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互動模式的表現

在這個部分會依照各組在任務歷程中所展現的互動模式詳細的呈現,在分析 互動模式中,共分成五種類型,分別為 I-1 無社交互動、I-2 無反應互動、I-3 破碎 型互動、I-4 領導型互動以及 I-5 理想型互動。0 則表示為離題的討論內容。除了以 數據呈現各問題解決中的互動模式比例,以及比較前後測之差異,如表 4-2-1~表 4-2-4。並依照分析單位以及時間繪出了 A~D 組分別在前、後測各組互動模式隨 時間變化趨勢,如圖 4-2-1~圖 4-2-4。

表 4-2-1 呈現 A 組在任務歷程中各問題解決步驟的互動模式比例,前測時,辨 識議題、從事探索以破碎型和無社交互動為主,方案重建時則包含無社交及領導 型互動,在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各類互動模式都有出現,並且以無社交互動為 主,反思及協商則是以破碎型互動為主。在後測時五個問題解決步驟都呈現以破 碎型互動為主,而無社交互動次之的情形,比較前後測發現在方案重建和反思及 協商的步驟中都沒有出現理想型互動。

表 4-2-1 A 組前、後測各問題解決步驟所包含的互動模式 A 組前測(次(%))

辨識議題 從事探索 方案重建 展示及交流 反思及協商 I-1 12 (40%) 12 (44%) 1 (50%) 6 (40%) 1 (14%) I-2 0 (0%) 0 (0%) 0 (0%) 1 (7%) 0 (0%) I-3 14 (46%) 10 (37%) 0 (0%) 4 (26%) 4 (57%) I-4 2 (7%) 1 (4%) 1 (50%) 3 (20%) 2 (29%) I-5 2 (7%) 4 (15%) 0 (0%) 1 (7%) 0 (0%) 合計 30 (100%) 27 (100%) 2 (100%) 15 (100%) 7 (100%)

A 組後測(次(%))

I-1 7 (31%) 4 (21%) 0 (0%) 9 (32%) 3 (27%) I-2 0 (0%) 0 (0%) 0 (0%) 0 (0%) 2 (18%) I-3 11 (48%) 12 (63%) 1 (100%) 16 (57%) 6 (55%) I-4 4 (17%) 2 (11%) 0 (0%) 1 (4%) 0 (0%) I-5 1 (4%) 1 (5%) 0 (0%) 2 (7%) 0 (0%) 合計 23 (100%) 19 (100%) 1 (100%) 28 (100%) 11 (100%)

A 組前測

A 組後測

圖 4-2-1 A 組前、後測互動模式隨時間變化

而圖 4-2-1 可發現,A 組在前測出現較好的互動情形(I-4 或 I-5)主要出現在 歷程的後半部,而後測時則主要是在歷程的中間。其原因可能為在前測時成員花 很多時間在進行個人 CWISE 的線上作答紀錄,因此以無社交互動為主,而在完成 個人的部分後開始進行小組紙本記錄單的討論,因此到後面才比較有機會形成理 想型的互動模式。在後測時的一開始成員們主要以個人作答紀錄為主,中間開始 進行討論,且在歷程中間的時段,教師有介入,使 Ab1 在部分時間內有加入討論。

而後因為其個人因素,而在任務的後期沒有參與討論,使 A 組後測只能以破碎型 互動模式進行。

表 4-2-2 則為 B 組的互動模式次數統計,在前測時,在辨識議題以理想型、破 碎型以及無社交互動為主,從事探索則是以破碎型和無社交互動為主,在方案重 建時以理想型互動為主,展示及交流和反思及協商則是以理想型和破碎型為主。

後測時辨識議題和從事探索都以破碎型互動為主,方案重建與前測相同以理想型 互動為主,展示及交流則以領導型和破碎型為主,在反思及協商的步驟中沒有出 現理想型互動。在前測時展現較多以理想的互動。

表 4-2-2 B 組前、後測各問題解決步驟所包含的互動模式 B 組前測(次(%))

辨識議題 從事探索 方案重建 展示及交流 反思及協商 I-1 9 (27%) 8 (33%) 3 (14%) 1 (5%) 0 (0%) I-2 2 (6%) 0 (0%) 0 (0%) 1 (5%) 0 (0%) I-3 11 (32%) 10 (41%) 5 (24%) 4 (18%) 0 (0%) I-4 2 (6%) 3 (13%) 3 (14%) 8 (36%) 2 (50%) I-5 10 (29%) 3 (13%) 10 (48%) 8 (36%) 2 (50%) 合計 34 (100%) 24 (100%) 21 (100%) 22 (100%) 4 (100%)

B 組後測(次(%))

I-1 8 (23%) 6 (15%) 3 (20%) 2 (13%) 2 (40%) I-2 0 (0%) 1 (2%) 0 (0%) 0 (0%) 1 (20%) I-3 18 (51%) 20 (50%) 3 (20%) 5 (31%) 1 (20%) I-4 5 (14%) 8 (20%) 1 (7%) 6 (37%) 1 (20%) I-5 4 (12%) 5 (13%) 8 (53%) 3 (19%) 0 (0%) 合計 35 (100%) 40 (100%) 15 (100%) 16 (100%) 5 (100%)

B 組前測

B 組後測

圖 4-2-2 B 組前、後測互動模式隨時間變化

由圖 4-2-2 可知,B 組不論是在前測或後測時,均可以看見互動情形良好的狀 態全程都有出現,而又以中後段為主要出現時段,其可能原因為 B 組在前、後測 均先以個人工作為主,而後開始小組討論,並且越到後期使用 iPad 頻率越少,轉 而以彥對面互動的型式進行,因此中後段的數量較多。

表 4-2-3 呈現 C 組的互動情形,在前測時,辨識議題以破碎型和無社交互動為 主,在從事探索、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五類互動模式都有出現,而方 案重建更以破碎型互動為主,展示及交流以無社交互動和破碎型互動為主,反思 及協商以破碎型互動為主,且沒有出現理想型互動。在後測時,辨識議題以破碎 型為主,從事探索在無反應互動以外的四類互動模式平均呈現,方案重建則改以 無社交互動為主,在展示及交流主要以理想型、領導型和無社交三類模式交替使 用,反思及協商在前、後測均只含有三類互動模式。

表 4-2-3 C 組前、後測各問題解決步驟所包含的互動模式 C 組前測(次(%))

辨識議題 從事探索 方案重建 展示及交流 反思及協商 I-1 10 (36%) 5 (33%) 4 (21%) 12 (43%) 2 (18%) I-2 0 (0%) 3 (20%) 1 (5%) 1 (4%) 0 (0%) I-3 15 (53%) 4 (27%) 8 (42%) 10 (35%) 6 (55%) I-4 2 (7%) 2 (13%) 4 (21%) 4 (14%) 3 (27%) I-5 1 (4%) 1 (7%) 2 (11%) 1 (4%) 0 (0%) 合計 28 (100%) 15 (100%) 19 (100%) 28 (100%) 11 (100%)

C 組後測(次(%))

I-1 2 (14%) 3 (33%) 11 (52%) 10 (30%) 1 (33%) I-2 1 (7%) 0 (0%) 1 (5%) 0 (0%) 0 (0%) I-3 7 (50%) 2 (22%) 4 (19%) 3 (9%) 1 (33%) I-4 2 (14%) 2 (22%) 4 (19%) 10 (30%) 0 (0%) I-5 2 (14%) 2 (22%) 1 (5%) 10 (30%) 1 (33%) 合計 14 (0%) 9 (100%) 21 (100%) 33 (100%) 3 (100%)

由圖 4-2-3 可看到 C 組在前測時,互動情形良好的狀態以歷程的中間時段為主,後 測時則是全程都有出現。其可能原因為在前測一開始,小組成員以個人作答紀錄 為主,在中間時段開始進行小組討論,而完成部分紙本記錄後又轉為繼續完成個

發現與前測任務內容相同,因此一開始就以小組討論為主,因而使互動情形倆好 的狀態在整個歷程中都有出現。

C 組前測

C 組後測

圖 4-2-3 C 組前、後測互動模式隨時間變化

表 4-2-4 D 組前、後測各問題解決步驟所包含的互動模式 D 組前測(次(%))

辨識議題 從事探索 方案重建 展示及交流 反思及協商 I-1 5 (16%) 13 (27%) 3 (18%) 4 (25%) 3 (30%) I-2 1 (3%) 1 (2%) 0 (0%) 1 (6%) 0 (0%) I-3 21 (68%) 30 (63%) 12 (70%) 8 (50%) 5 (50%) I-4 0 (0%) 2 (4%) 0 (0%) 3 (19%) 1 (10%) I-5 4 (13%) 2 (4%) 2 (12%) 0 (0%) 1 (10%) 合計 31 (100%) 48 (100%) 17 (100%) 16 (100%) 10 (100%)

D 組後測(次(%))

I-1 3 (20%) 5 (33%) 1 (5%) 7 (20%) 0 (0%) I-2 1 (7%) 1 (7%) 0 (0%) 0 (100%) 0 (0%) I-3 11 (73%) 9 (60%) 17 (85%) 25 (71%) 1 (100%) I-4 0 (0%) 0 (0%) 0 (0%) 2 (6%) 0 (0%) I-5 0 (0%) 0 (0%) 2 (10%) 1 (3%) 0 (0%) 合計 15 (100%) 15 (100%) 20 (100%) 35 (100%) 1 (100%)

表 4-2-4 呈現 D 組的互動情形,前測時,各問題解決步驟均以破碎型互動為主,

從事探索時五類互動模式均有出現,展示及交流則沒有出現理想型互動。後測時 也呈現各步驟均以破碎型互動為主,並且在辨識議題、從事探索和反思及協商的 步驟中都沒有出現領導型和理想型互動。

由圖 4-2-4 可看到,D 組在前測時互動情形良好的狀態主要出現在歷程的中間 時段,而後測則是出現在後半段的時間。其可能原因為 D 組在前測時先以個人進 度為主,而後開始進行討論,而後面又回到完成個人作答紀錄未完成的部分。D 組在後測時,因為 Db3 的參與意願不高,而後在經過教師介入、以及成員們彼此 相互的協作,使其開始參與討論,也因此有機會出現想型的互動模式。

而互動情形的變化除了比例上以及時間分布上的變化,各組在各問題解決步 驟中所展現的互動情形並無太大的差異,或是顯現出有特定的特性,理想型互動 模式不論在前、後測都有機會出現在各個問題解決步驟的階段。

D 組前測

D 組後測

圖 4-2-4 D 組前、後測互動模式隨時間變化

表 4-2-5 各小組在前後測不同互動模式的次數及時間

互動模式(時間%)

各組不論前、後測皆甚少出現無反應互動,都為比例最少的互動模式,推測 可能與小組人數有關,因為小組人數≧3 人,因此小組成員發言較難同時被其餘成 員所忽略,而各組由前測到後測的互動模式比例轉變概述如下:

1. A 組:I-1 下降、I-3 上升、I-5 下降 2. B 組:I-3 上升、I-5 下降

3. C 組:I-1 下降、I-3 下降、I-4 上升、I-5 上升 4. D 組:I-3 上升、I-5 下降

上升的比例主要來自於離題以及無社交互動的減少,然而從上面整理也可以 發現,破碎型互動以及理想型互動兩類中,學生似乎會偏向其中一種,而減少另 一種互動的比例,因為依照定義,破碎型互動出現在並非所有成員都有充分地互 動時,當互動不完全理想時,很容易就會形成破碎型互動。而各互動又會依照小 組成員參與程度而有所變化,例如在 A 組,Ab1 因為個人身體因素,而有長時間 不在任務當中,因而使另外兩名成員被迫形成破碎型互動。B 組則是因為 Bg1 的 興趣降低,而參與度也降低,且其前測展現較好的互動模式,因此當成員參與程 度下降時,更容易出現破碎型互動,D 組同樣也因為 Db3 的參與程度降低,因而 使理想型互動比例下降,而四組中唯有 C 組的理想型互動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