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歷史專題(下冊)

在文檔中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全) (頁 125-129)

※教材編撰及教師授課須知

(詳見上冊該欄部份)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一、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茶與市民生活

․戲劇、通俗文學與大 眾生活

1.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最能呈現新文化史與新社會 史的研究新趨向。本單元選擇「茶」及「戲劇、

通俗文學」當作專題,期盼由此以小見大,討論 宋代以來市民階層興起之後,中國社會和文化的 新面貌。

2.茶與華人生活之關係密切,然而茶如何形成飲 料?宋代以來,飲茶及茶坊之普及與社會經濟有 何關係?與禮儀文化又有何關係?這些問題都值 得探討。

3.傳統中國社會,飲茶文化往往與聽戲、說書有關。

本主題可以從市民生活及休閒文化入手,討論戲 劇及通俗文學之演變,更可從戲劇及通俗文學之 內容討論倫理價值及社會教化。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二、從華僑到海外華人

․移民從「異鄉客」到

「文化接受」和「認 同感」的心態轉折。

․選擇重要地區及重要 時代為個案,討論從

「華僑」到「海外華 人」。

1.本專題以近五百年移居及族群史為主要探討領 域,注重移民從異鄉客(sojourners)到「文化接 受」(acculturation)以及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認同 感。

2.所謂的「華僑」,在心理上屬於「異鄉客」,仍然 認同原鄉的文化及社會。而所謂的「海外華人」

在心理上已大致接受當地的社會、文化或政治,

觀念上已屬於當地的一個族群(ethnics)。

3.「從華僑到海外華人」的歷史大致可分成下列三 個重要時代:

(1)16 世紀至 19 世紀,明清帝國的政局、人口增 長、華南社會的特殊問題,人民日漸外移。一 支前往澎湖、台灣,一支遠赴東南亞,尤其自 18 世紀來,移民南洋和經商在質量上都有重 要變化。

a.從 19 世紀中葉起,有些移民轉往美國、歐 洲及世界各地。他們如何生活、如何適應當 地的社會和文化,一代接著一代,心態上逐 漸轉變。

b.第二次戰後,掀起另一波移民潮,自中國大 陸避居海外。

c. 60 年代以來,從台灣赴美國留學及移民者 日漸增多。他們改變了海外華人的結構,同 時也影響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甚至有些還參 與政治,甚至有些還參與政治,試圖左右當 地或台灣的政局。

(2)摘錄第一手資料及當代學者的歷史論述可增 進學生的分析研判能力。然而有關60 年代以 來的歷史著作仍然不夠充足,教材編輯及授課 教師應謹慎客觀,避免武斷。

三、歷史文本的賞析

․歷史表述因文本的演 變而呈現多元性及多 樣性

․賞析及比較各種歷史 文本,並進而認知歷 史表述及歷史意識、

歷史知識的關係。

1960 年代以來,全球暖化與生物多樣性滅絕逐 漸成為舉世共同關懷。生物多樣性公約和京都議定 書成為締約國最多的國際組織。本單元所列的文本 之中應包含探討此國際組織的歷史淵源,並從實例 中反應台灣與世界「地球村」的密切關係。

※ 給教材編輯和教師的建議

1.歷史表述(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因載體(或資 訊媒體)的不同,可分為語音的、圖像的和文字 的。自古以來有口傳歷史(oral tradition)、岩畫及 文字書寫的歷史,並累積形成歷史表述的多元性。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三、歷史文本的賞析 ․歷史表述因文本的演

變而呈現多元性及多 樣性

․賞析及比較各種歷史 文本,並進而認知歷 史表述及歷史意識、

歷史知識的關係。

本專題教材編輯及教師首先應簡述除了專業史 學家所書寫的專書和論文之外,從古到今歷史文本 還有形形色色的歷史表述及其內容。

2.其次,教材編輯及教師可自由選材,提供學生賞 析及比較各種歷史文本,並進而認知歷史表述及 歷史意識、歷史知識的關係。

3.本專題之編輯和教學可自由發揮專題重點之基本 精神,不必受體例的限制。

伍、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寫

(一)高三選修課程目的是為學生進入大學做準備,具有大學預科性質,故在課 程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學習上均應與高一、高二必修課有明顯之區隔。

課程內容應有一定的深度,並提供若干研讀資料,俾便教師講授以及學生 學習。高三歷史科選修課程訂為「歷史專題」,分上、下冊。大考中心、

教科書的編著者及中學教師應積極研發著重文字表達之新型態試題,以落 實高三選修課程之目標。

(二)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選取在學界取得共識的觀 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學者的一家之言不宜採用,帶有濃厚黨派色彩的 歷史解釋亦應避免。

(三)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明白,易於閱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可加以 改寫。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亦應儘量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四)編寫每一節授課內容,應考慮實際講授以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

(五)教材所用年代以歷代紀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註西元。

(六)外國人、地、物譯名,以教育部頒之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 適當、最通行者為準,均須於初現時附註英文原名。

(七)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以利教師教學參考 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俾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一)歷史專題之教學任課教師應負責主導,並參考教材及教師手冊。教學時需 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

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

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提供學 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

(二)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 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 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三)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學時應以課程綱要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 為基礎,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史料判讀等各 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

(四)講述法雖然有益於教師描繪歷史情境,卻是一種單向式的教學法;教師為 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應適時在課堂搭配指導、發問與討論,協助學 生掌握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嘗試從不同的史料證據 檢視問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五)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 的「歷史問題」,由學生(3 至 5 人一組,以 3 人一組最佳)探究答案,鼓 勵學生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教師無須立即 導正學生的看法,學生將會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由實際 經驗理解歷史概念、熟悉史料證據的運用。

(六)教學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 果。視聽媒體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與教學目標、大綱內 容、核心能力之間的關連性。

三、教學評量

(一)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瞭解教學成效。

(二)教學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大綱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 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

(三)教學評量應採多元評量方式,除紙筆測驗外,可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

定期考察、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

歷史話劇表演等。

(四)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性與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

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五)學生在歷史的能力表現差距甚大,教師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 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紀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 參考。

四、教學資源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宜與歷史科必修專科教室分享,其教學之軟、

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一)歷史大掛圖:如歷代都城疆域圖、中國歷代沿革、各時期世界歷史地圖、

各種歷史關鍵事件的趨勢圖或傳播發展圖以及相關的古今台灣地圖。

(二)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三)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園林、都城之模型。

(四)歷史教學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DVD、VCD、電腦軟體等。

(五)視聽教學設備:電腦、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幻燈機等。

(六)歷代碑帖、名畫之影本、拓片或圖片。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一)培養學生善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資源,經由閱讀史學著作,活用歷史知識,

在潛移默化中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二)善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吸取史學研究之新資訊。

(三)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歷史科教學,使授課教材資訊化、活潑化,立體呈現歷 史演進之脈絡。

(四)師生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提供教材大綱、考題分析、腦力激盪園地,

提供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

在文檔中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全) (頁 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