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第三章 日治時期(1895-1945)後勁地區的發展

第三節 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根據日治時期的戶口統計(1905 年-1941 年),在明治 38 年(1905)到昭和 16 年 (1941)間,後勁地區的人口數增加 22%左右,幾乎維持在整個楠梓區 10%以內的 戶口,人口增加並不明顯,在糖廠建立後,有少數移工移入,但此區仍以在地農 人為主。

在昭和 12 年(1937)中國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人為因應戰事,旋即在左營 港區造軍港,將廍後 128 村莊村民遷村,移居後勁成為「新廍後」;在昭和 18 年 (1943 年)到昭和 19 年之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日本自 1942 年起推動「第 二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畫」,隨戰事的擴大,建築軍港和「六燃」需要專業人才,

後勁地區的日人也從 41 戶共 99 人,增加為 125 戶共 363 人,他們多為海軍官員 和技術人才,計有昭和 18 年 40 戶、19 年 125 戶、20 年 20 戶,合計共 185 戶,

連同日本時代漢人寄留 267 戶,共計 455 戶。而當時後勁本地人本籍者共 552 戶 (鄭水萍,2000),這些移工來自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嘉義縣、

台南縣等台灣各地區,外來移民比例佔後勁當時 977 戶當中的 46.5%,這些移民 構成了日治時期的新後勁人,顯示工業的發展使後勁地區的人口組成多元化。

表 3-3-1 日治時期後勁人口數量

年代 後勁

明治 38 年(1905) 2063 大正 4 年(1915) 2021 大正 14 年(1925) 2025 昭和 5 年(1930) 2283 昭和 13 年(1938) 2677

資料來源:《臺灣現住人口統計》,台灣戶口調查部,1908

51

為了安置建造六燃和左營軍港的日本技術人員,日方在海軍第六燃料廠附 近建造了日式宿舍區,大量的廠房和日式宿舍建築,憑空改寫了後勁以農為主的 地景,更促使後勁日後成為農業和工業混雜的聚落,也為以後經濟發展、環境保 護的論述,提供了角力的舞台。

回顧日治時期,後勁地區發展受到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整體考量之影 響,初期發展糖業及食品加工,在 1936 年皇民化運動推行後,積極把台灣發展 為南進的基地,而位在半屏山腳,又鄰近左營軍港的後勁地區,因為大量日籍技 術人員的進駐,工業從業人口和比例均明顯增加,後勁聚落的居民多樣性也隨之 上升。

52

第四節 小結

後勁地區在日治前後期共 51 年的時間內,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聚落景觀,此 時期受到日本統治主導,國際資金和政治力量對台灣的影響甚微,日治初期日本 視台灣為提供原料的產地和日本工業產品傾銷的市場,自然環境優越的後勁地區 以農業發展為主,經濟作物-甘蔗為前期的優勢作物,經由日方的土地調查和制 度的改良,農民擁有土地的所有權,然而作物的選擇和銷售管道均由日方把持,

清領時期後勁居民在拓墾、興修水利所表現的積極度,在日治時期不復見。

而 1930 年後在日本南進思維的考量下,後勁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工業地 景,海軍第六燃料廠和日式宿舍區的興建,使後勁由單一蔗田景觀的傳統農業聚 落發展為工業地景為主的多元族群聚落。除了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們將這時 期後勁的土地利用、人口、聚落的變遷放到不同尺度的歷史脈絡下,可以看到小 尺度後勁的地方發展,深受國際情勢和國家政策的影響。而此時期小尺度的地 方、居民在殖民地的統治背景下,只能被動地接受日本國家政策的規劃,尚無力 去正面回應到國家層面。

從解釋鏈概念探討本時期後勁的發展,在日本不同時期的相關政策推行下 所產生的轉變,因 1930 年前後日本政策方向的改變,本文以 1930 年作為分界,

分別從聚落發展、人口變遷和產業結構三方面探討,以圖 3-4-1 表示。

53

54

第四章 國民政府前期(1945-1987)後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