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二節 庇護所服務內涵

壹 壹 壹

壹、、、、販運被害人服務特殊性販運被害人服務特殊性販運被害人服務特殊性販運被害人服務特殊性

在第二章文獻整理中,研究者透過國外的研究資料整理出販運被害人與其他被

害人的差異性,能夠展現出販運被害人的的特殊性,無論是遭受販運的歷程、加 害人的危險性、創傷與復原的需求等,都較其他被害人更為複雜與困難。研究者 在實物場域中的觀察,以及透過本研究受訪者的回應中整理出下列四點為販運被 害人服務的特殊性。

一、 不確定性的效應

研究者觀察發現,現階段接受安置的個案在抵達庇護所前對於安置並沒有概 念,進入庇護所後雖然透過家園工作人員的解釋逐漸瞭解自身處境,但仍無法完 全理解與接受無法即刻返鄉的理由。個案在歷經長期、非自願性的工作後想望的 就是返鄉與家人團聚,然而安置卻成為個案的另一個束縛,在司法單位未決之前 他們只能被動的等待。不確定歸期的等待,使得個案無法向家人訴說內心的苦,

又必須面對家人的指責,造成內心更大的煎熬。

受訪者 S1 表示,在與個案工作的過程中,最常面對的問題就是個案迫切返鄉

81

的心情,工作人員必須承受個案的思鄉情緒與無法即刻返鄉的不滿,亦可能引起 個案身心狀態的不穩定,工作人員都需要發揮同理心與耐心,照顧個案的身心狀 況並同時追蹤案件進度與個案討論。

最困難的部分是告訴個案他為什麼要留在這裡,…我沒有辦法承諾他他什麼 時候可以回去,…就是我也會需要作很多準備,才有辦法跟他說就是我沒辦 法,就是這個時候還沒有辦法回去,那為什麼。…那就是訴訟又很長或是沒 有進度的時候,其實對於個案來講是一種折磨,…或是當案情沒有進展的時 候,個案就那個焦慮,會讓我覺得很,很困難去跟他一起工作。(S1:336)

二、 語言溝通的阻礙

研究者在服務販運被害人的經驗中,深刻體會到語言溝通的阻礙與困難。由 於服務對象包含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最簡單的中文成為最難運用的溝通工具。

此外,語言的使用也隱含著權力階級的議題,若堅持僅用中文溝通,也容易造成 雙方的誤解,更加深了服務過程的困難性。

因此,面對多國籍個案的服務,語言成為最弱勢的一種工具,受訪者 S4 表示 許多肢體與情緒的展現也容易造成雙方的誤會而必須澄清。由此可知,工作人員 需要具有更高的敏銳度,運用肢體、眼神或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去瞭解個案的 狀態與需求。文化差異使得工作人員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文化敏感度,

讓個案感受到尊重與包容。

真正的困難是,價值觀的不一樣,還有語言上的不一樣,…因為我講話都那 麼大聲,然後我的大聲就是大聲沒有其他的意思,然後只是大聲一點,然後 那個誰就會有人覺得說我是在生氣,可是我並沒有在生氣。…其實並沒有這 樣的情緒反應你也不用太在意那樣子。對就會你要經常做一些溝通那樣子,

82

所以這是比較大的困難。(S4:497)

三、 創傷復原的困難

由國外的研究中指出販運被害人經驗到身體上的脅迫與性暴力,而造成高複 雜度的創傷。研究者在實務場域上的觀察,發現多數的個案因為受到被販運歷程 的影響,長期處於焦慮與緊繃的狀態下無法放鬆身心,對人的信任感遭到破壞,

即使被安置在庇護所內感受到被照顧的安全,但仍無法立即消弭個案內心的恐懼 與擔憂,對他人的信任感也需要時間來復原與重建。

受訪者 S2 表示,在與個案工作過程中,必須面對個案的挑戰與不信任感,透 過長期穩定的關係建立,嘗試使個案與其建立信任感。

我覺得最困難的部分是,怎麼讓他們信任、信任我的確是可以協助他們的這 件事情上。因為我覺得在取得那個信任跟真的進入到一個比較穩定、深入的 關係,他的確需要很多的契機,…比如說我作對了什麼事情,然後他們覺得 我可以進來。所以我覺得那個過程是困難的,所以就是需要很多的嘗試啦、

還有觀察。(S2:552)

四、 工作人員的價值觀與信念

由於販運被害人的特殊性,使得安置保護工作的核心價值更顯其重要性。研 究者在實務場域上累積的經驗與觀察,發現家園內面對各式各樣的個案,除了文 化差異、語言、創傷歷程影響外,個性與情緒穩定度也都成為影響團體整體氛圍 的關鍵,這些都挑戰著工作人員的價值觀與信念。受訪者 S3 表示當面對非典型被 害人時,往往會造成自己認同上的混淆。因此,在庇護所的服務過程中,如何能 夠持平的對待每一個個案,不違背服務的核心價值,給予適切的服務,對工作人 員也是一項磨練。

83

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我們自己覺得他不是那麼典型的被害人的時候…工作 人員產生的那種混淆跟,我覺得是認同的混淆,然後也會不太確定說自己這 樣子在做資源分配的時候是不是符合正義。(S3:209)

正由於販運被害人具有其特殊性,更凸顯出對於販運被害人所提供的各項保 護服務需要特別設計量身定做,而不僅只是參考現有的被害人保護制度與服務體 系稍作修改。而庇護所如何因應販運被害人的特殊性,型塑出專門庇護所的服務 模式,是本研究探究的重要關鍵。

貳貳

貳貳、、、、販運被害人販運被害人販運被害人販運被害人增權理念增權理念增權理念增權理念

文獻整理中國外的研究指出,影響販運被害人接受服務的阻礙中,大多數來 自於被害人對外界資訊不足與內在的恐懼、害怕與擔心,因此協助販運被害人發 展自我能力,建構外在系統資源以對抗孤立成為重要的工作。研究者透過實務工 作的觀察,深刻感受到多數的被害人因為原鄉文化影響與資源缺乏的影響,使其 缺乏完整的教育機會以及與外界資訊接觸的可能性。在婦援會的服務統計中,55%

的被害人身為家中長女或主要負擔家計者,原鄉受教育年數僅 8 年。這些背景因 素都顯現出被害人的弱勢,若能透過安置保護服務過程,協助被害人發現自己內 在的潛能與建構自我能力與信心,將是被害人復原與發展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受訪的庇護所工作者將增權定義為,協助個案發現或找回自己原有的 能力,並給予更多的協助,增強其正向的成功經驗,使其學習如何運用自身的能 力,面對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透過此過程強化個人的自信心。

我覺得增權其實,讓個案可以為他自己作一些事情,或是讓他自己作決定,…

我們可能需要就是教導他,或是給他一些能力,讓他可以有了這些背景後,

他可以為他自己作決定。…他可以、很主動的或者是說他可以更有自信的去

84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他自己是可以作得到的。(S1:371)

增權在我服務的過程裡面是他們有,讓他們發現他們其實是有能力去處理後 面這些事情的,或者是重新找回那個能力,或者是陪他去發現這些能力,他 自己身上的這些能力。(S2:605)

增權,我覺得是讓個案有能力可以,第一個是讓個案可以有能力,第二個是 讓他有能力之後可以讓自己過比較好的生活。比較好的生活就是比較有力量 的生活,他不再是處處都是被人所決定或是控制的。他可以自己決定他自己 的人生。(S3:238)

增權,就是賦予他能力啊。…就是賦予他能力讓他自己去做選擇,然後自己 就做對自己好的選擇跟決定,就給他的那種權力。(S4:532)

在訪談過程中也發現,研究受訪的庇護所工作者對於在服務過程中,應著重 個案增權上具有高度認同與共識。受訪者 S2 與 S3 表示,個案歷經被販運過程中 喪失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權,因此失去了對自己能做「對」選擇的自信,也遺忘了 自己還富有許多潛能。

我覺得需要耶,因為他們、他們有一段時間是會忘記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在重新要使用這些能力的過程裡面他們會有很多擔心,甚至他們也可能也遺 忘了他們有自己有那樣的能力,…那再來是我覺得有時候是他們自己都沒有 發現他們自己擁有那些能力,所以我覺得如果一旦他們找到了,或是認識了,

或是更加肯定了那就是他們具備了這樣子的能力,那樣的潛能的時候,他們 更有自信、更有力量去看待他們自己未來的生活或接下來目前的生活。

(S2:611)

我覺得是需要的,因為他們會遭遇到就是人口販運這件事情,其實本身就是

85

他們在就是人生的某個環節當中他的選擇權被拿走了,那那個被拿走可能是 透過脅迫或是利誘,或者是他們因為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的不許可,所以讓 他們喪失了選擇權,所以增權可以讓他們就是避免再掉入人口販運的陷阱當 中。(S3:254)

受訪者 S1 表示,個案增權工作是期待透過服務的過程,能夠增強個案的獨立 性,避免過度依賴工作人員,為其返鄉後回歸個人生活做準備。

我覺得在庇護所裡面雖然說我們是站在一個保護的立場,可是他終究要回到 他的原生國,…所以他勢必要為他自己的生活他未來他的人生作決定,並且 作一些規劃,那我們也沒有辦法,…一輩子都待在他身邊然後告訴他一些事

我覺得在庇護所裡面雖然說我們是站在一個保護的立場,可是他終究要回到 他的原生國,…所以他勢必要為他自己的生活他未來他的人生作決定,並且 作一些規劃,那我們也沒有辦法,…一輩子都待在他身邊然後告訴他一些事