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口販運問題之相關理論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 文獻 文獻探討 文獻 探討 探討 探討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人口販運問題之相關理論人口販運問題之相關理論人口販運問題之相關理論 人口販運問題之相關理論

壹 壹 壹

壹、、、、人口遷移與推拉人口遷移與推拉人口遷移與推拉人口遷移與推拉因素因素因素因素

討論人口販運的問題,要先思考為什麼人們有移動遷徙的需求,而移動遷徙 又如何被運用成為一種控制他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早期的人口移動,多採取區域 性、居部性的移動,也因為如此原始人口流動的分佈與定居,逐漸形成各民族的 疆界及國家領土的劃分。廖正宏(1985)提出所謂的人口遷移(Human Migration)有幾 項特徵,第一項為遷移人在地域上的移動,地域包含著地區間或國家間。第二項 為遷移是指永久性的住處改變。第三項為遷移的人可能是個人亦可能為團體。而 人口遷移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之下,商品的國際貿易、區域間的經濟差異以及資 本的跨國性流動都成為人口遷移的可能性。所謂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增強,

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 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關於人口遷徙的論點,E. G. Ravenstein 所提出的「人口遷移法則(The Laws of Migration)」堪稱為先驅,Ravenstein 雖未闡明推拉因素與使用此名詞,但論點中 則已隱含此意。Ravenstein 提出人口遷移的七項法則(引自廖正宏,1985):

一、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人口遷移受距離影響,長距離的遷 移以目的地為工商業都市中心為主,離中心越遠則遷移者越少。

二、遷移的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s):大商業中心吸引鄉鎮居民遷入,留下 的空缺則由更偏遠村莊居民遞補,如此逐步影響至各村莊。而大商業中 心的人口擴散亦為由近而遠的向外擴散。

三、流向與返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每個遷移的流向都同時並存有

- 16 -

反流向的存在。

四、城鄉遷移傾向的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e):鄉村 居民的遷移高於城鎮居民。

五、短距離的遷移以女性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nts)。

六、技術與遷移(Technology and Migration):運輸與交通工具及工商業的發展 都影響人口遷移的增加。

七、經濟動機為主(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遷移的原因可能包含受歧 視壓迫、稅賦沈重、氣候條件不佳、生活條件不佳等因素,但其中以經 濟因素為最重要的原因,人們會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選擇遷移。

Ravenstein 所提出的第七項法則中,已隱含有推拉因素的概念,認為拉力所造成對 遷移的影響比推力來的更強烈。之後學者 Everett S. Lee 發表一篇「人口遷移理論 (A Theory of Migration)」的論文,對於人口遷移以有系統與分類詳細的方式,作了 更完整的闡述,對於 Ravenstein 所提出的觀點具有補充的作用(Lee, 1966)。Lee 將 人口遷移解釋為個人對於原居地與遷移目的地間之真實或察覺的生活水準差,所 採取之回應。其遷移理論共分為四大部分: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 、 遷 移 的 數 量 (Volume of Migration) 、 遷 移 的 流 向 (Stream and Counterstream)以及遷移者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s)。其中將影響遷移的驅 力分割為推(Push)與拉(Pull),所謂「推」係指促使遷移者留在原住地之負向驅力,

而拉係指吸引遷移者遷往目的地之正向驅力。無論是原居地或遷移目的地,由於 遷移者而言都同時存在有推拉兩種驅力,但其對於不同之個人特質有不同之效果 (Lee, 1966) 。

人口販運議題在人口遷移上會涉及兩部分,包含因為經濟需求而進行的移動,

- 17 -

以及限制有目的性移動的政策。若以推拉因素(Push-Pull)來看人口販運問題,在推 力(Push)部分,全球化及國際機會的開放,創造的不僅是國際性的資本與產品流動,

更帶來勞動力的流動。貧富差距的影響,使得身處較貧窮國家或地區的人民為了 求生存而選擇國內或國際間勞動力的流動。Anne Gallagher 說明,人口販運伴隨著 移民活動持續發生,不論是因為缺乏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的原因而選擇遷移,

或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機會而遷移,而人口販子則是運用人們想追求更好生活的期 待而從中牟利(引自 Chuang, 2006)。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人口販運被害人中有 80%

是女性,女性在面對教育、工作等機會上已具有先天上的不平等,當女性選擇遷 徙時不僅是為了經濟,也是為了逃離性別不平等的壓制。對於女性的歧視,以及 在工作、性別暴力及其他資源上,長久以來的不正義與不平等,都促使女性可能 選擇接受具有危險性的移動條件。也因此,女性缺乏自主權與自由在全球化的影 響下更加惡化,甚至成為促成人口販運的發生的重要原因。在拉力(Pull)部分,近 年來許多國家開始面對人口老化與低生育率所帶來的問題,包含了勞工的短缺、

技術的短缺以及成年工作人口需面對不斷增加的稅賦壓力等。這些社會問題連帶 使得許多勞動力需要由遷移的移民或移工人口來補足。這些勞動力的需求往往是 所謂的 3D 工作「辛苦(Difficult)、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也使得本地勞 工不願意從事而更加深人力短缺的問題。因此,在仲介或雇主的遊說下,許多貧 窮又缺乏專門技術的男性或女性受到招募而選擇遷移與工作,他們對於海外工作 懷抱著高度的期待,希望能夠解除在經濟上的問題。然而,這群遷移者因為有著 外來者的弱勢與資源的缺乏,使得雇主可以無限制的延長他們的工作時間,並給 予不對等的薪資。雇主與移工之間因為種族與移民身份所產生的差異,使得雙方 關係更具有階級化,雙方間在雇傭關係上的「合作關係」與「彈性」,成為移工 弱勢階級的來源(Chuang, 2006)。

- 18 -

綜合上述所言,推拉因素對於遷移的觀點在於其發生的原因是由原居住地的 推力或排斥力以及遷移目的地的拉力或吸引力交互作用而成。此論點隱含著二個 假設,第一個假設為人會選擇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選擇,第二個假設為選擇遷 移者,對於原居住地以及欲前往的目的地的資訊有所瞭解,因此在對客觀環境的 認識以及主觀感受與判斷的雙重條件上,才能決定是否選擇遷移。因此,在經濟 與科技發展的差異性,以及生活條件狀態的處境下,遷移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 最佳的選擇。

然而,推拉因素的結構分析被普遍認為過度強調經濟的主導,並未覺察到遷 移過程中尚有其他社會文化的因素,也忽略了移民者個人所具備的能力與條件(黃 富源,2007)。若單純以推拉理論看待人口販運問題,對於選擇遷移的人口販運被 害人而言,在大環境的壓迫下,選擇短期或長期的遷移背後尚存有許多複雜因素。

多數的人口販運被害人並無法進行所為理性的選擇,而是在生存壓迫下僅能做的 選擇。被害人對於選擇的遷居地並沒有獲得完整而正確的資訊,僅透過親友的遊 說或編織不實的幻想而來,連帶影響被害人在遭遇被販運歷程時,無法有太多的 機會與能力為自己脫困。因此,在面對人口販運問題的成因時,還需有更多元而 完整的面向進行考量。

貳貳

貳貳、、、、犯罪理論犯罪理論犯罪理論犯罪理論

人口販運問題本身即是移民政策下所衍生出的問題,人口販子運用合法或非 法移民身份的管道進行各種類型的犯罪行為。黃富源(2007)在跨國人口販運之態樣、

原因與防治策略研究中提到,研究人口販運問題成因的宏觀面應從經濟因素探討,

而中觀面則應探討偷渡或販運成因與檢討預防偷渡或販運之現象,其引用「日常 活動理論」(Routing Activity Theory, 簡稱 RAT) 以及學者 Sparks 的被害人因素理

- 19 -

論,用以瞭解如何預防販運問題的發生。在微觀面上則以理性選擇理論來說明加 害人與被害人在犯罪歷程中的選擇。

一、日常活動理論

Cohen 和 Felson(1979)所著「美國的社會變遷與犯罪趨勢(Social Change Trends)」

中兩人主張在解釋犯罪現象時,應強調社會變遷與環境對犯罪所產生的影響,以 取代傳統上以加害人為中心的犯罪學理論。Cohen 和 Felson 指出,當犯罪發生時,

在空間與時間上必須有三個基本要素結合在一起,這三個要素為:「有動機的犯 罪者(Motivated Offender)」、「適合的標的物(Suitable Target)」及「缺乏有能力的 監控者(Absence of Capable Guardianship)」。Cohen 和 Felson 認為犯罪活動的發生,

在時間與空間上需與日常生活合法活動相互配合,因此藉由日常活動的內涵會影 響犯罪發生之機會。兩人的分析中,很重要的指出:犯罪不僅只是有動機的犯罪 加害者所製造的產物,也是時間及空間都配合而提供犯罪機會下的所製造出的結 果(引自黃富源,2007)。

以人口販運為例,人口販子即扮演著犯罪者的角色,人口販子存有強烈的意 圖,計畫以合法或非法的管道將被害人帶進臺灣後從事工作賺錢。人口販子運用 被害人經濟上的弱勢及資訊不充足的弱點,用不實的工作條件遊說被害人同意至 臺灣工作。人口販運被害人即為犯罪的標的物,被害人因受困於經濟來源的缺乏,

加上對於海外工作的嚮往與期待,受到人口販子的鼓吹與遊說下,十分容易認同 人口販子而同意其海外工作的邀請與條件。但犯罪的形成中,還有十分重要的一 環為守門員,也就是犯罪監控者的角色,在進行人口販運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許 多身份申請、查驗的關卡,在這些過程中的執法者都有可能因懷疑而提前發現人 口販運犯罪,而阻止犯罪問題的發生。因此,人口販運的產生皆是在過程中並未 受犯罪監控者,也就是執法人員的及早發現所產生的結果。

- 20 -

運用日常活動理論分析人口販運犯罪問題,可以清楚的瞭解其運用犯罪者、

運用日常活動理論分析人口販運犯罪問題,可以清楚的瞭解其運用犯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