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人口成長的歷程

第三節 人口轉型的變動過程

在人口成長的過程中,善化區在不同層面持續進行著人口轉型,從出生 率、死亡率,到性別、年齡結構……等等,各時期皆因其社會變遷而呈現不同 的變化。本節先從出生率與死亡率對照人口轉型理論,人口金字塔同時由兩層 面來繪製─性別與年齡,最後再由單一面向分析善化區多年來的人口結構。

一、善化區的人口轉型發展

Blacker 人口轉型發展的第一階段是靜止階段(the stationary stage),出 生率及死亡率均高。表 3-2-1 中善化區在日治時期從明治 38 年(1905)到大正 8 年(1919)年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皆高,出生率介於 32.41‰~49.28‰,死亡率則在 26.36‰~55.58‰,可知日治初期善化區的人口發展處於靜止階段,尚未點燃人口 轉型的動力。

第二階段為早期擴展階段(the early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依然高,

死亡率開始下降。二次戰後,民國 30、40 年代善化區的出生率接近 40.00‰(表 3-2-2),死亡率已遠低於日治初期,最高的死亡率是民國 36 年(1947)的

15.13‰,數值不到日治初期的一半,可知死亡率開始下降的時期發生在缺乏詳 細的大字人口資料其間,即為大正 9 年(1920)到昭和 20 年(1945),當時胡厝寮 屬安定庄管轄,無法得知確切時間點。

日治後期善化區進入人口轉型的第二階段─早期擴展期,人口得以快速增 加,佐以當時善化區的人口成長率之資料(表 3-1-2),明治 38 年(1905)至大正 9 年(1920)的年平均人口成長率為 4.74‰,昭和 7 年(1932)至昭和 14 年(1939) 的年平均人口成長率已達 26.07‰,若出生率無太大變化,第二階段啓動的時間 應可縮小時間範圍,為大正 10 年(1921)至昭和 7 年(1932);而表 3-3-1 為大正 10 年(1921)至昭和 6 年(1931)善化庄(不包括當時屬安定庄管轄之胡厝寮)自然 增加情況,也可從表中可看出大正 11 年(1922)後死亡率開始逐漸下降至 30.00‰

以下。臺灣在清代文獻多次被提及為瘴癘之地,日本政府攻臺之時,即苦受本 土傳染病傷害,故接手管理臺灣後當務之急是改善臺灣的公共衛生,有效防治 傳染病,1920 年代以後,臺灣的傳染病與風土病已獲得有效的控制,大幅減少 死亡率(梁瓈尹,2005)。陳信木與林佳瑩(2010)也指出臺灣死亡率的轉型在 1920 年代開始發生,此時間點與推測善化區進入第二階段的時間點不謀而合。

表 3-3-1 善化區不含胡厝寮大正 10 年(1921)~昭和 6 年(1931)之自然增加表

時間 出生數 出生率‰ 死亡數 死亡率

大正 10 年(1921) 560 46.66 325 27.08

大正 11 年(1922) 458 37.93 432 35.77

大正 12 年(1923) 481 39.78 368 30.44

大正 13 年(1924) 542 44.40 375 30.72

大正 14 年(1925) -- -- -- - -

昭和元年(1926) 602 47.20 340 26.66

昭和 2 年(1927) 634 48.55 278 21.29

昭和 3 年(1928) 649 48.30 388 28.88

昭和 4 年(1929) 651 46.98 361 26.05

昭和 5 年(1930) 766 53.36 297 20.69

昭和 6 年(1931) 772 51.83 342 22.96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臺灣總督府出版之《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灣常住戶口 統計》資料計算而得。

第三階段是晚期擴展階段(the late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 皆下降,但死亡率下降速度較快。善化區在民國 50 年代以後出生率與死亡率皆 呈現減少的情形,當時死亡率已下降至一穩定狀態,出生率下降速度較快,未 如 Blacker 所認為的死亡率下降速度較快。人口轉型理論的發展階段應是在無 重大事件發生的條件下,人口演化會依循此五階段前進,但二次世界大戰影響 了當時的人口發展,動盪結束後的穩定形成戰後嬰兒潮,讓全世界各地出現高 出生率,包括當時的善化區,戰後初期到民國 49 年(1950)的出生率多次超過 40.00‰,同時間死亡率從 15.13‰降至 5.61‰,當出生率開始滑落時,死亡率已

完成轉變。

第四階段為低度靜止階段(the low stationary stage),此期出生率與死 亡率均低。善化區出生率自民國 50 年代後一路下降至民國 91 年(2002),出生 率開始低於 10.00‰,死亡率維持在 7.00‰,低出生率與低死亡率,邁入千禧年 的民國 89 年(2000)善化區人口轉型階段也來到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是衰退階段(the declin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低,且死 亡率超過出生率。到研究時間範圍的民國 103 年(2014)止,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且死亡率高於出生率的年度只有民國 99 年(2010)與民國 100 年(2011),似乎在 預告著善化區準備進入衰退階段,因研究限制的問題,接續可觀察的年度資料 不足,無法明確指出善化區人口已正式邁入衰退階段,須日後進一步再觀察。

善化區在日治後期啟動人口轉型機制,走到第二階段;因戰後嬰兒潮延後 善化區出生率下降的時間點,讓人口轉型理論的第三階段不適用善化區;民國 90 年代進入低度靜止的第四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不超過 10.00‰;從些微的 跡象可嗅出善化區準備轉變到衰退階段,但研究時間範圍不足,若可觀察的年 度再延長十年,佐證的資料更多,將更能確定善化區是否已進入衰退階段。

二、二次戰後善化區人口金字塔之轉變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並無留下善化區各年齡層的人口數,待二次戰後才有 各年齡層之人口數,隨著國民平均壽命增加,不同年度截止統計的年齡層亦不 同,呈現越來越往後延的情形。民國 39 年(1950)統計至 69 歲,以上的人口列 為 70 歲以上;民國 49 年(1960)統計至 79 歲,以上人口列入 80 歲以上;民國 59 年(1970)統計至 84 歲,以上人口列入 85 歲以上;民國 69 年(1980)與民國 79 年(1990)統計至 89 歲,以上人口列入 90 歲以上;民國 89 年以後統計至 99 歲,以上人口列入 100 歲以上,以下依序從 8 個年度來看善化區人口金字塔的 改變。

圖 3-3-1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39 年) 圖 3-3-2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49 年)

圖 3-3-3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59 年) 圖 3-3-4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69 年)

圖 3-3-5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79 年) 圖 3-3-6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89 年)

圖 3-3-7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99 年) 圖 3-3-8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102 年)

圖 3-3-1 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的性別年齡結構根據蔡宏進等人(1987)的 分類,形狀較偏向於等腰三角形金字塔,屬於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的人口形 態,雖然二次戰後初期的善化區死亡率已下降至 10.00‰,不似日治前期動輒超 過 30.00‰的死亡率,人口金字塔尚處於底部寬,頂部窄的原始形態。民國 49 年 (1960)因戰後嬰兒潮讓善化區的人口金字塔底部更加寬廣,底層連續兩層的年 齡層(0~4 歲、5~9 歲)讓底邊的長度變得更長,對比上面較窄的寬度,在視覺上

形成寬底形人口金字塔,擴展形的人口形態(圖 3-3-2),通常成此形之因為出生 率居高不下,死亡率獲得控制,與當時善化區的人口成長不謀而合,死亡率降 至 5.61‰,二次戰後嬰兒潮讓十幾年來的出生率維持在 40.00‰上下,延展金字 塔的底部範圍。照常理死亡率持續下降,人口金字塔頂部會越寬,但民國 39 年 (1950)之頂部寬度大於民國 49 年(1960)原因在於截止統計的年齡層,民國 39 年(1950)70 歲以上人口皆列入最後一層,民國 49 年(1960)則是往後至 80 歲以 上才列入最後一層。

民國 59 年(1970)後善化區人口金字塔逐漸走向燈籠形金字塔,除了民國 69 年(1980)外,底部已不再是最寬的部份,最寬廣的年齡層隨著時間往上走,原 是幼兒期人口最多,民國 59 年(1970)、民國 69 年(1980)與民國 79 年(1990)最 寬廣的部位轉變成兒童期與少年期,民國 89 年(2000)後中廣燈籠形更加明顯,

青壯年比例占多數。自民國 59 年後(1970)燈籠形金字塔另一特點在於底部持續 往內縮,最為明顯的是民國 99 年(2010)的人口金字塔,經由圖 6 與圖 3-3-7 的比較,幼兒期人口比例減少許多,使得底部內縮情形顯著。

三、善化區性別比例的變動

大正 10 年(1921)至昭和 6 年(1921)臺灣總督府所稱善化庄之人口為缺少胡 厝庄之統計資料,在這資料不齊全的 11 年間,區分了善化區性別比例前後二階 段明顯差異的情況。明治 38 年(1905)到大正 9 年(1920)男性人口數多於女性人 口數,尤其是大正 3 年(1914)以前幾乎年年性別比超過 110,男女人口數差距頗 大。昭和 7 年(1932)後兩性人口數不相上下,勢力伯仲之間,有時男性人口數 稍多,有時女性人口數稍多,性別比介於 99.12~100.72 間,迥異於之前兩性性 別比的差距。

表 3-3-2 日治時期善化區人口之性別比例統計表

年(1968)性別比維持至 100~101 間,民國 58 年(1969)性別比從前年的 100.39 增加至 104.63,隔年再往上升至 106.38。性別比於一兩年內拉大差距因與民國 58 年(1969)開始將軍隊與在監人口入籍,且多為男性有關。

民國 61 年(1972) 19,807 18,633 106.30

民國 94 年(2005) 21,503 20,360 105.61

民國 95 年(2006) 21,581 20,572 104.90

民國 96 年(2007) 21,728 20,886 104.03

民國 97 年(2008) 21,894 21,127 103.63

民國 98 年(2009) 21,978 21,383 102.78

民國 99 年(2010) 22,002 21,475 102.45

民國 100 年(2011) 22,226 21,769 102.10

民國 101 年(2012) 22,484 22,135 101.58

民國 102 年(2013) 22,789 22,378 101.84

民國 103 年(2014) 23,307 22,793 102.26

資料來源:臺南市善化區戶政事務所〈善化區各項人口統計報表〉

民國 59 年(1970)至民國 94 年(2005)善化區性別比大都維持於 105.00 以 上,男性人口數比女性人口數多,約超過 1 千人。然而,維持多年的性別人數 差距自民國 95 年(2006)開始改變,男女性人數逐漸縮短差距,至民國 103 年 (2014)性別比已降至 102.26,男性人口數僅比女性人口數多 514 人。

四、二次戰後之年齡結構

幼兒期(0~5 歲)與兒童期(6~11 歲)因戰後嬰兒潮,其人口數持續增加,兩 者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也是往上爬升,從民國 39 年(1950)約佔總人口數的 1/3,

到民國 49 年(1960)時已占總人口數的 2/5。之後則是漸次遞減,所佔比例越來 越小,民國 69 年(1980)至民國 79 年(1990)幼兒期與兒童期所佔比例已降至約 1/5,民國 99 年(2010)兩者比例僅約佔總人口數的 1/10。

表 3-3-4 二次戰後善化區人口之六階段年齡層百分比 10.60%,民國 69 年(1980)為 16.84%,到民國 99 年(2010)已佔 26.67%。老年期 與中年期有雷同的現象,自二次戰後所佔比例不停往上增加,民國 39 年(1950) 多維持在 8.00‰以上,之後的結婚率多介於 5.00~8.00‰間,民國 89 年(2000)後

尚未有年度超過 7.00‰,從數值上可觀察到善化區之結婚率自二次戰後是呈現微 幅下降的趨勢。婚姻制度與其價值觀出現瓦解是普遍趨勢,向來重視婚姻家族 聯繫的亞洲國家同樣看到傳統婚姻與家庭模式的轉變,社會風氣、生活型態、

家庭觀念以及個人價值觀的改變,傳統家庭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影 響對組織家庭的意願,使得現今臺灣社會晚婚與不婚人數增加(許嘉珍,

2013)。

離婚方面,除了民國 38 年(1949)往前的三年離婚率稍高之外,民國 69 年 (1980)以前可能因社會風氣較為封閉,離婚率少超過 0.50‰,離婚對數在 20 對 以下。民國 70 年(1981)後離婚對數超過 20 對,離婚率上升速度變快,民國 78 年(1989)的離婚率開始突破 1.00‰,民國 88 年(1998)之離婚率更是突破

2.00‰,民國 91 年(2002)到民國 96 年(2007)離婚率連續六年超過 2.00‰。自民 國 69 年(1980)以來,善化區離婚率的成長倍數超過四倍,黃建忠、Irwin Garfinkel 及韓文瑞(2000)檢視 198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離婚與分居母親增加的 因素,研究發現,女性教育程度的快速上升提升她們的經濟獨立程度,而經濟 獨立的提升與小孩數目的減少是離婚與分居母親增加的重要因素;經濟獨立使 婦女較不會因經濟安全而依賴婚姻,也使她們更能承擔離婚後與分居後的經濟 支出。

表 3-3-5 善化區二次戰後婚姻狀況表

表 3-3-5 善化區二次戰後婚姻狀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