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青少年依附測量

研究者整理國內外研究青少年依附關係的工具,發現主要可以從「測量方 法」及「測驗內涵」兩個層面來說明。其中「測量方法」可分為「訪談」及「自 陳量表」兩種類型;「測驗內涵」則可以分為「類別性」(categorical measures)

與「連續性」(continuous measure)兩類。

在「測量方法」的層面,採用「訪談」的研究較少,主要有Hansburg(1972)

發展的「分離焦慮測驗」(Separation Anxiety Test,簡稱 SAT),以 12 張有關 青少年分離與失落的圖片,依據青少年的反應,分析並討論他們如何處理依附 經驗,以推論依附的品質,同時也可蒐集有關青少年更多深入的資料。

以「自陳量表」為測量方式的工具,其優點是在統計方面多半可以獲得良 好的信、效度,也可大量施測;缺點是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防衛機制。其中包含:

(一)Armsden 與 Greenberg(1987)的「父母同儕依附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簡稱 IPPA):該量表以青少年為研究對 象,用「溝通」、「信任」與「疏離」等因素呈現國中學生目前與 父母的互動品質,進而評估青少年知覺父母與同儕,是否能夠瞭解 並尊重他們的需求,且能敏感地回應他們的情緒狀態。

(二)Kenny(1987)根據 Ainsworth 的依附觀點編訂「父母依附問卷」

(Parental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簡稱 PAQ),分為三個分量表,

包括關係的情緒品質(affectiv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父母鼓勵自 主(parental fostering of relationship)以及父母為提供情緒支持的角 色(parental role in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等,探討青少年離 家時,將父母視為安全堡壘,測量父母的支持以及青少年獨立(孫 世維,1994;楊淑萍,1995)。

(三)Parker、Tupling 與 Brown 在 1979 年編訂「父母情感連結工具」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簡稱 PBI),其中包含照顧量表(Care scale)和過份保護/控制量表(Overprotection/control)兩部分,測量 16 歲以上的青少年與母親、父親的關係以及教養方式(戴薏珊,

2003;Mallinckrodt, Coble, & Gantt,1995)。

(四)Hazan 等 人 在 1991 年 發 展 「 依 附 需 求 量 表 」( WHOTO Questionnaire),受試者依據不同的依附對象,評量這些依附對象是 否 可 以 滿 足 自 我 依 附 功 能 , 其 功 能 包 括 尋 求 親 密

(Proximity-seeking)、安全避難所(Safe haven items)以及安全堡 壘(Secure base)等(Markiewicz, Lawford, Doyle, & Haggart, 2006)。

(五)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 Bowlby 的內在運作模式 (internal working model) 理 論 編 製 「 關 係 量 表 」(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簡稱 RQ),將對自我與他人的看法區分為四種依附 類型:安全型、遠離型、害怕型與偏執型。

(六)國內學者由陳金定(1998)根據 Bowlby 內在運作模式、自我表徵 與他人表徵編訂「認識自己量表」與「認識他人量表」,瞭解個體對 自己與對他人的看法。

在「測驗內涵」的層面,探討個體依附差異的工具包含了「連續性」與「類 別性」兩種類型(Feeney & Noller, 1996)。Bowlby(1969)最早以實徵研究的 方法探討個體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彼此的互動品質,並無將個 體的依附關係做分類。而後,Ainsworth(1979)以陌生情境的方式,將依附關 係分為安全依附、焦慮依附以及逃避依附等三種類型,區分個體的依附關係「類 別」。其他同樣測量個體依附關係的「類別性」工具,如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1991)的「關係量表」,將受試者分為安全、遠離型、害怕型與偏執型等四 種依附類型。然而,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卻指出若以「連續性」的方法,

反而能夠更精準地評估個體在依附關係的個別差異,因為即使被分類成相同的 依附類型,但在分數的強度上有差異或是與另一個依附類型的分數相近,這些

都代表不同的含意。所以「類別性」的測量工具雖然明顯易瞭,但是可能會因 為某些受試者包含兩種依附類型,反而有分類上的困難(Feeney & Noller, 1996)。Muris、Meesters、Melick 與 Zwambag(2001)也支持類似的看法,他 們曾以「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為測量工具,並邀請青少年自評依附類型(安 全型、矛盾型與逃避型),結果發現安全依附型的青少年,其依附品質也較高,

Muris 等人認為若以量尺工具(dimensional instrument)(如父母同儕依附量表)

較能夠準確評估個體擁有安全依附的程度。

綜合上述可知,有關青少年的測驗工具,若以「測量方法」可分為「訪談」

及「自陳量表」兩種;以「測驗內涵」則有「類別性」與「連續性」兩類。由 於使用「自陳量表」最為研究工具,可以進行大量施測,符合本研究想要廣泛 探討目前國中學生與父母依附關係情形的期待。再加上若以測量分數的高低來 評估個體依附關係的傾向,可減少區分個體依附類型的困難,並可以較準確說 明個體間依附關係的差異。因此本研究以切合「連續性」與「自陳量表」的測 驗工具為首選。此外,本研究主要根據 Bowlby 的依附理論來探討國中學生與 父母的互動經驗,整理相關的測量工具,發現「父母同儕依附量表」不管是研 究對象或是探討層面皆符合本研究需要,且可分別測得國中學生與父、母親的 依附關係,以瞭解目前父、母親與學生的相處情形,加上過去相關研究中皆顯 示該量表具有穩定的信、效度(林麗梋,2004;許瑞蘭,2002;孫育智,2003;

張芝鳳,2000;張秋蘭,2000;Duchesne & Larose, 2007;Wong, Wiest & Cusick, 2002)。因此本研究選用張芝鳳(2000)所修訂「父母同儕依附量表」的「父親 依附分量表」與「母親依附分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以瞭解國中學生與父親依 附關係與母親依附關係。

第四節 親子依附關係相關研究

本節探討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與性別、年級的相關研究。

一 青少年依附與性別的關係

個體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是否存有性別上的差異,國內外各實徵研究結果並 不一致。依據 Bowlby 的理論,依附關係沒有性別差異,依附的品質乃依主要 照顧者對嬰兒是否一致與敏感的回應而有所不同(Ainsworth, 1978)。過去許多 研究也指出不同性別的兒童或青少年,與父親、母親的依附關係並無差異(呂 秋桂,2005;郭啟瑞,2005;黃秀惠,2004;楊芳彰,1997;楊淑萍,1995;

賴怡君,2002;劉修全,1996;Ainsworth、Blehar et al., 1978;Armsden & Greenberg, 1987;Ma & Huebner, 2008;Raja, McGee, & Stanton, 1992;Webster, 2000)。Ma 與 Huebner(2008)探討六年級到八年級的學生,其與父母、同儕 的依附關係及生活滿意度,結果顯示青少年早期與父母依附關係沒有性別差 異,且與母親的依附關係高於父親依附關係。陳美冠(2004)也曾以犯罪青少 年為研究對象,同樣發現不同性別的犯罪青少年與父親、母親的依附關係上沒 有顯著差異。

然而,部份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的個體與父、母親依附有顯著相關(許瑞蘭,

2002;劉俊良,2002;賴佳伶,2003;簡千惠,2005;Diener, Isabella, Behunin,

& Wong, 2008;Matsuoka et al., 2006)。簡千惠(2005)探討國小四年級與六年 級學生的依附關係、生活適應與自我概念,研究結果顯示女生的親子依附關係、

自我概念與各方面適應都優於男生。Wilkinson(2006)在探討青少年和父母、

同儕的依附關係品質與心理調適、自尊的關係研究中發現,除了母親依附關係

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和自尊有影響外,同時也發現母親對於女生的憂鬱情緒及自 尊有較多的影響,而男生的心理調適則與父親依附有較大的關係,並且指出男 生與父親的依附關係,對其自尊與心理健康特別重要。Diener 等人(2008)發 現女兒與母親有較多的安全依附關係,兒子則與父親有較多的依附安全感,造 成此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兒童期早期之後,父母對於男女生的回應方式有 所不同,例如父親較常參與兒子的活動,並且認為對兒子應有更多的照顧,因 此造成不同性別與父母依附關係的差異。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結果支持不同性別的青少年與父親依附關係上無 顯著差異,但在母親依附關係方面卻有顯著差異(林麗梋,2005;洪聖陽,2002;

紀怡如,2002;陳敬淑,2006;蘇蕙芳,2005)。林麗梋(2005)在國中學生學 業成就與依附關係中的研究中顯示,不同母親依附品質的學生,其學業成就表 現有差異,同時也發現女生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比男生較更親近。反之,也有研 究指出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只與父親依附關係有顯著差異(林柏廷,2006;孫淑 琴,2000;張秋蘭,2000)。林柏廷(2006)在探討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

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的研究中顯示,國中男學生對父親依附程度較高,但在母 親依附方面卻無差異存在。然而,Buist、Deković、Meeus 與 van Aken(2002)

探討青少年與父母、手足的依附品質,以及性別在個體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時,發現在青春期階段個體的性別與依附對象的性別,會影響依附關係的改 變,且更進一步指出青少年與其相同性別的依附對象,彼此依附品質較高,亦 即女生與母親、姊妹的依附品質勝於其與父親、兄弟的依附品質,反之亦然。

Buist 等人認為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可能與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al theory)

中,個體的認同參考(a point of reference for identification)有關。換言之,個 體在青春期階段,會減少對父母的理想化,並企圖發展出自主性與追求自我認 同(self-identity),但相同性別的父母會成為他們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綜合上述觀點可知,Bowlby 最早指出性別並不會影響個體與父母的依附關 係(Ainsworth, 1978),但後續研究卻指出父、母親依附關係對不同性別青少年

的重要性與影響有差異。由於目前國內外有關性別與依附關係的研究,直到目 前仍為分歧的結果,再加上研究者認為父母親對不同性別的孩子,可能會有不 同的互動方式,因此性別仍是影響個體知覺依附關係的因素之一。有鑑於此,

研究者推估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與其父、母親依附關係之間有差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