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主要採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針對從事互動多媒體設計豐富經驗 者,進行面對面之深度訪談,將所蒐集訪談之質性資料,以質性歸納分析法進行 分析彙整,期能歸納出完整互動多媒體設計流程與相關理論,做為後續設計創作 之立論基礎。研究流程包括:界定研究目標、文獻探討、深度訪談、綜合研究結 論進行創作執行,最後總結研究與創作結論,提出後續研究建議。於個案研究之 部分主要分為:研究個案選擇、訪談問題擬定與修正、深入訪談、訪談結果分 析、綜合資料分析等, 詳細流程如圖3-1,主要程序分述如下。

圖3-1 研究流程

(一)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包括:互動廣告、互動廣告的類型、互動廣告的優勢、廣告互動的 溝通特徵、互動廣告的互動層次、互動設計、互動設計的特徵、互動設計的相關 領域、互動設計的原則、互動設計的一般步驟、互動設計的現況、擴增實境、擴 增實境的應用、擴增實境的技術、傳統展示與虛擬互動展示設計之比對等層面,

進行資料蒐集及彙整。重點在於了解互動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與設計過程的關聯性 進行探索,以利於進行深度訪談之依據。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整理適合本研究 議題之方法與架構。

(二)深度訪談 1. 訪談問題擬定與修正

進行深度訪談前,探索國內外之相關文獻,包括論文、期刊、報紙、雜 誌、網路等資訊,擬定與研究議題切要之相關問題,模擬訪談過程中任何可能 出現之狀況,練習如何引導受訪者深入剖析個人內心感受。

為求能透過深入訪談取得互動多媒體設計豐富經驗者之真實經驗及內 幕,在訪談問題設計上,立基於文獻探討結論,訪談問題分成(1)成功的互 動多媒體專案影響因素?(2)專案的發想過程、(3)設計流程 (4)製作流 程與困難、(5)技術困難等五大方向。為使受訪者不受到過多且繁瑣的問題 影響,研究者盡可能以現場解說並引導的方式,讓受訪者能侃侃而談,剖析出 內心最深層的感受,訪談問題詳見附錄3-1。

2. 選擇訪談對象

以質性研究的「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選擇研究樣本,以 求樣本能提供資訊的深度和廣度並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認為,不同領域存在 不同的觀點,最能最貼近主題地探究互動多媒體設計的發想與製作流程。訪談 對象皆經由互動多媒體設計專業人員與熟識朋友之介紹,並說明僅用於學術研 究之應用。針對臺灣的多媒體互動設計、互動藝術、商業互動廣告展示領域 中,選擇五位具豐富經驗的從業人員,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詳見表 3-1。

表3-1:個案基本資料

受訪者 受訪者職業

個案甲 廣告

個案乙 藝術工作者 / 老師

個案丙 廣告

受訪者 受訪者職業

個案丁 互動廣告工作者

個案戊 藝術工作者 / 學生

3. 深入訪談

訪談前先以電話或 e-mail 連絡受訪者,說明訪談目的、方式及內容,以 獲取預約訪談事宜的同意,再連絡預定訪談的時間與地點,並將問題之內容大 綱以電子郵件之形式提供受訪者參考,使其能在受訪前初步了解本研究之研究 目的與內容,可有較充分的時間思考。於受訪當日面對面進行一對一的深度訪 談。訪談方式進行,首先交換名片並致贈小禮物感謝受訪者撥冗接受訪問,另 再次聲明訪談之目的僅為學術論文使用。訪談時間為60~90 分鐘,於訪談時以 錄音與筆記兩種方式同步進行,以便日後研究時之輔助。訪談時若有不足或疑 惑則提出問題請受訪者詳加敘述,使訪談資料更加完整,訪談後請受訪者提供 案例之基本資料,以作為本研究之參考附件。

4. 訪談結果分析

個案訪談結束後,立即進行將錄音內容和筆記轉化編輯成文字形式的逐 字稿,並轉為原始資料存檔,以利日後研究整理與分析。分析前首先閱讀瞭解 各個案之訪談內容,以王科文(1997)質性歸納分析法為主要分析工具,訪談 歸納統整瞭解個案訪談之其真正意涵。再以鄧成連(1999)內涵分析法

(Context Analyses)予以探究,並整理出個案中受訪者之個人獨特經驗,最後 再加以統整與歸納,探討個案間彼此之異同。

5. 綜合歸納與分析

各訪談個案經綜合分析,以探究出個案間不同領域之互動多媒體設計師 對於專案成功的互動多媒體專案看法、專案的發想過程、設計流程、製作流程 與困難、技術困難等議題之相同點與相異處,以個案實例之比較相互推論分析 結果,統整與歸納於互動多媒體設計產業中的創作流程以建構著重點與流程 圖,作為後續創作之立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Patton(1990)。Qualitative method,P169。

2.

馬信行(1998)。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指標之建立。教育與心理研究。第 21 期, 頁 37-84。

3.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4.

林義男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臺北:巨流圖書。

5.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6.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臺北:滄海書局。

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8.

陳怡珍譯(2001)。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臺北:臺灣西書出版社。

9.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10.

葉至誠與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11.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2004 年37 卷 第 4 期,頁17─23。

12.

蔡勇美、廖培珊與林南(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唐山。

13.

鄧成連(1999)。設計管理:產品設計之組織、溝通與運作。臺北:亞太書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