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南市善化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西元1905年~2014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南市善化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西元1905年~2014年)"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國屏 博士

臺南市善化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

(西元 1905 年-2014 年)

研究生:楊憶雯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

(2)
(3)

謝 誌

謝誌的述寫意謂著碩班的求知路終於來到尾端,回首三年前歸零學習再度 踏上學生生活,利用暑期時間修習學分,工作之餘攥寫論文。修課期間相遇一 群同業的同學彼此學習與鼓勵,同學們各自擁有的豐富經驗透過相互交流,增 廣見識。系上教授傾囊相授其專業的學術知識,加上就讀系所為人文社會學 系,多元的上課方式與扎實的課程內容,激發出多層面的想法,讓總忙碌於工 作的自己,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自己與週遭環境的關係。 而論文的完成首要感謝指導教授周國屏老師,指導過多篇人口相關研究的 周老師,總在遇到研究難題時提供解決方法,不厭其煩地指點迷津,注意到論 文細節處,找出錯誤之處讓我能及時修正。感謝兩位評委─羅啟宏老師與薛雅 惠老師在計劃發表時給予寶貴意見,針對研究架構的建議讓研究論文更加完 整;研究區域的發展歷史提醒多使用古文獻,讓這部分的描述更寫實與貼近過 往的善化區。 家人與週遭朋友的支持點滴在心頭,雙親因熟悉研究區域,對當地資料的 蒐集有莫大的協助,並經由雙親的引介與公文的發送,有機會到善化戶政事務 所檔案室記錄人口戶籍資料;班上學生的長輩為糖廠退休員工,在探究糖廠對 善化本地人口影響時,有如一本活歷史侃侃而談五六十年代糖廠聚落開工景 象,成就論文養分。感謝周遭朋友的陪伴與噓寒問暖,讓我持續研究動力,祝 福你們未來一切順利平安! 謹誌 2015 年 7 月

(4)

摘 要

本研究從日治時期明治 38 年(1905)開始至二次戰後民國 103 年(2014)為 止,探討臺南市善化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善化區在日治時期從明治 38 年的 12,789 人增加至昭和 14 年的 21,339 人, 人口成長指數為 166.85,年平均人口成長率為 15.17‰。二次戰後從民國 36 年的 23,352 人成長至民國 103 年的 46,100 人,人口成長指數為 197.43,年平均成長 率為 10.20‰。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人口成長主力落於本區中間走廊,民國 60 年 代後顯增型里別偏於南側;二次戰後舊市街中心多為減少型與緩增型里別,相鄰 舊市街的里別多為顯增型與緩增型。日治前期善化區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人 口流動頻繁。二次戰後人口正成長力道主要來自自然增加率,民國 94 年後來自 於社會增加率。 善化區戰後初期的人口金字塔為等腰三角形,民國 59 年後燈籠形金字塔成 型。性別比方面,多數時期為男多於女;年齡結構上善化區已少子化與高齡化。 婚姻方面,近三十年來離婚率成長四倍;教育程度方面,戰後初期多數人不識字, 民國 102 年高等教育占多數。 日治時期人口比例最高的街庄位於中部與西部,民國 39 年到民國 59 年人口 比例最高為舊市街里別,民國 59 年後人口比例高的里向外擴散,民國 79 年後人 口分布在類方型偏南側的區塊,人口分布集中的情況更加明顯。 二次戰後民國 39 年善化區人口密度為 466 人/平方公里,民國 99 年(2010) 為 787 人/平方公里,人口稠密程度從舊市街中心的北關里往外人口密度是越來 越低,位於邊界的里人口較為稀疏。 關鍵字:善化、人口成長、人口分布

(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populati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Shanhua District of Tainan City between the year 1905 to 2014.

Shanhua District population had grown from 12,789 to 21,330 from the year 1905 to 1939.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dex is 166.65 with an annual average growth rate of 15.17%. After then Second World War, the population in 1947 grow from 23,352 to 46,100 in 2014 with a population index of 197.43 and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0.20%.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II, most of the settlement took place in the center corridor. After the year 1970, settlement occurs at the southern part of Shanhua District. With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the popula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at city center, whereas the closer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With the high birth rate and high death rate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population had a high movement rate. By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due to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whereas by 2005, is due to rate of social increase.

By then end of war the population pyramid appeared to be an isolate triangle, whereas by 1970 the pyramid had a shape of a lantern. The male population was higher than female with an aging society and low fertility rate.

The divorce rate has also quadrupled in the near 30 years. The illiterate rate has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moreover, by 2013, highly educated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majority of population.

(6)

populatio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ut the old city center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from 1950 to 1970. By 1970, the population starts to concentrate in the southern area.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 from 466 in 1950 to 787 in 2010.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highest at the center of the old town and gradually decrease from outwards.

(7)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構想與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0 第四節 文獻回顧………11 第二章 善化區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位置與自然環境………21 第二節 人文環境背景………28 第三節 重大建設………41 第三章 人口成長的歷程 第一節 各空間的人口成長趨勢………47 第二節 人口成長因素的影響程度………78 第三節 人口轉型的變動過程………91 第四章 人口分布的變遷 第一節 人口空間分布的比例變化 ………107 第二節 人口集散程度的改變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6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38 西文部份………142 網站部份………143

(9)
(10)

表 次

表 1-4-1 臺灣人口分布變化時間表 ………19 表 2-1-1 2014 年善化區與緊鄰各區之人口數……… 21 表 2-1-2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之月均溫(1897-2013)……… 22 表 2-1-3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每月月均雨量(1897-2013)……… 23 表 2-1-4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月平均雨日(1897-2013)……… 23 表 2-1-5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平均總蒸發量(2005-2009) ………24 表 2-1-6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最多風向(2008-2012)……… 25 表 2-1-7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平均風速(2008-2012)……… 25 表 2-2-1 善化區轄域沿革表 ……… 32 表 2-3-1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歷年營業額 ………44 表 2-3-2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歷年從業員工數 ………45 表 3-1-1 明治 29 年(1896)善化街庄人口資料………48 表 3-1-2 日治時期臺灣與善化區人口增長表 ………49 表 3-1-3 二次戰後臺灣與善化區人口增長表 ………52 表 3-1-4 日治時期灣裡街、六分藔與曾文三大字(街庄)人口成長概況 ………59 表 3-1-5 日治時期茄拔、東勢藔與北子店三大字(街庄)人口成長概況 ………60 表 3-1-6 日治時期小新營、坐駕與胡厝藔三大字(街庄)的人口成長概況 ……61 表 3-1-7 二次戰後善化區各里別人口成長指數 ………65 表 3-1-8 民國 40 至民國 60 年代善化區各里別人口成長概況………66 表 3-1-9 民國 70 至民國 100 年代善化區各里別人口成長概況 ………67 表 3-2-1 日治時期善化區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表 ………79 表 3-2-2 善化區二次戰後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表 ………80 表 3-2-3 臺灣地區(不含金門縣與連江縣)民國 40 年代出生率………84 表 3-2-4 民國 80 年代善化區人口遷移方向………87

(11)

表 3-2-5 民國 90 年代善化區人口遷移方向………89 表 3-3-1 善化區不含胡厝寮大正 10 年(1921)~昭和 6 年(1931)之自然增加 …92 表 3-3-2 日治時期善化區人口之性別比例統計表 ………96 表 3-3-3 二次戰後善化區人口之性別比例統計表 ………97 表 3-3-4 二次戰後善化區人口之六階段年齡層百分比………100 表 3-3-5 善化區二次戰後婚姻狀況表………101 表 3-3-6 善化區二次戰後教育程度表………104 表 3-3-7 臺灣地區民國 80 年代以來教育程度表………106 表 3-3-8 善化區二次戰後高等教育比與生育率之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106 表 4-1-1 日治時期善化區四時期各街庄人口分布之變動………108 表 4-1-2 二次戰後善化區各里人口分布之變動………109 表 4-2-1 日治時期善化區人口密度變化表………116 表 4-2-2 二次戰後善化區各時期各里人口密度表………121

(12)

圖 次

圖 1-1-1 臺南市行政區域圖………2 圖 1-3-1 善化區行政區域圖 ………10 圖 1-4-1 人口金字塔類型 ………12 圖 2-1-1 善化區鄰近的活動斷層 ………26 圖 2-1-2 臺南市善化區曾文溪水系圖 ………27 圖 2-2-1 臺南市善化區日治時期之輪廓 ………31 圖 2-3-1 臺南市善化區交通圖 ………41 圖 2-3-2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位置圖 ………43 圖 3-1-1 日治時期臺灣與善化區人口成長率變化圖 ………51 圖 3-1-2 二次戰後臺灣與善化區人口成長率變化圖 ………54 圖 3-1-3 二次戰後臺灣與善化區人口成長指數曲線圖 ………55 圖 3-1-4 善化區明治 38 年(1905)-大正 9 年(1920)各街庄人口成長類型圖 …62 圖 3-1-5 善化區昭和 7 年(1932)-昭和 14 年(1939)各街庄人口成長類型圖 …63 圖 3-1-6 善化區民國四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 ………68 圖 3-1-7 善化區民國五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 ………69 圖 3-1-8 善化區民國六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 ………71 圖 3-1-9 善化區民國七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 ………72 圖 3-1-10 善化區民國八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73 圖 3-1-11 善化區民國九十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75 圖 3-1-12 善化區民國一百年代各里別人口成長類型圖………76 圖 3-3-1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39 年)………94 圖 3-3-2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49 年)………94 圖 3-3-3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59 年) ………94 圖 3-3-4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69 年) ………94

(13)

圖 3-3-5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79 年) ………94 圖 3-3-6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89 年) ………94 圖 3-3-7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99 年)………94 圖 3-3-8 善化區人口金字塔(民國 102 年) ………94 圖 4-1-1 善化區二次戰後人口分布前五名與後五名之總和比例折線圖………115 圖 4-2-1 明治 38 年(1905)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117 圖 4-2-2 大正 9 年(1920)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118 圖 4-2-3 昭和 7 年(1932)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119 圖 4-2-4 昭和 14 年(1939)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120 圖 4-2-5 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3 圖 4-2-6 民國 49 年(196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4 圖 4-2-7 民國 59 年(197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5 圖 4-2-8 民國 69 年(198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6 圖 4-2-9 民國 79 年(199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7 圖 4-2-10 民國 89 年(200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8 圖 4-2-11 民國 99 年(201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129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全球人口因工業革命呈現幾何倍數的成長,兩百多年來人口數量從 8 億增 加至 72 億(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 n.d.);加上二次大戰後,眾多低度開 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受惠於西方醫療技術的輸入與改進,死亡率快速下降,出 生率卻未跟著下降,造成人口數量依然以極快的速度累積中,世界正面臨人口 爆炸的危機,並衍伸出許多相關問題等待解決,如糧食危機、環境破壞、人口 分布不均……等,因此許多國家對於人口問題都非常重視(凃肇慶譯,1990)。 臺灣同樣有著人口過多、老化及過度集中等問題。二次戰前是屬於低度開發 國家,苦於流行病的猖獗,死亡率高,戰後醫療技術的提高與普及,死亡率獲得 有效的控制,加上生育率高,人口數量從 1945 年的 600 萬人,到 1980 年成長約 三倍,累積有 1700 萬人,1970 年代政府開始推行家庭計畫以節制生育,人口成 長速度才得以減緩,至 2009 年全臺有 2300 萬人,人口成長屬少生少死的低自然 成長階段。然而臺灣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極高,扣除城市國家外,僅次於孟加 拉,其中不宜居住的山地約占七成,若僅以適合人口居住與活動的平地之密度而 論,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是高於孟加拉(蔡宏進,2010)。 再仔細分析臺灣人口分布方式並非平均散居於平原地區,而是集中於都會 區,1950 年代後工商業發達都市就業機會增加,吸引大量鄉村人口移入,雖然 勞動力曾短暫回流到鄉村,人口依然持續向都市集中,鄰近都市的市鎮於人口 都市化期間同時產生郊區化的情形。並且向北部地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 2010 年時,北部地區的人口比例已高達全臺的 44.64%,高於南部人口比例的 27.49%和中部人口比例的 24.97% ,而北部地區吸引中、南部地區人口向其流動 的力量是有增無減(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2011)。為了減緩鄉村人口外流

(15)

以及人口過度集中的情形,政府開始進行鄉村發展政策,注重生活環境的改 善,同時將工業分散化,工業發展的空間分布趨於分散於鄉村地區(蔡宏進、廖 正宏,1987)。 善化區如圖 1-1-1 所示位於大臺南的中間地帶,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993) 統計地區標準分類中,善化屬於 38 個都市化地區之一,包括當時的善化鎮及安 定鄉,雖然無法與一級都市相比,卻也說明善化區的人口具有一定規模。 圖 1-1-1 臺南市行政區域圖 自二次戰後,善化區以農業發展為主軸,區域內自日治時期即設有糖廠,製 糖原料─甘蔗種植面積一直高居全臺南之冠,從臺糖網頁可知時至今日善化糖廠 仍是僅存少數運作糖廠之一,農業一直很興盛,但工商業發展較為緩慢(張勝彥, 2010),卻能從鄉村邁入都市,免於在人口過度集中都會區的浪潮中被淹沒,顛覆 都市形成與工商業相輔相成的印象,令人好奇在臺灣整體經濟發展期間,善化鄉

(16)

村都市化的人口成長方式以及過程,究竟有哪些因素讓人口數量穩定成長,可做 為解決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的問題,積極發展鄉村區域的參考。 此外,1995 年由國科會選定於本區西南隅、新市以及安定的交界處設立南部 科學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南科),2003 年南科管理局正式成立,為這純樸的區域注 入一股屬於高科技的活力,帶來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呈現不同以往的風貌,善化 的發展有如大鵬展翅有著更高更遠的飛翔(張勝彥,2010)。如今南科已設立逾十 年,產值屢創新高,為臺灣科技產業創造非常高的經濟收益,產業及人才聚集帶 動鄰近地區的民生經濟。因南科的存在讓人對於鄰近區域有了不同以往的印象, 政府經濟政策拉近了城鄉間的差距,脫掉以往純樸小鎮的外衣改披上高科技新市 鎮的外套,這股力量究竟為善化區帶來多少改變?善化區自古即是西拉雅族四大 番社之一─目加溜灣社的所在地,歷經荷治、清領、日治及二次戰後,具有非常 長的開發歷史,在這傳統與現代元素交互融合的當下,令人想一窺如今呈現的風 情。人口研究即可做為最基本一探究竟的方式,因人口資料具可收集性與可分析 性,人口的變數關係著該社會經濟性、政治性與文化性等方面的變數(蔡宏進、廖 正宏,1987)。本研究回歸起點從人口研究出發,冀望藉由縱貫研究善化區長久以 來的人口變化,將寫入善化歷史不過十幾年的南科新力軍放置於時間的脈絡裡, 探究南科為善化帶來的人口動盪是漣漪抑或是巨浪。 最後,區域人口研究是近幾年流行趨勢之一,從二、三十年前以大範圍為 主,到近十年已有為數多篇論文為鄉鎮市區的人口研究,但地區的選取以中部 居多,南部、北部及東部寥寥可數,南部只有一篇是關於高雄市岡山區的人口 研究。而每個大區域或是其底下囊括的小尺度區域擁有各自鄉土文化,人口空 間分布有雷同之處也有逕庭之處,本研究的選取區域─臺南市善化區,恰好位 於區域人口研究鮮少的南部區域,並以小尺度之鄉鎮市區來做人口特性之研 究。若能將臺灣四大區域的鄉鎮市區人口研究建立起來,相互對照分析,或許 能見微知著地歸納出屬於臺灣本地的人口通則,進一步地演繹未來的臺灣區域

(17)

人口發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於了解臺南市善化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情形,以整個善化區及分 成更小尺度的內部空間─里別來探討,人口成長先從整個善化區來分析,再到 各個里別的人口成長概況,善化區的人口分布變遷則以里別的空間尺度來探 討。 先總觀整個善化區的人口成長歷程,抽絲剝繭探究影響人口成長因素的出 生率、死亡率以及遷移率,人口組合變化也在研究行列中。針對內部空間的切 入點則從各個里別的人口成長開始,分析內部人口成長的空間差異,最後再找 出內部空間的人口分布比例變遷與人口集散程度。具體的研究目的條列如下: (一) 了解善化區各空間之人口成長趨勢 (二) 分析影響善化區人口成長歷程的因素 (三) 探究善化區之人口成長過程中人口成長的轉型與人口結構的變化 (四) 歸納善化區內部空間之人口分布特徵 (五) 瞭解善化區人口疏密程度的變化 希望憑藉研究善化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情形,將過去與現在的人口發展概況 提供給政府機關,做為本區未來建設規劃的參考。另一方面,善化區的人口呈現 成長的情勢,探究此區地理背景與影響因素,找出維持人口穩健成長的方式,解 決現今許多鄉村因人口老化或人口外流而資源缺少,發展停滯等相關問題,進一 步活化改造鄉村。

(18)

第二節 研究構想與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文獻回顧組織出架構圖,分成兩大主題,人口成長方面探討善 化區的人口成長趨勢以及影響人口成長的因子,考證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影響 人口成長的程度,在人口成長過程中並伴隨哪些人口結構的轉型;人口分布方 面討論人口集散度與人口空間分布,研究架構如下圖所示: 簡單 線性 迴歸 人口成長與分布 人口成長 人口分布 成 長 趨 勢 人 口 成 長 因 素 人 口 轉 型 人 口 集 散 空 間 分 布 二、人口成長指數 一、人口成長率 一、自然增加 二、社會增加 五、婚姻狀況 六、教育程度 三、性別比例 四、年齡層比例 一、人口轉型理論 二、人口金字塔 人口空間比例 人口密度

(19)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回顧 根據研究目的蒐集之文獻分成兩個主要類別,一為國內外關於人口學的論 述與人口研究的期刊論文,另一個則是研究區域─善化區歷年來史料與地方 誌。閱讀人口學的專書探尋本研究立論基礎,了解此領域之研究面向以及常用 之人口分析技術;回顧國內外期刊篇章,知其研究趨勢,再將焦點置於人口成 長與分布情形之論文,關注使用的研究方法、過程以及結果,為設計本研究時 之參考依據。整理記載善化區的相關資料,如地方誌、區域研究論文、行政區 域圖……等等,以對當地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有更深層的了解,提供分析人 口成長與分布變遷因素時有著更精闢的見解。 (二)研究區域戶籍人口資料的分析 臺灣自日治時期才進行有依據且有制度的全區人口統計調查,為了確保使 用資料具有準確度,以日治時期的 1905 年為起點,終於本研究結束時間的 2014 年,囊括逾百年的善化區人口戶籍資料來源為二,一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住 人口統計」,二次戰後的資料則是由善化區戶政事務所提供的人口統計資料。歷 年日治時期的資料有整體人口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遷出人數以及各個街 庄(後期改稱大字)的人口數;然而,各街庄的人口資料隨著年份的不同,記載 方式會有些出入,如大正 10 年(1921)至昭和 6 年(1931)間統計書中並無各街庄 (後改稱大字)的人口數。戰後的人口統計資料甚為詳細,除了上述提及的基本 人口統計資料外,更有豐富的人口結構組成資料能加以比較解析,如年齡層、 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加深本研究討論的厚實性。 再接軌文獻回顧與研究架構,將人口基本統計資料加以運用與計算,賦予 更多生命力,為本研究增添色彩,以下即陳述分析的方式: 1.人口數量之相關運算 (1)人口成長

(20)

由人口數量算出歷年來的人口成長指數與年增加率;每十年切分為一時 期,求出各時期的年平均增加率,觀察各空間人口成長幅度。並由各里別與善 化區做比較,將 21 個里劃分成三種人口成長類型─顯增型、緩增型與減少型, 找出內部人口成長的主要動力區。 (2)人口成長指標與各項人口結構比例 人口成長指標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遷出率、遷入率,社會增加率與自然 增加率;人口結構比例在本研究使用的層面相當廣,包括:性別比例、年齡比 例、婚姻狀況比例、教育程度比例。性別方面可看出男女比例為平衡或失調, 各年齡層的人口比例顯示社會人口狀態,婚姻狀況比例與教育程度比例說明該 面向之社會現象。 (3)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比例 善化區與其下各里別的人數與空間面積之關係可由計算人口密度來說明, 以顯示善化區不同空間在各個時期之人口集散程度;再從計算各里別所佔之人 口比例,解釋歷年來善化區人口主要分布空間區域的變遷。 (4)簡單迴歸統計分析 使用在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兩者之間對於人口成長率之影響程度的消 長,以及印證教育程度與生育率之間的關聯程度,以說明自變數依變數間的相 關程度。 2.運用人口轉型理論解釋人口成長階段與繪製人口金字塔圖 檢視善化區長期的出生率與死亡率之變化情況,對照 Blacker 人口轉型理 論,是否依循理論的五階段前進。此外,根據善化區戶政事務所提供的五歲組 性別年齡人口數繪製人口金字塔,了解各時期的人口型態,從人口成長的過程 中觀察人口結構的改變。 3.繪製人口資料統計圖表,討論其中浮現的訊息,進行解釋並做出結論。 人口統計量是原始的數字資料,經過比率方程式計算,如成長率、出生

(21)

率、性別比……等等,讓人口數字轉換更多意義,進而相互對照比較,適時透 過圖表呈現關鍵處,有助於找到討論的方向並加以佐證,支撐起本研究之骨 幹。 三、研究步驟 (一)閱讀與本研究領域相關之文獻,找尋合宜的研究方法與具參考性的論 述。 (二)蒐集善化區日治時期以來的人口統計資料,整理成有系統性的表格與圖 表,忠實呈現本研究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情形。 (三)解析善化區人口成長與分布情形的特徵,解釋時間流轉下該空間的人口 變遷之因素。 (四)發展本研究之論點,加以歸納做成結論,撰寫於報告中。

(22)

四、研究流程 選定研究題目與研究目的後即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序幕,由始至終可分成幾 個階段,茲將研究流程呈現如下:

回顧人口研究相關文獻

界定研究的空間與時間範圍

選擇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整理人口統

計資料

蒐集研究區域的

相關資料

繪製人口資料圖表

分析與討論

確定研究題目與研究目的

結論與建議

(2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分析的時間範圍從明治 38 年(1905)到民國 103 年(2014),橫跨兩個 世紀與兩種迥異的治理方式,從附屬於日本的殖民地到目前的民主制度國家,其 間行政區亦有所變動,因此,研究的空間範圍以 2014 年善化區的行政轄區(圖 1-3-1)為基準,共有 21 個里,囊括東關里、小新里、北關里、文昌里、南關里、嘉 南里、嘉北里、溪美里、胡家里、胡厝里、東隆里、東昌里、坐駕里、西關里、 光文里、田寮里、牛庄里、文正里、六德里、什乃里及六分里。 圖 1-3-1 善化區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善化區公所(2014)

(24)

第四節 文獻回顧

本節分兩部份探討與研究相關之文獻,第一部份先整理人口成長、遷移與 分布的概念與理論,期能於後續的章節中運用理論來解釋本研究區域的人口成 長與分布情形;第二部份則是由不同的空間尺度,由大至小的地理範圍來回顧 前人的人口研究文獻,找出與本研究相呼應的論點,以便於做討論與歸納。 一、人口學之相關理論 (一)人口轉型理論 人口理論百年來較少偏向全人口數的成長或變化,而是著重於人口動態的出 生、死亡及遷移等方面,並將理論結合經濟與社會發展,人口轉型理論即是結合 出生、死亡與發展的一種理論。主要觀察西方歷史的出生、死亡與發展關係, Thompson 即在 1929 年開始建立有系統性的理論分析,他按照出生率與死亡率的 性質將國家的人口發展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下降的國家, 尤其出生率下降更快,人口成長成下降趨勢,不久將變成停滯的狀況;第二類是 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死亡率下降速度有時甚至超越出生率,故人口穩定成長; 第三類是出生率與死亡率均無法控制,但死亡率已開始下降,人口成長有快速成 長的可能。Blacker 於 1947 年進一步將人類人口演化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靜止階段(the stationary stage),出生率及死亡率均高;第二階段是早期擴展 階段(the early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第三階段是晚期擴 展階段(the late expand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下降,但死亡率下降速 度較快;第四階段為低度靜止階段(the low stationary stage),此期出生率與 死亡率均低;第五階段是衰退階段(the declining stage),出生率與死亡率均 低,且死亡率超過出生率(涂肇慶譯,1990;蔡宏進,2010)。

人口轉型理論列出了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朝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過程,生 育轉變是個日益普遍的現象,每個國家皆可被放置於其中一個持續進步的轉型階

(25)

段,也是ㄧ個社會從前現代化走到後現代化的代表。造成轉型的啓動器在於控制 流行性與傳染性的疾病讓死亡率減少,讓人的平均壽命增加,Rodrigo (2007)從進 化與經濟角度認為平均壽命的延長影響了生育率,兩者有如蹺蹺板的兩端,具有 負相關關係。人類不再藉由多生殖來確保後代的延續,存活率及平均壽命的增加 讓扶養成本提高,婦女的賦權增加也讓她們有權為自己做決定,組織ㄧ個較小的 家庭,從以往強調多子多孫到現在將重心轉移至投資存活的孩子,孩子的價值便 從量多轉變成質精(Kirk, 1996)。 從各種形狀的人口金字塔(如圖 1-4-1)也能反應出不同的人口變動歷程,標 記為 1 的是等腰三角形金字塔,表示較原始的人口形態,出生率與死亡率均 高;標記為 2 是寬底形金字塔,為擴展形的人口,死亡率獲得控制但出生率居 高不下;標記為 3 的是蜂窩形或稱燈籠形金字塔,顯示各年齡層人口數大致相 等,人口成長接近固定性;4 為鐘乳形金字塔,經穩定後,生育率再度提升;最 後 5 為酒瓶形金字塔,代表生育率提升後再下降,為一種收縮形(蔡宏進、廖正 宏,1987)。人口研究不斷指出生育率下降與人口老化兩者如影隨形,如維持目 前生育水準發展,臺灣人口終將成長倒金字塔型,人口高度老化,而且每年以 超過 2%的速度衰退(陳信木、林佳瑩,2010)。 本研究將整理出長年的出生率以及死亡率,引用 Blacker 的人口轉型理 論,了解研究區域於何時起動人口轉型機制,關鍵鑰匙是否有如文獻探討,因

(26)

疾病的有效控制導致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下降牽引著出生率的下降,遵循理論 的五階段前進;再根據各階段出現的時間點配合人口金字塔,分年齡層來繪製 人口數量變化,清楚說明變動歷程,深度探討歷年來的社會現象與變遷,及其 與人口變動間之關聯性。 (二)人口遷移理論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被公認為人口遷移理論的先驅,可歸納為七則:1.人 口遷移受距離的影響,以短距離遷移為主,長距離的遷移只往工商業都市中心; 2.人口遷移常成階段性,商業中心吸引周圍鄉鎮居民遷入,更遠處村莊的居民再 填補中心周圍鄉鎮移出的空缺,大城鎮的人口向外擴散亦是階段性的;3.每ㄧ人 口遷移流向同時也有反流向的存在;4.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更少遷移;5.短距離 的遷移以女性居多;6.交通工具與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遷移增加;7.以經濟動機 為主要遷移因素(廖正宏,1985)。 而後的 Lee 對人口遷移有較系統性的解釋,分類也較為詳細,從遷移的因 素、遷移的數量、遷移的流向及遷移者的特徵四大部份來說明。遷移的因素分 成四種:原住地的因素、遷入地的因素、中間阻礙因素及個人因素,毎個地方 可能同時存在吸引、排斥或是無關緊要的因素,由個人主觀感受決定,人的個 性與態度差異亦會影響遷移的行為,存在於兩地之間的阻礙因素,如距離與費 用,也在個人的遷移考量範圍內。人口遷移數量隨著經濟情況變動而變動,影 響人們對原住地、遷入地正負因素的評價,經濟景氣好時,人口大量從發展慢 的地方移到快的地方;經濟不景氣時,原來看好的地方正面評價減少,對於原 住地各方面較為熟悉,較少由原住地遷移,甚至從遷入地回到原住地(廖正宏, 1985)。 遷移理論提到繁榮的經濟與便利的交通能成功吸引並留住遷移者,塑造成 一個都市並穩定茁壯。而善化自日治時期有鐵路車站停靠,近年來國道一號與 三號交流道增設於善化區附近,南科帶來的工作機會皆可視為吸力,但吸力有

(27)

強弱之別,或者另有推力勝於吸力,有待從研究區域歷年的遷出率與遷入率來 觀察。 二、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相關研究文獻 國內外關於區域人口的討論為數不少,從大區域到小區域分別以不同的面 向來探討,研究區大小的選定影響著分析的角度,因此本小節嘗試利用由大至 小的地理尺度來將文獻做回顧,試圖囊括不同空間尺度對於人口成長與人口分 布的見解並逐漸浮現與研究區關連的論點。 (一)人口成長之相關研究 回顧臺灣的人口成長,在 1905 年的人口數為 310 萬人,1943 年的人口成長 ㄧ倍達 660 萬人,因戰爭因素人數減少,1945 年臺灣的人口數只剩下 600 萬 人;二次戰後,由大陸的遷入人口與內在的人口自然增加,1946 年至 1949 年, 人口增加 130 萬人。臺灣人口成長率從 1951 年 41.6%,降至 1971 年的 21.7 %,續降至 1985 年的 12.9%,人口成長依舊由 6 百萬人增加約至 2 千萬人(陳 富美,1988)。施添福(1979)從當時島內 352 個鄉、鎮、市、區的人口成長率繪 製成長速度的分佈圖,可知 1971 年-1976 年人口成長最速的地區幾乎集中在四 大都會區;再依各地區的人口成長與人口淨遷移率之正負值將臺灣的人口成長 劃分成三種類型─絕對增加型、相對減少型與絕對減少型,以對臺灣人口成長 類型的消長做進一步的探討。孟靜(1982)研究台北市人口成長的歷年變化,依 人口增加數、人口成長率與人口的年平均成長率將 1906 年至 1980 年代的人口 成長分成五階段。 周國屏、林曉雯及蘇高弘(2011)研究小區域─南投市二次戰後的人口成 長,採取施添福(1979)的分類方式來說明南投市全區的人口成長類型,民國 49 年以前為「絕對增加型」,民國 50 年到民國 69 年為「相對減少型」,民國 70 年 -79 年因移入人口增多與與工業區的設置,使這時期的人口成長類型回到「絕對 增加型」,過後到民國 96 年為「相對減少型」,民國 96 年到民國 99 年走到了

(28)

「絕對減少型」。由於是小區域研究,分析單位至南投市的各里,於是再將全市 各里之人口成長類型分成三類─人口顯增型、人口緩增型與人口減少型,得知 南投市都心人口空洞化現象越益明顯。 周國屏(1995)研究嘉義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的方式是在各時期以全市的人 口成長率為指標,將各里的成長率與之比較,分成下列三種基本類型:顯增 型、緩增型與減少型;二次戰後到民國 50 年代末期人口快速增長,以顯增型與 緩增型里為大宗,民國 60 年代減少型的里別數持續增加,長年來維持顯增型地 位的里則多位市郊與重劃區,吸引人口進駐。洪毓駿(2010)與曾至聖(2012)依 照上述周國屏的分類方式也發現都心人口空洞化的情形,在日治時期市中心地 區為主要人口成長動力,市中心「街」以及鄰近街庄大都為人口顯增區;二次 戰後,市中心反而從人口顯增區轉成人口緩增區或是人口減少區,鄰近市中心 地區躍為人口成長主要動力的顯增區以及緩增區,邊陲之地則以緩增區或減少 區為主。但邊陲之地如有產業進駐,反能成為吸引人口聚集的人口顯增區,雲 林縣斗六市的榴中里即是ㄧ例(陳莉菁,2004)。 本研究將使用人口成長率、年平均增加率與成長指數來了解自日治時期以來 的人口趨勢,並與全台做對照比較,以得知該研究區為全臺水平均值之上或之下 的成長幅度;而為了進一步探討內部空間差異,需有層次地劃分成長程度,將各 里進行歸類,找出該區域的哪個空間為人口成長主力。 戰後臺灣在相對閉鎖性人口的環境中,人口變動主要來自於內部的人口自然 增長,而非外部的人口社會遷移。曾鼎甲(2006)以當時的臺中縣各鄉鎮為例研究 戰後台灣鄉鎮人口變遷,指出 1975 年以前人口自然增加對於支撐人口成長有著 正面的貢獻,人口社會增加則是負面的貢獻;1975 年以後,自然增加減緩,人口 社會增加提高,成為支撐人口總成長的重要因素。但這不代表 1975 年以前人口 自然增加每增加一人對於人口實際變動的影響高於人口社會增加每增加一人對 於人口實際變動的影響;也不意味著 1975 年以後人口社會增加每增加一人對人

(29)

口實際變動的影響,較人口自然增加每增加一人對人口實際變動的影響還高。有 關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對人口總增長的影響,研究者採一元迴歸分析加以解釋, 分別計算出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兩者之迴歸方程式的斜率以觀察對人口變動之 個別影響。與 1975 年以前相較,1975 年以後社會增加對於人口實際變動的影響 程度逐漸增加,受到自然增加的影響相對地減少。 陳泳瑞(2007)以八卦台地涵蓋的十鄉鎮市做為研究範圍,使用簡單迴歸分析 1998 年至 2006 年八卦台地的人口成長有 81.0%可歸因年平均淨遷移率之影響。 上述文獻回顧促使本研究將深度探討歷年來社會增加與自然增加彼此間對 於人口成長的影響力,利用科學化的簡單迴歸分析來做扼要有力的佐證,以看 出兩者勢力的消長情形。 近年來,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有類似案例,墨西哥因都市化、教育普及以 及婦女投入勞動市場,出生率的成長已呈現緩慢狀態(Hanson and Mclntosh, 2009)。臺灣目前已進入「超低」生育率的階段,劉君雅、鄧志松及唐代彪 (2009)從社經結構與傳播擴散效應來探究生育率變化之影響,發現兩者同時影 響著自80年代以來臺灣的生育率變化。當都市化程度愈高、人口密度愈高、農 業人口愈低、高等教育比愈高,則生育率愈低,認為社經結構是解釋生育率變 化的主要因素;鄰近效應同時顯著,周圍地區生育率愈高,自己生育率也跟著 高,不過此現象到了「超低」生育率的階段,並無足夠的解釋力,因少生已成 為普遍現象。此與Liu Shenglong及Hu Angang(2013)以生育率及勞動人口來看 近年經濟成長快速的中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經濟成長與生育率之間呈現負相 關的關係,而與勞動年齡人口有正相關的關係。 生育率向來為人口研究關注的焦點,因生育率與該區都市化程度、教育程 度、人口密度……等有密切關聯,文獻中更是提及社經結構可解釋生育率的變 化,教育程度屬社經結構的其中一環,又為戶政事務所統計項目之一,本研究 嘗試驗證教育程度與生育率之間的關聯程度是否具有高度的解釋力。

(30)

劉一龍(2012)運用「遷移轉型」概念進行臺灣地區人口遷移的再分析,人 口增加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在社會、經濟和遷徙相互影響下,直(院)轄市及北 部地區仍是吸收人口的主要地區,顯示臺灣人口持續向高都市化地區遷徙,大 規模的人口移入帶動都市社會經濟發展,相互循環發展下,可能造成未來生育 水準進一步降低。 勞動力的遷移主要流往工作機會多的地區,美國與墨西哥在過去三十年間勞 動力遷移是個常見並持續成長的現象,來自於美國對於勞動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墨 西哥勞動力供應的旺盛;此外,女性從一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可能也會造成 延遲生育直到完成遷移的任務(Hanson and Mclntosh, 2009)。比鄰的兩個國家讓經 濟發展強大的美國成為墨西哥勞動力遷移的首選之地,周國屏(2000)研究臺灣三 大都市─臺北、臺中與高雄人口遷移的流向,臺北以北部區域為主要遷居目的地, 臺中與中部區域互為彼此的主要遷移流向,高雄也以南部區域遷入與遷出為大宗, 充分顯示距離遠近對人口遷移的重要影響力,遷移者皆以短距離為主,符合 E.G.Ravenstein 所提出的「遷移法則」。 上述針對人口遷移的特性,可做為本研究思考層面的延伸,觀察善化區多 年來的人口遷移與該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二)人口分布之相關研究 在義大利南部,城市約於 20 世紀初成型於沿海地區,二次戰後大型與中型 城市有了急速的成長,近三十年來人們放棄了內地與偏遠地區,轉向城市週邊地 區以及圍繞主要城市旁的沿海地區居住,類似的狀況同樣出現在其他南歐地區, 也造成經濟轉型,從農業與製造業轉變成服務業(Salvati, 2013)。王桂新與沈續 雷(2008)從上海市的人口遷移探究其人口再分布現象,將上海市都會區分成都心 區、城區邊緣區、近郊區與遠郊區,民國 80 年代以來,上海因產業結構的調整與 布局,加快郊區建設,市內跨區遷移使都心區人口密度跟著下降,城區邊緣區尤 其是近郊區人口密度上升,市外遷入人口通常遷向人口密度較低的郊區,拉近郊

(31)

區與都心間人口密度的差距。整體來說,上海人口空間分布的基本模式與變動模 式符合大城市人口變動的規則,即市中心地區人口密度最高,隨離市中心的距離 增加人口密度隨之減少;隨著城市發展與改造,上海市中心已明顯出現人口擴散 的郊區化現象,而遠郊地區則人口遷入不多,增加不快,有些區甚至呈現人口淨 遷出,形成一定的相對“過疏化”現象。 善化區與上海市城市規模差異雖大,長久商業及文化發展下來也自成一座 傳統農業小城,由於南科的加入正轉型為科技市鎮,可從人口分布觀察是否出 現城市人口變動的規則,以及善化區的郊區化現象,從考察善化區各里的人口 密度增減以及各里人口比例的多寡來切入與討論。 臺灣在清領末期人口主要集中於南部地區,時至今日臺北地區早已取代嘉南 地區,成為全島人口集中所在。將時間分段來看,1920 年代全臺人口亦向中部地 區集中;1950 年代 4 萬人口以上的區域主要分布於各縣市主要鄉鎮,農業或工業 為主的地區均同時成長,北、中、南部人口持續向都市集中;1960 年代起,人口 沿海線鐵路分布且漸成塊狀,北、高兩地並成帶狀發展;1970 年代起,農業地區 人口規模逐漸縮小,隨時間漸形成基隆─臺北─新竹、豐原─臺中─彰化、臺南 ─高雄─屏東三個集中帶及嘉義附近的小集中帶;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間,南 部地區僅有臺南市、高雄市兩地人口比例增加,但僅些微增幅,相較於臺北縣的 人口則為大比例增幅,人口由南部移向北部地區的現象明顯可見;2000 年至 2010 年間,全臺人口向北部地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李瑞麟、錢學陶、張德偉,1991; 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2011 )。

(32)

表 1-4-1 臺灣人口分布變化時間表 陳鈺昇、吳連賞及鄭春發(2011)以大臺南為研究區域,分析大臺南製造業與 區內人口分布趨勢,指出 2006 年後大臺南製造業生產總值較突出的區域明顯濃 縮於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安平工業園區與保安工業區所組成的大臺南製造業發展 重心所在;再利用 ArcGIS 多層環域分析探討 1991 年至 2006 年期間「居住人口 數」與臺南市編定工業區距離遠近之變化關係,發現人口聚集最高峰皆發生在距 清領末期 •人口主要集中於南部地區 1920年代 •人口向中部地區集中 1950年代 •4萬人口以上的區域分布於各縣市主要鄉鎮 •農業或工業為主的地區同時成長 •北、中、南部人口向都市集中 1960年代 •人口沿海線鐵路分布且漸成塊狀 •北、高兩地並成帶狀發展 1970年代 •農業地區人口規模縮小 •形成臺北、臺中、高雄三個集中帶及嘉義附近的小集中帶 1980~ 1990 •臺北縣的人口大比例增幅 •人口由南部移向北部地區的現象明顯可見 2000~ 2010 •人口向北部地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

(33)

離工業區 5000 公尺左右(4500-5500 公尺),該距離的「居住品質」及「生活機能」 趨佳,部份地區甚至逐漸接近都市中心的商業區或市中心周圍的住宅區,因此吸 引人口於遠離工業區之適當位置作為定居的考量。楊長青(2004)探究竹北市與新 竹科學園區間的空間關係為一良性互動,相互依賴連成緊密關係,竹科提供龐大 就業機會,使得竹北市在人口成長方面產生轉變。 區位條件越好越能吸引人口聚集,臺南市開發歷史早,隨著時代的變遷高雄 市以後起之秀的姿態成為南部都市的霸主,臺南市─高雄市更是串起南部的大都 會區。善化區位於中心層級─臺南市區與次中心層級─新營區之間,具有良好的 空間位置;加上鄰近科學園區的人口在選擇定居點時會以距離工業區適當位置作 優先考量,值得關注研究區域在高科技產業進駐後人口成長的起伏變化。 產業的進駐吸引人口的聚集,也帶來人口的變遷,王冠棠(1997)分析臺南科 學園區設立後對高科技產業人口分布的影響,從以往以台南市外圍區域為主之型 態,重新解構為以臺南市地理中心(南科附近)為主之型態。Kipnis (2013)描述中 國的一個城市─鄒平因工業發展使得該區快速從鄉村蛻變成都市,人口激增的同 時人口結構產生年輕化,其一因素為許多於此地工作的已婚者會選擇攜帶小孩喬 遷至此,卻少有人會攜帶雙親來此居住。 如依文獻所言,高科技產業提升人口品質,出現人口年輕化,在少子化與老 年化衝擊下,研究區域的人口結構改變情形,該區的性別人口數、每年各年齡層 的人口數即為重要的資訊,本文將據以做後續的分析討論。

(34)

第二章 善化區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位置與自然環境

一、地理位置 善化區從經緯度來看,東起東經 120°20’ 47”,西至東經 120°15’ 18”,寬距約 9 . 5 公 里 , 南 北 縱 長 約 8 公 里 , 北 自 北 緯 2 3 ° 1 0’ 3 4 ” , 往 南 止 於 北 緯 23°06’ 18”。該區的東西向稍寬,整體形狀似方圓,面積總計為 55.3097 平方公 里(《善化鎮志》,2010)。 善化區處於臺南市地理中心地帶,北距縣市合併前的台南縣治─新營市約 22 公里,西南距臺南市約 20 公里。本區相鄰 6 鄉鎮(圖 1-1-1 ),麻豆區與官 田區各居於西北與東北邊,東與大內區、山上區接壤,南連新市區,越過西南 邊境可到安定區。截至 2014 年底,善化區人口總數有 46,100 人,居於相鄰區 域人口數的第一位(表 2-1-1),於 2014 年首度超越麻豆區的人口總數,扮演著 此區域人口數領頭羊的角色。 表 2-1-1 2014 年善化區與緊鄰各區之人口數 區域 善化 麻豆 官田 大內 山上 新市 安定 人口數 (人) 46,100 45,067 21,706 10,248 7,498 35,592 30,298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主計處 http://www.tainan.gov.tw/account/page.asp?id={72F3F7D4-5BDC-45B0-B978-B6DA999D36DA} 二、地形地勢 善化區處嘉南平原,地貌平坦單調,地勢東高西低,坡度起伏甚緩,僅河 岸灘地與分布於曾文溪南岸因洪氾所形成的自然堤形貌變化略大。區內中、西 地區的海拔不超過 20 公尺,南關里西南一帶甚有低於 5 公尺之地;嘉北、嘉南

(35)

里大部份地區和東昌、小新、牛庄等三里東境的小部份地帶海拔高度高於 20 公 尺,但皆不逾 25 公尺(《善化鎮志》,2010)。 三、氣候 善化位於嘉南平原東側,從緯度來看屬於熱帶型氣候,以下就氣溫、降 雨、風向與風速來分析本地氣候型態。由於中央氣象局並無善化區詳細且長期 的氣候統計資料,研究者選擇地形與經緯度最與善化區接近之觀測站來進行說 明,因此氣溫與降雨以臺南站之數據為主,蒸發量、風向與風速從位於臺南市 新化區的畜產試驗所資料得之。臺南觀測站提供之氣候數據是屬於百年縱貫性 之統計結果,缺乏蒸發量、風向與風速的長期統計數據,為此研究者改從中央 氣象局農業觀測網月資料中找尋與善化區地理條件類似的觀測站─臺南市新化 區畜產試驗所登錄的月數據來補充說明,此查詢網頁提供的數據以月為單位, 為求研究精準,研究者自 2013 年往前查詢,該年如有月份為缺日之統計數據, 即不列入統計,以求得連續五年內的平均數據。 (一)氣溫 臺南平原區長年之年均溫為攝氏 23.7 度(表 2-1-2),全年有 9 個月份之月 均溫超過 20℃,3-5 月、10-11 月乃天氣舒適之月份,冬季 12 月至次年 2 月稍 有寒意,夏季 6 月到 9 月較為暑熱。 表 2-1-2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之月均溫(1897-2013)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 溫 月均 溫 (℃) 17.2 17.8 20.5 24.0 26.9 28.0 28.5 28.1 27.6 25.4 22.2 18.7 23.7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南部氣象服務 http://south.cwb.gov.tw/index1.php

(36)

(二)降雨 臺南觀測站測得之年平均降雨量 1,733.8 毫米(表 2-1-3),低於全島平均 值,各月平均降雨量差距大,介於 8 毫米至 409 毫米之間,雨量未稱豐沛,主 要原因為區內地勢不高,缺乏增加降雨的有利條件。 雨期為 5 月至 9 月的夏秋時節,因多梅雨、颱風雨及對流雷雨,各月平均 降雨量皆在 150 毫米以上,平均雨日可達 10 天(表 2-1-4),7、8 月平均雨量達 約 400 毫米,有著逾半月的雨期;冬季因本區地處於東北季風背風側,受地形 阻蔽效應,降雨量相對較小,10 月至次年 4 月為少雨期,其中 11、12、1 月的 平均降雨量不及 20 毫米,月平均雨日不達 5 天,呈現高度夏雨集中的降雨形 態。 表 2-1-3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每月月均雨量(1897-2013)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總雨量 月平 均雨 量 (mm) 17.9 28.4 40.1 71.2 176.0 384.8 381.2 409.8 161.8 31.7 19.3 14.3 1733.8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南部氣象服務 http://south.cwb.gov.tw/index1.php 表 2-1-4 中央氣象局臺南觀測站歷年來月平均雨日(1897-2013)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總雨日 月平 均雨 日 4.6 5.2 6.0 6.8 9.8 14.6 15.4 17.4 10.4 3.7 3.2 3.6 100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南部氣象服務 http://south.cwb.gov.tw/index1.php 5 月至 9 月總蒸發量(表 2-1-5)小於降雨量,有剩水,10 月至次年 4 月總蒸

(37)

發量高於降水量,有缺水現象,依據降雨量、蒸發量、剩水量的條件,本區全 年剩水量雖高於缺水量甚多,然缺水時間長,農業耕種更依賴於儲水、灌溉系 統。 表 2-1-5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平均總蒸發量(2005-2009)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 總蒸發 量(mm) 50.3 60.5 77.8 87.3 101.8 73.8 89.4 72.0 69.3 75.5 51.4 46.9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農業網月資料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agri/agri_month.htm (三)風向與風速 臺灣冬季的風期長,東北季風與東北信風帶兩股環流相結合,使得風勢強 勁。位於臺灣西南部的本區雖有著中央山脈阻蔽,但仍受影響,2008 年至 2010 年的風向資料(表 2-1-6),整體而言,9 月份至翌年 5 月多為北風與北北西風, 6 月到 8 月風向以東南東至南為主要風向範圍。全年各月風速大約介於每秒 1.58 公尺至每秒 2.62 公尺間(表 2-1-7),年內月際間風速變異幅度不大,冬季 與春初平均風速較高,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的平均風速較低。

(38)

表 2-1-6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最多風向(2008-20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8 N N N NNW NNW SSE ESE SSE ESE NNW N N 2009 N NNW NNW NNW NNW SSE SSE ESE ESE NN

W

N N

2010 N N N NNW NNW SSE ESE ESE SSE N N N 2011 N N N N N S S S SE N N NNE 2012 N N N N SE S SE S N N N N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農業網月資料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agri/agri_month.htm 表 2-1-7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平均風速(2008-2012)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 風速 (m/s) 2.62 2.44 2.16 1.64 1.6 1.58 1.56 1.64 1.66 1.66 1.88 2.3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農業網月資料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agri/agri_month.htm 四、地質與土壤 從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查詢系統圖層顯示,善化區之地表為第四紀沖積 層或全新世階地堆積層所覆蓋,第四紀沖積層分布於本區大部分地區 (《善化 鎮志》,2010)。 本區地表尚未發現活動的斷層出露,在臺南市全區範圍內,有新化、後甲 里和左鎮等活動斷層於善化之南,木屐寮、六甲和觸口 3 條活動斷層位於善化 之東北,其中新化斷層、六甲斷層與木屐寮斷層過去百年內曾發生災害性地 震,造成鄰近地域房屋倒塌,死傷嚴重,因此本區內雖然地質構造單調,並未

(39)

被歸入位於強震帶之列,但若遇前述諸條斷層活動,仍受其顯著影響。 圖 2-1-1 善化區鄰近的活動斷層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的活動斷層 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Default.aspx 本區土壤大致可分為石灰性砂岩頁岩物質之新沖積土、砂岩頁岩老沖積土 和非石灰性臺灣黏土等 3 類。新沖積土以低地區為主要分布範圍,包括曾文溪 主流南岸之東勢寮、六分寮、胡厝寮、西衛等,以及土虱堀、北仔店、小新營 以西至東勢宅、文正、西關、南關三里東半部地帶,約占全區 3/5 的面積;新 沖積土排水能力佳,適宜種植旱作。老沖積土分布區域如茄拔東半部海拔略高 之處,約占全區 1/4 的面積,排水優良,屬弱育土,質地肥沃,適合農作栽種 (《善化鎮志》,2010)。 臺灣黏土即過去所謂之「看天田土壤」,缺乏灌溉水,專靠天雨予以滋潤之 意,雨量過少土壤乾裂,雨量過多水份聚於土壤中難排出,主要存在於本區西 南側、溪尾、什乃及其以南之原臺糖鐵路沿線、苓仔林和茄拔以東的局部地 區,分布面積不及全區的 1/6。臺灣黏土土壤粘重,保水力佳,缺水情形較不嚴 重,然而質地較粗者,不利水分循環,故充作旱地。在灌溉系統不發達的往 昔,多用以種植甘藷或樹薯。今日灌溉水路四通八達,看天田土之生產能力已 大幅提升(臺南縣土壤調查報告,1969)。

(40)

五、水文 曾文溪主流為流經本地的重要水系,在山上區與大內區交界處與善化區相 遇,以逆時針方向從本區東邊向北環行,形成一處大曲流似玉帶環抱(圖 2-1-2)。 圖 2-1-2 臺南市善化區曾文溪水系圖 資料來源:水利署地理資訊倉儲中心 http://gic.wra.gov.tw/gic/HomePage/Index.aspx 曾文溪之古名為灣裡溪,發源於阿里山山脈,至山上區附近進入平原,經 善化區東勢寮北部、安定區蘇厝、海寮、臺南市區溪南寮,至七股區與臺南市 區青草崙間注入臺灣海峽;總長約 138.5 公里,流域面積為 1,176 平方公里, 於上游建有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以及為嘉南大圳主要水源,造 就嘉南平原的繁榮富庶,可稱為孕育當地之母。自古又素有「青暝蛇」之稱, 因中游以下坡度漸緩,河床純細泥沙,河槽極不穩定而形成曲流地形,曾經於 下游包括善化區在內發生多次改道(王鑫、鄭曉昀,2009),至 1938 年整治工程 完竣,河道方趨於穩定。

(41)

第二節 人文環境背景

一、地名由來與建置沿革 (一)善化地名之由來 善化區過去為平埔族的西拉雅系聚集之目加溜灣社,目加溜灣(BAKLOUN)之 名為平埔族語,原意係為「刣牛厝」,荷人佔臺後便以羅馬拼音為 Bakloun、 Baccloan、Bacclouangh 等,以荷語發音之,再譯為臺音,則為目加溜灣。明鄭 時期由於鄭成功巡視至此,以為「善早開化」(很早開化之意),因而改名為善 化。康熙 23 年(1684)清領臺灣後,因與鄭氏政權對立之關係,不用善化之名, 康熙 35 年(1696)高拱乾《台灣府志》稱作「目加溜灣社」,此志卷二〈規制• 衛署〉載: ……學署:在目加溜灣學宮內,廨舍未建。典史署:在善化里之目加溜灣 街,去縣治二十里。 其後,因「目加溜灣社」名稱太長,乃以此地位處「灣裡溪」畔而改稱 「灣裡社」,隸屬「諸羅縣善化里」,康熙 56 年(1717)周鍾瑄《諸羅縣志》即 載: ……灣裡溪街、灣裡社街(俱屬善化里)…… 日治時期明治 28 年(1895)10 月北白川宮殿下進軍麻豆,途中宿於灣裡,同 月將之劃入曾文兵站司令部管轄,設置善化里東堡和善化里西堡管理地方事 務,東勢寮蘇養宅充當地方事務所;明治 29 年(1896)3 月改歸於曾文憲兵屯所 管轄,同年 10 月實施民政改為臺南縣灣裡辨務署之轄區;明治 31 年(1898)12 月編入大目降辨務署,改為灣裡辨務支署;明治 34 年(1901)11 月隸屬臺南廳灣 裡支廳。大正 9 年(1920)10 月重新調整行政區域,置善化庄役場;昭和 15 年 (1940)升格為善化街,設街役場。二次戰後,政府即沿用善化之名,將善化街 改鎮(新化郡役所,1929;黃文博,1998;施添福等,2002)。

(42)

(二)建置沿革 荷治時期,本區為目加溜灣社生活場域;鄭成功來台後設承天府名東都, 下設天興、萬年兩縣,當時目加溜灣屬天興縣善化里。鄭氏政權實施營盤田 制,為鎮營軍隊開墾所駐之地,寓兵於農,以求自給自足。屯田地點在善化里 之「何庄」、「小新營」、「大新營」、「左營」、「右先鋒」、「西衛」(林秀容, 2007)。 康熙 22 年(1683),臺灣收歸於清朝版圖,翌年,清廷設一府三縣,地方設 保,保下置街庄,平埔族部落設「社」。此時,本區由諸羅縣善化里及目加溜灣 社管轄。道光 17 年(1837)善化里東保、善化里西保改歸臺灣縣之範圍。胡厝藔 於當時劃歸於安定里東保,善化里西保管轄區囊括竹仔腳、下藔尾、檨仔腳、 木柵莊、港仔莊、左營莊、大溝墘、埤腳、灣裡街、灰窰埔、田藔仔、六分 藔、溪尾、東勢宅;善化里東保內則有溪洲、和莊、小營、坐駕莊、埔姜林、 瓦窰仔、灣裡街頭、牛庄、大竹圍、糖莊後、二坎、茄拔莊、東勢藔、土虱 窟、零仔林、埤仔尾與三塊藔(劉寧顏,1991)。 日治時期行政區歷經多次變革,明治 33 年(1900)街庄社長管轄區域進行改 正,善化區轄域於當時分屬於三個區:善化東區、灣裡區與安定里東區(臺南 縣,1900)。明治 43 年(1910)出版的《街庄社名》中本區隸屬於臺南廳灣裡支 廳,分屬三區管轄,位於灣裡區之街庄有灣裡街、六分寮庄與曾文庄,區長役 場位於灣裡街;善化里東區下有茄拔庄、東勢寮庄、北仔店庄、小新營庄與坐 駕庄,區長役場設於東勢寮,加上屬安定里東區的胡厝寮庄大致抵定為現今善 化區輪廓(圖 2-2-1)(臺灣總督府,1910)。大正 9 年(1920)臺灣總督府改制全臺 行政區為 5 州 2 廳,州下設郡及市,本區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善化庄,爾後於 昭和 15 年(1940)升格為臺南州新化郡善化街,下轄八個大字,善化、曾文、六 分寮、東勢寮、北仔店、茄拔、小新營與坐駕,胡厝寮當時依然劃分於安定 庄。

(43)

善化鎮志(2010)提到二次戰後善化街改稱善化鎮,將日治時期屬安定庄管 轄之胡厝里與胡家里納入善化版圖,民國 40 年(1951)善化鎮轄東關里、小新 里、北關里、文昌里、南關里、嘉南里、嘉北里、溪美里、胡家里、胡厝里、 東隆里、東昌里、坐駕里、西關里、田寮里、牛庄里、文正里、六德里、什乃 里及六分里,共 20 里。民國 70 年(1981)坐駕里戶數過多,分成坐駕、光文二 里;民國 78 年(1989)再度調整鄰里,將原牛庄里其中一鄰編入光文里,沿用至 今。臺南縣善化鎮於 2010 年 12 月的縣市合併中更名為臺南市善化區。 本研究經歷日治及二次戰後兩個時期,行政區域名稱多次異動,因此針對 本區 2014 年管轄的里別,繪製成表 2-2-1,一覽自日治時期善化區轄域之演 變。

(44)

圖 2-2-1 臺南市 善化 區日治時 期之輪 廓 資料來源 :臺灣 堡圖

(45)

表 2-2-1 善化區轄域沿革表 明治 43 年 (1910 年) 大正九年 (1920 年) 民國 40 年 (1951 年) 民國 70 年 (1981 年) 民國 78 年 (1989 年) 現行 (2012 年) 臺南廳 臺南州時期 臺南縣 臺南市 支廳 ─區 名 街庄名 郡名─ 街庄名 大字 善化鎮 善化區 灣裡 支廳 灣裡 區 灣裡街 新化郡 善化庄 善化 東關里 東關里 東關里 東關里 灣裡街 善化 文昌里 文昌里 文昌里 文昌里 灣裡街 善化 南關里 南關里 南關里 南關里 灣裡街 善化 西關里 西關里 西關里 西關里 灣裡街 善化 北關里 北關里 北關里 北關里 灣裡街 善化 文正里 文正里 文正里 文正里 六分藔庄 六分寮 六分里 六分里 六分里 六分里 六分藔庄 六分寮 六德里 六德里 六德里 六德里 六分藔庄 六分寮 田寮里 田寮里 田寮里 田寮里 曾文庄 曾文 什乃里 什乃里 什乃里 什乃里 曾文庄 曾文 溪美里 溪美里 溪美里 溪美里 灣裡 支廳 善化 里東 區 茄拔庄 茄拔 嘉南里 嘉南里 嘉南里 嘉南里 茄拔庄 茄拔 嘉北里 嘉北里 嘉北里 嘉北里 東勢藔庄 東勢寮 東昌里 東昌里 東昌里 東昌里 東勢藔庄 東勢寮 東隆里 東隆里 東隆里 東隆里 北仔店庄 北子店 牛庄里 牛庄里 牛庄里 牛庄里 光文里 光文里 坐駕庄 坐駕 坐駕里 光文里 坐駕庄 坐駕 坐駕里 坐駕里 坐駕里 坐駕里 小新營庄 小新營 小新里 小新里 小新里 小新里 灣裡 支廳 安定 里東 區 胡厝藔庄 新化郡 安定庄 胡厝寮 胡家里 胡家里 胡家里 胡家里 胡厝藔庄 胡厝寮 胡厝里 胡厝里 胡厝里 胡厝里 資料來源:善化鎮志(2010)

(46)

二、開發歷史與產業變遷 四百多年前臺灣島上平埔族散居各地,荷蘭人佔領臺灣的第一個登陸地為 臺南安平,以此為據點幅射擴散收服各平埔族,西拉雅族因所處位置之關係, 成為最早與荷蘭接觸的族群,開啓具有詳細文字記載的歷史之扉,善化當時為 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目加溜灣社所在地,因此本小節即從荷據時期開始敘寫 該地之發展史與變遷。 (一)荷據時期 西元 1624 年,荷蘭佔領臺灣南部,以此為對中國與日本貿易之據點,積極 於附近探勘合宜建造碉堡之處,以便固守且茁壯勢力,熱蘭遮城日誌提到荷人 長官面對府城各社原民威脅曾討論是否續蓋赤崁屋,考量此地收集鹿皮與燒磚 製灰的重要性後而無可推諉,並持續向臺灣平埔族傳播基督教。荷當局對臺灣 各社的統治剛柔並濟,對抵抗者以武,對臣服者以文。初期目加溜灣社與隔壁 的麻豆社武力抵抗荷人的出現,1629 年 10 月兩社之原住民聚集赤崁附近以箭與 標槍追擊荷官,1629 年 11 月荷決議反擊目加溜灣社,長官普特斯曼率其下多名 摧毀該社,多處村落毀於火舌中,此役後壓制下社民的反抗情緒,並透過新港 人送最好武器給荷,以視歸向(江樹生譯,2002)。 1636 年南北番社陸續歸順後,荷人在新港社開辦學校,傳授基督教教義, 同年六月目加溜灣社決定採納基督教,荷蘭當局著手蓋校舍開辦學校,為增加 社民之就學意願,自 1638 年 10 月起每三個月學生可獲得半皮丘的米,1639 年 就學兒童數為 87 名,約千名的社民中有 261 名受洗,1647 年就學者包括少年人 與成年人有 273 人,基督教已逐漸融入目加溜灣社 (許賢瑤譯,2000;李雄揮 譯,2003)。1644 年台灣領事召集歸順番社之長老,宣布分南北二路番社之治理 方式,實施贌社制度,每年五月初二願承贌之社商集於公所,承應而呼後登錄 於冊,再至各社貿易,番民以耕獵之物換取日用之物,皆經贌商之手(黃叔璥, 1722;連橫,1920)。

(47)

荷人每年舉行的北區地方會議,目加溜灣社從 1644 年起皆有派任長老參 與,向官方報告村落狀況之際,同時也進行戶口數與人口數的調查。中村孝志 (1994)整理出荷蘭時代臺灣番社戶口表,記載 1647 年、1648 年、1650 年、 1654 年、1655 年與 1656 年目加溜灣社的戶口數與人口數變化,發現 1647 年至 1655 年間,目加溜灣社人口數量約 800~900 人,150 戶,卻於 1656 年驟降至 545 人,剩餘不到百戶的人口。推測原因應與傳染疾病流行以及後續的連帶效應 有關係,1653 年的瘧疾及麻疹等傳染病肆虐臺灣北部與南部,造成多人死亡, 並影響稻田生產的產能,導致人民受困於饑荒及營養匱乏 (林偉盛,2001;林秀 容,2007)。 (二)明鄭時期 1661 年 3 月鄭成功率軍來臺,同年 12 月荷蘭當局投降,目加溜灣社改服於 鄭氏王朝,《臺灣外記》記載: 自領何斌、馬信、楊祥、蕭拱宸等,帶銃手三百、牌手三百、弓箭手三 百、大刀手兩百,備具口糧十日,從新港、目加溜灣巡視。見其土地平坦膏 沃,土番各社俱羅列恭迎。成功錫以烟布,慰以好言,各跳躍歡舞。 鄭氏軍旅駐紮於善化里各處要地,行屯田之法,今區內仍遺留明鄭時期之 歷史遺跡。小新營李氏宗族開臺祖即隨鄭氏遷臺駐紮屯墾小新營,吳姓湯姓亦 明鄭時代之屯墾者,可推測小新營各姓非同鄉之開基先祖應同為鄭氏軍隊之成 員(陳仁德,李知己,1996)。大新營、小新營、坐駕與右先鋒為鄭氏部將屯田 練兵的聚落,瓦窯及糖廍是燒瓦製糖所在(李百勳,2010)。 此時漢人陸續進入小新營、北仔店、九間厝、牛庄等地開墾,甚或發展成 大家族,鄭氏部隊與漢人移民儼然成為當時一股很大的漢人勢力,逐漸壓迫目 加溜灣社的生活空間,導致其遷移。今六分里、小新里、坐駕里、溪美里、光 文里、西關里、嘉南里等地區,相繼建有不同祀神的漢人信仰寺廟,如泰安 宮、三代祖師廟、龍文廟、隆安宮、清水宮等,為當時漢人隨鄭氏來臺,迎奉

(48)

原鄉神明可視為漢人在此地落地生根開墾之佐證(《善化鎮志》,2010)。 明鄭時期對臺南建設相當重要,奠定之後發展根基,影響極鉅的為教育與 文化兩方面,鄭經重用陳永華推行教化,在各平埔族社設立學校,《裨海記 遊》記載: 是日過大洲溪,歷新港社、嘉溜灣社、麻豆社,雖皆番居,然嘉木陰森, 屋宇完潔,不減內地村落。余曰:「孰謂番人陋,人言寗足信乎」?顧君曰; 『新港、嘉溜灣、毆王、麻豆、於偽鄭時為四大社,令其子弟能就鄉塾讀書 者,蠲其徭役,以漸化之。四社番亦知勤稼穡,務蓄積,比戶殷富;又近郡 治,習見城市居處禮讓,故其俗於諸社為優。毆王近海,不當孔道,由富庶, 惜不得見,過此恐日遠日陋矣』 上文中對於當時臺南四社平埔族社教化成功頗為讚揚,足見目加溜灣社在 明鄭時期具有相當之教化程度。目加溜灣社民加速漢化與流寓自此的沈光文有 關,《臺灣府志》記載: 沈光文……飄泊至臺,不能返棹,遂寓居焉。及鄭大木掠有其地,斯菴以客 禮相見。鄭經嗣爵,多所變更,斯菴知經無能為,且以一賦寓譏諷,為忌者所 中,幾死于□。乃改服為僧,入山不出,於目加溜灣 番社傍教授生徒,兼以醫 藥濟人。 (三)清領時期 康熙 22 年(1683 年)清廷派遣施琅攻打台灣,鄭氏王國澎湖海戰失利,鄭克 塽迫於情勢,遂向滿清投降,臺地入於清廷之手,展開 210 餘年的統治。從康 熙年間編修的《臺灣府志》與《諸羅縣志》中可知目加溜灣於當時為官方機構 的所在地與軍事機構的駐紮區: 典史署 在善化里之目加溜灣街。去縣治二十里。 在臺灣縣鎮北坊。康熙二十八年。臺廈道王效宗置。在諸羅縣新港社。在諸羅縣

(49)

目加溜灣社。在諸羅縣蕭壠社。在諸羅縣麻豆社。以上五所,係康熙二十五年知縣樊 維屏設教番童。 分防目加溜灣汛(係報部本營官兵輪防):千把一員、步戰守兵一百二十名。 目加溜灣舖 在善化里。舖兵三名。 諸羅自康熙二十五年設學,乃有釋奠之祭。時廟在善化里西保(即目加溜灣)。 義學田,在目加溜灣。 另設目加溜灣、麻豆、新港、蔦松至府治底塘為五塘,專遞公文。 有典史署、目加溜灣舖、義學、社學等官方機構,目加溜灣汛、目加溜灣塘 等軍事單位,許多任職漢人隨之移入,至康熙末年的《臺海使槎錄》裡提到因 漢人移民不停地移入,目加溜灣番社社民衣著已如半個漢人。康熙至雍正年 間,目加溜灣社部份社民已陸續搬離原社址,向區內其他地方遷移如六德里、 茄拔之外,及至乾隆嘉慶以後,目加溜灣社民幾乎已搬離善化區,移居官田與 大內,同治初年善化區內大部份土地已為漢人所開,現今的多數村庄聚落已然 形成,善化區保有其行政地位,清朝末年《安平縣雜記》記載承辦應行文件.衙 署在安平縣屬之善化里西堡灣裏街地方(即目加溜灣)。行政、軍事、交通三種機能成 為影響善化市街發展的主要因素(塗淑怡,2006;林秀容,2007)。 隨著土地拓墾、水利建設、人口及聚落的增加,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消費量 隨之增加,此時臺灣本身的手工業不發達,生活必需品仰賴外地進口,如布 帛、田器等,皆需從中國輸入,另一方面,臺灣盛產米、糖為中國所需。因而 清代南瀛(原臺南縣)地區沿海港區極多,港口街市即在此一背景下逐漸產生。 街市因其文化及經濟功能,提供週遭草地村落的需求,高拱乾《臺灣府志》中 載有: 目加溜灣街在善化里。縣轄多番鄉,鄉民需物皆市府中;獨此一二列肆,故名 街」 街市乃是草地所生產農產品的集散地,而此街市如又具港口功能,往往成為

數據

表 1-4-1 臺灣人口分布變化時間表  陳鈺昇、吳連賞及鄭春發(2011)以大臺南為研究區域,分析大臺南製造業與 區內人口分布趨勢,指出 2006 年後大臺南製造業生產總值較突出的區域明顯濃 縮於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安平工業園區與保安工業區所組成的大臺南製造業發展 重心所在;再利用 ArcGIS 多層環域分析探討 1991 年至 2006 年期間「居住人口 數」與臺南市編定工業區距離遠近之變化關係,發現人口聚集最高峰皆發生在距清領末期•人口主要集中於南部地區1920年代•人口向中部地區集中1950年代•4萬
表 2-1-6 臺南新化區農業氣象觀測每月最多風向(2008-2012)
表 2-2-1 善化區轄域沿革表  明治 43 年  (1910 年)  大正九年  (1920 年)  民國 40 年 (1951 年)  民國 70 年 (1981 年)  民國 78 年 (1989 年)  現行  (2012 年)  臺南廳  臺南州時期  臺南縣  臺南市  支廳 ─區 名  街庄名  郡名─ 街庄名  大字  善化鎮  善化區  灣裡 支廳  灣裡 區  灣裡街  新化郡  善化庄  善化  東關里  東關里  東關里  東關里 灣裡街 善化  文昌里 文昌里 文昌里 文昌里 灣
圖 2-3-2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http://www.stsipa.gov.tw/web/WEB/Jsp/Page/cindex.jsp?frontTarget=DEFA ULT&thisRootID=376     自南科設立後,每年進駐廠商的數量持續往上攀升,營業額成長驚人,除 2008、2009 年遇到全球金融海嘯為下跌的數據外,截至 2012 年為止,單臺南園 區的營業額已來到 5 千 8 百億新臺幣,可知其地位的舉足輕重,為南臺灣的經 濟收入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One, the response speed of stock return for the companies with high revenue growth rate is leading to the response speed of stock return the companies with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