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勁地區聚落發展和人口變遷

第二章 清領時期(1684-1894)後勁地區的聚落發展

第二節 後勁地區聚落發展和人口變遷

清康熙 22 年將台灣納為版圖,23 年廢承天府,設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

諸羅三縣,將原明鄭萬年州劃為台灣、鳳山兩縣,縣下轄里,後勁主要位於鳳山 縣半屏里,東以下東潭與觀音里分界,西以灣中港與海分界,南以火燒廍巷與興 隆里分界,如圖 2-2-1 所示。

在台灣設治後,閩粵居民開始大量進入台灣,自然成為閩粵窮苦居民謀生 的新天地,即使有渡台三禁的限制,但為求生計仍有許多人冒著風險渡過黑水 溝,這些隻身來台的青壯男子,在新天地開墾家園,面對陌生環境的情境之下,

迫切需要互相扶持,這些大陸移民往往基於同宗或同鄉的情誼而漸漸群聚,在台 灣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宗族組織,主要分兩類:(1)唐山祖:同姓之人為求聯誼團結,

居住地附近的同姓,以入股方式志願加入,同姓間彼此不一定有清楚的系譜關 係。以唐山員相較顯赫的同姓祖先為祭祀對象,凝聚同姓情誼。(2)開基(台)祖:

以來台祖或其後裔組成的,成員之間有清楚的系譜關係,以開基祖及其後代為祭 祀對象。

28

後勁地區在明代開始,即有楊正、劉明等開基祖入墾,清康熙 23 後移民大 增,主要的姓氏群有黃、蔡、劉、陳、林五姓,多為漳州人,其中陳、劉、黃、

蔡四姓的祖厝位於圖 2-2-2 中後勁中街與後勁西路路口一帶,而附近的聖雲宮為 最古老的廟宇,因此這一帶應是後勁聚落最早的發源地(呂欣怡,1991)。

主要位於半屏里

圖 2-2-1 清領時期後勁聚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鯤鯷文史工作室,2006

29

30

這些後勁聚落開基祖當中的強宗,來到亟待墾植的新天地,一方面同鄉互 相扶持,成立公廟來凝聚向心力;另一方面藉由傳統農業聚落對血緣關係的重 視,而成立了宗廟,所以可以說基於原鄉和族性的關係,後勁而逐漸形成同族、

同鄉的傳統農業聚落,形成現今後勁聚落的雛形。

在當時的移墾社會中,因為移民拓墾的勞力需要,且希冀在台灣延續漢人 家族倫理,產生了共同的宗祠、寺廟來凝聚族群,實地走訪後勁地區,大小廟宇 約有 30 幾間,其中成為後勁地區公廟的有:聖雲宮(老祖廟)、鳳屏宮(仙公祖 廟)、福德祠(土地公廟)與萬應公有應公廟四所,清朝時期的後勁舊聚落坐落 在這四大公廟間,形成以聖雲宮為中心的祭祀圈,地方居民有共同信仰,並發展 出特定的祭祀活動(如近代之甘尾會)與組織,宗教文化可說是凝聚後勁聚落的重 要力量。

圖 2-2-2 後勁地區各大姓開台祖祖厝位置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鄭水萍(2000)《後勁大代誌》;呂欣怡(1991)

31

清朝時人口政策的改變,加上後勁位於鳳山縣左營舊城旁,吸引了大量人 口移入,在清領前期已經是個農業為主的傳統聚落,且因為位於台南府城至鳳山 縣舊城的必經之處上,使得後勁飽受民變之波及,為求自保,成立了鄉里的保衛 組織,地方自保組織與宗教文化結合,就形成了後勁地區素以「後硬」著稱的陣 頭。根據《鳳山縣采訪冊》中記載:「後勁街,在半屏里,縣西北二十里,逐日 為市。」清領後期今高雄市轄區內八大市街之一的後勁街(今聖雲街)即出現商業 機能。

圖 2-2-3 康熙輿圖 1696-1704

資料來源:從地圖閱讀高雄 :高雄地圖樣貌集(200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