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為達到本論文研究目的,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獻蒐集與回顧

1.區域地圖:「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Google earth 的地圖判讀,瞭解研 究範圍,透過不同時期的地形圖(聯勤總司令部、1955、1959、經建版第一版、第 二版、第三版)等,比對各時期後勁的空間土地利用有何變化。

2.政府文獻:包括《高雄市經濟發展白皮書》、《高雄市綜合開發計畫》、《高雄市 志》、《高雄市發展史》、《高雄市開發史》、《台灣地圖樣貌集》等,能初步瞭解地 方變遷的歷史脈絡,並知悉政府的發展政策。

3.期刊碩博士論文:包括政治生態學、後勁地區、工業政策、石化工業、五輕、

環境認同等相關主題,以期建立理論架構。

4.專書:鄭水萍編著《後勁記事─後勁陳三正家藏古文書篇》《後勁大代誌》,提 供筆者關於歷史變遷中後勁地區的基本認識及經濟活動現象,林勝童等合著《後 勁溪采風錄》講述後勁溪流域古今的差異,《鳳山縣志》、《重修鳳山縣志》、《鳳 山縣采訪冊》、連橫之《台灣通史》提供了清代當時的政治制度、自然環境及聚 落發展概況,施琅《靖海紀事》、江日昇《台灣外紀》描述明鄭與清朝政權更迭 間的歷史,《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呈現日治時 期當時人口、產業等社會面相,日治後期到光復以後的產業轉型則結合《第六海 軍燃料廠》、《廠史》、《廠史文萃》來作補充。

5.報紙、網路:期能補充前述資料之不足,並瞭解當時民情輿論的看法。

(二)統計資料分析:分別從行政院主計處、高雄市楠梓區戶政事務所、高雄市楠 梓區地政事務所等來源獲取楠梓後勁地區的人口數、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

20

各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及比例等相關資料,來分析探討各時期後勁的人口和產業特 色。

(三)田野調查

1.訪談:除了以文獻分析來取得後勁各時期發展的變遷以外,本文也希望了解不 同時期中小尺度的地方、居民是如何來回應大尺度的國際情勢、國家政策,透過 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來進一步了解居民的態度和感受,訪談時間為 2016 年的 6-7 月,對象包括鄰近中油煉油高雄廠的後勁傳統舊聚落(金田、稔田、玉屏、錦屏) 里民共 5 位和中油宿舍區所在的宏毅、宏南、宏榮里民共 2 位

2.實地觀察: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實地走訪本文研究區域-後勁地區,從觀察中 能取得後勁的土地、人口等變遷現況,和過往文獻資料比較,試圖了解後勁的變 遷歷程。

二、研究架構

後勁地區聚落變遷和人地關係的改變,難以用單一尺度來解釋其變遷歷 程,因此本文以政治生態學中的解釋鏈企圖來解釋在後勁地區的地景變遷中,各 個尺度之間的關聯性和變遷歷程。後勁地區在明鄭時期就已經開發,而本文主要

編號 身分 性別 代碼

1 金田里里民 男 A1

2 金田里里民 女 A2

3 稔田里里民 男 B1

4 玉屏里里民 男 C1

5 錦屏里里民 男 D1

6 宏南里里民 女 E1

7 宏毅里里民 男 E2

表1-4-1 受訪者基本資料

21

22

第二章 清領時期後勁地區的地方發展 第一節 清領時期治台政策

清康熙 22 年(1683 年)清朝政府派鄭成功前部將施琅進攻澎湖,而在明鄭東 寧(今台灣)內部發生嚴重鬥爭,各官員各懷疑畏,在缺乏糧食及兵員的情況下,

最終鄭克塽對清投降,明鄭滅亡,施琅代表滿清接受明鄭投降後,由鄭氏舊將劉 國軒引領勘察台灣各地地形和風土民情,「8 月 23 日……踏勘南北二路,見其山 川峭峻,土地膏腴,茂林修竹,人煙輻輳,且番民雜處耕種,實海外之雄鎮。若 棄之而不守,則將來不但宵小竊據,亦必為紅毛所圖,其貽害地方,又不僅為吾 閩一省。自當請留,以作邊海屏藩。」(清-江日昇,台灣外紀,1980)

消滅台灣反抗勢力後,對於台灣的去留,朝中又分成兩股勢力,一派主張 放棄台灣:「台灣原屬紅毛之地,海外彈丸小島,得之對大中國無所加,住民番 人與叛亡奸佞不足共守」,「瘴癘之地,無什價值,海外駐守勞民傷財」康熙皇帝 也提出:「海賊乃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康熙 事典,2006),對清朝來說,攻打台灣是因為尚未完全消滅反清勢力,明鄭投降 後目的已達到,這塊土地本就不是清朝的領土,也無收復失土之感,所以打算把 台灣的軍民遷到中國,放棄台灣;施琅獨排眾議,提出「恭陳台灣棄留疏」說:

「竊照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 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臺灣一地,雖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 被中耕種,猶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基於保護中國東南沿海四省的國防安全,

加上外國對台灣位置的重要性覬覦已久,更不可放棄這塊沃土,因此,清聖祖在 康熙 23 年時將台灣納為清朝領土,實基於鞏固中國東南海防和地方治安的考量。

雖然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但因為台灣地處邊疆,且長期以來為海盜賊寇、

反清分子之淵藪,因此主要清廷治台是為了避免叛亂再生,清領初期以「消極治 台,積極防範」為方針,反應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23

一、行政區域劃分:源自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1684 年後將台灣隸屬於福 建省下,成為福建省底下的一個府,府以下設三個縣,分別是(1)諸羅縣(明鄭時 期的天興縣、天興州,縣治諸羅,即今嘉義),(2)台灣縣(約為明鄭時期的承天府,

包含今台南、澎湖),(3)鳳山縣(明鄭時期的萬年縣、萬年州,縣治左營),經康熙 雍正到乾隆三朝,統治範圍由一府三縣轉變為一府四縣二廳,到清領後期光緒 20 年,增加為三府十一縣四廳一州。

圖 2-1-2

雍正 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圖 2-1-1

康熙 23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24

二、地方政制劃分:清代地方政制分四級,有省、道、府、州縣廳,尚有「直 隸州」、「直隸廳」直接隸屬於省,地位相當於府,清領初期在台灣設置一府三 縣,但為加強海防,著重防範,因此將台灣和廈門合併另設立「分巡台廈兵備 道」,道台為台灣最高長官統轄文治和武治兩方面,文治即一府三縣,武備即設 一「鎮台(總兵)」掌管治安,後勁地區屬於其中的南路汛塘,且為了防止軍民勾 結、造反,還規定(1)其防守總兵、副、參、遊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轉陞內地,

無致久任,永為成例(清-施琅,靖海紀事,1958),駐台官員不得攜家帶眷,隻 身赴任,且任期三年,期滿即調回中國,且其俸給微薄,直至 1743 年才發放「養 廉銀」,清初道台年俸 62 兩銀,知縣為 27.5 兩,士兵於衣食外有 24 兩(許極燉,

1996),和中原本土相比官吏待遇極差,在台官吏多收受賄賂,以補俸給之不足,

因此道光末年的道台徐宗幹在斯未信齋文集中提到:「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

而閩中吏治之壞至台灣而極」。(2)實施「班兵制」:在台灣棄留疏中施琅表示:「海 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清朝 政府以少數滿人統治多數漢人,自是小心謹慎、步步提防,除了將台灣兵撤回

圖 2-1-3

道光 15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圖 2-1-4

光緒 20 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

25

26

萬人成長為 194 萬人(許極燉,1996),人口的增加推動大面積的土地墾殖,也帶 動了行政區的擴大和演變。

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劃的每一次增設或調整,都代表一次重大的內外變亂 和民間墾殖範圍的躍進,官府始終處在一種消極、被動的地位,這也是臺灣開 發的歷史縮影。隨著清領時期政策面的調整,人口成長,稻田開墾面積大幅增 加,甚至有餘裕能輸出水稻到中國,「三縣皆稱沃土,水土各殊,臺縣俱種晚 稻,諸羅地廣及鳳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種早稻。然必晚稻豐稔,始稱大有之 年。千倉萬箱,不但本郡足食,並可資瞻內地。」(臺海使槎錄,1997)

27

第二節 後勁地區聚落發展和人口變遷

清康熙 22 年將台灣納為版圖,23 年廢承天府,設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

諸羅三縣,將原明鄭萬年州劃為台灣、鳳山兩縣,縣下轄里,後勁主要位於鳳山 縣半屏里,東以下東潭與觀音里分界,西以灣中港與海分界,南以火燒廍巷與興 隆里分界,如圖 2-2-1 所示。

在台灣設治後,閩粵居民開始大量進入台灣,自然成為閩粵窮苦居民謀生 的新天地,即使有渡台三禁的限制,但為求生計仍有許多人冒著風險渡過黑水 溝,這些隻身來台的青壯男子,在新天地開墾家園,面對陌生環境的情境之下,

迫切需要互相扶持,這些大陸移民往往基於同宗或同鄉的情誼而漸漸群聚,在台 灣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宗族組織,主要分兩類:(1)唐山祖:同姓之人為求聯誼團結,

居住地附近的同姓,以入股方式志願加入,同姓間彼此不一定有清楚的系譜關 係。以唐山員相較顯赫的同姓祖先為祭祀對象,凝聚同姓情誼。(2)開基(台)祖:

以來台祖或其後裔組成的,成員之間有清楚的系譜關係,以開基祖及其後代為祭 祀對象。

28

後勁地區在明代開始,即有楊正、劉明等開基祖入墾,清康熙 23 後移民大 增,主要的姓氏群有黃、蔡、劉、陳、林五姓,多為漳州人,其中陳、劉、黃、

蔡四姓的祖厝位於圖 2-2-2 中後勁中街與後勁西路路口一帶,而附近的聖雲宮為 最古老的廟宇,因此這一帶應是後勁聚落最早的發源地(呂欣怡,1991)。

主要位於半屏里

圖 2-2-1 清領時期後勁聚落位置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鯤鯷文史工作室,2006

29

30

這些後勁聚落開基祖當中的強宗,來到亟待墾植的新天地,一方面同鄉互 相扶持,成立公廟來凝聚向心力;另一方面藉由傳統農業聚落對血緣關係的重 視,而成立了宗廟,所以可以說基於原鄉和族性的關係,後勁而逐漸形成同族、

同鄉的傳統農業聚落,形成現今後勁聚落的雛形。

同鄉的傳統農業聚落,形成現今後勁聚落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