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分兩部份探討與研究相關之文獻,第一部份先整理人口成長、遷移與 分布的概念與理論,期能於後續的章節中運用理論來解釋本研究區域的人口成 長與分布情形;第二部份則是由不同的空間尺度,由大至小的地理範圍來回顧 前人的人口研究文獻,找出與本研究相呼應的論點,以便於做討論與歸納。

一、人口學之相關理論 (一)人口轉型理論

人口理論百年來較少偏向全人口數的成長或變化,而是著重於人口動態的出 生、死亡及遷移等方面,並將理論結合經濟與社會發展,人口轉型理論即是結合 出生、死亡與發展的一種理論。主要觀察西方歷史的出生、死亡與發展關係,

Thompson 即在 1929 年開始建立有系統性的理論分析,他按照出生率與死亡率的 性質將國家的人口發展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下降的國家,

尤其出生率下降更快,人口成長成下降趨勢,不久將變成停滯的狀況;第二類是 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死亡率下降速度有時甚至超越出生率,故人口穩定成長;

第三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無法控制,但死亡率已開始下降,人口成長有快速成 長的可能。Blacker 於 1947 年進一步將人類人口演化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靜止階段(the stationary stage),出生率及死亡率均高;第二階段是早期擴展 階段(the early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第三階段是晚期擴 展階段(the late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下降,但死亡率下降速 度較快;第四階段為低度靜止階段(the low stationary stage),此期出生率與 死亡率均低;第五階段是衰退階段(the declin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均 低,且死亡率超過出生率(涂肇慶譯,1990;蔡宏進,2010)。

人口轉型理論列出了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朝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過程,生 育轉變是個日益普遍的現象,每個國家皆可被放置於其中一個持續進步的轉型階

段,也是ㄧ個社會從前現代化走到後現代化的代表。造成轉型的啓動器在於控制 流行性與傳染性的疾病讓死亡率減少,讓人的平均壽命增加,Rodrigo (2007)從進 化與經濟角度認為平均壽命的延長影響了生育率,兩者有如蹺蹺板的兩端,具有 負相關關係。人類不再藉由多生殖來確保後代的延續,存活率及平均壽命的增加 讓扶養成本提高,婦女的賦權增加也讓她們有權為自己做決定,組織ㄧ個較小的 家庭,從以往強調多子多孫到現在將重心轉移至投資存活的孩子,孩子的價值便 從量多轉變成質精(Kirk, 1996)。

從各種形狀的人口金字塔(如圖 1-4-1)也能反應出不同的人口變動歷程,標 記為 1 的是等腰三角形金字塔,表示較原始的人口形態,出生率與死亡率均 高;標記為 2 是寬底形金字塔,為擴展形的人口,死亡率獲得控制但出生率居

高不下;標記為 3 的是蜂窩形或稱燈籠形金字塔,顯示各年齡層人口數大致相 等,人口成長接近固定性;4 為鐘乳形金字塔,經穩定後,生育率再度提升;最 後 5 為酒瓶形金字塔,代表生育率提升後再下降,為一種收縮形(蔡宏進、廖正 宏,1987)。人口研究不斷指出生育率下降與人口老化兩者如影隨形,如維持目 前生育水準發展,臺灣人口終將成長倒金字塔型,人口高度老化,而且每年以 超過 2%的速度衰退(陳信木、林佳瑩,2010)。

本研究將整理出長年的出生率以及死亡率,引用 Blacker 的人口轉型理 論,了解研究區域於何時起動人口轉型機制,關鍵鑰匙是否有如文獻探討,因

疾病的有效控制導致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下降牽引著出生率的下降,遵循理論 的五階段前進;再根據各階段出現的時間點配合人口金字塔,分年齡層來繪製 人口數量變化,清楚說明變動歷程,深度探討歷年來的社會現象與變遷,及其 與人口變動間之關聯性。

(二)人口遷移理論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被公認為人口遷移理論的先驅,可歸納為七則:1.人 口遷移受距離的影響,以短距離遷移為主,長距離的遷移只往工商業都市中心;

2.人口遷移常成階段性,商業中心吸引周圍鄉鎮居民遷入,更遠處村莊的居民再 填補中心周圍鄉鎮移出的空缺,大城鎮的人口向外擴散亦是階段性的;3.每ㄧ人 口遷移流向同時也有反流向的存在;4.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更少遷移;5.短距離 的遷移以女性居多;6.交通工具與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遷移增加;7.以經濟動機 為主要遷移因素(廖正宏,1985)。

而後的 Lee 對人口遷移有較系統性的解釋,分類也較為詳細,從遷移的因 素、遷移的數量、遷移的流向及遷移者的特徵四大部份來說明。遷移的因素分 成四種: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個人因素,毎個地方 可能同時存在吸引、排斥或是無關緊要的因素,由個人主觀感受決定,人的個 性與態度差異亦會影響遷移的行為,存在於兩地之間的阻礙因素,如距離與費 用,也在個人的遷移考量範圍內。人口遷移數量隨著經濟情況變動而變動,影 響人們對原住地、遷入地正負因素的評價,經濟景氣好時,人口大量從發展慢 的地方移到快的地方;經濟不景氣時,原來看好的地方正面評價減少,對於原 住地各方面較為熟悉,較少由原住地遷移,甚至從遷入地回到原住地(廖正宏,

1985)。

遷移理論提到繁榮的經濟與便利的交通能成功吸引並留住遷移者,塑造成 一個都市並穩定茁壯。而善化自日治時期有鐵路車站停靠,近年來國道一號與 三號交流道增設於善化區附近,南科帶來的工作機會皆可視為吸力,但吸力有

強弱之別,或者另有推力勝於吸力,有待從研究區域歷年的遷出率與遷入率來 觀察。

二、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相關研究文獻

國內外關於區域人口的討論為數不少,從大區域到小區域分別以不同的面 向來探討,研究區大小的選定影響著分析的角度,因此本小節嘗試利用由大至 小的地理尺度來將文獻做回顧,試圖囊括不同空間尺度對於人口成長與人口分 布的見解並逐漸浮現與研究區關連的論點。

(一)人口成長之相關研究

回顧臺灣的人口成長,在 1905 年的人口數為 310 萬人,1943 年的人口成長 ㄧ倍達 660 萬人,因戰爭因素人數減少,1945 年臺灣的人口數只剩下 600 萬 人;二次戰後,由大陸的遷入人口與內在的人口自然增加,1946 年至 1949 年,

人口增加 130 萬人。臺灣人口成長率從 1951 年 41.6%,降至 1971 年的 21.7

%,續降至 1985 年的 12.9%,人口成長依舊由 6 百萬人增加約至 2 千萬人(陳 富美,1988)。施添福(1979)從當時島內 352 個鄉、鎮、市、區的人口成長率繪 製成長速度的分佈圖,可知 1971 年-1976 年人口成長最速的地區幾乎集中在四 大都會區;再依各地區的人口成長與人口淨遷移率之正負值將臺灣的人口成長 劃分成三種類型─絕對增加型、相對減少型與絕對減少型,以對臺灣人口成長 類型的消長做進一步的探討。孟靜(1982)研究台北市人口成長的歷年變化,依 人口增加數、人口成長率與人口的年平均成長率將 1906 年至 1980 年代的人口 成長分成五階段。

周國屏、林曉雯及蘇高弘(2011)研究小區域─南投市二次戰後的人口成 長,採取施添福(1979)的分類方式來說明南投市全區的人口成長類型,民國 49 年以前為「絕對增加型」,民國 50 年到民國 69 年為「相對減少型」,民國 70 年 -79 年因移入人口增多與與工業區的設置,使這時期的人口成長類型回到「絕對 增加型」,過後到民國 96 年為「相對減少型」,民國 96 年到民國 99 年走到了

「絕對減少型」。由於是小區域研究,分析單位至南投市的各里,於是再將全市 各里之人口成長類型分成三類─人口顯增型、人口緩增型與人口減少型,得知 南投市都心人口空洞化現象越益明顯。

周國屏(1995)研究嘉義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的方式是在各時期以全市的人 口成長率為指標,將各里的成長率與之比較,分成下列三種基本類型:顯增 型、緩增型與減少型;二次戰後到民國 50 年代末期人口快速增長,以顯增型與 緩增型里為大宗,民國 60 年代減少型的里別數持續增加,長年來維持顯增型地 位的里則多位市郊與重劃區,吸引人口進駐。洪毓駿(2010)與曾至聖(2012)依 照上述周國屏的分類方式也發現都心人口空洞化的情形,在日治時期市中心地 區為主要人口成長動力,市中心「街」以及鄰近街庄大都為人口顯增區;二次 戰後,市中心反而從人口顯增區轉成人口緩增區或是人口減少區,鄰近市中心 地區躍為人口成長主要動力的顯增區以及緩增區,邊陲之地則以緩增區或減少 區為主。但邊陲之地如有產業進駐,反能成為吸引人口聚集的人口顯增區,雲 林縣斗六市的榴中里即是ㄧ例(陳莉菁,2004)。

本研究將使用人口成長率、年平均增加率與成長指數來了解自日治時期以來 的人口趨勢,並與全台做對照比較,以得知該研究區為全臺水平均值之上或之下 的成長幅度;而為了進一步探討內部空間差異,需有層次地劃分成長程度,將各 里進行歸類,找出該區域的哪個空間為人口成長主力。

戰後臺灣在相對閉鎖性人口的環境中,人口變動主要來自於內部的人口自然 增長,而非外部的人口社會遷移。曾鼎甲(2006)以當時的臺中縣各鄉鎮為例研究 戰後台灣鄉鎮人口變遷,指出 1975 年以前人口自然增加對於支撐人口成長有著 正面的貢獻,人口社會增加則是負面的貢獻;1975 年以後,自然增加減緩,人口

戰後臺灣在相對閉鎖性人口的環境中,人口變動主要來自於內部的人口自然 增長,而非外部的人口社會遷移。曾鼎甲(2006)以當時的臺中縣各鄉鎮為例研究 戰後台灣鄉鎮人口變遷,指出 1975 年以前人口自然增加對於支撐人口成長有著 正面的貢獻,人口社會增加則是負面的貢獻;1975 年以後,自然增加減緩,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