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學習者準備度不足

1.欠缺資訊素養(含資訊搜尋、識讀與分析等技能)

學習者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免需搜尋相關資料以提供解決方案的構思依 據,因此資訊相關技能(如搜尋、評估、分析等)也視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能。

然觀諸現今國小中年級資訊教育議題,仍未涉及相關教學目標。

施: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蒐集資料,但難就難在利用網路找資料不是找 不到,而是如何評估資料的可用性,並分析……適合…..應用的部分…….目前中年級電 腦課程...還沒有接觸到資料搜索的層面….. (行動教師訪談 2005/3/5)

國小中年級生因既定課程架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未列舉相關學習目標,

因此普遍缺乏資訊素養,因此在課程行動階段,即不斷面臨學習者因此關鍵技 能不足而伴隨的種種挑戰。

2.合作學習技能仍待提升

PBL 強調藉由團體針對待解問題所展開的反思評估與溝通協商歷程,最終達 到問題解決、形成後設認知。然當今國小中年級觸及的合作學習層次,仍難達 以上需求。

張:國內中年級教學現場…..的合作學習……不夠深入,合作學習不僅只小組分工合作,還 得訓練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產生良性有效的互動,但…….太花時間了,像國小各科……都 有趕進度的問題…….還是得考慮…….學生的差異…. (行動教師訪談 2005/3/5)

PBL 所應用的合作學習模式,非僅止能力分工,更強調較高層次思考智能的 運作,評估當前國小中年級教學現場存在的客觀因素(課程內容、教學進度、

學生差異),實未達到上述境界。換言之,教學者於實施問題本位學習過程,須 重視提升學習者較高層次的合作技能。

(二)教師角色在學習鷹架與過度介入間的定位

PBL 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自我導向建構知識內容,然觀察國小中年 級實際教學現場,學生能力仍不足從事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有關教師在中介 引導角色的介入程度,行動團隊提出以下三個思考方向:

1.教學者的介入底限為何?

在 PBL 課程中,教學者被定位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諮詢者,然以國小中 年級生既有科學認知程度,是否已足以自我建構高階單元中較為艱深的科學知 識?若教學者的介入僅止於「提示」而非「解釋」與「講解」,對學習者的協 助是否足夠?又教學者介入的底限又須如何設定?

施:學生的能力不足…….無法擺脫老師的指導而完全自行操作…缺乏基本知識(因為課本

的內容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先前未接觸過的)……教師提供的介入應該到什麼樣的 程度,又不失....以學生為學習中心...。

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謹守引導者的立場,也必須提供某些主動的協助,但 同時也得提供學生自由探索的空間。

施:...教學過程中...只要不直接講答案就算是「引導」...,可以視情況「提示」和單元 有關的知識... (行動教師訪談 2005/03/20)

行動團隊分析當今國小中年級的自然生活科技課程發現:雖然在概念次序 的編排符合建構理念,但在實際教學現場教學者很難僅憑「提示」而不「詳細 解釋」,令學習者達到自我建構知識的層次。如此便需重新衡量教學者在實施 PBL 時其介入程度的取捨。

2.如何因應教學現場情境,調整教學者介入程度?

行動團隊認為實施 PBL 時,教學者可採取一種鷹架(scaffolding) 和退除 (fading)策略,一開始教師可提供相關學習線索,如「解決問題所需的內容知 識」與「解決問題有關的方法或技巧」做為學習鷹架。當學生精熟後,鷹架再 一點一點退除,最後讓學習者藉由自我整合,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一開始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學習線索,……如解決問題所需的內容知識……還有解決問 題有關的解決方法或技巧...

張: 當然在過程中也要提供學習者主動探索的機會,先利用教師提供的鷹架幫助學生自 己建構一些概念,並協助學生養成資訊素養與合作討論...

(行動教師訪談 2005/03/20)

透過鷹架構築和退除策略的應用,雖可提供教學者在角色轉換之間的參考 標準,但教學者於鷹架和退除之間的比例,仍須透過教學現場的持續觀察和形 成性評量加以調整。

3.如何運用網路探究調和「鷹架」與「過度介入」

行動團隊指出:教學者可將課本固定知識結合網路探究,引導學習者藉由 蒐集資訊以進行相關問題概念的探究活動,藉此教學者即可順利轉化為指導 者,既可避免是否須講解固定知識的尷尬局面,又可協助建構學習鷹架。

施: 課本內容……不必用傳統的講述方式講得太仔細,而是……提示問題……引導學生 進行討論……蒐集資料來回答……老師……針對其中某些概念加以提點,讓學生對問題 的內容與概念更加清晰。

陳:……課本……的問題……更可以……利用……教學網站來引導學生……蒐集相關資 料…….老師也可以適時補充…….甚至提供一些網站連結……

(行動教師訪談 2005/03/24)

前述提及網路科技的定位可協助構築課程學習鷹架,且網路既具發展學習 社群的潛能,教學者如能善用,不啻一項促進學習者互動以建構知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