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楠梓後勁聚落變遷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楠梓後勁聚落變遷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十三屆教學碩士論文. 楠梓後勁聚落變遷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指導教授:廖學誠 研 究 生:陳一偉. 中華民國一Ο五年七月. i.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 論文名稱:楠梓後勁聚落變遷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指導教授:廖學誠 研究生:陳一偉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四萬一千餘字,分六章二十一節,並以約三百字扼 要說明內容。. 摘要 後勁位於北高雄楠梓區,現今為高雄的工業重地,這裡有高雄煉油廠及楠 梓加工出口區。然而在此地,卻也有維持著傳統特色的後勁舊聚落。. 後勁從清代由一個以原鄉血親、地緣關係而建構的農業聚落,轉變成人口 結構多元、複雜的工業聚落,除了聚落經濟發展等內在因素外,國家、全球化經 濟體系等外部力量也在這裡作用。. 本文試圖透過政治生態學觀點,以解釋鏈模式,探討 1683 年到 1987 年間, 以農業為主的後勁聚落,如何在國際情勢、國家、地方不同尺度的影響下,改變 人口特色和經濟結構,形塑成今日的面貌。. 關鍵字:政治生態學、後勁. ii.

(3) Houjing, located in Nanzih District is an industrial capital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Kaohsiung.. Having Kaohsiung Oil Refinery and Nanzih Export Processing Zone, it is also an old settlement with traditional features.. Houjing changed from a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consist of surrounding and. consanguinity in Ching(Qing) Dynasty into a industry settlement consist of complex population structure at present.Besides internal factor of settle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External forces of nation and globalized economy etc. acts as well there.. By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model of explanation. chain,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agricultural-based Houjing is influenced and then transforms its ways of main typ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international, national and local scales.. Key words: Political Ecology、Houjing. iii.

(4) 目次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區域.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9. 第二章 清領時期(1684-1894)後勁地區的聚落發展. 22. 第一節 清領時期治台政策. 22. 第二節 後勁地區聚落發展和人口變遷. 27. 第三節 土地拓墾和水利設施. 32. 第四節 小結. 41. 第三章 日治時期(1895-1945)後勁地區的發展. 43. 第一節 日治時期治台政策. 43. 第二節 殖民農業經濟和工業的變遷. 45. 第三節 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50. 第四節 小結. 52. 第四章 國民政府前期(1945-1987)後勁的發展. 54. 第一節 國民政府遷台後治台政策. 54. 第二節 國民政府前期後勁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59. 第三節 國民政府前期後勁土地利用和產業變遷. 63. 第四節 小結. 66 iv.

(5) 第五章 國民政府後期(1988-2015)後勁的發展. 68. 第一節 國民政府後期治台政策. 68. 第二節 國民政府後期後勁聚落人口、產業發展. 70. 第三節 後勁反五輕運動. 72. 第四節 小結. 75. 第六章 結論. 77. 參考文獻. 79. v.

(6) 表目次 表 1-2-1 政治生態學五大主題(Robbins,P.). 8. 表 1-4-1 受訪者基本資料. 20. 表 2-2-1 後勁地區康熙到乾隆時期入墾的開基祖. 29. 表 2-3-1 乾隆朝後勁的古文書契約(擷取). 34. 表 2-3-2 清領時期後勁地區和鄰近聚落的拓墾情況. 35. 表 2-3-3 後勁地區嘉慶朝到光緒年間的開基祖. 37. 表 3-2-1 日治時期後勁地區古文書. 45. 表 3-2-2 日治時期楠梓坑水、旱田之面積及作物產量表. 46. 表 3-3-1 日治時期後勁人口數量. 50. 表 4-1-1 台灣人口變遷相關指標. 58. 表 4-2-1 後勁地區各里人口統計表. 60. 表 5-2-1 後勁舊聚落人口數量變化表. 70. 表 5-3-1 後勁中油汙染大事記. 72. vi.

(7) 圖目次 圖 1-2-1 解釋鏈. 9. 圖 1-3-1 楠梓區後勁聚落位置圖. 13. 圖 1-3-3 民國 55 年 8 月 23 日半屏山再度崩塌景象. 14. 圖 1-3-2 民國 50 年 6 月 4 日半屏山第一次崩塌景象 圖 1-3-4 楠梓區氣候圖. 圖 1-3-5 後勁聚落位置圖. 14 15 16. 圖 1-3-6 高雄煉油廠空拍. 17. 圖 1-3-7 高雄煉油廠空拍. 18. 圖 1-4-1 研究架構. 21. 圖 2-1-1 康熙 23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23. 圖 2-1-2 雍正 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23. 圖 2-1-3 道光 1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24. 圖 2-1-4 光緒 20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24. 圖 2-2-1 清領時期後勁聚落位置圖. 圖 2-2-2 後勁地區各大姓開台祖祖厝位置圖 圖 2-2-3 康熙輿圖 1696-1704 年. 28 30. 31. 圖 2-3-1 後勁溪流域全圖. 36. 圖 2-4-1 清領時期解釋鏈概念圖. 42. 圖 2-3-2 曹公新圳位置圖. 40. 圖 3-2-1 後勁地區土地利用圖. 47. 圖 3-2-2 海軍第六燃料廠. 49. 圖 3-4-1 日治時期解釋鏈概念圖. 圖 4-1-1 台灣經濟成長率變化圖(1951-2014) 圖 4-1-2 台灣 GNI、GDP 變化圖(1951-2014) 圖 4-3-1 楠梓加工出口區平面圖 圖 4-3-2 楠梓加工出口區位置圖. vii. 53 57. 57. 64 64.

(8) 圖 4-3-3 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1985-1989 年) 圖 4-4-1 國民政府治台前期解釋鏈概念圖 圖 5-4-1 國民政府治台後期解釋鏈概念圖. viii. 65. 67. 76.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小時候常常聽到燃燒塔運轉時,那轟隆轟隆的聲音吵得讓人睡不著,一 天兩天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一忍就是幾十冬的時間,長期的噪音讓我們稔田里 這裡的人喔,幾乎都有聽覺方面的傷害,很多人甚至連睡眠都有障礙啦!」. 「那次我親戚來到後勁這裡,問說~是不是家裡面瓦斯沒關好,還是漏氣 阿?我馬上去廚房檢查,瓦斯的確是關著的,但我阿叔說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 的化學味道,唉~住在這裡久了,不只鼻子都聞不到,連身體也整組壞了了……」. 以上的場景發生在 2013 年,筆者初次進入高雄市楠梓區中油旁的後勁社區 中,隨手所記下來的田野筆記,筆記內容記錄的不是後勁單一居民的特殊經驗, 而是 1968 年至今整個後勁居民共同的生活寫照。沿著後勁地區走一遭,最令人 難忘的乃是在參差的閩南式傳統聚落中的任一地點駐足,都可看到高聳在半屏山 腳下的燃燒塔,數量龐大的巨大油槽以及中油後來陸續興建的隔音牆。歸鄉的遊 子和外地的遊客,能從半屏山腳下這奇特的工業地景和鼻子裡聞到刺鼻的氣味中 知道現今後勁聚落的產業特色。明清時期,從鄭氏渡台移民屯墾以降,後勁聚落 即成為台灣最早形成的傳統農業聚落之一,隨歲月更迭,滄海桑田,楠梓後勁搖 身一變轉型為今日台灣石化工業的重鎮。從明清至今後勁地景產生劇烈的轉變, 我試著從歷史脈絡下的聚落變遷和產業更迭來尋找答案。. 後勁地區的歷史發展甚早,因位於半屏山西北麓,後勁溪上游諸源匯聚地, 中游地區溪水充足,取水方便,適合人居,自新石器時代即為蔦松文化的分布地 區,明清以降,隨著清朝人口(移民)政策的改變,大量移民進入左營縣城旁的後 1.

(10) 勁,形成典型的農業集村;然而日治時期 1900 年代日本台灣總督府推動產業革 命,在鄰近的橋仔頭建立糖廠,糖廠帶來的就業機會開啟了後勁地區移民之濫 觴,而 1937 年萬丹軍港的建造,使得桃仔園等部分村莊居遷入;1939 年在半屏 山西北麓「海軍第六燃料廠」的興建,帶來了日本技術人員和前來打工的各地移 民(鄭水萍,2000);國民政府來台後,大量外省籍的技術人員前來接收油廠,1960 年代楠梓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先後引進了大量台灣各地女工和外籍勞工進入後勁 地區。. 回顧後勁地區過去的歷史,在短短的百年之間,後勁由一個以原鄉血親、 地緣關係而建構的聚落,轉變成人口結構多元、複雜的工業聚落,除了自然環境、 聚落經濟發展等內在因素外,各個時期政府政策均對後勁地區發展產生極大的影 響力,國家、全球化經濟體系等外部力量是在何種時空背景之下,透過何種機制 對後勁地區的環境、居民造成影響?而在此過程中後勁地區多元複雜的人口結 構,面對外部力量的介入,是否會採取相同的調適方法? 地景能代表一個時期社會文化、信仰和技術的實踐(Mike Crang,王志弘等 譯,2003),空間規劃往往隱含了政治意涵,而政治的核心表現在權力的掌控上, Cosgrove(1985)提出:「地景乃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透過觀察空間地景的改 變,確立當時代的人們如何觀察、如何了解這個世界的基本方式。. 由後勁聚落地景百年間的劇烈轉變,可以看出國家政策、地方政府在規劃 導向上的轉變,而在尺度變遷的角度,全球化的時代中,尺度是流動的,空間尺 度不斷地被爭議和重新建構,再把國家政策和後勁地區發展放到同一個時空脈絡 當中,會發現地景改變和尺度的轉變是相互呼應的,從資本主義尋求經濟發展最 大化,到環境保護運動追求永續經營;從五輕及煉油廠到綠能產業園區,究竟是 什麼力量決定了後勁這個空間的勝利價值?從後勁地景變遷的歷程,不難看出除 2.

(11) 了國家尺度的影響之外,尚有其他較小尺度的行動者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試圖 透過政治生態學的角度,探討後勁地區進入更大的經濟體系後,國家政策、全球 化經濟、資金和聚落、居民間的互動關係。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後勁地區地景變遷的背景和歷程。 二、探究後勁聚落變遷過程中,不同尺度的變遷和交互作用。 三、探討在地景的變遷中,後勁居民面對尺度的變遷如何調適。. 3.

(1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首先回顧楠梓後勁地區的相關研究,以釐清了解後勁地區過往的發展歷史 和區域特色,接著針對本研究所欲使用的政治生態學觀點加以回顧。最後回顧地 方認同的概念來觀察探究從清領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每個階段居民面對國家政 策的改變,從而產生不同的調適方式,而這些調適方式也反應出在不同事件中, 居民對於地方認同的變化。. 一、後勁地區的研究. 在民國 76(1987)年 7 月 15 日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開始,台灣民間力量 應勢而起,此時後勁地區居民在長期忍受污染之下,於民國 76 年起參考鹿港反 杜邦,水源里反李長榮等環保運動的模式,發起了台灣史上歷時長達三年的「後 勁反五輕」 ,回顧後勁地區的相關研究,最早有彭芸(1987)運用文獻分析法、參與 觀察法,以政治溝通的觀點來分析「鹿港反杜邦」 、 「後勁反五輕」 ,主要探討在 自力救濟環境活動中,傳播、民意、政策等因素的重要性及影響,檢討在這兩次 事件中政府之溝通結構,而政府在各地的環境自力救濟活動中,應開放政策制定 之「政治參與」 ,並有效率地解決民眾切身的環境汙染等問題。王明輝(1988)則是 從社會學觀點出發,以集體行動理論來分析在反公害自立救濟事件。. 呂欣怡(1992)以田野調查方式深入後勁聚落蹲點,探討國家政策、地方派 系、宗教勢力,及後來進入後勁地區的外來勢力(專家、學者、媒體等)在反五輕 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中提出環境運動發生的背景起源於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不明及環保意識行動化的趨勢等外在因素,加上社區長期以來忍受公害污染而心 生不滿的內在因素,在環境運動發展的歷程中,也顯示了地方派系、新興領袖之 間的權力更迭,如同所有社會運動一般,在活動進入衰退期時,領導者運用宗教 4.

(13) 力量和引進外來學者來發動另一種形式的抗爭活動。而後勁居民在面對國家政策 的推行和中油機關的手段時,並非一味地被動調適和妥協,也顯示了其主動性的 可能。. 從 1987 到 1990 年,歷時三年的反五輕運動在政府的三大承諾和強勢推動 下暫時畫下休止符,而後勁地區在以反五輕運動吸引群眾關注後,學界也開始出 現以後勁地區建築特色、歷史變遷、產業發展等相關主題的研究,後勁從明清以 降由軍事屯墾的農業聚落因交通位置、水利開發等因素發展成清末八大市街之 一,是台灣早期發展的重要聚落,隨著工商業發展,農業已非主要活動,廟會活 動的目的也從單純的信仰和收獲的祈求轉型,戴英艮(2005)藉廟會在傳統聚落中 角色的轉型,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探討在廟會觀光化的過程中,地方的領導者 及不同的社群是如何和廟會活動互動,從而分析廟會活動-後勁甘尾會和地方社 群的交互影響。. 隨著後勁地區工業化的發展,產業結構出現了劇烈的轉變,較多文獻均致 力於探討八十年代反五輕運動、社會媒體所關注的環境汙染問題,以及聚焦在楠 梓加工出口區產業特色等方面,李銀脗(2010)以文獻回顧的方式,對 1661-1973 年間從明鄭時期軍屯到清代農業聚落開發,建構出先民的經濟結構和地方資源的 關聯性,在日治前期以農業加工為發展主軸時,後勁聚落為橋仔頭糖廠的甘蔗產 區而與當地社會、文化互動的過程,而日治後期到民國後勁地區在政策考量下突 然由農業社會快速地轉型為典型的工業聚落,國家經濟發展(石化工業)與地方環 境保護在地方發展過程中的各自論述。. 1990 年代因為環保意識的提升,回顧關於後勁溪以及後勁聚落的研究文 獻,研究者開始轉往五輕汙染情形與防治相關的方向,包括:許昭英(2001)、蕭 文瑞(2006)、莊家維(2007)、吳亞臻(2010)分析五輕廠周邊後勁地區,土壤與地下 5.

(14) 水的污染情形、汙染物質及汙染源的比對分析,希冀提供相關政府部門作為取締 汙染,修改法規之用。余明憲(2010)從環境視覺的角度,提出不同背景和居住特 性的後勁居民,在環境污染視覺程度、態度及調適行為上的差異性;吳玉雪(2012) 強調應將在地居民納入公共政策的制定環節之中,以期能縮小抗爭活動的社會成 本,並落實環境的永續發展。. 2007 年起,高雄市 政府水利局主導的「後勁溪整治計劃」(高雄市水利局, 2011),從防污、防洪及綠美化等面向,分四個階段進行長達八年的整治計劃, 整 治工程以整體平衡的觀點,並導入生態工法,減少大量混凝土的設施,恢復後勁 溪自然生態系統,在此發展脈絡之下,研究者開始以「後勁溪親水公園」的觀點 來探討後勁溪中下游地區,包括有林千華(2011)探究高雄市後勁溪親水公園設施 之需求性與滿意度研究,吳真瑱(2011)提出高雄市後勁溪自行車道設施規劃對重 遊意願影響之研究。. 由後勁溪及後勁聚落的研究回顧,可看出在不同時期,各種價值以後勁聚 落為場景而爭相論述的過程,尤其在後勁地區如此大規模工業地景的出現,不單 純是因為經濟因素的影響,後勁聚落地景的改變更深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因此值 得探討後勁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態,包含當地的人口結構、土地利用變遷、祭祀圈、 環境保護論述等,是否長期受到台灣工業政策的影響?而當地居民面對國家力量 介入時,又是如何回應與調適?. 二、政治生態學的研究. 為了進一步瞭解後勁聚落在地景改變的歷程中,有那些因素的介入?而這 些因素是如何去影響「看的到的地景變遷」和「看不到的人地關係」?本文從政 治生態學(political ecology)的視角切入,欲探討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關係和環 境脈絡下,政府政策是如何影響後勁地區的發展。 6.

(15) 受到後結構主義及批判現實主義的影響,在 1980 年代,政治生態學的研究 取向逐漸受到重視,在政治生態學發展的初期,Blaikie and Brookfield(1987)以政 治經濟的論點來分析人地關係,將其定義為: 「對生態的關注與廣義政治經濟學 的結合」 ,就全球經濟尺度下被壓迫的區域生產選擇,來解釋第三世界及農業環 境的改變。Greenberg and Park(1994)則認為政治生態學綜合了「政治經濟強調的 需求、生產活動權力的分配以及對生態環境關係擁有較寬的視角等面向的連結」 。. 自然環境變遷的問題,不只和其所處的自然環境背景有關,而且也和作用 其上的政治、經濟、社會關係相關。從早期政治生態學關注於經濟邊緣化跟貧窮 的議題,近年來,Watts(2000)提出「經由使用資源、控制資源類型與環境健康、 永續發展願景等方面的仔細分析,透過政治生態學可以瞭解自然和社會之間的複 雜關係」 ,強調社會關係對於瞭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因此在 1990 年代後,常用 來解釋「知識、力量、實踐和政治、公平、支配這些面向衝突而引起的環境衝突」 。 Robbins 在 2004 年歸納了現今政治生態學中四個主要的議題,2012 年將其 整理成如表 1-2-1 的五個研究主題:. 7.

(16) 表 1-2-1 政治生態學五大主題(Robbins,P.) 主題 退化與 邊緣化. 相關 (Relevance). 解釋了什麼?. 土地退化問題,長期以來歸咎於 邊緣族群,實際上必須以較大 的政治或經濟脈絡來看待。. 環境變遷(特別是退化) 以及變遷的理由. 保育與控制. 保育的的結果 (特別是失敗). 長久被認為是好的保育活動, 被證實有不良的影響,有時 因此導致保育活動失敗。. 環境衝突 與排斥. 環境進入權 (特指自然資源)與衝突. 將環境衝突置於更廣泛的性別、 階級、族群紛爭之中,反之亦然。. 環境事件 與認同. 社群和人的認同 (特別是新移民). 政治與社會紛爭,和生活與環 境運動的基本議題連結在一起。. 社會政治狀況. 政治、經濟體系被非生物的行動者 所支持和影響. 政治目的與 行動者. 資料來源:Paul Robbins (2012) Political Ecology (Second Edition).P.22. Robbins(2012)以非洲的肯亞和坦尚尼亞為例,棲地和野生動物的減少似乎 和已開發世界中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產生愈來愈複雜的連結,雖然這兩個國家在雨 量、人口和家畜數量等方面都差異不大,但為何肯亞的動物棲地與野生動物數量 消失的比坦尚尼亞嚴重?進一步比較發現,國界上靠肯亞的這一側,有許多私人 支持投資的穀類出口,這導致更多野生動物棲地的砍伐和更多的農業行為,這些 穀物的銷售對象是國際市場,因而使肯亞的農墾行為進入全球性的糧食經濟系統 當中,當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變動,便會把這些壓力轉嫁到肯亞的生產者身上, 又進一步促使動物棲地的快速減少。. 為了合理解釋 1980 年代象牙海岸北部地區畜牧者和農夫之間日益嚴重的衝 突,Thomas Bassett(1988)檢視了系統中垂直結構上的壓力,推測在象牙海岸地方 社區發生的暴力事件、衝突,其實是來自國家尺度上,為了增加提供給國際市場 8.

(17) 牲畜的產量而產生的壓力所導致的,Blaikie and Brookfield(1987)也提出解釋鏈 (Chains of explanation)來有效說明不同尺度之間的關聯性(圖 1-2-1) *開放市場. *整合生產過程. 跨國資金. *穩定貨幣. 跨國制度. 報酬. 再結構. *借款服務. 國家 促進. *實行發展策略. 挑戰/需求. 跨國公司. 地方/區域制度. 整合/組織. 榨取/剩餘 *降低風險/勞務 *完成目標. 生產者/社區. *降低成本 *增加利潤. *自主決定. 開發/生產/適應. 限制/賦能. 地景/生態系統 圖 1-2-1 解釋鏈. 資料來源:Paul Robbins(2012) Political Ecology (Second Edition).P.89. 而國內政治生態學相關的研究較少,早先有盧鏡臣(1997)透過政治生態學的 觀點,探討澎湖海岸破壞的情形,除了和海岸自然環境敏感有關之外,也提出貧 窮和產業的邊緣化導致漁民爭取漁港海堤等國家資金投入,競相對海洋環境榨取 資源,在 1970 年代後,國民黨為了拉統地方派系以得到政治上的效忠,而地方 9.

(18) 派系希冀有實質的硬體建設來當作政績以吸引選票,並從中得到鉅額的工程利 益,因此出現了村村有海堤、有港口之奇特的亂象,由此可見地方的景觀變遷的 發展深受國家政策、地方政治的影響。. 鍾沛鈞(2010)透過時間的縱切面,來分析不同時期農業政策制定與實施,對 以一級產業為主的峨眉鄉產生的影響,他將峨眉鄉聚落變遷放在一個更廣的尺度 脈絡之下觀察,證明鄉村並非獨立一個體,而是受到全球化、國家政策、地方等 尺度互相競逐、論述的結果,隨著國家權力下放、民主化的影響,地方行動者擁 有更多的力量,使得鄉村轉變為新價值的鄉村。. 晚近有李蕙琴(2014)以政治生態學的分析視角探究二重疏洪道地區的地景 變遷與不同尺度互動的歷程,她提出主導二重疏洪道地區地景變遷的主要力量, 以「國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為主,在地的行動者多因應政策或地景的變遷, 而產生不同的環境認同,進而採取新行動,並展現其影響力。在地景變遷歷程當 中,不同行動者(或權益關係人)為鞏固其地景論述的權力,會採取對其最有利的 論述。過程中除衍生不同的環境議題,亦導致地景進一步的改變。. 綜合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政治生態學強調,地景的改變和尺度的變遷是 相互呼應的,著眼於不同尺度之間的關聯性和尺度的變遷,以及人地關係的改 變,因此本研究企圖從政治生態學的角度切入,將後勁聚落的地景變遷,放到更 大的國際、國家政策的脈絡之下,探討全球化經濟、政府政策、地方發展等尺度 的關連與變遷,從中分析不同行動者的尺度實踐過程。. 三、地方認同的研究 「地方(place)」一直是地理學探究的重要概念,當人們投入時間、情感在一 實質環境中,這一實質環境即對人們產生了價值與意義,此環境對人們來說就成 10.

(19) 為「地方」。環境、空間所指的是一具有方向、距離的幾何概念,而地方是特定 空間的人們,連結過往的記憶,透過社會文化而共同建構出來的,它強調的是「主 體性和經驗,而非冷酷無情的空間科學邏輯 (Tim Cresswell,王志弘等譯, 2006)」。地方既代表一個對象,是地理學家和其他人觀看、研究、並加以書寫 的事物,也代表了一種觀看方式(Tim Cresswell,王志弘等譯,2004)。 人文地理學家段義孚曾提出「地方之愛(Topophilia:love of place)」來闡述 人之於地方的認識,是建立在人與地方的情感交流;「地方感」被認為是人們感 覺環境的整體方法(Wlliams et al.,1992;Stokowski,2002) ,地方感是指人類對 於地方的主觀和情感上的依附,是人們認同地方的方式,也是自己歸屬該地方的 感覺。地方認同的形成,是較為主觀的個人意識,受到個人經驗、情感、認知的 影響,故每個人的地方感都不同,然而時間是一重要的因素,在該地區生活愈久 的在地居民,與該地區的連結性愈強。. 國內有黃琇玫(2003)研究在現代化及全球化的影響下,政府積極推動「社區 總體營造」 、 「文化產業化」等政策,期能建立地方特色、重建居民的地方認同, 而藉由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地區在政策推動之下,社寮地區 在文化資源、文化精神,以及地方成員之間互動調節的狀況。. 廖紫均(2007)則以鹿港為例,探討鹿港的地方認同現象所蘊含的文化因素, 如何受到國家和現代性全球化的影響,並且表現在一連串追尋傳統的活動上,試 圖從鹿港的歷史中,對比出當今的地方認同與清代地方認同的差異性,來確認當 代地方認同產生的力量。. 從上述研究得知,居民對於該地的地方認同,會隨著在該地區居住時間的 長短而有所變化,除了時間尺度的催化之外,後勁地區居民的地方認同也體現在 土地利用方式所表達的人地關係中。從清領時期開始,後勁地區陸續移入來自福 11.

(20) 建漳州、泉州為主的各姓開基主,日治時期興建第六燃料廠而引進的日本技術人 才,加上國民政府時期來台的外省籍中油專業人才,以及 1970 年代楠梓加工出 口區所引進的勞工,他們藉由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方產生連結,而清領時期 和當今的地方認同的差異性為何?. 在過去 300 多年間,不同時期各政權透過政策的制定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了後勁地區的聚落發展、人口變化和土地利用變遷,然而政策的制定、執行並非 雨露均霑,涉及到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分配與權力的不對等關係,而後勁地區在 長期石化工業的發展脈絡下所引發的汙染問題,透過問題來探討在地居民如何面 對?他們的地方、環境認同如何體現在反五輕的環保抗爭活動中?. 12.

(21) 第三節 研究區域 一、位置與範圍. 楠梓後勁地區為台灣最早的漢人聚落之一,位於半屏山西北麓到後勁溪中 游之間,範圍在於東南到半屏山東南麓,東沿後勁溪蜿蜒到雙溪口與楠梓溪會 合,北沿後勁溪中游至與右昌交界,西以右昌埔(墓埔)與右昌為界,西南方至半 屏山西南端止。行政畫分上共包含楠梓區金田里、稔田里、玉屏里、錦屏里、瑞 屏里、翠屏里、宏南里、宏毅里、宏榮里共九里。. 圖 1-3-1 楠梓區後勁聚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轉繪自高雄市里政資訊網). 13.

(22) 二、後勁聚落自然環境與沿革. 地質上,半屏山在在第三紀於古亭坑層期間形成青灰色黏土層與砂頁岩互 層,及其後隆起的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經第四紀海水升降運動,造成侵蝕 基準改變,經歷約六次海水的侵蝕和堆積作用,使得後勁溪中游南方產生了堆積 平原(鄭水萍,2000),周聞經(1962)、張石角、林武男(1966)的研究中指出,在連 日豪雨後,半屏山東南山麓在連日豪雨後,由於東南山麓可能有斷層存在,石灰 岩層中的節理和裂縫特別發達,且上方厚層石灰岩層透水性好,使得其下的青灰 色黏土層不堪負荷,於 1961、1966 均發生大規模的崩塌現象,所以自西元前 2000-400 年,蔦松文化層先住民就在半屏山西北麓,後勁溪中游,後勁溪和楠仔 坑溪匯流處南岸居住,此處取水方便,且不似後勁溪下游為感潮河段,不受海水 鹽分影響,形成後勁「溪流文化」的起源(鄭水萍,2000)。. 圖 1-3-2 民國 50 年 6 月 4 日 半屏山第一次崩塌景象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圖 1-3-3 民國 55 年 8 月 23 日 半屏山再度崩塌景象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4.

(23) 氣候方面,楠梓後勁地區位於北迴歸線之南,屬熱帶氣候,年均溫在攝氏 23 度至 25 度間,每年 6、7 月氣溫較高,1、2 月較低,最暖月平均溫度約攝氏 27 度,最冷月平均溫度為攝氏 18 度左右。季風是影響楠梓區降雨的主要因素,海 風帶來的水蒸氣受影響而凝結降落成為地形雨。楠梓區年雨量約 1500~1800 公 釐,每年 6~9 月降雨量最多,屬於夏雨型,10 月至翌年 3 月為乾燥期,年降雨日 數約 80~110 天之間。. 圖 1-3-4 楠梓區氣候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站楠梓測站 2014-2015 地面資料) 楠梓後勁地區的水系以後勁溪為主,長 21 公里,流經楠梓區、仁武區、大 社區等地。將後勁溪分為上、中、下游三段來看:第一段上游的部份可看作兩個 分支:一路是楠梓溪沿岸,沿河主要的聚落為大社、三奶壇;另一路是曹公新圳, 沿河的主要聚落為仁武、八卦寮。第二段中游部份大致流經楠梓、後勁兩聚落, 而在高雄都會公園旁的德民橋可見楠梓溪與後勁溪的交匯點。第三段下游部分, 在後勁溪左岸形成一個主要聚落--右昌,其鄰近出海口的後勁溪右岸則為援中 港。而後勁溪最後則注入台灣海峽(舊名為古萬丹港出海)。. 明末,鄭成功抗清失利,決定渡海來台建立基地再圖大業,鑒於糧草不足, 諸鎮之兵,各分其地,按地開墾,稱之為「營盤田」(連橫,1920),當時鄭氏各 地屯田共三十二莊,就包含了後勁莊,成為全臺灣早期的漢人聚落之一,在距今 15.

(24) 三百多年前後勁便以農業為發展主軸,一般人以「後硬」 、 「后勁」 、 「后硬」稱之, 是基於軍事屯墾的緣故,至施琅攻台,康熙年間在台設治後,後勁與右昌成為清 代後營、右營的紮地,與左營三足鼎立,為清代鳳山縣的國防重鎮(許欣芳,1994), 而後勁溪上游獅龍溪自從 1838 年曹公圳完工後,更富水利,讓河川中游的後勁 聚落從一年一穫的「看天田」變成一年兩穫的「允水田」 ,成為南台灣米倉(林勝 童等,2007),在晚清時期後勁街1已形成今高雄市轄區內八大街之一,當時人口 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圖 1-3-5 後勁聚落位置圖 (日治 2 萬分之一台灣堡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1. 今後勁聖雲街. 16.

(25) 日治時期在總督府的主導下,橋仔頭發展製糖工業,後勁形成橋仔頭糖廠 周邊衛星聚落之一,遍植甘蔗以供應糖廠原料所需,為了輸出橋仔頭糖廠糖製品 而興建一條橋仔頭糖廠與哈瑪星之間的鐵路,後勁也因為鐵路的經過,加速了現 代化的腳步,而此波由 1900 年日本台灣總督府兒玉總督與行政長官後藤新平、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鈴木藤三郎推動的產業革命,引進了日治時期第一波移 民;又因為日本計畫在萬丹建造軍港(今左營軍港),將廍後、竹仔腳、桃仔園等 村莊村民遷村,一部分遷至今後勁夜市附近,形成新廍後(鄭水萍,2000);然而 後勁幾百年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在日治晚期 1940 年代出現改變,日本政 府大力推展「南進政策」,希冀將台灣發展成日本南侵的據點,在陸續興建了高 雄左營軍港和岡山海軍基地之後,由於從日本本土載運燃料的成本和風險太大, 在 1939 年於半屏山西北麓,強制居民搬遷、徵收山腳下的田地來建造「海軍第 六燃料廠」 ,此時期有大量的日本海軍官員和工廠的技術人員、及前來打工的各 地移民移入後勁地區,使得後勁地區的人口組成趨於複雜。. 隨著 1945 年戰爭結束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在政策考量下遷移來台,並 接收日本的海軍第六燃料廠,改名為「高雄煉油廠」,而後又陸續興建「第一輕 油裂解工場」(簡稱一輕)、 「芳香烴萃取工廠」等,到民國 64 年後,與其中下游 工業如台灣聚合公司等,在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肥料等石油化學產品, 建立起石化工業的完整生產鏈(鄭水萍,2000),自此以後,楠梓轉變以工業發展 的地景紋理所呈現出來的地貌,正是長久以來「居民與土地的對話,土地和政策 的互動,以及人與政策之間調適的過程」 。. 圖 1-3-6 高雄煉油廠空拍 (資料來源:蘋果地方中心). 17.

(26) 圖 1-3-7 高雄煉油廠空拍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都發局網站). 回顧政府遷台後,後勁溪中游、後勁聚落的聚落發展和產業變遷歷程,有 幾個比較重要的事件和關鍵因素,如:經濟發展、人口結構的異動、祭祀圈的改 變、環境保護的論述等,不管在哪一個時期,可以發現「國家政策」在後勁地景 改變的過程,均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18.

(2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為達到本論文研究目的,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獻蒐集與回顧 1.區域地圖: 「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Google earth 的地圖判讀,瞭解研 究範圍,透過不同時期的地形圖(聯勤總司令部、1955、1959、經建版第一版、第 二版、第三版)等,比對各時期後勁的空間土地利用有何變化。. 2.政府文獻:包括《高雄市經濟發展白皮書》 、 《高雄市綜合開發計畫》 、 《高雄市 志》 、 《高雄市發展史》 、 《高雄市開發史》 、 《台灣地圖樣貌集》等,能初步瞭解地 方變遷的歷史脈絡,並知悉政府的發展政策。. 3.期刊碩博士論文:包括政治生態學、後勁地區、工業政策、石化工業、五輕、 環境認同等相關主題,以期建立理論架構。. 4.專書:鄭水萍編著《後勁記事─後勁陳三正家藏古文書篇》 《後勁大代誌》 ,提 供筆者關於歷史變遷中後勁地區的基本認識及經濟活動現象,林勝童等合著《後 勁溪采風錄》講述後勁溪流域古今的差異,《鳳山縣志》 、 《重修鳳山縣志》 、《鳳 山縣采訪冊》 、連橫之《台灣通史》提供了清代當時的政治制度、自然環境及聚 落發展概況,施琅《靖海紀事》、江日昇《台灣外紀》描述明鄭與清朝政權更迭 間的歷史,《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 、《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呈現日治時 期當時人口、產業等社會面相,日治後期到光復以後的產業轉型則結合《第六海 軍燃料廠》 、 《廠史》、《廠史文萃》來作補充。 5.報紙、網路:期能補充前述資料之不足,並瞭解當時民情輿論的看法。 (二)統計資料分析:分別從行政院主計處、高雄市楠梓區戶政事務所、高雄市楠 梓區地政事務所等來源獲取楠梓後勁地區的人口數、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 19.

(28) 各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及比例等相關資料,來分析探討各時期後勁的人口和產業特 色。 (三)田野調查 1.訪談:除了以文獻分析來取得後勁各時期發展的變遷以外,本文也希望了解不 同時期中小尺度的地方、居民是如何來回應大尺度的國際情勢、國家政策,透過 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來進一步了解居民的態度和感受,訪談時間為 2016 年的 6-7 月,對象包括鄰近中油煉油高雄廠的後勁傳統舊聚落(金田、稔田、玉屏、錦屏) 里民共 5 位和中油宿舍區所在的宏毅、宏南、宏榮里民共 2 位 表 1-4-1 受訪者基本資料 編號. 身分. 性別. 代碼. 2. 金田里里民. 男. 3. 金田里里民. 女. A2. 4. 稔田里里民. 男. 5. 玉屏里里民. 男. 6. 錦屏里里民. 男. 7. 宏南里里民. 女. 宏毅里里民. 男. 1. A1 B1 C1. D1 E1 E2. 2.實地觀察: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實地走訪本文研究區域-後勁地區,從觀察中 能取得後勁的土地、人口等變遷現況,和過往文獻資料比較,試圖了解後勁的變 遷歷程。. 二、研究架構 後勁地區聚落變遷和人地關係的改變,難以用單一尺度來解釋其變遷歷 程,因此本文以政治生態學中的解釋鏈企圖來解釋在後勁地區的地景變遷中,各 個尺度之間的關聯性和變遷歷程。後勁地區在明鄭時期就已經開發,而本文主要 20.

(29) 探討的時間為清領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本文章節安排以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 的時間為清領時期,第三章為日治時期,第四章為國民政府來台至 1987 年反五 輕運動發起,第五章為 1987 年反五輕運動以後,第六章為結論。. 而外國資金(日資、美資等)之間是如何對彼此產生影響並不是本文所要討論 的重點,因此本文修正 Robbins 的解釋鏈,將跨國資金、制度和跨國公司整合為 國際政經力量,來探究國際政治、經濟相關情勢是如何在不同時期來影響政府的 決策,而政府在人口、經濟發展上的相關政策,是如何和在地居民及環境發生作 用。修正後,研究架構如圖 1-4-1:. 國家. 產業 政策. 人口 政策. 行政 區劃. 後勁地方發展. 土 地 利 用. 聚 落 發 展. 人 口 變 遷. 圖 1-4-1 研究架構. 21. 國際 政經 力量.

(30) 第二章 清領時期後勁地區的地方發展 第一節 清領時期治台政策 清康熙 22 年(1683 年)清朝政府派鄭成功前部將施琅進攻澎湖,而在明鄭東 寧(今台灣)內部發生嚴重鬥爭,各官員各懷疑畏,在缺乏糧食及兵員的情況下, 最終鄭克塽對清投降,明鄭滅亡,施琅代表滿清接受明鄭投降後,由鄭氏舊將劉 國軒引領勘察台灣各地地形和風土民情, 「8 月 23 日……踏勘南北二路,見其山 川峭峻,土地膏腴,茂林修竹,人煙輻輳,且番民雜處耕種,實海外之雄鎮。若 棄之而不守,則將來不但宵小竊據,亦必為紅毛所圖,其貽害地方,又不僅為吾 閩一省。自當請留,以作邊海屏藩。」(清-江日昇,台灣外紀,1980). 消滅台灣反抗勢力後,對於台灣的去留,朝中又分成兩股勢力,一派主張 放棄台灣: 「台灣原屬紅毛之地,海外彈丸小島,得之對大中國無所加,住民番 人與叛亡奸佞不足共守」 , 「瘴癘之地,無什價值,海外駐守勞民傷財」康熙皇帝 也提出: 「海賊乃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康熙 事典,2006),對清朝來說,攻打台灣是因為尚未完全消滅反清勢力,明鄭投降 後目的已達到,這塊土地本就不是清朝的領土,也無收復失土之感,所以打算把 台灣的軍民遷到中國,放棄台灣;施琅獨排眾議,提出「恭陳台灣棄留疏」說: 「竊照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 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臺灣一地,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 被中耕種,猶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 ,基於保護中國東南沿海四省的國防安全, 加上外國對台灣位置的重要性覬覦已久,更不可放棄這塊沃土,因此,清聖祖在 康熙 23 年時將台灣納為清朝領土,實基於鞏固中國東南海防和地方治安的考量。. 雖然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但因為台灣地處邊疆,且長期以來為海盜賊寇、 反清分子之淵藪,因此主要清廷治台是為了避免叛亂再生,清領初期以「消極治 台,積極防範」為方針,反應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22.

(31) 一、行政區域劃分:源自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1684 年後將台灣隸屬於福 建省下,成為福建省底下的一個府,府以下設三個縣,分別是(1)諸羅縣(明鄭時 期的天興縣、天興州,縣治諸羅,即今嘉義),(2)台灣縣(約為明鄭時期的承天府, 包含今台南、澎湖),(3)鳳山縣(明鄭時期的萬年縣、萬年州,縣治左營),經康熙 雍正到乾隆三朝,統治範圍由一府三縣轉變為一府四縣二廳,到清領後期光緒 20 年,增加為三府十一縣四廳一州。. 圖 2-1-1 康熙 23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圖 2-1-2 雍正 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23.

(32) 圖 2-1-3 道光 1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圖 2-1-4 光緒 20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二、地方政制劃分:清代地方政制分四級,有省、道、府、州縣廳,尚有「直 隸州」 、 「直隸廳」直接隸屬於省,地位相當於府,清領初期在台灣設置一府三 縣,但為加強海防,著重防範,因此將台灣和廈門合併另設立「分巡台廈兵備 道」 ,道台為台灣最高長官統轄文治和武治兩方面,文治即一府三縣,武備即設 一「鎮台(總兵)」掌管治安,後勁地區屬於其中的南路汛塘,且為了防止軍民勾 結、造反,還規定(1)其防守總兵、副、參、遊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轉陞內地, 無致久任,永為成例(清-施琅,靖海紀事,1958),駐台官員不得攜家帶眷,隻 身赴任,且任期三年,期滿即調回中國,且其俸給微薄,直至 1743 年才發放「養 廉銀」 ,清初道台年俸 62 兩銀,知縣為 27.5 兩,士兵於衣食外有 24 兩(許極燉, 1996),和中原本土相比官吏待遇極差,在台官吏多收受賄賂,以補俸給之不足, 因此道光末年的道台徐宗幹在斯未信齋文集中提到:「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 而閩中吏治之壞至台灣而極」 。(2)實施「班兵制」 :在台灣棄留疏中施琅表示: 「海 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清朝 政府以少數滿人統治多數漢人,自是小心謹慎、步步提防,除了將台灣兵撤回 24.

(33) 內地,不讓其駐守故鄉外,連唐山調來的軍隊也三年就調動回去,並規定漳州 兵不得駐守在台的漳人聚落,泉州兵也不得駐守泉州人的村莊,且來台官兵均 需有家眷在大陸以作牽制,避免他們來台造反。 清領前期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受福建省巡撫及分巡台廈兵備道管轄,福 建省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可耕地面積少,再加上人口眾多,每遇農作物 歉收或青黃不接時,就需台灣的稻米糶運接濟,也因此對清廷治台的人口政策 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在台官員薪俸低,且流動頻繁,班兵的主要任務不在抵禦外敵,而在於 對付台灣造反的亂民,平日無所事事,即與民爭利,遇到民變、動亂發生時, 就自行潰敗,在動亂之後又藉機搶劫人民,吏治敗壞使得人民心生不滿,會黨 更提供了人民抗清的勢力,台灣在清領時期民變約有 73 次,故有「三年一小反, 五年一大反」的說法。而民變頻繁發生也導致清廷屢次調整渡台禁令之弛禁, 而田地的拓墾以及田(水田)、園(旱田)的消長,都受到福建省和清廷政策的限制。. 三、移民政策:康熙 22 年頒布之「台灣編查流寓則例」,對流寓者(移民)加之 種種限制,特別是在新規定頒布後想要移民台灣者,有所謂的渡台三禁: (1)「欲渡來台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察,依台灣海防同 知審驗批准,潛渡者嚴辦。」 (2)「渡台者不准攜帶家眷;業經渡台者,亦不得 招致。」(3)「粵地屢為海盜淵藪,積習未脫,禁其民來台。」中國東南沿海閩 粵一帶,山多田少,無籍之民無田可耕,無工可僱,即使清廷對於中國東南沿 海住民的移民申請設下了種種嚴格限制,但無法有效遏止閩粵居民稻相對地廣 人稀、偷渡者眾,藍鼎元乃上疏建議將日趨形式化的「渡台三禁」放鬆。清廷 在雍正 10 年(1732 年)准許福建省移民招家屬前來台灣,但乾隆 5 年(1740 年)又 發出禁令,六年後又開放了兩年,接著第三次禁令維持了十二年,到了乾隆 25 年(1760)又開放一年,准許招眷,同時對客家族群的差別待遇也予以撤除。乾隆 41 年(1776)才正式廢止不准攜眷渡台,此後雖然仍有禁令,但已較之前鬆弛,加 上偷渡者眾,清領前期至嘉慶 16 年(1811)戶口編查時,台灣人口由明鄭時的 20 25.

(34) 萬人成長為 194 萬人(許極燉,1996),人口的增加推動大面積的土地墾殖,也帶 動了行政區的擴大和演變。. 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劃的每一次增設或調整,都代表一次重大的內外變亂 和民間墾殖範圍的躍進,官府始終處在一種消極、被動的地位,這也是臺灣開 發的歷史縮影。隨著清領時期政策面的調整,人口成長,稻田開墾面積大幅增 加,甚至有餘裕能輸出水稻到中國,「三縣皆稱沃土,水土各殊,臺縣俱種晚 稻,諸羅地廣及鳳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 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並可資瞻內地。」(臺海使槎錄,1997). 26.

(35) 第二節 後勁地區聚落發展和人口變遷 清康熙 22 年將台灣納為版圖,23 年廢承天府,設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 諸羅三縣,將原明鄭萬年州劃為台灣、鳳山兩縣,縣下轄里,後勁主要位於鳳山 縣半屏里,東以下東潭與觀音里分界,西以灣中港與海分界,南以火燒廍巷與興 隆里分界,如圖 2-2-1 所示。. 在台灣設治後,閩粵居民開始大量進入台灣,自然成為閩粵窮苦居民謀生 的新天地,即使有渡台三禁的限制,但為求生計仍有許多人冒著風險渡過黑水 溝,這些隻身來台的青壯男子,在新天地開墾家園,面對陌生環境的情境之下, 迫切需要互相扶持,這些大陸移民往往基於同宗或同鄉的情誼而漸漸群聚,在台 灣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宗族組織,主要分兩類:(1)唐山祖:同姓之人為求聯誼團結, 居住地附近的同姓,以入股方式志願加入,同姓間彼此不一定有清楚的系譜關 係。以唐山員相較顯赫的同姓祖先為祭祀對象,凝聚同姓情誼。(2)開基(台)祖: 以來台祖或其後裔組成的,成員之間有清楚的系譜關係,以開基祖及其後代為祭 祀對象。. 27.

(36) 主要位於半屏里. 圖 2-2-1 清領時期後勁聚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鯤鯷文史工作室,2006. 後勁地區在明代開始,即有楊正、劉明等開基祖入墾,清康熙 23 後移民大 增,主要的姓氏群有黃、蔡、劉、陳、林五姓,多為漳州人,其中陳、劉、黃、 蔡四姓的祖厝位於圖 2-2-2 中後勁中街與後勁西路路口一帶,而附近的聖雲宮為 最古老的廟宇,因此這一帶應是後勁聚落最早的發源地(呂欣怡,1991)。. 28.

(37) 表 2-2-1 後勁地區康熙到乾隆時期入墾的開基祖 朝代. 開基祖 姓名. 來台時間. 原鄉. 楊篤齊. 康熙壬寅(元)年 1662 年~ 癸巳年 1722 年. 福建省漳州金浦縣. 王喜妹. 康熙壬寅(元)年 1662 年~ 雍正甲寅年(12)年 1734 年. 浙江省徐州府清蓮縣三都嶺 後(有劉姓改王姓之說). 陳士麟. 康熙甲辰(3)年 1664 年~ 雍正戊申(6)年 1728 年. 福建省漳州海澄縣. 蔡勸. 康熙乙丑年 1685 年~ 乾隆丙寅年 1746 年. 福建省漳州. 黃晉. 康熙乙丑年 1685 年~ 乾隆庚午年 1750 年. 唐山長福里地域人士. 陳大茂. 康熙丙申(35)年 1696~ 雍正丁末(5)年 1727 年. 福建省漳州海澄縣 田池甲官地. 劉添. 康熙庚辰(39)年 1700 年~ 乾隆庚寅(35)年 1770 年. 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劉仔頂田中鄉. 鄭亘. 康熙丙寅(55)年 1716 年~ 乾隆甲午(39)年 1744 年. 陳亨續. 雍正癸卯(元)年 1723 年~ 嘉慶庚午(15)年 1810 年. 赤蘭溪區域人士. 林喜. 乾隆年間來臺.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下和鄉 鼎尾社→原遷臺南府歸仁鄉 紅瓦厝仔→再遷後勁. 趙雄. 乾隆甲午(39)1774 年~ 道光丁未(27)1874 年. 可能為漳州人. 劉仲. 乾隆己巳(14)年 1749 年~ 道光戊子(8)年 1828 年. 劉姓另支開基祖(較晚來台). 康熙. 雍正. 乾隆. 資料來源:整理自鄭水萍(2000)後勁大代誌,頁 39-40. 29.

(38) 圖 2-2-2 後勁地區各大姓開台祖祖厝位置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鄭水萍(2000)《後勁大代誌》 ;呂欣怡(1991). 這些後勁聚落開基祖當中的強宗,來到亟待墾植的新天地,一方面同鄉互 相扶持,成立公廟來凝聚向心力;另一方面藉由傳統農業聚落對血緣關係的重 視,而成立了宗廟,所以可以說基於原鄉和族性的關係,後勁而逐漸形成同族、 同鄉的傳統農業聚落,形成現今後勁聚落的雛形。. 在當時的移墾社會中,因為移民拓墾的勞力需要,且希冀在台灣延續漢人 家族倫理,產生了共同的宗祠、寺廟來凝聚族群,實地走訪後勁地區,大小廟宇 約有 30 幾間,其中成為後勁地區公廟的有:聖雲宮(老祖廟) 、鳳屏宮(仙公祖 廟) 、福德祠(土地公廟)與萬應公有應公廟四所,清朝時期的後勁舊聚落坐落 在這四大公廟間,形成以聖雲宮為中心的祭祀圈,地方居民有共同信仰,並發展 出特定的祭祀活動(如近代之甘尾會)與組織,宗教文化可說是凝聚後勁聚落的重 要力量。 30.

(39) 清朝時人口政策的改變,加上後勁位於鳳山縣左營舊城旁,吸引了大量人 口移入,在清領前期已經是個農業為主的傳統聚落,且因為位於台南府城至鳳山 縣舊城的必經之處上,使得後勁飽受民變之波及,為求自保,成立了鄉里的保衛 組織,地方自保組織與宗教文化結合,就形成了後勁地區素以「後硬」著稱的陣 頭。根據《鳳山縣采訪冊》中記載: 「後勁街,在半屏里,縣西北二十里,逐日 為市。」清領後期今高雄市轄區內八大市街之一的後勁街(今聖雲街)即出現商業 機能。. 圖 2-2-3 康熙輿圖 1696-1704 資料來源:從地圖閱讀高雄 :高雄地圖樣貌集(2005). 31.

(40) 第三節 土地拓墾和水利設施 清代移民欲從事土地開墾,首先必須取得土地,土地的來源可分為三種: 番地、無主地、官有地。由於地權的不同,取得土地的方式也不一樣。. 一、第一類的土地稱為「番地」 ,番地約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土地個人 化較顯著的,另一種為土地屬於全社共有的,前者因為土地面積較小,常由漢人 和熟番個人私立契約,繳交番租;後者常因土地較遼闊,漢人透過「墾首」向熟 番部落承墾的現象較普遍(台灣開發史,2001)。. 二、無主地是指非熟番地,因此地權屬於官府所有,墾民要取得土地的開 墾權,按照正常的程序是由墾民先至地方之縣衙門,向官方提出擬請墾的土地位 置與範圍,官方派人查驗是否有侵入熟番地或重複開墾的現象,若無異議,再發 給墾單或開墾許可執照(墾照),才准許開墾。因為開墾新土地常需要大筆資金, 墾民常以合資方式拓墾,常會成立「墾號」,等到土地拓墾完成取得所有權後, 請墾土地所有權人稱為「業戶」或「業主」(施添福,1990;台灣開發史,2001)。. 三、官有地是官方或官員經營的土地,來源包括:(1)官莊:官員的封地或 私墾地(2)莊園:接收明鄭貴族或官員的土地(3)營盤田:在軍隊駐地由駐軍私自 招佃開墾的土地(4)隆恩田:在番界開墾供軍餉之用的土地(台灣開發史,2001)。. 在清朝治台之初,因為官吏薪俸低,清廷體恤官員薪俸不足以養廉,開放官 員圈地招佃開墾。 《重修鳳山縣志》中提到: 「按台疆初開,地廣人稀,官斯土者, 置田園、糖廍,招佃開墾,踞為己業,名約官莊。自康熙六十年台匪竊發後,奉 旨清查,嚴禁不許仍掌莊業,致擾番民。乾隆九年,復憐選大員渡海履畝勘丈, 民業歸民,番地歸番,無復朦混。」在朱一貴事變後,清朝政府下令不准官員再 增加新的莊園,以免擾民。「乾隆九年上諭:外省鎮將等員,不許在任所置立產 業,例有明禁。」 「凡歷任武職大員創立莊產,查明並無侵占番地及與民番並無 爭控之案者,無論係本人子孫或轉售他人均令照舊管業外,若有侵占民番地界之 32.

(41) 處,秉公清查:民產歸民,番產歸番,不許仍前朦混,以啟爭端。此後臺郡大小 武員創立莊產、闢墾草地之處,永行禁止(重修鳳山縣志,2006)。」在乾隆九年 以後,清廷下令清查,只要是沒有和漢人、原住民有所爭執的土地,即允許官莊 之存在和買賣,只是不許再新增。. 在清廷治台之初,以官有地較多,在移民增加之後,為鼓勵闢墾,除了一 方面限制官有地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接受墾民申請開墾無主地,申請拓墾者為墾 戶(若為集體申請,則代表人為墾首),因開墾土地需要大筆資金,墾戶之中有些 利用家族的勞動力和充足的資本來進行拓墾;有些則是採取合股開墾的方式,進 而成立「墾號」來開墾荒地。. 多數墾戶申請開墾地塊的範圍大都相當遼闊,無法自行開發。其次,官方 規定墾戶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一般以三至六年為準)將草埔墾闢成為成熟的田 園,否則需放棄開墾的權利,這些土地拓墾的規定,則造就了清代特殊的地權結 構-「一田二主」 ,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墾戶通常都會從原鄉召請親友和鄰近村 莊農戶前來充當佃農,並簽訂租佃生產交換關係。墾戶在簽訂租佃契約時,一般 皆以業主身份,向佃農約定土地開墾的權利和義務。在多數的情況下,業主只是 提供草地,由佃農自行準備開墾所需的工本,包括稻種、農具和各種生產費用。 其次,業主會要求佃農在一定期間內,將草地開墾成為可以生產稻米或甘蔗的田 園,否則將收回佃權(陳秋坤,1997)。. 田地對於業主來說的價值在於租粟,為此,佃戶若不想耕作,他們通常亦 會同意將佃耕權利轉讓他人,換取他們先前開墾所投下的工本。稍後,由於大量 移民日益湧進台灣尋找佃作的機會,許多佃戶乃將多餘的田塊分租出去,藉此抽 租取利。民間將佃戶向業主繳納的租粟,稱為「大租」 ;業主即是「大租戶」 。相 對的,佃戶稱為「小租戶」 ,其所收租粟為「小租」 ,一般約占佃農每年生產總數 的半額。至於實際耕作的佃農,則稱為「現耕佃人」 (或簡稱「現耕」) 。這種由 業主和田主共同享有部分土地所有權的現象,民間稱之為「一田二主」的地權結 33.

(42) 構(陳秋坤,1997)。. 表 2-3-1 乾隆朝後勁的古文書契約(擷取) 朝 代. 契約、賣因. 買 主. 面積、 位置. 乾隆 3 年正月陳 盛柳等立賣契. 賣 出. 大租 戶. 繳租物. 附帶 品. 價格. 廍 銀. 後面廍帶園. 份. 施侯. 租粟肆石. 銀 15. 主. 壹隻牛份. 帶. 勛館. 一斗參升. 兩. *賣因:三家使用. 園. 乾隆拾壹年八月 李寶立賣契 乾. 蔡. 隆. 宅. *賣因:親故乏費. 後勁庄 看天田:四坵 坐駛:下營. 四 坵. 銀 25 侯府. ,. 兩8 錢. 用棺槨 乾隆 47 年 2 月. 後勁庄. 後勁庄王悻生立. 1.前面廍蔗分. 租粟參石. 杜盡賣契. 孫. 乙隻園共八. 同. *賣因:因乏銀費. 宅. 坵. 左. 用,儘門兄弟房 親不承買. 2.半屏山山腳. 施府. 七斗五升. 廍中器. 銀 400. 道帶餉銀. 椇什物. 大員. 伍錢. 園二坵. 資料來源:引自李銀脗(2009)整理自鄭水萍《後勁記事─後勁陳三正家藏古文書篇》. 表 2-3-1 紀錄乾隆年間的這三份土地轉移的古文書契約,可以了解施府為後 勁的主要大租戶,施琅取得後勁地區許多軍屯的田地,成為地主,但自己並不耕 作,佃農和施琅的代表人定了耕作契約,每年納租與施琅公館。這些租稅稱為「施 侯租」 、 「施侯大租」或「施侯將軍租」(李銀脗,2009)。雖然不是土地的地主, 但陳盛柳、李寶立、王悻生這些小租戶(佃戶)乃是土地的實際管理者,因此在清 領時期後勁地區的小租戶甚至擁有土地的買賣權,也因此耕作的意願較高。. 從荷蘭據台以來,甘蔗和稻米一直都是適合台灣熱帶環境生長的重要作 34.

(43) 物,特別是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必須有充足的水源,早期的灌溉水源主要仰賴 天然河川、湖泊。從明鄭時期到清領初期,陸續受到海禁政策和渡台禁令等政策 因素影響,人口增加速度較清領後期為慢,此時期後勁地區的用水主要仰賴後勁 溪與流域內的水潭,在《重修鳳山縣志》中提到: 「井水港,在半屏山莊,縣北 八里,春冬流淺,夏秋水滿」 , 「草潭,在觀音山里,縣東二十餘里,周圍四、五 里魚利甚多。無源,雨水漲滿時,灌田數百餘甲,大旱則涸。」雖然位在後勁溪 中游流域內,但仍受到氣候影響,在冬春兩乾季時,水位降低甚至乾枯,所以田 地多屬看天田,收成不穩。. 因此康熙 24 年至雍正 13 年止,台灣僅僅增墾田地(有埤塘蓄水者)7239 甲, 連同之前已開發田地共計 14774 甲;而園(旱種)的面積從原來的 10919 甲增墾為 38088 甲,增加的面積和增加的幅度均遠大於田地的增長,可能跟當時水利設施 較少興修,而缺乏農業發展最重要的水資源有關。. 以清領時期楠梓區開墾的三個里來看,半屏里的轄莊最少,仁壽里次之, 觀音里最多,但以轄莊的數量和開墾的土地面積比例來說,半屏里單位轄莊所開 墾的面積最大,屬於開墾程度較高的地區,從明鄭時期以降,位在半屏里內的後 勁莊和右衝莊即有大量的農業開發,可見此處的後勁溪及流域內的大小水潭,乃 是後勁聚落發展的重要依據,而表 2-3-2 中後勁地區田的數量甚至超過園,也表 示了後勁地區在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方面的優越性。. 表 2-3-2 清領時期後勁地區和鄰近聚落的拓墾情況. 面積單位:甲. 轄莊. 田. 平等. 次等. 下等. 園. 平等. 次等. 下等. 觀音 里. 108. 2882. 297. 30. 0. 2186. 145. 169. 80. 仁壽 里. 57. 1561. 82. 0. 0. 2500. 88. 0. 0. 半屏 里. 13. 607. 56. 6. 7. 523. 110. 6. 0. 資料來源:整理自《鳳山縣采訪冊》P5~8. 35.

(44) 後勁溪中游除了原獅龍溝的水源匯聚而成的後勁溪主流外,尚有楠梓坑溪 三處水源的匯入,河流南方有兩流相交會之溪埔,取水容易,加上平原東南方緊 鄰半屏山,地形約略成 15 度緩坡斜向西北方,逢雨不澇,半屏山下沖刷順勢堆 積在平原上,帶動了田地的拓墾,因而使人口穩定成長,形成後勁聚落發展的濫 觴。. 圖 2-3-1 後勁溪流域全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後勁溪采風錄》林勝童等合著(2007). 荷蘭據台時,因人口不多,加上當時經濟發展方向以賺取利潤、增加外匯為 主,栽種高經濟價值的甘蔗以獲取蔗糖成為墾民的目標,造成「糖主米從」的趨 勢;到明鄭初期,鄭成功佔台後為糧食問題所苦惱,繼而實施軍屯制度並獎勵開 墾,形成「米主糖從」的現象;隨著清朝實施海禁政策後,明鄭對外貿易受阻, 為了突破清廷的經濟封鎖,臺灣積極地與英國、東南亞各國和日本發展貿易關 係,其中又以往來日本的商船次數為最多,而日本對蔗糖的需求量大,在《重修 台灣府志》中提到:「長岐最愛台貨,其白糖、青糖、鹿獐等皮,價倍他物;至 古蹟書畫,又無價矣。」所以甘蔗又取得了土地的主導權。 36.

(45) 明鄭滅亡後,因人口減少,故清領初期,對米的需求減少,蔗糖利潤高,在 《臺灣府志》中提到: 「舊歲種蔗,以三倍於往昔;今歲種蔗,竟十倍於舊年。」 擔心臺灣糧食不足以自給,所以積極鼓勵種稻。康熙 30 年代, 「台灣地利有餘, 又值雨水充沛,連年大有……漸成為樂土(重修台灣府志)」 ,於是到康熙 50 年間, 福建、廣東一帶無產業家室的渡台者眾,但內地每遇到糧食青黃不接時,因為米 價比台灣高,商艘、營哨船隻便公然夾帶米穀出口販運,使得台灣米價高漲「康 熙 47 年至 49 年臺屬屢荒,米價高騰(重修台灣府志)」 。中國東南沿海一帶以台 灣為米倉,加上台灣對稻米的需求大,水源的需求顯得緊迫。. 在雍正 10 年(1732 年)到乾隆 25 年(1760 年)間,為解決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 省)糧食不足、勞動力過剩等問題,因而數次弛緩禁令,來台移民大幅增加,乾 隆 41 年(1776 年)後,廢止「不能攜眷來台」之禁令,又有一批新移民來到後勁 屯墾,包含黃姓、邱姓、葉姓、李姓、許姓等姓氏之開基祖,後勁地區原有的土 地和水源亦顯不足。 表 2-3-3 後勁地區嘉慶朝到光緒年間的開基祖 朝代. 嘉慶. 道光. 光緒. 開基祖 姓名. 來台時間. 原鄉. 黃清港. 嘉慶庚辰(25)年間. 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 第九都竹蒿厝. 邱奎生. 嘉慶己未(4)1799 年~ 咸豐辛亥(元)1851 年. 葉潔. (待考). 馬苡. 道光乙未(15)1835 年~ 光緒癸己(19)年 1893 年. 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十八都. 李榮德. 光緒庚寅(16)1890 年. 福建省泉州晉江縣 土名吟荳楊厝十九都 原遷台南市金安宮後 再遷後勁. 趙鼓. 約光緒年間. 鳳山牛稠埔遷此. 資料來源:整理自鄭水萍(2000)後勁大代誌,頁 40. 37.

(46) 清領後期自嘉慶朝以後,新的移民又來到,此階段的開基祖仍然以福建省的 漳、泉人士居多,這些較晚來台的開基祖抵達後勁之後,即面臨耕地糧食不足、 缺乏最重要的灌溉水源等困境,在困境中產生危機意識,此階段的發展與先前清 初期多利用天然水資源的情形已有明顯的不同,移民轉而積極投入高風險的水利 建設。. 雖然有些官員提倡興修水利,政府也對水利開發管理略有作為,水利的興修 可以提高穀粟產量,增加稅賦,但茲事體大且興建花費龐大,故清代政府在水利 的開發上,大多以諭示、圳照頒發、戳記驗證等方式,對水利事業的經營和發展 加以督導,收其維護與管理之成效,間接的刺激民間投資興築水利設施及拓墾的 意願(李銀脗,2009)。. 道光 17 年曹謹接任鳳山縣知縣後,立即諭勸開水利,在政府主導下,順 應地形高低設計各段圳道,各段各舉負責人日夜督工或捐款,開圳費用按田甲攤 課負擔,不足額由豪紳義捐(王世慶,1994),曹公舊圳、新圳的興建後的管理, 由投資共同體建立組織來管理,此一水利設施也凝聚了後勁地區前後期開基祖及 其後代,使水利組織有了預期之外的社會功能。. 水圳完成後,由圳戶和灌溉範圍內的食水眾業戶、地主、佃人等訂立共同規 約,的內容包括:(1)埤圳之管理階層之遴選、解雇辦法和辛勞銀票(2)應納水租 額和繳納辦法(3)埤圳損害時的修築辦法和修築工銀之分攤辦法(4)禮祭廟神,演 戲申禁水規事項(5)水租不得藉端掛欠,否則塞絕水份,封密私汴(6)庄內當革濁 揚清,不許窩藏勾引匪類、閒遊、賭博等項(7)若恃強違規,不願照章程受罰,則 呈官究治,花費按水甲均攤(台灣舊慣調查一斑,1901;台灣私法物權編,1994)。. 按規約內容來看,從食水的的各階層單位的權利義務,關於灌溉的辦法,埤 圳後續的管理修築、申禁罰則都有所規範;且尚有組織地方信仰活動的責任,並 負擔維護村莊秩序、治安等事項,除不願接受章程受罰者及所犯情節重大者移送 38.

(47) 官府外,其餘均在規約內處理,所以清領時期後勁聚落之埤圳組織,有高度的自 治性,對於後勁地區舉行禮祭、維持公平有效灌溉及維持當地秩序都有其主導性。. 清領後期 1894 年《鳳山縣采訪冊》中提到後勁溪: 「在仁壽、半屏二里交界, 縣西北九里源受楠梓坑溪西南行遞納一陂(竹仔門)兩圳(中圳、月眉),旁注三 圳。本支過右衝溪,灣中港,萬丹仔港,合流入海,長十二里。」及其他支流和 水圳「月眉圳,在半屏里,縣十八里,源由下草潭分支過雙空橋,西北行旁入後 勁溪(北行),五塊厝圳(南行),本支下注鳥松瓣,長八里許,灌田五十七甲五分。」. 從上述清領後期對後勁溪流域的描述,可以了解對後勁溪流域有相當助益的 水圳情形,此時期和早期聚落居民「只能看天吃飯,收成不穩定」的情形不同, 而在圖 2-3-2 中,後勁溪與曹公新圳連結後,後勁地區因有穩定的水源,移耕、 棄耕的情形減少,使得後勁聚落的土地利用方式較為集約,改年一收為二收(王 世慶,1994),在密集的耕種過程當中,人與土地的關係緊密,在農業集約發展 和水圳組織及宗教文化的影響下,漸次孕育出後勁人根著於地方的認同感。. 39.

(48) 圖 2-3-2 曹公新圳位置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後勁溪采風錄》林勝童等合著(2007). 清朝一代後勁地區始終欠缺精確的人口統計,然而透過有限的文獻資料分 析, 《後勁記事─後勁陳三正家藏古文書篇》中早期的土地買賣紀錄,如「乾隆 古文書:第 008 號古文書」上記載三坵土地和水田壹所值佛頭銀 84 大員;然「道 光古文書:第 023 號古文書」上土地的價格變為佛頭銀 310 大員,從整個古文獻 整理分析後發現,土地交易價格以清領中後期為高,推測可能為隨著移民日漸增 加,土地供需平衡改變,造成後勁聚落土地價格水漲船高。. 40.

(49) 第四節 小結 一地土地利用、人口變遷的現象,除了受到該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之外, 政治生態學更強調將此變遷歷程,歸因在大尺度的國家、國際情勢轉變方面,清 領時期在開港通商前,台灣的人口可視為一個封閉系統,主要受到清朝政府治台 政策不同的影響,清領初期康熙年間,渡台禁令頒布後使得此時台灣人口增加較 為緩慢,土地開發粗放,並以園(旱田)為主;而清領中後期由於禁令的弛緩和廢 止,渡台人口大增,後勁地區人口也隨之快速成長;加上台灣隸屬於福建省管轄, 閩地又因山多平原少、人口稠密等因素,糧食供應仰賴台灣提供,台灣農業土地 利用趨於集約,使得用水有匱乏之虞。. 後勁地區的人口增加造成土地交易價格上漲,土地使用強度增加,也讓居 民投資水利設施的意願提高,在鳳山知縣曹謹的的喻勸下,由政府獎勵、協助, 人民積極興修水利,建立曹公新圳將高屏溪水引進後勁溪,土地利用轉以田(水 田)為主,而水圳等管理組織的成立除了經濟功能外,更凝聚了後勁居民的向心 力,整體來說,清代後勁地區的地方認同具有一致性,地方仕紳和佃戶、佃農均 仰賴土地從事生產,後勁地區農業的持續發展也帶來了人口成長和商機,使得後 勁街成為高雄市轄區內的八大市街之一。. 從解釋鏈來探討清領時期後勁地區的發展,在 200 年間受到各時期人口政 策的影響,分別從聚落發展、人口變遷和產業結構三方面探討,以圖 2-4-1 表示。. 41.

(50) 開港通商前 視為封閉系統. 清廷治台態度消極 開放渡台禁令(彈性調整) 鼓勵糧食生產 後勁地區. 聚落. 1.聖雲宮為主的公 廟祭祀圈. 2.後勁舊聚落的形. 人口. 1.黃蔡劉陳林五大 姓開基祖定居. 2.人口快速增加. 成. 圖 2-4-1 清領時期解釋鏈概念圖. 42. 產業(農業). 1.一田二主. 2.水圳開發土地 價值提升(二穫).

(51) 第三章 日治時期(1895-1945)後勁地區的發展 第一節 日治時期治台政策 1895 年 5 月,根據馬關條約,日本取得台灣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開啟了 長達 51 年的日治時期。但日本在治台期間所採取的政策方針,存在著殖民地統 治策略的兩條路線之爭,第一條是以原敬總理為代表的內地延長主義。受到法國 殖民思想影響的原敬,相信人種文化與地域相近的台灣和朝鮮是有可能同化於日 本的,因此主張將新附領土視為「雖與內地有稍許不同,但仍為內地之一部」 , 直接適用本國法律。 而與其相對的「特別統治主義」 ,以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和其任命的民政 長官後藤新平為代表,習醫出身的後藤新平強調統治的基礎必須建立在「生物學 原理」上,生物學的觀點,同化殖民地人民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因此主張效法英 國殖民統治方式,將台灣等新附領土視為真正的殖民地,亦即分離於內地之外的 帝國屬地,不適用內地法律,必須以獨立、特殊方式統治(吳叡人,2001),在日 治初期兒玉總督任內,後藤新平即針對台灣的風土民情、社會制度進行一連串的 統計調查,再制定適當的政策,即所謂的「無方針主義」 ,其實本質上是以漸進 同化為原則。. 1903 年日俄兩國因為朝鮮半島的歸屬問題而屢次談判,雙方僵持不下,在 1904 年初日俄戰爭爆發,兒玉總督和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認為當務之急,是 讓台灣財政獨立,在經濟方面不造成日本的負擔,因而擬訂在臺灣施政的重心為 發展產業,地方產業要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所以在日本帝國的權力運作下,在台 灣推展開一系列的經濟發展政策:. 一、土地調查:從明鄭到清朝,歷時 200 多年內,台灣沒有進行過全台的完整土 地清查工作,劉銘傳任內雖有丈量土地,但仍保有大小租戶的制度,日子久了, 43.

(52) 土地因轉手多次或因水害沖失,導致「大租戶有田無賦,佃農有賦無田」等問題; 南部開發較早,鄭氏時期賦稅重,而北部開發晚,清朝賦稅較輕,南北賦稅不公 的現象時有耳聞,且因時間、人力有限,未竟全功。日本總督府鑑於台灣土地制 度極為混亂,產權不清,隱田甚多,賦稅的歸屬問題不清,因此於 1898 年發布 「台灣地籍規則」和「台灣土地調查規則」,設置臨時土地調查局,全面實施土 地調查與整理工作,展開地籍調查、三角測量及地形測量(台灣開發史,2001)。. 二、產業政策:日治初期以「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為基本經濟政策,將台灣視 為糧食及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地,1900 年前後,即在台灣展開綠色革命,首先 設立農業研究機構,提供優良品種、有機化學肥料等,並創立農會來協助推廣並 協助農民購買肥料、辦理貸款。產業的推廣則以甘蔗、稻米兩種作物為主,因為 日本每年均進口大量砂糖,領台之前每年因進口砂糖須支出之款多達一千萬圓 (台灣開發史,2001),發展糖業除能減少進口甚至能有餘力出口;稻米則為台灣、 日本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因此興修水利,進行舊有埤圳的改良,更積極著手建設 大規模的官辦埤圳。. 而日治後期因為(1)日台農業之競爭(2)台灣農業發展漸趨飽和(3)日本軍國主義興 起,配合日本以華南、南洋為侵略目標的南進政策等原因,使得總督府在台灣開 始推動「工業化」政策。. 44.

(53) 第二節 殖民農業經濟和工業地景初現 日本以往即從台灣進口大量砂糖,特別在工業化開始後,對於蔗糖的需求 量日益提高,清領時期已十分仰賴台灣的蔗糖進口,所以在統治台灣以後,製糖 業自然成為日本治台總督府主要發展策略產業,1896 年即開始改良甘蔗的品種, 兒玉、後藤執政後,其殖民政策的核心為振興產業,其中心為獎勵糖業發展,1901 年農業學者新渡戶博士出任總督府殖產局長,提出「台灣糖業改良意見書」 ,提 到日治初期台灣糖業衰退的原因,主張以「蔗作農業生產過程」的改進和「製糖 工業過程」的近代化,作為糖業改良的兩大目標。總督府根據其意見書,於 1902 年公布「糖業獎勵規則」,成立臨時台灣糖務局,包括培植外國優良蔗苗並免費 提供給農民、免費提供或補助肥料費用,以及無償提供官有地。. 回顧整體獎勵糖業計畫的實施,不但能減少農民的生產成本,且能取得官 有地的使用權,大大提升農民的種植甘蔗的意願,也造成蔗田的增加。依照表 3-2-1 古文書上的記載,可以了解日治初期當時後勁地區的土地利用狀況,當時 後勁地區在政府政策獎勵下,往昔的稻田多轉作為蔗園,整個後勁呈現大面積的 旱田景觀。. 表 3-2-1 日治時期後勁地區古文書契約 年代. 契約. 蔗園地點和面積. 明治 30 年 12 月. 陳心安合立約書. 大潭廍蔗份園半隻. 明治 31 年 4 月. 楠梓坑莊杞侄沛仝立 賣盡根園契. 原屬後硬郭謝印「前面 廍」的蔗份園拾坵. 明治 35 年 2 月. 後勁庄林福觀等立 賣盡根園契. 後勁庄「前面廍」 洋蔗份園壹隻十坵. 明治 35 年 2 月. 楠梓坑莊杞侄沛仝立 賣盡根園契. 原屬後硬郭謝印「前面 廍」的蔗份半隻園拾坵. 資料來源:整理自《後勁─陳三正家藏古文書》 ,頁 100-108。. 45.

(54) 清代至日治初期,製糖業發達,當時以糖廍為主要的製糖所,資本主要來 自於台灣人,然而在總督府實施資金援助、指定原料採取區域和保護市場三方面 措施來協助日資為主的新興製糖工場之後,改良糖廍的數量開始減少,而 1905 日俄戰爭後日本取得勝利後,因景氣普遍看好,在政府積極發展產業的背景之 下,為了避免糖廠和糖廠、蔗農間的糾紛,總督府繼而制定「製糖廠取締原則」, 這些政策對日資極為有利,除肥料、開墾、灌溉等各方面均有補助外,蔗農因被 設限,不得越區出售甘蔗,只能賣給政府指定區域內的糖廠,亦不得把甘蔗用作 製造砂糖以外的用途,使得蔗糖製造生產的利益被日方壟斷,日本資本家競相主 動投資台灣製糖業。. 表 3-2-2 日治時期楠梓坑水、旱田之面積及作物產量表 里 莊 面積(甲). 觀音中里. 仁壽下里. 楠梓坑街. 土庫. 援中港. 下鹽田. 後勁. 右沖. 209. 181. 2. 116. 467. 294. 甘蔗 蕃薯. 甘蔗 蕃薯. 作物. 甘蔗. 甘蔗. 蕃薯. 甘蔗 蕃薯 落花生. 面積(甲). 23. 46. 203. 128. 112. 150. 稻米. 稻米. 稻米. 稻米. 稻米. 稻米. 旱田. 水田. 半屏里. 作物及 收穫量(石). 9.36. 50.96. 39.64. 114.22. 137.69. 資料來源:整理自《台灣地租等則修正事業成績報告書》,大正 9 年(1920 年)台灣總督府財務局編印. 46. 197.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全世界生產結構存在全球供應鍊的整合體系,在 這種環境下,土國相信保護主義的形成亦對實施保護

締約國同意在環保、保育(包括天然資源)方面共同合作。環境 合作機制(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1994 年發生的這場罷工事件,最後嚴重到把當年的世界大賽都取消,隔年季賽也被迫縮

1.建設安全優質雅緻、環保的學習環境:規劃學校整體建設及改善

烏克蘭的車諾比於 1986 年發生核能災變,讓原本繁榮的小鎮瞬間成為人煙罕至的 鬼城。因為核能災變產生的輻射持續汙染環境,政府曾經警告該地在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