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區域

一、位置與範圍

楠梓後勁地區為台灣最早的漢人聚落之一,位於半屏山西北麓到後勁溪中 游之間,範圍在於東南到半屏山東南麓,東沿後勁溪蜿蜒到雙溪口與楠梓溪會 合,北沿後勁溪中游至與右昌交界,西以右昌埔(墓埔)與右昌為界,西南方至半 屏山西南端止。行政畫分上共包含楠梓區金田里、稔田里、玉屏里、錦屏里、瑞 屏里、翠屏里、宏南里、宏毅里、宏榮里共九里。

圖1-3-1 楠梓區後勁聚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轉繪自高雄市里政資訊網)

14

二、後勁聚落自然環境與沿革

地質上,半屏山在在第三紀於古亭坑層期間形成青灰色黏土層與砂頁岩互 層,及其後隆起的高位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經第四紀海水升降運動,造成侵蝕 基準改變,經歷約六次海水的侵蝕和堆積作用,使得後勁溪中游南方產生了堆積 平原(鄭水萍,2000),周聞經(1962)、張石角、林武男(1966)的研究中指出,在連 日豪雨後,半屏山東南山麓在連日豪雨後,由於東南山麓可能有斷層存在,石灰 岩層中的節理和裂縫特別發達,且上方厚層石灰岩層透水性好,使得其下的青灰 色黏土層不堪負荷,於 1961、1966 均發生大規模的崩塌現象,所以自西元前 2000-400 年,蔦松文化層先住民就在半屏山西北麓,後勁溪中游,後勁溪和楠仔 坑溪匯流處南岸居住,此處取水方便,且不似後勁溪下游為感潮河段,不受海水 鹽分影響,形成後勁「溪流文化」的起源(鄭水萍,2000)。

圖 1-3-3 民國 55 年 8 月 23 日 半屏山再度崩塌景象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圖 1-3-2 民國 50 年 6 月 4 日 半屏山第一次崩塌景象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5

氣候方面,楠梓後勁地區位於北迴歸線之南,屬熱帶氣候,年均溫在攝氏 23 度至 25 度間,每年 6、7 月氣溫較高,1、2 月較低,最暖月平均溫度約攝氏 27 度,最冷月平均溫度為攝氏 18 度左右。季風是影響楠梓區降雨的主要因素,海 風帶來的水蒸氣受影響而凝結降落成為地形雨。楠梓區年雨量約 1500~1800 公 釐,每年 6~9 月降雨量最多,屬於夏雨型,10 月至翌年 3 月為乾燥期,年降雨日 數約 80~110 天之間。

楠梓後勁地區的水系以後勁溪為主,長 21 公里,流經楠梓區、仁武區、大 社區等地。將後勁溪分為上、中、下游三段來看:第一段上游的部份可看作兩個 分支:一路是楠梓溪沿岸,沿河主要的聚落為大社、三奶壇;另一路是曹公新圳,

沿河的主要聚落為仁武、八卦寮。第二段中游部份大致流經楠梓、後勁兩聚落,

而在高雄都會公園旁的德民橋可見楠梓溪與後勁溪的交匯點。第三段下游部分,

在後勁溪左岸形成一個主要聚落--右昌,其鄰近出海口的後勁溪右岸則為援中 港。而後勁溪最後則注入台灣海峽(舊名為古萬丹港出海)。

明末,鄭成功抗清失利,決定渡海來台建立基地再圖大業,鑒於糧草不足,

諸鎮之兵,各分其地,按地開墾,稱之為「營盤田」(連橫,1920),當時鄭氏各 地屯田共三十二莊,就包含了後勁莊,成為全臺灣早期的漢人聚落之一,在距今

圖 1-3-4 楠梓區氣候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站楠梓測站 2014-2015 地面資料)

16

三百多年前後勁便以農業為發展主軸,一般人以「後硬」、「后勁」、「后硬」稱之,

是基於軍事屯墾的緣故,至施琅攻台,康熙年間在台設治後,後勁與右昌成為清 代後營、右營的紮地,與左營三足鼎立,為清代鳳山縣的國防重鎮(許欣芳,1994),

而後勁溪上游獅龍溪自從 1838 年曹公圳完工後,更富水利,讓河川中游的後勁 聚落從一年一穫的「看天田」變成一年兩穫的「允水田」,成為南台灣米倉(林勝 童等,2007),在晚清時期後勁街1已形成今高雄市轄區內八大街之一,當時人口 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1 今後勁聖雲街

圖 1-3-5 後勁聚落位置圖 (日治 2 萬分之一台灣堡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17

日治時期在總督府的主導下,橋仔頭發展製糖工業,後勁形成橋仔頭糖廠 周邊衛星聚落之一,遍植甘蔗以供應糖廠原料所需,為了輸出橋仔頭糖廠糖製品 而興建一條橋仔頭糖廠與哈瑪星之間的鐵路,後勁也因為鐵路的經過,加速了現 代化的腳步,而此波由 1900 年日本台灣總督府兒玉總督與行政長官後藤新平、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鈴木藤三郎推動的產業革命,引進了日治時期第一波移 民;又因為日本計畫在萬丹建造軍港(今左營軍港),將廍後、竹仔腳、桃仔園等 村莊村民遷村,一部分遷至今後勁夜市附近,形成新廍後(鄭水萍,2000);然而 後勁幾百年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在日治晚期 1940 年代出現改變,日本政 府大力推展「南進政策」,希冀將台灣發展成日本南侵的據點,在陸續興建了高 雄左營軍港和岡山海軍基地之後,由於從日本本土載運燃料的成本和風險太大,

在 1939 年於半屏山西北麓,強制居民搬遷、徵收山腳下的田地來建造「海軍第 六燃料廠」,此時期有大量的日本海軍官員和工廠的技術人員、及前來打工的各 地移民移入後勁地區,使得後勁地區的人口組成趨於複雜。

隨著 1945 年戰爭結束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在政策考量下遷移來台,並 接收日本的海軍第六燃料廠,改名為「高雄煉油廠」,而後又陸續興建「第一輕 油裂解工場」(簡稱一輕)、「芳香烴萃取工廠」等,到民國 64 年後,與其中下游 工業如台灣聚合公司等,在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肥料等石油化學產品,

建立起石化工業的完整生產鏈(鄭水萍,2000),自此以後,楠梓轉變以工業發展 的地景紋理所呈現出來的地貌,正是長久以來「居民與土地的對話,土地和政策 的互動,以及人與政策之間調適的過程」。

圖 1-3-6 高雄煉油廠空拍 (資料來源:蘋果地方中心)

18

回顧政府遷台後,後勁溪中游、後勁聚落的聚落發展和產業變遷歷程,有 幾個比較重要的事件和關鍵因素,如:經濟發展、人口結構的異動、祭祀圈的改 變、環境保護的論述等,不管在哪一個時期,可以發現「國家政策」在後勁地景 改變的過程,均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圖 1-3-7 高雄煉油廠空拍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都發局網站)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