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蔣治邦(1994)指出表徵就是用某種形式(物理或心理),將一種事物 或想法,重新表現出來,以達成溝通的目的。因此,同一個數學知識或概 念都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型式來加以表徵,例如:說出「三分之二」、寫出「

3 2」

或是畫出「●●○」等三者,雖屬不同的表徵型式,卻都代表相同的數學 概念。

雖然表徵與數學教學間有緊密的關係,然而,有許多學者對分數的表 徵系統卻持不同的看法,以下將分別就 Post 等人(1983)所提出的表徵系 統的交互作用模式、Clements 和 Lean(1987)所提出分數概念的連結關係 以及 Kutz(1991)提出分數概念發展的三角關係,分別加以說明:

(一)表徵系統的交互作用模式

Post 等人(1983)提到分數概念可以用五種不同的型式表徵出來,他 們彼此之間的轉換關係如圖 2-2-1:

圖 2-2-1 表徵系統的交互作用模式

(譯自 Post, Lesh, Behr & Silver, 1983, p 102)

1.實物情境:利用實際生活情境的東西或知識來解釋問題的情境或內容。

2.具體操作物:如圓形分數板、古氏積木等教具。

3.圖形:一種靜態的圖形模式,如數線模式、面積模式等。

4.語言:日常生活用的口語符號,如三分之一。

5.符號:即常用的數學符號,如 1/3。

圖形

符號

語言

實物情境

具體操作物

(二)分數概念的連結關係

Clement 和 Lean(1987)認為兒童的分數概念,必須將具體物、語言、

符號三種表徵結合在一起,才算擁有完整的分數概念(引自林碧珍,1990),

如圖 2-2-2:

圖 2-2-2 分數概念的連結關係(引自林碧珍,1990, p301)

(三)分數概念發展的三角關係

Kutz(1991)則從圖形表徵的觀點,認為分數概念中的面積、離散量、

數線等模式必須與語言及符號形成一個三角關係,如圖 2-2-3 所示。此圖 包含六個方向的連結,Kutz 強調這六個連結有先後的教學順序,兒童必須 能轉換這六個方向才算是有完整的分數概念。

圖 2-2-3 分數概念發展的三角關係(譯自 Kutz, 1991, p194)

國內學者林碧珍(1990)透過紙筆測驗及訪談方式,以圖形表徵與符號 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並詳細的分析學生的解題策 略、思考方式及錯誤類型。研究發現:(一)五、六年級學生將分數的圖形

表徵轉換到符號表徵的表現上,以「將數線上的點表示成分數」的表現最 差;但學生對於「給分數、在數線上標點」的表現,則優於前者。(二)高 年級學生對於部份-全體模式;子集合-集合模式;比值模式;真分數圖 形比假分數容易,而在數線模式則以假分數型態比真分數型態容易。顯示 不同方向的表徵轉換,學生的思考也會因而不同。

由此可知,觀察學生在不同表徵間轉換的表現,是瞭解學生分數概念 的可行方式之一。綜合上述,研究者將根據 Post 等人所提出的模式,將兒 童的分數概念發展界定為符號、語言及實物情境表徵之間的轉換關係。本 研究中所謂的真實情境,將認定學生以其心中所想的情境替代,採用擬題 的方式,讓學生將算式的符號表徵轉譯成文字情境的表徵,將符號與心中 情境連結,來呈現學生的思考歷程,並分析學生的分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