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人口成長的歷程

第二節 人口成長因素的影響程度

一地人口數的成長由自然增加數與社會增加數互相增減而來,自然增加內 含出生與死亡,社會增加包括遷入與遷出。當出生加上遷入的人口數多於死亡 加上遷出的人口數,此地人口數為正成長:反之,出生加上遷入之人口數少於 死亡加上遷出的人口數,人口數為負成長。本節呈現日治時期、二次戰後自然 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的成長情況,探討兩者與人口成長率的關係,了解對於人 口成長之影響程度。

一、日治時期人口成長因素之演變

明治 38 年(1905)至大正 9 年(1920)臺灣總督府記載各街庄(大字)的出生 數、死亡數、遷出數與遷入數,大正 10 年(1921)以後只記載至街庄之行政層 級,無各大字的詳細人口變動數量,故善化區之人口變動數缺少當時屬安定庄 管轄的胡厝寮相關人口資料。明治 38 年(1905)、大正 4 年(1915)與大正 9 年 (1920)僅有當年 10 月-12 月的人口數據,無全年之人口變動數據。因上述兩項 因素,日治時期人口成長因素之探討年度為明治 39 年(1906)~大正 3 年

(1914)、大正 5 年(1916)~大正 8 年(1919),製表如 3-2-1。

明治 39 年(1906)至大正 8 年(1919)善化區持續呈現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

明治 40 年(1907)、明治 43 年(1910)、明治 44 年(1911)、大正元年(1912)及大 正 6 年(1917)此五年的出生率超過 40.00‰;善化區明治 39 年(1906)、明治 40 年(1907)與大正 7 年(1918)死亡率超過 40.00‰,大正 7 年(1918)更出現 55.58‰

的死亡率,推測與該年度發生的流行性感冒在全臺造成多人死亡有關(劉翠溶、

劉士永,1997)。相對於始終維持高出生率的日治時期,明治 39 年(1906)與明 治 40 年(1907)連續兩年死亡率超過 40.00‰,明治 41 年(1908)後有兩個年度未 超過 30.00‰,三個年度介於 30.00‰~35.00‰,顯然死亡率有些微下降的趨勢。

在有人口變動數據的此 13 年間,出生率多次高於死亡率,自然增加率為正值,

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年度有 4 次,分別為明治 39 年(1906)、明治 40 年 的頻繁,遷入率介於 40.00‰~70.00‰,遷出率則介於 40.00‰~60.00‰,遷入率高 於遷出率之年度較多,遷入率低於遷出率有 4 個年度,為明治 41 年(1908)、明

P=a2+b2S+μ2……(2)

P 為各年間的人口成長率,N 為自然增加率,S 為社會增加率;a1、a2為截 距係數,b1、b2為斜率係數,μ1、μ2為干擾項。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計算 所得方程式如下:

P=3.508+0.786N………R2=0.777(T=6.188)

自然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隨之增加 0.786‰,社會增加率與人口

民國 51 年(1962) 34.52 5.90 28.63 48.72 59.59 -10.88

民國 84 年(1995) 13.81 6.74 7.07 48.10 45.19 2.91 40.00‰;此外,大正 8 年(1919)前善化區的死亡率大都高於 30.00‰,到民國三 十年代的死亡率已大幅下降,民國 36 年(1947)的死亡率為 15.13‰,民國 37 年 (1948)至民國 39 年(1950)的死亡率約 10.00‰,推測日治後期死亡率即已開始下 滑,才能在戰後初期有相差如此大的死亡率,日治後期善化區進行都市計畫,

街道改正,改善長年來環境衛生不良的問題,減少疾病的傳染,因此降低了死 亡率。社會增加方面,遷入率在民國 36 年(1947)高達 236.06‰,此年為臺灣光

復隔年,應是大量的外省移民自大陸來臺,增加了善化的遷入人口數,民國 38 年(1949)的遷入率為 88.64‰,此時為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年度,吸引另一波移 民,民國 36 年(1947)與民國 38 年(1949)高數值的遷入率解釋了前一節中善化 區此兩年人口增加率高峰的情況。

此時期善化區的人口成長率起伏大,適時反映當時社會政局的動盪,分析 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對人口成長率之影響,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計算 的一元線性方程式如下:

P=565.828+(-16.036)N………R2=0.958(T=-6.738) P=34.093+1.053S………R2=0.999(T=45.744)

自然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隨之減少 16.036‰,迴歸線斜率為負值;

社會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跟著增加 1.053‰,戰後的民國三十年代善化 區自然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為負向關係,社會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則為正向關 係。

(二)民國 40 年(1951)~民國 49 年(1960)

善化區因戰後嬰兒潮效應,民國 40 年(1951)出現高達 49.60‰的出生率,

是本研究時間範圍內出現最高的出生率,民國 40 年(1951)到民國 45 年(1956) 出生率皆超過 40.00‰,民國 46 年(1957)至民國 49 年(1960)出生率即使未超過 40.00‰,也是接近 40.00‰的出生率。臺灣地區出生率最高的年份同樣出現在民 國 40 年(1951),數據與善化區相差無幾(表 3-2-3),也因戰後嬰兒潮,民國 40 年(1951)到民國 48 年(1959)年擁有超過 40‰的高出生率,數值略高於善化區。

善化區的死亡率從民國 40 年(1951)的 10.40‰,逐年下降,民國 49 年(1950)之 死亡率為 5.61‰,死亡率在民國四十年代已降至個位數。此時期之善化區出生率 與死亡率相比,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加率大都維持在 30.00‰以上。

表 3-2-3 臺灣地區(不含金門縣與連江縣)民國 40 年代出生率(單位:‰)

年份 出生率

民國 40 年(1951) 49.97 民國 41 年(1952) 46.62 民國 42 年(1953) 45.22 民國 43 年(1954) 44.63 民國 44 年(1955) 45.29 民國 45 年(1956) 44.84 民國 46 年(1957) 41.39 民國 47 年(1958) 41.65 民國 48 年(1959) 41.18 民國 49 年(1960) 39.53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社會增加率十年內有九年之數值為負值,僅民國 48 年(1959)為正增加,

其中有七年之數值低於-10.00‰,說明善化區人口有外流之情形。遷入與遷出 之人口流動頻繁,遷入率介於 49.79‰~86.23‰,遷出率介於 47.54‰~103.74‰。

民國 40 年代處於人口成長黃金期的善化區,會有正值的人口增加率主要 受惠於戰後嬰兒潮與死亡率下降的自然增加率。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計算 自然增加率、社會增加率與人口增加率間的一元線性方程式如下:

P=33.314+0.902S………R2=0.805(T=5.744)

社會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增加率隨之增加 0.902‰,自然增加率未達與 人口增加率的顯著水準。社會增加率與人口增加率為一正向關係,且兩者間之 關係程度高於自然增加率,雖然民國 40 年代的社會增加率多為負值。

(三)民國 50 年(1961)~民國 59 年(1970)

民國五十年代善化區死亡率介於 4.73‰~5.90‰,變動幅度不大,自然增加率 主要受出生率的影響,出生率在此時期從 34.83‰,年年下降至 21.62‰,自然增 加率隨著出生率,也從 29.17‰降至 16.65‰。在社會增加方面,遷入率與遷出率

之數值低於前一時期,人口變動不似前期頻繁,但十年內依然有九年的遷出人 口數多於遷入人口數,導致社會增加多呈現負成長。

善化區此時期的年平均成長率為 15.29‰,戰後嬰兒潮漸入尾端,出生率不 似以往地高,反應在下降的自然增加率上,算入負值的社會增加率後,本區人 口成長率維持正值的原因仍舊來自自然增加率。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自然 增加率、社會增加率與人口增加率間的一元線性方程式如下:

P=22.8585+0.919S………R2=0.720(T=4.534)

社會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增加 0.919‰,自然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 間未達顯著水準關係,社會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為一正向關係,具有高度的解 釋力能從社會增加率預測人口成長率。

(四)民國 60 年(1971)~民國 69 年(1980)

自然增加率與出生率在此時期之數值有時增加有時減少,不似前一時期為 逐年下降之情形,增減中出現二次戰後以來至此時期最低的自然增加率與出生 率。自然增加率介於 14.11‰~17.96‰,出生率在 23.38‰~19.00‰間,死亡率多年 來維持在 5.00‰上下。社會增加率在民國 60 年代多為負值,唯獨民國 64 年 (1975)社會增加率為 15.44‰,與該年度的遷入率較高有關係,其他年度遷入率 介於 43.55‰~50.68‰,民國 64 年(1975)則有 75.28‰。此時是連續的石油危機引 發全球經濟不景氣之年度,如廖正宏(1985)謂之經濟不景氣牽動勞動人口迴流 鄉村,當時農業人口為主的善化區為迴流人口遷入地。

六十年代善化區人口成長腳步顯而易見的放緩了,出現兩次負值的人口成 長率,因出生率與自然增加率持續下降,受惠於出生率與自然增加率讓人口成 長率為正值的效益變低。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自然增加率、社會增加率與 人口增加率間的一元線性方程式如下:

P=16.138+0.999S………R2=0.982(T=20.697)

自然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間未達顯著關係,社會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

長率增加 0.999‰,兩者為一正向關係。社會增加率從民國 40 年代以來,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增加 0.805‰,五十年代人口成長率增加 0.919‰,到六十年代的 0.999‰,社會增加率本身對於人口成長率影響持續增加中。

(五)民國 70 年(1981)~民國 79 年(1990)

此時期的出生率大都已低於 20.00‰,最低的出生率在民國 78 年(1989),為 14.74‰,與上一時期下滑程度較為停滯的情形相比,民國 70 年代出生率之減少 較為鮮明,但死亡率略高於前兩個時期,民國 76 年(1987)、77 年(1988)與 79 年(1990)的死亡率超過 6.00‰,前次死亡率超過 6.00‰的年度是民國 48 年 (1959)。而在人口流動上,善化區的推力大於吸力導致人口持續外流,70 年代 的社會增加率皆為負值,且有七年的社會增加率低於-10.00‰。

此十年間自然增加率皆為正值,社會增加率為負值,影響人口成長率為正 值的力量來自於自然增加率,負值力量來自社會增加率,端看兩者間數值的消 長決定人口成長率為正值或負值。在α=0.05 的計算水準下,自然增加率、社會 增加率與人口增加率間的一元線性方程式如下:

P=10.744+0.959S………R2=0.614(T=3.568)

自然增加率與人口成長率間的關係未達α=0.05 的顯著水準,而每增加 1‰

的社會增加率,人口成長率隨之增加 0.959‰,為一正向關係,與之前年代相 比,影響程度略為下降。

(六)民國 80 年(1991)~民國 89 年(2000)

民國 87 年(1998)出生率已減少到 10.38‰說明這時期的出生率依然是下降的 趨勢,出乎意料的是多年來平穩的死亡率在民國 70 年代後期超過 6.00‰後,民 國 80 年代持續些微上升,介於 6.50‰~8.14‰,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讓善化區 的自然增加率在民國 87 年(1998)只剩 3.25‰的低成長。多年來負值的社會增加 率在民國 84 年(1995)為正值的 2.91‰,也不似民國 70 年代大多低於-10.00‰,

唯有民國 82 年(1993)低於-10.00‰,其餘年度雖仍為負值的社會增加率,但負

成長的程度開始改善。應與遷出率的降低有關係,民國 80 年代中期南部科學工

P=6.431+1.057S………R2=0.864(T=7.119)

社會增加率每增加 1‰,人口成長率增加 1.057‰,為一正向關係,自然增加 率與人口成長率間無顯著水準的關係。經過前一時期的略為下降,民國 80 年代 社會增加率對人口成長率越顯其影響力。

(七)民國 90 年(2001)~民國 103 年(2014)

此時期的出生率大都已低於 10.00‰,只在民國 90 年(2001)與民國 101 年 (2012)超過 10.00‰,死亡率介於 6.14~8.55‰,自然增加率呈現極低的成長情 形,有 11 個年度的自然增加率是未超過 2.00‰,其中民國 99 年(2010)與民國 100 年(2011)是首度出現負成長的自然增加率。在社會增加方面,展現不同以往 的改變,自民國 94 年(2005)後的社會增加率皆呈現正值,民國 100 年(2011)、

民國 101 年(2012)與民國 102 年(2013)社會增加率甚至超過 10.00‰,民國 103 年(2014)已達 18.82‰。若從遷入率與遷出率加以觀察,遷入率並無顯著地比之 前高,但遷出率比之前下降許多,可推測南科的運作減少了善化區人口外流的 情形,值得後續關注的為最近兩年─民國 102 年(2013)與民國 103 年(2014)遷 入率的攀升,接近 50.00‰的遷入率,是否在改善善化區人口外流情況後,南科 的穩定發展吸引外地人口進入。

民國 101 年(2012)與民國 102 年(2013)社會增加率甚至超過 10.00‰,民國 103 年(2014)已達 18.82‰。若從遷入率與遷出率加以觀察,遷入率並無顯著地比之 前高,但遷出率比之前下降許多,可推測南科的運作減少了善化區人口外流的 情形,值得後續關注的為最近兩年─民國 102 年(2013)與民國 103 年(2014)遷 入率的攀升,接近 50.00‰的遷入率,是否在改善善化區人口外流情況後,南科 的穩定發展吸引外地人口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