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小時候常常聽到燃燒塔運轉時,那轟隆轟隆的聲音吵得讓人睡不著,一 天兩天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一忍就是幾十冬的時間,長期的噪音讓我們稔田里 這裡的人喔,幾乎都有聽覺方面的傷害,很多人甚至連睡眠都有障礙啦!」

「那次我親戚來到後勁這裡,問說~是不是家裡面瓦斯沒關好,還是漏氣 阿?我馬上去廚房檢查,瓦斯的確是關著的,但我阿叔說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 的化學味道,唉~住在這裡久了,不只鼻子都聞不到,連身體也整組壞了了……」

以上的場景發生在 2013 年,筆者初次進入高雄市楠梓區中油旁的後勁社區 中,隨手所記下來的田野筆記,筆記內容記錄的不是後勁單一居民的特殊經驗,

而是 1968 年至今整個後勁居民共同的生活寫照。沿著後勁地區走一遭,最令人 難忘的乃是在參差的閩南式傳統聚落中的任一地點駐足,都可看到高聳在半屏山 腳下的燃燒塔,數量龐大的巨大油槽以及中油後來陸續興建的隔音牆。歸鄉的遊 子和外地的遊客,能從半屏山腳下這奇特的工業地景和鼻子裡聞到刺鼻的氣味中 知道現今後勁聚落的產業特色。明清時期,從鄭氏渡台移民屯墾以降,後勁聚落 即成為台灣最早形成的傳統農業聚落之一,隨歲月更迭,滄海桑田,楠梓後勁搖 身一變轉型為今日台灣石化工業的重鎮。從明清至今後勁地景產生劇烈的轉變,

我試著從歷史脈絡下的聚落變遷和產業更迭來尋找答案。

後勁地區的歷史發展甚早,因位於半屏山西北麓,後勁溪上游諸源匯聚地,

中游地區溪水充足,取水方便,適合人居,自新石器時代即為蔦松文化的分布地 區,明清以降,隨著清朝人口(移民)政策的改變,大量移民進入左營縣城旁的後

2

勁,形成典型的農業集村;然而日治時期 1900 年代日本台灣總督府推動產業革 命,在鄰近的橋仔頭建立糖廠,糖廠帶來的就業機會開啟了後勁地區移民之濫 觴,而 1937 年萬丹軍港的建造,使得桃仔園等部分村莊居遷入;1939 年在半屏 山西北麓「海軍第六燃料廠」的興建,帶來了日本技術人員和前來打工的各地移 民(鄭水萍,2000);國民政府來台後,大量外省籍的技術人員前來接收油廠,1960 年代楠梓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先後引進了大量台灣各地女工和外籍勞工進入後勁 地區。

回顧後勁地區過去的歷史,在短短的百年之間,後勁由一個以原鄉血親、

地緣關係而建構的聚落,轉變成人口結構多元、複雜的工業聚落,除了自然環境、

聚落經濟發展等內在因素外,各個時期政府政策均對後勁地區發展產生極大的影 響力,國家、全球化經濟體系等外部力量是在何種時空背景之下,透過何種機制 對後勁地區的環境、居民造成影響?而在此過程中後勁地區多元複雜的人口結 構,面對外部力量的介入,是否會採取相同的調適方法?

地景能代表一個時期社會文化、信仰和技術的實踐(Mike Crang,王志弘等 譯,2003),空間規劃往往隱含了政治意涵,而政治的核心表現在權力的掌控上,

Cosgrove(1985)提出:「地景乃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透過觀察空間地景的改 變,確立當時代的人們如何觀察、如何了解這個世界的基本方式。

由後勁聚落地景百年間的劇烈轉變,可以看出國家政策、地方政府在規劃 導向上的轉變,而在尺度變遷的角度,全球化的時代中,尺度是流動的,空間尺 度不斷地被爭議和重新建構,再把國家政策和後勁地區發展放到同一個時空脈絡 當中,會發現地景改變和尺度的轉變是相互呼應的,從資本主義尋求經濟發展最 大化,到環境保護運動追求永續經營;從五輕及煉油廠到綠能產業園區,究竟是 什麼力量決定了後勁這個空間的勝利價值?從後勁地景變遷的歷程,不難看出除

3

了國家尺度的影響之外,尚有其他較小尺度的行動者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試圖 透過政治生態學的角度,探討後勁地區進入更大的經濟體系後,國家政策、全球 化經濟、資金和聚落、居民間的互動關係。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後勁地區地景變遷的背景和歷程。

二、探究後勁聚落變遷過程中,不同尺度的變遷和交互作用。

三、探討在地景的變遷中,後勁居民面對尺度的變遷如何調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