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多班級教學的再進化-第二次教學訪視

就在 A26慢慢進步的同時,M26和 T1也決定了教學訪視的時間,並且,教學 訪視的單元就是 M26在學期一開始所預設的「2-4 廣義角三角函數」。準備的方 式其實和 2-1 很相似,包括:M26會和 A26討論及希望 A26能夠擬定教學流程,其 中討論的部分有了些微的調整。在教學訪視的前一天,M26除了自己和 A26討論 之外,也特別請同辦公室的楊老師留下來加入他們的討論,M26說「我們前一天 除了我跟他討論,昨天我也有留楊老師,讓楊老師也講一下她的帶法。(M26,訪 談,960410)」。和 2-1 不同的是,這一次 A26有努力去寫出來這次教學的流程表 (見附錄四-(3)),此外,教學訪視時所要看的班級並不像 2-1 那時候是 A26上該 單元時的第一個班級,這一次 A26已經先在 14 上過 2-4 的第一節課了,所以這個 班級是 A26這個單元第二個上課的班級。M26表示「他第一個班是借來的班,先 去試。就是在一個學長,在另外一個老師的班級,他的實習導師班(M26,訪談,

960426)」。相同的是,M26也會在討論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經驗給 A26一些建議,

M26說「他今天比較準備的充分是,他這個都有寫…有一些地方其實我有提我有 些建議。(M26,訪談,960410)」。

因為已經先在 14 班上過了課,並且王老師也針對這個單元的教學和 A26討 論過,所以 A26對於這個單元的教學應該更了解,只是這樣的了解並不是帶給 A26 自信和力量。因為 A26發現這裡其實很難教,M26轉述當天 A26和他的對話「他後 來比較晚進來,就是他們一直在討論,但是其實沒有時間消化跟調整。…他在進 教室之前他也有講,他有發現這邊不好講,因為他前一個班在前面,所以他發現 這一點不好講,我就說你就先試沒關係,因為我也沒有看到他前一個班的情況。

(M26,訪談,960410)」。於是 A26就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 2-4 廣義角三角 函數的教學演示。

第二次教學訪視那一天,A26並沒有準時進到教室來上課,並且 A26一到教室 時,先在教室外面和 M26討論了一下才進到教室中。M26利用等待 A26到來的這 段時間,先告訴學生 2-4 很重要,要學生好好學習,並且特別強調「有問題一定 要問」以及「如果問題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或回答的不是自己要的東西,記得再

151

問第二次」。M26 說「先聽我講,沒有 2-4,你整個第三章就全部都不用看,這 邊看的是廣義的三角函數,我們不會再重來一次,所以你記得有問題一定要問,

啊我也提過了喔!如果那個問題跟你想的不大一樣,或回答,回答沒有到你要的 東西,記得再問第二次。(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此外,就是確認一些 班級上的事情,比如說自習課的時間運用。

A26一開始的時候舉了個例子並且問學生如果「三個人的夾角是 900」的話,

要怎麼表示其中一個人的位置。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一開始不太知道 A26 想要問什麼,就連個人和 T1也不太懂 A26的意思,A26說「如果你們三個人的夾 角是 90°的話,那你又要明顯的讓,讓小姚、小姚知道那個女生是誰的話,那你 怎麼表示那女生的位置?有沒有辦法?(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後來有個 學生(S2)看著黑板上的圖(見圖 4-37)直接說「就在我左邊啊」。接著 A26把 900改 成 1200來問學生要怎麼回答,並利用學生「8 點鐘方向」的回答來慢慢的引出有 向角。在介紹有向角之前,A26先複習數線的概念,在複習的過程中 A26問學生往 右兩個單位長叫做什麼,這時 S5回答的是「加 2」,但是 A26接著說的是「正 2」,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A26:在我右邊的叫做右邊兩個單位長,左邊叫做,往左兩 個單位長,那更進一步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表示說,往右兩個單位長叫做?S5::::加加加加 2。A26::::正正正 2 嘛正 嘛嘛嘛,我們定了一個方向,對不對?(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

複習完數線的概念之後,A26 接著拿出一個時鐘,利用順時針和逆時針來定 義角的正負,引出有向角的概念,並且要學生看課本 95 頁有向角的定義那邊,

告訴學生如果有一個角,那就規定它的基準叫始邊,最後到的地方叫做終邊,從 始邊逆時針走到終邊的話就是正向角,反之就是負向角。A26 說「我們假設給它 規定方向出來了,所以我們說它叫作有向角。好,有向角,在你課本的 95 頁那 邊下方,有沒有?來,看,順便看一下下面的圖,它是不是畫兩個圖,那根據定 義,如果一個角,我們規定它的基準點,它的基準叫作始邊,喔,一個一個邊是 始邊,這個角的,然後呢,最後到的地方叫做終邊,然後從始邊逆時針走叫做正 的嘛。所以如果它是一個逆時針走的話,我們說它叫做正向角;然後呢,其實你 可以,也可以逆時針走嘛對不對?喔!這叫順時針,你可以順時針走叫做負向角 (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就在 A26剛講完這段話的時候,學生(S6)馬上提 出問題,先是問:這樣的說法是本來就這麼定義的嗎?還是暫時的?因為他想知 道如果是直線的話,也就是 1800的話要怎麼分正負?以下是當時 S6和 A26對話的 節錄:

S6:那是本來的定義嗎?還是暫時為了?

A26:喔!這是我們定義的。

S6:那如果是一條線,直線呢?

A26:直線?

152

S6:就是它 180,那正、負在哪裡?

A26:好,180°,正、負在哪裡?…那我假設這個叫做始邊,這個叫終邊的話,那我 們說ㄟˊ,平角是一個 180°啊。可是像你看我剛剛畫的圖(見圖 4-38),我們會用 一個符號來表示,這個圖到底是幾度?像是我如果是逆時針轉的話,我會用一 個,用一個這樣的符號來表示逆時針旋轉,逆時針旋轉從始邊到終邊,如果是 一個逆時針的方向的話,它就是一個正向角,如果是順時針方向走的話,它就 是一個,ㄝ,負向角。因此,如果你在這邊加上一個逆時針的,逆時針方向的 話,這個角是,叫做正 180°,對不對?一樣的,如果你加上一個這樣的符號的 話,它就是負的 180°,對不對?

S6:所以要看始邊?

A26:嘿,始邊跟終邊跟它的方向,對喔?其實這也牽扯到等等我們要講的問題,恩,

可以喔?那對於有向角還有沒有問題?(15’16’’)

摘錄自(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

圖 4-37: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1 圖 4-38: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2

當學生表示沒有問題之後,A26開始利用時鐘從 12 走到 9 的走法來引出同界 角的概念,從最簡單的 900開始,然後逆時針多走一圈、兩圈這樣下去。A26總共 在黑板上寫下了 5 個角度(見圖 4-39),並藉此帶出了最小正同界角和最大負同界 角的觀念,最後 A26再說明這樣的角統稱叫「廣義角」。接著,A26問學生「那這 些廣義角,想到,想到角度你會想到什麼?角度它也算是幾何的一種,對不對?

角度也是幾何的一種,對不對?(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這時學生開始 有點困惑,不過還是有學生(S9)很大聲地回答「對」。但是 A26接下來的問題繼「三 個人的夾角是 900」之後再一次問倒了在場的人了,A26說「那想到角度,想到幾 何,我們會想有了這些東西我們要怎麼去用它嘛,對不對?那因此,想到幾何,

你會比較想要跟誰扯上關係?(22’51’’)(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這時候 全班的學生已經沒有人回答得出來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因 為沒有學生的回應,A26 只好自己開始解釋「如果想到幾何的話,你會想到跟誰 扯上關係?OK!那比如說,呃…三角形的話…那在以前的時候,如果碰到一個圖 形的話,是不是,也許你現在還沒有什麼經驗。那其實再比如說,我記得在上學 期講拋物線的時候,那是不是會給你一個圖形,對不對?可是它只有給你邊長,

153

給你邊長啊,給它長什麼樣子,你沒有辦法做嘛,你會想幹嘛?(A26,教學影片 轉譯,960410)」。這時學生才終於能夠回答 A26的問題,台下的我們也才恍然大 悟。

當引導學生將「角」放到直角座標平面上來看,並且介紹了象限角的概念,

在講完象限角的概念之後,A26 讓學生做課本的隨堂練習,這時 M26除了在後面 作記錄之外,也起身走進學生之中,探頭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見圖 4-40)。接著 A26 將前面所提到的最小正同界角和最大負同界角的概念加進來,並且要學生看 到例題 1,只是,這時候 A26將「最小正同界角」簡寫成「最小正同界」(見圖 4-41)。

介紹完廣義角之後,A26開始提到什麼是廣義角的三角函數,首先先畫出一個 600 的第一象限角,接著將 2-1 建立的三角函數概念拉進來,藉由直角三角形將兩個 串在一起,引導學生說出「3=6.cos600和 3√3=6.sin600」,之後再舉長度是 4,

角度是 300的例子讓學生練習(見圖 4-42)。最後,A26將長度和角度一般化,得到 x=rcosθ, y=rsinθ的結果。

圖 4-39: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3 圖 4-40: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4

圖 4-41: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5 圖 4-42:第二次教學訪視節錄 6

介紹完第一象限的廣義角三角函數之後,A26 馬上接著說既然第一象限的角 度可以,那麼其他象限的角度應該也可以,A26 說「那如果第一象限所有的點都 可以用這種形式來表示的話,那我想推廣到我的其他的象限也可以用這個形式去 表現它,也就是說,如果現在這個點叫做,如果這個點在第二象限或在第三象限 的話,一樣,我用未知數來表示我這個點叫做(x’, y’),然後我這個點跟原點的距 離叫做 r’的話,那我跟 x 軸的正向夾角叫做 θ’,那我的 x’要怎麼表示?就是我想

154

要一樣,利用這個形式一樣來表示,如果我其他象限都這樣表示…(A26,教學影 片轉譯,960410)」。當 A26繼續追問學生要怎麼表示的時候,有位學生(S15)提出 了 θ’是不是要減掉 1800的問題,這時 A26繼續問 S15為什麼要減,S15的答案是這 樣才會有直角三角形啊!S15的回答說出了全班同學的心聲,因為當 S15講完之後,

全班的學生馬上接著說「不是要直角三角形嗎?」,以下是當時 A26和學生的對 話:

S15:那要不要減度數?要不要減?

A26:要不要減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

S15:沒有,不是說要減 180°嗎?

A26:ㄝ,我的?呃…為什麼要減 180°?

S15:這樣減才有直角三角形啊!

全班:對啊,不是要直角三角形嗎?

摘錄自(A26,教學影片轉譯,960410)

從這裡開始,學生有點混亂了,他們開始各自討論了起來,A26 只好努力的 向學生解釋,因為現在要看的是第二象限角,而直角三角形裡面不可能有第二象

從這裡開始,學生有點混亂了,他們開始各自討論了起來,A26 只好努力的 向學生解釋,因為現在要看的是第二象限角,而直角三角形裡面不可能有第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