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節 溝通行為的表現

組在辨識議題、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是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程序性溝通行 為次之,在辨識議題時出現最少比例的社會性溝通行為。在從事探索時則以程序 性溝通行為為主,任務性溝通行為次之,反思及協商則為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

社會性溝通行為次之,整體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C 組在前測時,辨識議題和反 思及協商的步驟中,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程序性溝通行為次之,在從事探索、

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任務性溝通行為次之,

在從事探索時沒有出現社會性溝通行為,而在方案重建時有最多的社會性溝通行 為,整體而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D 組在各步驟中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

程序性溝通行為次之,並且在辨識議題的階段有最多的社會性溝通行為,整體也 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

各組在後測的展現情形,如表 4-3-2。A 組辨識議題、從事探索、展示及交流 和反思及協商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多以程序性溝通行為次之,反思及協商 則是以社會性溝通行為次之,在從事探索出現最多的社會性溝通行為。在方案重 建時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任務性溝通行為次之,沒有出現社會性溝通行為,

整體而言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B 組在辨識議題中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程序 性溝通行為次之,而在從事探索、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無 主,社會性溝通行為次之,並在從事探索有最多的社會性溝通行為,在方案重建 時沒有出現程序性溝通行為。在反思及協商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任務性溝通 行為次之,整體而言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C 組在各步驟中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 為主,除了在從事探索時程序性溝通行為和社會性溝通行為比例相同,其餘均以 程序性溝通行為次之,並且在反思及交流的步驟中沒有出現社會性溝通行為,整 體而以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D 組在辨識議題時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社會 性溝通行為次之,在從事探索、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

程序性溝通行為次之,在反思及協商的步驟中只出現任務性溝通行為,整體以任 務性溝通行為為主。

表 4-3-2 各組在後測不同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展現的溝通行為

Bb2:好啦,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 Bb1: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

Bb2:辨識議題 Bg1:好

Bb1:誰叫你玩這麼多遊戲,亂七八糟 Bg1:亂七八糟

Bb2: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改進上次的結果 Bb1:阿廢話,不然是什麼

Bb2:好喔

Bb1:加強關於栽種方式之改良 Bb2:好,那就這樣寫好了

Bg1:喔,天啊,我的回應真是爛死了 Bb2:各種…

Bg1:好,我後面不想寫了 Bb2:好,因為我們後面也沒寫

-44:30-

或是 C 組在後測時也曾經詢問過是否可以不要使用 iPad(參閱下列逐字稿)。

-15:15-C 組後測-辨識議題 Cb2:我們上次的資料哩 T:沒有給

Cb1:沒關係,我都還記得

Cb3:他說將你的想法記錄在 CWISE 上,可以不要用打得嗎,可以用紙本嗎?

T:那你要講出來,還是打在 CWISE 上面 Cb3:恩,那我們先打完第一題再說吧

-16:25-

而各組在前、後測的三類溝通行為比例增減情形,相同的部分為各組在後測 時都減少了程序性溝通行為以及增加了任務性溝通行為,而不同的部分在於社會 性溝通行為的增減,其在後測的差異如下(圖 4-3-1~圖 4-3-4 的圓餅圖):

1. A 組:程序性溝通行為減少、任務性溝通行為增加、社會性溝通行為增加 2. B 組:程序性溝通行為減少、任務性溝通行為增加、社會性溝通行為增加 3. C 組:程序性溝通行為減少、任務性溝通行為增加、社會性溝通行為減少 4. D 組:程序性溝通行為減少、任務性溝通行為增加、社會性溝通行為減少

雖然每組的變化有相同的部分,但其增減比例卻有差異,而 A 組主要改變為 程序性溝通行為的減少並增加社會性溝通行為,可能與 A 組在後測時主要以私黨 的形式進行討論,因此過程中有許多開玩笑的話語產生有關。B 組主要改變為減少 程序性溝通行為並增加任務性溝通行為,可能與 B 組減少使用 iPad 有關,C 組三 類溝通行為都有較大的變動(>5%),可能與 C 組相較於前測時,減少了無對話 互動的比例,因此溝通行為增加,且同時減少使用 iPad 有關,D 組為減少程序性 溝通行為並增加任務性溝通行為,可能與減少使用 iPad 有關。

二、溝通行為與問題解決步驟

而分別看前、後測溝通行為在各問題解決步驟中的使用次數情形會發現分成 兩種類型,第一種為與前測相似,在各問題解決步驟中其三類溝通行為的總和(問 題解決步驟中使用的溝通行為次數=在此步驟中所使用的程序性溝通行為次數+任 務性溝通行為次數+社會性溝通行為次數)次數比例與前測相似,而另一種類型則 為與前測相反,在各問題解決步驟中其三類溝通行為的總和次數比例與前測相反,

在後測時會以前測溝通較少的部分做增加(圖 4-1-3~圖 4-1-4 的長條圖)。A 組前、

後測時在辨識議題、從事探索、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使用的溝通次數較多。B 組在 前測時辨識議題、方案重建和展示及交流時使用較多的溝通行為,在後測時,最 多溝通行為展現的步驟為從事探索的部分。C 組在前、後測時,在辨識議題和展示 及交流時使用較多的溝通行為,並且最多的溝通行為都在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使 用。D 組在前測時,是以辨識議題、從事探索和方案從件時為主要使用溝通行為 的步驟,但在後測時減少了在辨識議題和從事探索部分的溝通,並增加了在展示 及交流的溝通。而整體而言,各組其後測的反思及協商部分均減少了溝通行為次 數。而各組在後測各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展現的溝通行為與前測相比的情形如下:

1. 相似型:A 組、C 組 2. 相反型:B 組、D 組

發展不同的方式,如在後測所認為較重要的步驟與前測相同時,會同樣在這些步 驟中使用較多的溝通行為次數,因而所展現出的溝通行為次數分布就會與前測相 似。或是小組認為在前測時,某些步驟的討論較少,需要補強上一次不足的地方,

而其他步驟的討論較為充足,因而只針對那些需要補強的步驟進行討論,使得在 後測時會呈現與前測不同的溝通行為次數分布。而綜觀四組的表現,在前測的從 事探索步驟中,有三組呈現了以程序性溝通行為為主要的溝通行為,而在後測的 部分,各組在展示及交流的步驟中,均以任務性溝通行為為主要的溝通行為。

A 組 三種溝通行為所佔比例 各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含的溝通行為

B 組 三種溝通行為所佔比例 各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含的溝通行為

C 組 三種溝通行為所佔比例 各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含的溝通行為

D 組 三種溝通行為所佔比例 各問題解決步驟中所含的溝通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