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人口分布的變遷

第二節 人口集散程度的改變

街庄是北仔店庄,每平方公里有 535 人,而當時的市街中心灣裡街的人口密度 排行第二位,352 人/平方公里,曾文庄每平方公里有 300 人,以上三街庄為當 時人口密度最高的前三名。人口密度最低的街庄是坐駕庄,每平方公里不到 90 人,其他街庄人口密度是介於 151~250 人/平方公里(圖 4-2-1)。

圖 4-2-1 明治 38 年(1905)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1 自行繪製

大正 9 年(1920)善化區人口密度為 249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街庄 依序是北仔店庄的 524 人/平方公里,於此時改名為善化街的人口密度則是 394 人/平方公里,曾文庄 307 人/平方公里及胡厝寮庄 305 人/平方公里,坐駕庄人 口密度減少到 61 人/平方公里,4 個街庄介於 151~250 人/平方公里(圖 4-2-2)。北仔店庄的人口密度多於善化街的原因在於面積大小,善化街所屬的面積 是北仔店庄的 4 倍以上,雖善化街人口總數多於北仔店,但主要是集中在東北 隅,經平均分配後人口密度反不如北仔店。

圖 4-2-2 大正 9 年(1920)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1 自行繪製

(二)昭和 7 年(1932)~昭和 14 年(1939)

昭和 7 年(1932)善化全區人口密度成長至 323 人/平方公里,位於善化區偏 東且面積最小的北仔店庄依舊是全區人口密度最高之街庄,654 人/平方公里,

接著是善化街,人口密度為 517 人/平方公里,曾文庄排行第三位,人口密度為 463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坐駕里,不到 100 人/平方公里,六分寮庄與 小新營庄同屬人口密度較低的街庄,未滿 250 人/平方公里(圖 4-2-3)。

圖 4-2-3 昭和 7 年(1932)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1 自行繪製

昭和 14 年(1939)善化區人口密度是 386 人/平方公里,最高的三個街庄人 口密度超過 550 人/平方公里(圖 4-2-4),北仔店庄人口密度為 724 人/平方公 里,善化街的人口密度是 603 人/平方公里,曾文庄的人口密度也有 562 人/平 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直無法突破 100 人/平方公里的坐駕庄於昭和 14 年(1939) 有明顯地成長,為 217 人/平方公里,同樣未滿 250 人/平方公里的尚有小新營 庄。

圖 4-2-4 昭和 14 年(1939)善化區各街庄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1 自行繪製

日治時期善化區的人口密度是不停地增加,大正 9 年(1920)後的成長速度 愈快,從各街庄來看,北仔店庄的人口密度最高,人口總數最多的善化街因面 積大,人口密度排於北仔店庄之後,曾文庄人口密度排於第三。人口最稀疏的 街庄是位於北仔店庄與善化街中間的坐駕庄,坐駕庄東邊的小新營庄與北邊的 六分寮庄在日治時期與其他街庄相比皆為偏低。

二、二次戰後的人口密度

二次戰後善化區人口密度成長速度與洪毓駿(2011)對岡山區所做的研究相 比,明顯緩慢,民國 39 年(1950)至民國 99 年(2010)岡山區的人口密度成長將 近三倍,同時間內善化區的人口密度成長卻不到兩倍。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 的人口密度為 466 人/平方公里,民國 49 年(1960)為 590 人/平方公里,民國 59 年(1970)時為 694 人/平方公里,民國 69 年(1980)為 740 人/平方公里,到民國 99 年(2010)時人口密度皆未超過 800 人/平方公里。若以十年為一觀察期,求出 每期增加率,民國 39 年(1950)到民國 49 年(1950)增加率為 26.61%,民國 49 年

(1950)至民國 59 年(1960)增加率為 17.63%,民國 59 年(1960)到民國 69 年 (1970)的增加率為 6.63%,民國 69 年(1980)至民國 79 年(1990)增加率為

0.27%,民國 79 年(1990)到民國 89 年(2000)增加率為 2.43%,民國 89 年(2000) 至民國 99 年(2010)增加率則為 3.55%,可知民國 39 年(1950)到民國 49 年 (1960)的人口密度成長速度最快,民國 69 年(1980)至民國 79 年(1990)善化區 人口密度成長呈現停滯狀態。以下分成 7 個時期觀察各里別的人口密度成長情

資料來源:善化戶政事務所,自行計算

(一)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圖 4-2-5)

善化區的人口密度為 466 人/平方公里,密度最高的是北關里(18,443 人/平分 公里),接序為東關里(3,073 人/平方公里)與西關里(1,190 人/平方公里),以上 為人口密度超過 1,000 人/平方公里的里;人口密度在全區中屬於較高的前五名 但人口密度未超過 1,000 人/平方公里的是田寮里(950 人/平方公里)與文正里 (934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五個里依序是六分里(138 人/平方公里)、

南關里(212 人/平方公里)、小新里(281 人/平方公里)、嘉北里(303 人/平方公里) 與東隆里(310 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前 5 名的里中有 4 個里屬於日治時期善化街的範圍,延續日治後期 的人口密集,北關里、東關里與西關里連接出一字型的人口密集區域。北關里位 於市街中心加上面積甚小,成為善化區人口最稠密的里,與其他里有相當大的差 距。人口密度最低的 5 個里處於與其他區相鄰的邊界,有許多土地未開發,從圖 4-2-5 更可看到邊界除了溪美里與胡家里的人口密度高於 501 人/平方公里之外,

其餘人口密度皆低於 500 人/平方公里。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中心的里人口稠 密度較高,外圍里的人口較稀疏。

圖 4-2-5 民國 39 年(195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二)民國 49 年(196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圖 4-2-6)

此時善化區人口密度為 590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五個里之人口密 度已超過 1,000 人/平方公里,最高依然為北關里(19,231 人/平方公里),接著 是東關里(3,448 人/平方公里)、西關里(1,390 人/平方公里)、田寮里(1,263 人 /平方公里)及文正里(1,132 人/平方公里),排序沒有改變,人口密度比前一時 期增加。人口密度最低的五個里從低到高為六分里(138 人/平方公里)、南關里 (255 人/平方公里)、小新里(345 人/平方公里)、東隆里(412 人/平方公里)與嘉 南里(429 人/平方公里)。民國 39 年(1950)到民國 49 年(1960)間善化區 20 個里 中有 19 個里人口密度為增加,唯六分里的人口密度持平;最低的第五名由嘉北 里(430 人/平方公里)變成嘉南里(429 人/平方公里),這兩里在日治時期合併稱 為茄拔庄,實際上兩里在此時的人口密度十分接近。

圖 4-2-6 中位於善化區與其他區域相連的邊界里別人口密度低於 500 人/平 方公里的單位減少了,民國 39 年(1950)有 10 個里人口密度低於 500 人/平方公

里,民國 49 年(1960)減少到 6 個里,六德里、東昌里、坐駕里與胡厝里的人口 密度已超過 500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較高的里以北關里及與之圍繞的里為 主,如東關里、西關里與文正里,皆為日治時期善化街的區域範圍,田寮里是 唯一非位於善化市街中心但人口密度為前五群組的里別。

圖 4-2-6 民國 49 年(196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三)民國 59 年(197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

此時善化區的人口密度為 694 人/平方公里,經過十年每個里的人口密度都 為正成長,最高的北關里(20,421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是第二位東關里 (3,509 人/平方公里)的六倍,接序是田寮里(1,473 人/平方公里)、西關里 (1,461 人/平方公里)和文正里(1,330 人/平方公里)。六分里(167 人/平方公里) 二次戰後以來是善化區人口密度最低的里,其他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里依序 為:南關里(295 人/平方公里)、小新里(398 人/平方公里)、東隆里(494 人/平 方公里)與嘉南里(506 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最低的五個里是分布在邊界與其他區相連的里,位於邊界的里密

度低於 500 人/平方公里的則從上期的 6 個再度減少到 4 個,並有兩個邊界的里 之人口密度超過 1,000 人/平方公里,顯示善化區人口增加的情況下讓市中心的 里別人口更加稠密,同時人口也向外圍的幾個里別聚集。

圖 4-2-7 民國 59 年(197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四)民國 69 年(198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

此時善化區人口密度為 740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兩里─北關里 (16,960 人/平方公里)和東關里(3,157 人/平方公里)與前期相比人口密度是下 滑的,顯示此兩里人口稠密程度有紓解的現象,尤其北關里的人口密度是二次 戰後以來最低的,文正里(1,422 人/平方公里)、田寮里(1,416 人/平方公里)與 坐駕里(1,335 人/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第三至第五位的里。民國 49 年(1960)至 民國 59 年(1970)稍有上升的六分里(157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這十年中又 下滑了,在善化全區中敬陪末座;南關里(307 人/平方公里)、小新里(429 人/

平方公里)、東隆里(474 人/平方公里)與嘉南里(510 人/平方公里)是善化區人 口密度最低的第二位至第五位。

除了民國 49 年(1960)的六分里之外,二次戰後到民國 59 年(1970)的每個 里之人口密度皆為正成長,人口成長的轉捩點在民國 59 年(1970)至民國 69 年 (1980),此時期有 10 個里人口密度是下降的。從圖 4-2-8 中人口密度最稠密的 區域在於日治時期善化舊市街的北關里與東關里,次級稠密的四個里圍繞著舊 市街,遠離舊市街中心的外圍里在此時期的人口密度不到 1,000 人/平方公里。

圖 4-2-8 民國 69 年(198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五)民國 79 年(199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

善化區在民國 79 年(1990)之人口密度為 742 人/平方公里,獨占鰲頭的北 關里(13,498 人/平方公里)數值仍然與其他里相差甚多,人口密度卻連續在兩時 期下降許多;類似的情形出現在第二位的東關里(2,569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 度已低於二次戰後以來的任一時期。第三位是從坐駕里分割出來的光文里 (1,861 人/平方公里),坐駕里(1,781 人/平方公里)排於光文里之後,接著第五 位是小幅下滑的田寮里(1,394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里依序為六分里 (135 人/平方公里)、南關里(328 人/平方公里)、嘉南里(431 人/平方公里)、東

隆里(434 人/平方公里)與小新里(496 人/平方公里)。

圖 4-2-9 民國 79 年(199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圖 4-2-9 人口密度分布的趨勢與前一時期雷同,主要差別在於東關里人口 密度低於 3,000 人/平方公里以及嘉南里人口密度低於 500 人/平方公里。人口 密度從舊市街中心向外圍是越來越少的,舊市街中心因長年來的人口聚集累積 相當高的人口密度,卻也導致人口密度持續減少的狀況。

(六)民國 89 年(200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

此時善化區的人口密度為 760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 5 個里依序是 北關里(10,788 人/平方公里)、光文里(2,059 人/平方公里)、東關里(2,004 人/

平方公里)、坐駕里(1,837 人/平方公里)及文正里(1,611 人/平方公里)。內有 善化火車站的光文里於此時的人口密度超越屬舊市街中心範圍的東關里。人口 密度最低的里為六分里(129 人/平方公里)、南關里(349 人/平方公里)、嘉南里 (418 人/平方公里)、東隆里(434 人/平方公里)與東昌里(509 人/平方公里)。

圖 4-2-10 民國 89 年(200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七)民國 99 年(2010)善化區內部空間的人口密度

此時善化全區的人口密度為 787 人/平方公里,北關里(9,542 人/平方公里) 的數值越來越低,已不到 10,000 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里依序為北關 里、光文里(2,230 人/平方公里)、坐駕里(2,226 人/平方公里)、東關里(1,859 人/平方公里)和文正里(1,840 人/平方公里)。相反地,人口密度最低的里依序 為六分里(126 人/平方公里)、嘉南里(380 人/平方公里)、南關里(404 人/平方 公里)、東隆里(412 人/平方公里)及六德里(455 人/平方公里)。

圖 4-2-11 民國 99 年(2010)善化區各里人口密度分布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4-2-2,自行繪製

東關里人口密度的排行繼前期被光文里超越後,民國 99 年(2010)又被坐駕 里追過,往後下滑一個名次,人口稠密程度以舊市街的北關里最高,與北關里 相連的里稠密程度較為舒緩,更外圍的里人口聚集程度偏稀疏。人口密度不到 500 人/平方公里的里分布在邊界,從上期的四個增加為六個。

善化區在民國 59 年(1970)前各里的人口密度多為增加的趨勢,民國 59 年 (1970)後部分里別的人口密度開始出現減少的現象;尤其是屬日治時期善化街 的北關里與東關里高度的稠密程度也於民國 59 年(1970)後開始紓解,但因長年

善化區在民國 59 年(1970)前各里的人口密度多為增加的趨勢,民國 59 年 (1970)後部分里別的人口密度開始出現減少的現象;尤其是屬日治時期善化街 的北關里與東關里高度的稠密程度也於民國 59 年(1970)後開始紓解,但因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