如天安門隻身阻擋坦克車的抗議者、德 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筆下的法國大革命「自由領導人民」畫作、以及 蘇聯二月革命等。在展出現場,當觀眾走入這件裝置作品,觀眾的身影也被即

(圖2-9:林經堯 互動裝置作品 軌跡(引用自 http://www.digitalartfestival.tw/daf11/

(圖2-9:林經堯 互動裝置作品 軌跡(引用自 http://www.digitalartfestival.tw/da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