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五力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略之ㄧ,都將是有助於釐清哪些是企業進行調整策略後依然持續保有的優勢。

表 2-2 SWOT 分析之內部、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組織的能量(優勢與劣勢) 外部環境(機會與威脅)

企業本身的條件 產業環境因素

企業經營管理的五大面向: 大環境,即國家環境:

產、銷、人、發、財 社會、政治、經濟、法律、道德 資源規劃十大環節: 小環境,即產業競環境:

商業模式、業務行銷、 科技、環境、、供應鏈、價值鏈、

生產製造、研究開發、 波特五力模型 人力資源、財務資金、

行政管理、資訊網路、

技術授轉、投資租稅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SWOT 分析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的方法,是經營策略的基礎分析方法之 一,運用環境所提供的機會,找出企業最佳的生存空間利基,並且用以避開環境給 予之威脅,尋求企業在經營上所擁有的獨特資源與空間,藉以找出企業的獨特經營 能力,透過在企業的獨特經營能力與環境利基之間,在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前進行 深入全面的分析,獲得最佳的企業搭配策略運行。

第二節 五力分析

哈佛大學知名管理大師 Porter 於 1980 年在其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

書中提出著名的獨創觀念-五力分析架構,該分析架構將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的概 念加以整合,提出具有全面性的方法,來衡量產業競爭的強度,及分析產業的競爭 結構。這個理論不但豐富了企業政策的說明內涵,而且所提出的理論更是具有高度 的實務導向,也改善過去經濟學者在關於競爭概念上,所無法反映在真實環境中企 業間競爭的窘境。任何的產業,由於其產業結構的特徵不同,而有不同的競爭動力,

而如何實際認識產業的特徵結構,進而深入產業結構的內層,分析每一種競爭動力 的來源與強度,以協助個別廠商在產業內的定位,並且能夠及早發掘產業變動的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勢下,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指出產業因應型態或環境變化的力道與機會。

管理大師 Porter 所發展的五種競爭力模式,如圖 2-2 所示,此五種競爭力可以 決定產業業者的獲利能力,同時也會影響到產品的價格、成本以及企業必要的投資,

而且對於每一種競爭力的強弱情形,也會對於產業的結構或經濟及技術等的特質發 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藉由 Porter 五力分析,將會有助於釐清企業所處之競爭環 境,有系統的瞭解產業中競爭的關鍵因素。此五種的競爭力通常被用來分析產業的 競爭情勢,企業在所面臨的競爭與獲利能力,主要會是受到此五種競爭力量的相互 影響,所以企業在擬定策略時,應當利用對企業本身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因素進行 深入分析,讓企業能夠確認產業結構的特性、以及了解產業的特質,使其能夠在產 業中獲得到有利的定位,並且能掌握產業的變動狀況,協助企業在產業中得到最佳 的獲利。

圖 2-2 Michael E.Porter 的五力分析架構

資 料 來 源 : Michael E. Porter(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ion.

Porter 認為產業的結構將會影響到產業業者間的競爭強度,為了有效地分析產 業的架構,以及了解產業結構與競爭的影響因素,並且進而建構整體的競爭策略,

Porter 將影響競爭及決定企業獨占強度的因素歸納為五種力量,發展出「Porter 五 產業的競爭者

現有廠商的對 抗

潛在進入者

供應者 購買者

替代者

新加入者的威脅

供 應 者 的 議價力量

購 買 者 的 議價力量

替代性產品的威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力分析架構」,這五種力量分別是「新進入競爭者的威脅」、「產業中現有廠商的競爭 程度」、「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來自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

一、 新進入競爭者的威脅

產業的新進入者通常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與產能,而由於帶來的新增加產能與 技術,會因此對於產業內既有的廠商造成威脅,除非市場需求呈現增加狀況,否則 增加的產能會使產業中舊有企業將售價受到衝擊而向下調整,以因應新的產能或者 技術的挑戰,而迫使企業的營收因而降低,進而壓縮市場的產品價格,導致產業整 體的獲利下降。而進入障礙是影響新進入競爭者的主要要素,包括:

1. 政府的政策 2. 經濟/產業的規模 3. 專利的保護 4. 產品的差異化 5. 品牌的知名度 6. 取得通路的難易 7. 絕對成本的優勢 8. 資金的需求 9. 移轉的成本

二、 產業中現有廠商的競爭程度

產業內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會影響到產業業者本身的獲利能力,產業內競爭者 的廠商家數多寡,是影響產業內競爭強度的基本因素,其競爭模式大都為運用價格 戰、促銷戰以及提昇服務品質等方式,競爭者的同質性、競爭者的固定成本、產業 成長速度、技術障礙高低等,都會影響到現有廠商的競爭強度;企業若居於低成本 的地位,擁有一項對抗競爭者價值的武器,若競爭對手價格戰來對抗低成本的企業,

至少擁有較多降低價格的空間來獲得優勢。產業業者的競爭強度會受到下列因素的 影響:

1. 產業的成長與競爭的對手 2. 多變的競爭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企業的退出障礙 4. 企業的策略性風險 5. 產品的差異化 6. 品牌的知名度 7. 固定成本/附加價值 8. 移轉的成本

9. 資訊的複雜度

10. 產能利用率的邊際效益 11. 間歇性的產能過剩 三、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強而有力的購買者可以使生產者降低價格,設法壓低價格,爭取更高品質與更 多的服務;議價能力與價格敏感度乃為購買者對抗產業競爭的方式,購買者可以獲 得較強的議價能力因素包括:

1. 客戶的集中程度和企業的集中程度 2. 對產品情報的了解程度

3. 購買的數量

4. 購買者向後整合能力的高低 5. 產品的標準化程度

6. 移轉的成本

7. 替代品和直接批貨 四、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應者若提高價格或降低產品品質都足以影響產業中企業的競爭力,造成供應 商議價力量強弱的條件包括:

1. 供應商的集中度與壟斷力 2. 替代品的多寡

3. 供應商向前整合的能力 4. 產品有否替代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採購量對供應商的重要程度 6. 供應項目對成本或差異化的影響 五、 來自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

替代品決定了廠商訂價上限,也限制了一個產業的投資報酬率,當替代品在性 能/價格上所提供的替代方案愈有利時,對產業利潤的威脅就愈大,替代品的威脅來 自於:

1. 替代品的相似功能性 2. 替代品的相對價格 3. 移轉的成本

Porter 大師也提出三項一般型策略供企業採用:分別是全面成本領導策略

(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與焦點集中策略(Focus)。 所謂全面成本領導策略,重點在於追求成本最低的策略,以便與其他企業競爭,這 是一般企業最常想到的策略方式。差異化策略則利用各種方式,讓消費者感到產品 與眾不同,無法接受替代品,而產生忠誠度,進而產生企業競爭力。焦點集中策略 可以鎖定特定目標或市場,提供產品與服務,或只專注某一產品線,將其做到物廉 價美或有特色程度,形成規模經濟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