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協作」與「合作」的差異

一、 協作的定義

約從 90 年代開始,慢慢地從原本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轉而 提倡「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Dillenbourg(1999)將協作學習定義為 兩位或更多人企圖一起去學習某種事物,像是共同解決問題。而 OECD(2013)

更將協作定義為需要在兩個或多個代理人的交互作用。而代理人則泛指能夠產生 協作行為的人或是虛擬角色。在更近期的研究,Krajcik 和 Czerniak(2007)定義 協作學習為一種連結同學、同儕、老師和社會成員的智力而共同努力來調查問題 或議題。Griffin 與 Care(2015)將協作學習定義為學習者為了要解決特定任務或 問題時,共同協調他們的活動。而合作學習跟協作學習的差異究竟在哪?Panitz

(1996)指出協作學習可以說是一種個人的處事哲學,是一種在團隊中如何尊重 他人及突顯個別能力及貢獻的方法,並著重在團隊活動中的權力共享與責任分擔,

以更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而合作學習是指透過一組結構化的互動來促進人們 完 成 特 定 目 標 或 開 發 擁 有 具 體 內 容 產 品 , 主 要 以 教 師 為 中 心 的 學 習 方 式 。 Dillenbourg、Baker、Blaye 與 O’Malley(1996)認為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常常是在 平行的時間分別做自己的事,只需要某些時間點進行協調即可,並不需要太多的 社交技巧以及將團體潛力充分發揮,因此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分配勞動力來完成 的活動。Krajcik 和 Czerniak(2007)說明當小組成員使用分工合作的技巧於學習 任務時,將任務分成不同的工作,故每位小組成員因為所負責的項目不同,而其 所要完成的目標也不同,較無相互協調的歷程。例如:在小組在準備課堂報告時,

他們可能會分工合作,有人負責查找資料、有人負責統整 PPT、而剩下的人負責 上台報告,因此當台下同學問問題時,負責報告的人就要負責回答,而負責查找

資料的人可能因為只提供了某部分資料,而無法回答同學疑問。又或是將需要的 資料分成不同面向,因此在同個時間上,小組成員是分別在進行自己的事,而其 所要達成的目標也變成完成問題某面向的所有工作,最後再拼湊成完整的問題解 決方案。

OECD(2013)認為協作只能發生在小組成員想要通過建立及持續分享對任務 及解決方案的理解時才會發生。Griffin 與 Care(2015)指出了協作的三個要素(p.38),

分別為:

(一) 溝通:通過知識或意見的交換,使接收者的理解得以提升。

(二) 合作:同意勞動力的分工。

(三) 有應答:積極和有見地的參與。

Krajcik 和 Czerniak(2007)整理了協作的特色(p.200-201),包含:

(一) 平等:小組成員擁有不同的知識及能力,但其帶給小組的知識水平 是相似的,意旨成員貢獻度是差不多的。

(二) 共同性:小組成員必須回答相同的問題、完成同樣的任務,達到相 同的目標或是對相同的議題尋找解決方案。

(三) 建立意義:對問題有同樣的理解。

由上述可以發現合作和協作學習的主要差異在於成員的目標一致性,以及社 交技巧需求性,在協作學習中的小組是更加平等的,在勞動力分工的情況下也必 須建立一致的任務目標,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來幫助理解。

二、 協作的重要性

協作的重要性相關支持理論可以追溯到 Piaget(1985)提出的社會認知衝突觀 點(sociocognitive conflict perspective),指出當人在環境中與人合作時,會產生社 會認知上的衝突,因而產生認知不平衡的現象。以及 Vygotsky (1978)所提出的

當學生與能力水平比自己更高的人合作時,學生所能表現出的問題解決能力也會 比單獨時所表現得來的高。Gu、 Chen、 Zhu 與 Lin(2015)提到,在協作過程 中,學生需要組織及再組織他們的想法,可以幫助認定彼此在理解上的差距,更 可以幫助彼此學習。OECD(2013)也提到,在小組協作過程中,因為成員之間有 知識、觀點、能力上的差異,需經由互相辯論、辯護想法及重新擬訂計畫等額外 努力來達成共識和解決問題,所以協作比起個人更有效地達成目標。

而協作學習比起其他的教學策略更能有效地提升成就、增進問題解決能力以 及發展理解(Krajcik & Czerniak, 2007)。Kane 與 Harms(2005)更進一步指出了 協作學習和傳統教學的差異,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是老師以及學生也增加對於 學習的掌控,而學習的責任逐漸從教師中心轉變為學生中心,因此學生是決策者 而老師是促進者,在學習任務中,學生們彼此進行協同合作而不是相互競爭,並 且通過共同分享進行內容的建構來掌握知識,而非透過內容的記憶。通常在協作 過程,學生和老師共同建構知識,並幫忙設定自己的目標以及評量的方式。而朱 碧梅(2001)歸納前人研究,指出協作學習優點有四點:(一)能夠引起學生的動 機並維持工作的興趣(二)能增強學生的自尊(三)強化學習者的人際關係(四)

促進深層的認知歷程。

三、 影響協作的因素

Kuo、 Hwang、 Chen 與 Chen(2012)指出個體差異在協作學習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例如小組的組成、小組的人數、特定成員的性別或能力、問題的類型、

甚至是父母、同儕、學生先有信念、社會文化的支持等也是考慮因素,而這些都 是調節協作有效性的重要條件。而綜合先前研究,可以歸納幾個影響協作的因素:

(一) 個體特性

1. 性別:Webb(1991)指出,男生比起女生更會提出詳盡的解釋,而且他們的 解釋更容易被組員所接受。男生在小組合作中時常擔任領導的角色,女生少 有發言的機會,而發言時容易被忽略或是拒絕,在小組的角色分配中時常會 被命令作為記錄,或是負責撰寫調查結果(Baker, 1988)

2. 能力:Webb(1991)發現高能力的學生傾向於提供更多解釋以及給予資訊,

低能力的學生則常常不在任務之中。

3. 個性:Krajcik 和 Czerniak(2007)說明極端個性的學生們並無法好好的一起 做事,例如外向的學生可能會完全的控制內向的學生,而兩個都盛氣凌人的 學生可能會在爭取負責專案時爭吵。

4. 先有經驗:Krajcik 和 Czerniak(2007)指出有極端先有經驗的學生會抑制學 生完成任務的能力,像是很會使用電腦的學生可能就會選擇同樣也會使用電 腦的人作為夥伴,而不選擇不會使用電腦的。

(二) 組成方式

1. 同質性或異質性:Webb(1991)指出在不同的異質性小組中,彼此能力差距 較小時,成員傾向主動參與,並且會有提問來引起幫助。而在高能力的同質 性小組中,因為成員常認為自己到該如何解決問題,因此少提供解釋,相反 的,在低能力的同質性小組中則是缺少能力提供正確的解釋。

2. 小組人數:Edward 和 Stout(1990)說明因為小學生是比較自我為中心的,

當小組人數越多,就有越多不同個性的人需要處理,因此先從兩人一組開始 是比較容易的。Krajcik 和 Czerniak(2007)則指出兩人一組的話不會有學生 被忽略,當三人一組時,則在任務有三個部分或三個角色時較有效,四人小 組型態比三人小組來的好,較不會有人被忽略的問題,而且在空間安排上也 較容易,當人數多於四人時,就有可能會產生問題。

3. 組員自選或指定:Krajcik 和 Czerniak(2007)說明當學生不習慣和他人合作 時,會傾向選擇自己的朋友作為一組,但這種情況卻很容易出現沒有在進行 任務或私黨的行為出現。

(三) 任務特性

1. 任務內容:Dillenbourg 等(1996)指出協作學習所需的任務特性取決於工作 內容,從 Vygotsky 的觀點來看,任務內容包含了技能的獲取、聯合計畫、分 類以及記憶。而從 Piaget 觀點,協調的任務應包含觀點採納、計畫及問題解 決。任務的性質會影響結果,例如任務如果只是單純的程序,便無法觀察到 觀念的轉變。

2. 互動方式:面對面互動的協作方式以及以電腦支援協作學習的方式各有優缺 點,在不同情形下,應選擇符合所需的互動方式。

四、 從事協作學習的困難

Blumenfeld、Marx、Soloway 與 Krajcik(1996)指出了老師會面臨到的困難,

因為小組一起工作的形式帶入課室其實並不簡單,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清楚的目的 來組成小組,以及需要注意到很多限制與造成成功的條件。而學生大都習慣於獨 立作業。並致力於尋求正確答案以及和他人一起作業是為了成績等,導致將學生 把學生分組在同一小組內,也不代表他們會進行協作。而先前所討論影響協作的 因素,也都有可能成為進行協作時的困難,像是學生缺少協作技能的時候、小組 內有遊手好閒的人、小組成員學習狀態差異程度、持有對正確答案的信念或是缺 少支持等都有可能造成困難。

五、 協作學習類型

根據 Krajcik 和 Czerniak(2007)所探討的協作學習類型,分成(一)學生之 間的協作:可以是在課堂上面對面的方式或是用郵件等跨越距離的方式,也可以 是多個小組之間的協作(二)老師和學生間的協作:在老師和學生同樣都參與的 情況下,可以是老師跟一位學生、老師和小組以及老師和全班的方式,而老師的 角色為傾聽、鼓勵參與以及判斷如何帶領討論。(三)學生和社會:學生可以和父 母、親戚、朋友、專家或是其他社會的成員,通過電話或是郵件以及其它方式來

進行協作。

六、 協作相關教學策略

有些研究在於探討學生要如何才能成功訓練他們學會協作。一般性的教學策 略中,有許多研究者會提供明確的指導協作能力,像是培養學生整體的人際關係 和團隊合作能力,包含協調、溝通、解決衝突、決策、問題解決和談判(Webb,

1995)。而老師也必須要將任務結構化以支持協作學習(Webb,1995;Dillenbourg,

1995)。而老師也必須要將任務結構化以支持協作學習(Webb,1995;Dillenbo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