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政府前期後勁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第四章 國民政府前期(1945-1987)後勁的發展

第二節 國民政府前期後勁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

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自 1945 年 10 月 25 日,設置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接收日本所遺留下來的政治、軍事、經濟組織機構,在高雄,由日本海軍所創建 的「第六海軍燃料廠」,先由海軍接收,再移交「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到了「資 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於 1946 年 6 月 1 日成立後接管,六燃更名為中油「高 雄煉油廠」,在戰後日本人陸續被遣返離台,高雄煉油廠初期的建造工作偏重於 修復及改裝,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而初期由大陸派駐來台的管理人員只有金開 英、沈覲泰等 5 人,鑒於工廠人員不足,廠方乃積極延攬人才,包括(1)設法由大 陸派遣人員來台(2)知會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遣散的員工回來(3)徵求新職員,此 時由中國大陸來台的職員多達 20-30 人,如李達海、胡新南等多任高階幹部,為 了補充人力並兼顧省籍的平衡,本土員工的部分,由單位主管推薦的台籍工員中 來進行考核,唯後勁地區多數人家從明清以降多務農維生,教育程度低落,故能 進入高雄煉油廠工作、甚至晉升職員的主要都是來自其他地區的本省籍、外省籍 的員工。

回來小尺度的後勁地區,居民昔日賴以為生的土地,有一部分在日治時期 已經被日本政府徵收,當時的只有兩個儲油槽和一些簡陋蒸餾設備,生產規模較 小,所以工廠靠近半屏山腳下,和後勁舊聚落間尚有一公里多的距離,期間則多 為製糖會社的蔗田(呂欣怡,1991),然而隨著高雄廠的修復和改裝,韓戰之後美 國金援的增加,台灣的工商業日漸發達,對石油產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使得高雄 煉油廠規模不斷擴大。

60

61

勢更為顯著。

宏毅里、宏南里在日治時期即為「第六海軍燃料廠」的宿舍區,當時居住 在此宿舍的有日籍的將級、校級、尉級軍員和士兵等,中油接收後此兩里成為外 省籍幹部、技術人員及家眷的宿舍,尤其是高雄盛行風主要從西南方海面上吹 來,廠區西側之宏南里因位處工廠作業區的上風處,空氣品質較不會受到工廠運 作影響,故宏南宿舍區多為高階幹部的宿舍。油廠員工數量倍增也使得 1966 年 宏毅里又另外再分出宏榮里。

從 1956 年開始因員工漸多,在原來日式宿舍區以外,廠方以租賃方式提供 土地,陸續於宏毅、宏榮里興建了七批勞工住宅。由於楠梓區位於高雄市郊區,

在當時商業機能和市區相比明顯較為薄弱,且和高雄市區的交通往來不方便,而 1971 年後工廠宿舍區的人口(宏毅、宏南、宏榮三里)已突破萬人,所以除了宿舍 區房舍外,又在宿舍區內打造當時南台灣罕見的高爾夫球場,公共設施除了有圖 書館外,各式戶外球場、游泳池、撞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武術館、教室、

鋼琴室及理髮部、飲食部、製餅部、冷飲部以及販賣部等一應俱全,中山堂並定 期舉行免費的電影欣賞,還有只限中油員工子弟才能就讀的國光中小學。

因為爸爸在中油高雄廠擔任主管工作,從小我就住在宏南宿舍區,這邊範 圍很大、環境也很不錯,有圍牆保護,所以宿舍區內車流量小,我和弟弟在這裡 什麼都玩,打芒果、抓蟬、玩抓迷藏……大人彼此都認識,我們小孩也都玩在一 起,大人們都很放心。(E1)

宿舍區裡什麼都有,要買東西有各式販賣部;要運動有網球場、游泳池、

宏南那邊還有室內的籃球、排球場呢!……生活機能很好,我們幾乎都不用到外 面(後勁聚落)去,也很少去高雄市區。(E2)

從小到大都在這裡讀書,宿舍區有附設的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以 前叫做國光中學,只有員工子弟能就讀,因為有良好的(讀書)環境,所以國光的

62

畢業生後來當老師、醫師的很多……就是現在的中山大學附屬高級中學(E1)

隨著政府政策影響,後勁地區於 1968 年新建國內第一輕油裂解廠,1975 年 第二輕油裂解廠也完工,高雄煉油廠的員工增加,也帶動了後勁聚落的發展,後 勁的交通幹道如後昌路、加昌路一帶開始出現商家;而靠近廠區的後勁舊聚落(玉 屏里、稔田里、金田里)所在人口成長比較緩慢,以明清以降的開基祖後代為主,

由原鄉、同宗族而形成的鄰里關係緊密,整個後勁地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逐漸 形成不同的人口組成的異質分區。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